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吕大乐先生写的「香港模式:从现在式到过去式」深觉无奈与沉郁。吕先生是资深社会学者,长期埋首研究香港社会发展;写的文章及书向来平实严谨,不哗众取宠。今次这本《香港模式》同样把他观察到的现象、研究结果认真整理再娓娓道来,没有提出惊人的结果或什么惊世预言,只是淡淡的指出:香港模式已过时失效,应对不了大幅改变的外在内部环境,但香港却没有政治能量与决心推动制度创新应付挑战。书的结语有这句话:「目前是一个困局,而这困局恐怕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中小企黄金时代过去
简单说一下书的框架、内容。吕大乐先生透过分析香港模式的几个关键元素如何不适应近35年包括回归以来的客观政经环境变化,以揭示香港人体制式所谓「香港模式」如何僵硬过时,如何急需调整创新以突破困局。这几个「香港模式」的关键元素包括:大量灵活应变的中小企业、政府贯彻积极不干预政策、行政吸纳政治与咨询式管治体制、对安居乐业的重视等。
以中小企业为例,80年代中以前香港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包括制造业内的山寨工厂。这些中小企或山寨厂不但提升了香港制造业及经济的灵活性与竞争力,更为不同社会阶层、学历背景的市民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从几台衣车开始,不少人一步一步扩大规模建立自己的山寨厂,再变成中、小厂,雇用2、30甚至50个工人。运气好的,学习吸收能力强的更可把山寨厂变成数百人的大厂,从蓝领工人变成工业家。
但随着80年代中内地实行改革开放,香港工厂以大规模北移的策略应付成本及竞争压力,绕过技术升级之路。此后,留在香港的工厂越来越少,依赖大厂的山寨失去了存活的空间而快速消亡,技术工人再也没有自己创业的机会,原来拥有的技术及职位要不是被淘汰就是被取代,只能转到服务业最低层的工种挣扎。自此以后,香港经济失去了制造业这一块,也失去了凭工业技术创业的空间,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并大大减少,剩下少数拥有专业资格或有人脉关系的人才有较多突破流动樽颈的机会。近年年轻世代感到窒息,感到前路茫茫跟制造业萎缩及中小企业缺乏生存空间肯定有直接关系。
另一个「香港模式」的关键因素是行政主导模式,包括把香港政治变成行政管理问题,也包括一直被视为行之有效的咨询体制。按吕大乐的分析,港英殖民地时代可以实行所谓行政主导的管治模式有几个前提,其一是英国殖民地政府保有一种超然于本地利益的形象及地位,勉强可被港人接受为中立的仲裁人;其二是香港的利益板块基本稳定,英资、华资、外资河水不犯井水;其三是一般市民回避政府的认受性问题,没有质疑港英政府的合法性,只求保持个人自由与发展空间。
特区政府有先天缺陷
但到如今三大支柱都已崩坏。 97后的中国政府从开始就未能建立那种超然的地位及形象;相反,它成了保护既得利益、特权的代表。近几年北京锐意扩大中资、亲中政团及组织在香港的影响力,自己成为争逐利益者,根本不能像97前的伦敦般扮演仲裁者角色。
另一方面,利益板块开始大幅移动,财团之间利益不易妥协抚平,也没有建立共同接受的秩序,令建制阵营本身也充满裂痕,无法维持97前的「管治同盟」。
更重要的是特区政府不再是殖民政府,是宣称代表市民利益的政府,市民自然开始关注这政府的认受性、代表性、公正性。但由于特区政府透过扭曲的选举机制产生,它先天面对认受性危机,跟有一定民选成份的议会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结果是,以政府、特首为核心的政府难以取得市民、议员的信任,由他们委任的咨询架构同样失去代表、协调民意的功能,不可能再像回归前那样成为政府拆除「政治炸弹」的工具。
管治模式明显失效,香港本有逼切需要改变以免不断空转。但是,从北京到特区政府到建制派都不肯面对这个问题,更不要说开始着手改善特首及政府缺乏认受性问题,例如引入双普选,反而老是在搞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如尝试操弄选举,加强打压异见等。这样下来,管治模式失效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解决其他深层次矛盾更是无从说起。难怪吕先生不无慨叹的说香港的困局将维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