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总统主张两岸搁置争议,这是正确的,与其把精力花在眼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还不如先进行合作交流。而搁置争议的重点,是先不处理问题,继续保留政策选项与迴旋空间。但马英九总统上任以来,有些动作不是搁置争议而是在放弃争议,这就不得不令人忧心了。

 最近在接见日本学者若林正丈时,谈到外交政策,马总统说我们不从事双重承认,也不会推动两个中国。接着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访问时,再定位两岸是「非国与国的特殊关係」。

 不是要搁置争议吗?中共近来对这些议题谈得不多,为什麽马总统却主动谈起,而且有些话还讲得太早?两岸就像在进行一场博弈,台湾虽然弱势,手上还是有几张牌可以打,为台湾在进退之间製造筹码。而且,有些牌就算是假的,但假还是可以有假的打法,起码可以摆摆姿态喊喊价,国际间的谈判也常常在虚实之间玩来玩去。

 马英九总统和国民党政府反对台独的立场,已经让台湾在两岸的博弈裡,手上先就少了「台独」和「一中一台」的牌可以打。这固然是国民党的一贯立场,但剩下的牌裡,又主动丢弃了「双重承认」、「两个中国」、「国与国」。现在除了「一个中国」和「统一」,台湾还有什麽牌可打?

 台湾的策略选项本来就不算多,现在马总统还一连说「不」,让策略空间更加压缩。不承诺「不做」的话,我们拥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可做,也可不做;现在不做,不表示将来永远不会做;要怎麽做,可以来谈谈。但先讲明「不会做」的话,自己把自己咬死了,还没开打就先自缚手脚,而且看不出交换到了什麽重大获益,参与联合国的机会依然被封杀,如此所为何来呢?

 而且,「双重承认」是其他国家的问题,做不到就算了,我们又何必自我设限?如果有一天,中共居然愿意承认中华民国的主权地位,在国际间和我们平起平坐,让邦交国和两岸都建交,这种求之不得的事,难道我们要说不吗?何必先排除这些外交策略选项?

 马英九的「非国与国的特殊关係」,其实是把李登辉的「特殊国与国关係」用语作个修正,不以「国际」定位两岸,意味着两岸之间并不是两个国家。那麽到底是什麽关係,仍然含含煳煳。这也不是没有可以操作的空间,但还是比较接近过去国民党政府「一个中国」、「一国两府」立场。

 
 这个两岸定位新论述的问题,在于选了一个战略纵深不够的地点落脚,如果中共顺势把台湾问题定义为「中国内部问题」,反对台海问题国际化,台湾很容易就被套死。新政府上台才三个月,两岸关係刚开始回温,内外均无逼迫他在两岸关係上作定义的压力,实在看不出马英九有在此时急着表态的理由。

 更何况,对于「一个中国」的问题,台湾内部对此还缺乏共识。政权轮替过后,统独对立、族群撕裂的伤口未癒,社会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搁置争议。对于统独议题,不只两岸间需要搁置争议,台湾内部也同样需要搁置争议。在没有充分准备下,马总统突然提出这个新论述,反而引发了台湾内部的争议,以及部分民众的危机感。

 在漫长的两岸对峙中,从来没有一时一刻,我们不自认为是一个拥有独立而完整主权的国家,也从来没有不希望人家如此地承认我们。但马政府上台以来,这种确定感与渴望感,好像消退了。不力争参与联合国,不寻求建交,两岸不是国与国,这个不做,那个不做,结果是不知道我们到底要做什麽。过去台湾为坚持主权而与中共发生冲突的议题,现在好像我们都自己放下了。

 争议可以搁置,主权可不能搁置,捍卫主权的动作更不能就此搁下。我们相信马英九总统无意在国家的主权地位上让步,但两岸情势诡谲多变,身为国家元首,必须时时戒慎警觉。不经意的疏忽、一厢情愿的善意、一步步状似无害的退让,可能逐渐侵蚀到台湾的国家利益,甚至累积成难以扭转的危机。

 数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作背水之战,生存空间本来就有限,更没有无谓退让的空间。台湾此时应该以提振经济、加强施政为主,不急着打牌,更不必急着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