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五,当参加里约奥运会男子1500自由泳预赛的中国选手孙杨和澳大利亚选手马克·霍顿(Mack Horton)一起跳进泳池时,同时入水的还有围绕他们的那些争议话题:服用兴奋剂,伤害感情,甚至有可能是损害国际关系。

 

这起轰动事件始于泳池中的一番口角,要厘清它,还得回到上周末。当时,霍顿在男子400自由泳比赛中击败孙杨夺得金牌之前,说孙杨是“吃药作弊的人”。

 

事实上,孙杨曾在2014年因服用兴奋剂曲美他嗪而被禁赛三个月。曲美他嗪就是在那一年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Anti-Doping Agency)加入违禁物质名单的。

 

2015年,它被重新归类为代谢调节剂而非兴奋剂,但仍旧在违禁物质之列。孙杨说他服用这种药是为了治疗心脏不适。但他当初没有这样做的治疗用途豁免权。

 

由兴奋剂事件引发的对立情绪存在已久,如今在里约公开爆发。

 

对立中的一方是俄罗斯和中国阵营。曾实施兴奋剂计划的俄罗斯逃过了被全面禁止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惩罚,但依然不能参加田径和举重项目;而中国多年来一直因为兴奋剂事件饱受指责。

 

另一方是美国和澳大利亚阵营,其领军人物是美国游泳选手莉莉·金(Lilly King)以及霍顿等运动员,他们的药检结果从未呈阳性。

 

尽管孙杨的确服用过禁药,成百上千万中国人还是被霍顿的言论深深触怒了。这个人口众多、互联网普及、爱国情绪高涨的国家,在网上口水战方面力量惊人,如今已是火力全开。

 

在霍顿本人的Instagram账号、与Twitter类似的微博以及其他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侮辱性的言辞:霍顿是种族主义者;他必须道歉;他是狗屎;他将参加2020年残奥会;拿原子弹轰他都便宜他了。由于充满恶意的批评太多,澳大利亚体育官员删除了霍顿的Instagram个人页面上的评论。

 

“谁知道霍顿的地址?”云南的“Phil-King”在微博上问道。“我要给他寄点药治治他的脑残。”微博内容通常受到严格的审查,但人们对这个话题似乎可以敞开了发表意见。

 

同样是在微博上,四川的“喋喋喵FF”写道:“活了这么多年,一直听说有城墙厚的脸皮,现在终于见识了一下,恐怕原子弹都无法撼动。”

 

不过似乎也有人留言批评孙杨。在腾讯体育网上,“德雷蒙德格林”问道,“吃药的骗子也可以比赛吗?”

 

超过1000人为这个问题点赞,但也有许多人做出了批判性回应。在一条颇为典型的回帖中,“三早三勤”简洁有力地表示:“你就是[脏字]澳洲狗汉奸!”

 

中国游泳队领队徐琦已经要求霍顿就其“恶意”言论道歉。

 

接着,事情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称,澳大利亚常常被视为一个处于“各种文明的边缘地带”的国家。

 

国有通讯社新华社似乎竭力息事宁人,它说这场争吵有可能“演化成不必要的政治争端”。

 

但新华社没有直面服用兴奋剂这一议题,而是谴责“怀有偏见”的西方媒体“煽动和诱导”这两名运动员发表评论,并将最初的“个别运动员的不当言论”上纲上线。

 

此外,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报道,澳大利亚游泳协会的网站遭到了拒绝服务攻击,而且自从这场争吵爆发之后,该网站的运行一直处在“受攻击”模式,由此引发了中国黑客正在行动的猜测。

 

一些澳大利亚人甚至怀疑,一个用于开展全国性普查活动的网站本周遭受的拒绝服务攻击,可能也是寻求复仇的中国黑客发动的。澳大利亚政府称,该网站上的信息并未受损。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这两起事件都被报告给了该国情报官员。

 

事发前,两国的关系已经变得紧张:7月末,《环球时报》曾因澳大利亚支持一项否决中国在南海领土主张的仲裁结果而斥之为“纸猫”。

 

这是一种双重的羞辱,因为毛泽东当初是用“纸老虎”一词来羞辱敌手的。《环球时报》称,当过英国的越洋监狱、历史“不光彩”的澳大利亚,“连‘纸老虎’都不如,顶多是一只‘纸猫’”。

 

中国常常卷入兴奋剂丑闻,目前还有“马家军”这桩悬案有待澄清。“马家军”是1990年代的一个中国田径运动员群体。

 

尽管中国的一本书声称教练马骏仁逼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但1993年长跑运动员王军霞在女子300010000中创造的两项世界纪录仍然有效。中国田径协会在今年2月表示正在调查相关报道,但至今未公布任何结果。

 

如今,贯穿中国的反应仍是阴谋论,而不是重视兴奋剂问题。

 

在周五与霍顿同场竞技前,孙杨接受了腾讯体育的采访,谈到了败坏中国和亚洲游泳运动员声誉的大阴谋。

 

“确实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希望中国游泳好,甚至不希望亚洲游泳好,”孙杨说。他接着表示,“就是不能让这些人的如意算盘打成。”

 

关于比赛,他说,“难度可想而知,但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奋力向前的!”决赛将于周六举行。

 

对于霍顿来说,《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的奇普·勒·格兰德(Chip Le Grand)写道,他可能也将受一些和水无关的问题的触动,尤其是对兴奋剂的厌恶。

 

“对于像霍顿这样的参赛者,当他认为自己代表着所有没使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而孙杨代表着所有使用兴奋剂的人,那就要殊死拼杀了,”勒·格兰德写道。“在那痛苦的30圈的最后,当身体完全被掏空,这种想法会鼓舞他。”

 

然而,勒·格兰德最后说,对孙杨的指责可能有失公平,因为发现他并未故意使用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