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岸政策协会副理事 洪耀南)
蔡英文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总统,仪式中最要重要的莫过于就职演讲。通篇演讲稿预期会以内政为主,但涉及两岸关系部份势被格外放大检视。尤其从当选日至就职日期间,中国大陆发动海内外媒体,逼迫蔡英文「只能」接受九二共识,但意外反而促成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超过六成民众认为蔡英文就职演讲不应该接受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只限台湾地区使用,中国大陆版的九二共识,采取前后加挂并用,如:一中原则下的九二共识或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但在国际上使用只会提「一个中国原则」。所以在新加坡马习会,习近平当然不会提九二共识,WHA邀请函中也只能用联合国2758号决议「一中原则」而非九二共识。
历史是不断重复?尤其是中国,500多年前明朝嘉靖年间,因明世宗朱厚熜生父称号问题引起一场政治斗争。明武宗无子嗣,过世之后,谁来继承成为问题,最后找来堂弟朱厚熜继承,明世宗要封自己的生父为「先皇」,大臣认为万万不可,认为他是继承明孝宗(即武宗父亲)的帝位,就要认孝宗为义父,世宗却只认孝宗为伯父,谁才是世宗的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题发生斗争,其中「嗣皇帝位」四个字最为关键,即所谓「继统不继嗣」,大臣甚至引用汉哀帝和宋英宗先例,认为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遵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
拘泥「九二共识」成笑话
群臣天天趴在文华殿外撼门大哭,世宗下令下狱拷训,有停职待罪,甚至廷杖而死数十人,对反对官员被悉数削职等。为了谁是皇帝的父亲,满朝文武百官折腾数年之久。今日看来,这十分可笑,但当时是争执「嗣皇帝位」四个字,谁是正统问题,500年后后人如何看待现在两岸的历史?拘泥横空而出「九二共识」?是否也看成笑话?更是不可思议。
蔡英文从参选至就任,一再承诺,她将建立一致性、可预期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反观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之际,中国大陆只抛出「观其行、听其言」,而马习会均称两岸关系是史上最高,但如此成就却经不起换人换党执政的考验?
蔡英文的两岸关系可以用「既有政治基础」来定调,这其中包含几个关键内容:一、1992年两岸会谈的历史事实,以及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更重要的是相互谅解的精神;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三、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四、台湾的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其中,宪政体制这个词涵盖宪法条文本身、后续修正解读、大法官释宪和在台湾实际实施的状况,任何关于宪法的解读和实践都是「宪政体制」的一部份。
台湾自甲午战争割让给日本至今超过120年,两岸自1949年分治至今也67年,两岸交流只有短短20多年,其中更中断几年,上层政治制度的分歧,应该透过社会与人民交流,逐渐化解差异。蔡英文也表示,希望能够着重在实质的层次上,「名词」或者是「标签化」的处理,其实不是有利于两岸关系朝有效、好的方向去处理,所以我们也希望在强化双方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去找到大家可以互相尊重、接受的空间。
寻求心灵契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目前台湾民意做出选择,蔡英文也在「既有政治基础」下要维持现状,或许是两岸新契机。 520之后,球回到北京,是真心争取台湾民心?还是坚持留下「历史笑话」?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