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要求强化爱国主义宣传。时评人长平认为,当局并不在乎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而是意在巩固权贵阶层的利益。
春节被大多中国人当作家庭团聚、休息和娱乐的日子,但它从来都是中共宣传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现在不同的是,这越来越不需要掩饰。刚刚过去的春晚让很多人感慨”从穿插意识形态宣传的娱乐节目变为穿插娱乐节目的意识形态宣传”,”是最好看的新闻联播”,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它从来都是新闻联播。仿佛为了消解大家的误会,大年初二,新华社发布消息说,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新华社消息说,教育部要求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我爱我的祖国”和”永远跟党走”这两个主题,与其说是并列关系,不如说是因果关系,足以解释中共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所有矛盾荒谬之处。比如说,在党史教材中,中共武装暴动推翻专制腐败的政权是爱国主义;在今天,哪怕公开批评专制腐败的政权,也可能被判定为不爱国的犯罪行为。
扭曲的爱国主义宣传
民族主义理论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名作《想象的共同体》一开篇,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被虚置,民族主义成为政权实质和未来趋势,因为这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的矛盾。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中共的爱国主义宣传,它在继续宣称坚持马克思主义,甚至通过召开”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来把自己打扮成其正宗传人的同时,大搞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用的是”历史原生论”,因为”从来如此”而理所当然。
对爱国主义抱有极大同情和认可的安德森,不得不发明一个”官方民族主义”(official nationalism)来解释十九世纪中叶以降欧洲各王室的民族主义宣传。在群众性民族主义高潮之际,帝国王室为了保住权位,干脆收编民族主义,利用对民族想象的诠释权,通过自上而下的同化工程,控制民众效忠、巩固王朝权位。安德森认为,这是对群众性民族主义的反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策略。
中共的历史显然更加复杂和扭曲,它先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作为自己夺取政权的合法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大肆破坏民族文化,如今它又宣称自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绝对领导者,要带领大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消解正义价值观
这种扭曲的爱国主义宣传,首先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它先花了半个世纪、而且至今仍然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观,要用它来拯救全人类,随后又宣称与普世价值不共戴天,和它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也是严峻的、紧迫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不给普世价值留任何空间”,同时又宣传”中国特色就是普世价值”。中国人没有被这种宣传搞疯,是因为他们接受了”策略论”民族主义。也就是说,为了当下的”国家利益”(甚至不在乎它其实是政党利益),矛盾荒谬并不可耻。
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为,拿出半个世纪前中共对民主自由的”庄重承诺”,就可以让镇压民主运动、剥夺公民权利的当局及其支持者无地自容。事实并非如此,对方只要一句”那是斗争需要”就可以心安理得,甚至再次崇拜党的英明伟大。
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说,西方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宣传普世价值,我们也可以为了国家利益反对普世价值。它让年轻的中国人相信,自由、民主和公义是可笑而肤浅的理想主义,而且把这种观念推广到全世界。
任意篡改民族记忆
中共爱国主义宣传的另一个后果是,它不仅通过控制言论自由、垄断历史诠释权来建构民族想象,而且直接篡改历史事实。不仅政治人物被随意从照片中移走,就连照片中的背景,一棵树或者一面墙,也会被改头换面,可以想象这对未来的历史研究意味着什么。这是教育部要求将爱国主义精神”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各类课程的真相。
“文革”的宣传照片中,刘少奇、彭真等人从毛泽东身边移走;”文革”之后,他们又出现了。值得说明的是,这并非因为中共尊重历史事实,而是为了继任政权否定”文革”以获取自身合法性的需要。直到今天,修改照片这种拙劣的宣传手法,也还是新华社的家常便饭。更不用说,通过严格的出版审查,当局对浩如烟海的文字和影像记录进行了涂抹改写。
安德森不同意用民族主义来解释种族主义,认为种族主义的根源在于阶级压迫的意识形态。他的观点存在争议,却可以提醒人们思考中共的爱国主义宣传实质。任意篡改民族历史,表明当权者根本不在乎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这些宣传不过是为了巩固权贵阶层的利益,却让被剥削的底层民众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