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员 黎则奋)
民主政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上层建筑,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其实相适应,本质一样。作为选民,就一如商品市场上的消费者,面对林林总总的产品(政党政客),按照商店说明书(政纲和政治主张)、产品包装(政治形象)和自己的偏好(意识形态),作出符合自己利益(阶级或社群立场)的理性选择。
民主政治的基础讲求人民授权(Popular Mandate),市场经济何尝没有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ty)?代议政制得以有效持续运作,是建基于政治信任。倘若政党政客背信弃诺,或主张偏离经已改变的政治现实,最终必然受到政治市场的惩罚,再得不到选民支持,不得不黯然下台。
同样道理,新政党政客要取代旧有政治势力,一如进入市场的新产品,必须有全新包装、刺激消费(投票)的吸引力(政治魅力),最重要是货真价实、卖品对办,才可能取而代之,侵占原来商品的市场。
香港的政治蓝图,向来是民主派和建制派较量,自有直选以来,六比四的黄金定律一直没有多大改变,转变的只是两大板块内部的分化和重新组合。以民主板块为例,随着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激化,民主派面对激进民主派的挑战,蜕变成为泛民,政治光谱扩大。近年中港矛盾加剧,本土派崛起,去年区选和今年新界东补选后,本土主义和年轻力量明显抬头,不少论者皆认为第三势力形成,力足三分天下,再用「泛民」涵盖建制派以外的政治力量,不足以反映政治现实,遂有「非建制派」的称谓代之而兴。
今届立法会选举报名前夕,民主动力赞助由港大民意研究计划进行的最大规模民意调查,以知名度和支持度为调查基础,发表首个民意调查报告。结果惹来不少争议,部份支持率被质疑是不符现实,但倘若将参选者粗略划分为建制、传统泛民和激进民主派暨本土派三大板块,支持率其实和2012年立法会选举三大政治派系(建制、传统泛民和激进派)的得票率相若。换言之,建制与非建制的黄金比率基本没变,真正的变化是随着非建制板块的碎片化,参选人数空前之多,内部竞争激烈,最终必然互相票,你死我活。
撕毁独特政治形象
由于选举是比例代表制,在市场学上,非市场领导者的最佳策略应是争取细分的独特市场(Niche Market),所以形象更要清晰明确、独一无二。主张港独的本土派本来符合条件,即使又再细分为不同派别,只要捆绑在一起联营推销(Bundle Sale),不难在五区直选各取一席,甚或更多席位。
可是,中共指令689政权推出形同政治审查的确认书,却将港独派打个稀巴烂,长期建立的独特政治形象一夜间自我撕毁,面目模糊,市场定位登时一片混乱,教选民无所适从,普遍觉得货不对办。原本可以建立的聚集效应(Cluster Effect)也随即烟消云散,同路人变成各怀鬼胎,甚至互相杀戮。
这些所谓港独派都成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为求入局当选,不惜自毁长城,即使同一个政治联盟的成员,解释为何签署确认书也出现多个版本。有说自己不会以个人身份主张和推动港独和建国;有说自己只是制宪派不主张港独却支持青年搞港独;有说自己愿意签确认书是要留下政治迫害纪录;同一政治联盟发放政治(市场)讯息混乱如斯,且互相矛盾,又如何教选民安心消费,投下神圣一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自以为可以愚弄选民的政客,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受到市场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