奥运开幕式,1.4万多名特约演员练习了13个月,结合现代科技,以极壮观及震撼的场面,展现中华文化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博得世界各地观众不少掌声。但与此同时,开幕式中两个造假片段「幕后代唱」及「电脑合成的烟花脚印」,却成为国际丑闻。我们必须拷问,在举世瞩目的奥运开幕式,为什麽会出现这种造假场面?

所谓造假,主要涉及两个环节。第一个是9岁女童林妙可独唱《歌唱祖国》一曲。由於林的样子甜美,歌声妙不可言,成为开幕式其中一个亮点。但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后来证实,林妙可当时只是假唱对口形,真正开腔的其实是另一个7岁女童杨沛宜。陈其钢说,为了照顾国家利益,免损及国家形象,某位政治局委员拍板作出这个权宜安排。

第二个涉假环节是揭开序幕的29个「烟花脚印」。那些象徵历届奥运的巨型「脚印」,每两秒跨出一步,从京城南端的永定门开始,沿中轴线往北走,第29个就正好是鸟巢体育馆上空。不过,这些「脚印」,除了鸟巢上空那个,其馀28个都是电脑合成的作品。北京奥组委辩称,电视机画面上的28个烟花脚印虽是电脑作品,但永定门、天安门等地确实有放烟花脚印。

为什麽要以「代唱」及「电脑脚印」代替呢?道理很简单,北京当局希望今届奥运以完美及让世人惊叹的方式开始,不仅要求一切不容有失,而且还要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在这个最高指导原则下,一切代价在所不惜,包括以任何方法去达到这个目的。事实上,不少中国人认为,为确保开幕式万无一失,以假乱真也无可厚非。

问题是,北京当局不仅要确保开幕式的完美,还存心欺瞒全球观众。在开幕式后第2天的记者会上,导演张艺谋仍然表示,最令他感动的就是林妙可清唱《歌唱祖国》;北京奥组委的官方网站,事后也报道说,演唱的是林妙可。到今天,北京奥组委仍然闭口不提杨沛宜的贡献。

表面上,「幕后代唱」及「假烟花脚印」确实无伤大雅,而且权宜安排换来更精彩的开幕式,又有何不可呢?正因为我们不自觉地认为,为了崇高的目的就可以不择手段,才不会意识到这种权宜、小聪明的背后,涉及的问题。如果接受这种假唱、假脚印,为什麽就不能接受假豉油、假奶粉、假药、假酒呢?因此,上级领导前来视察时,地方官员必定全力以赴的制造一个「假场景」,让领导看到最好的一面,而那些问题及不足,则用种种手段去掩饰、收藏。相对而言,奥运开幕式的造假,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中国人过於重视的是结果,而不会理会过程是怎样的。

「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

另外,事件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傲慢。一个政治局委员,他认为杨沛宜的样子不够甜美,影响演出的效果,进而损及国家利益,结果,他的话成了金科玉律,程序、法律、规矩等全靠边站。「事事以领导满意为宗旨」,这样的例子,在中共官场比比皆是。可是,权力的腐蚀性非常强,绝对权力更有绝对腐蚀性:它会使人傲慢,并变得愚蠢,从而做出很多反智的行为,逐步丧失以常识去判断是非黑白的能力。

幕后代唱的杨沛宜露面演出,是否就会严重到损害国家利益呢?笔者也明白,开幕式的演出不能有失国体,不过,即使退一步来说,全国也找不到一个声色艺俱全的女孩胜任这次演出,而杨沛宜的外表又确实不及林妙可可爱,只能以林演幕前、杨唱幕后的权宜安排,但是,为什麽不事前或事后昭告天下这种「特殊安排」呢?因此,笔者反对的,并非代唱的安排,而是当中的欺骗、隐瞒等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