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之前写过,总理温家宝,可以在苦难中作为国民的感情慰藉,但在其他层面,尤其是民主的修养中,我相信他还远远有待改进。最新鲜热辣的例子,自然是他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被人投掷鞋子的事件。

布什、彭仕国、克林顿、阿诺舒华辛力加等西方政要,当被人投掷东西时的反应,并指出从容、幽默、开怀、乐天、得体和恰到好处,就是西方政治领袖处理类似尴尬场面,看待民众对一己敌意和羞辱的最好政治方法,而这也是西方从政人物的主流价值:拥有政治权力的人,必须学晓谦卑。

指控并非无的放矢

想不到只是一个多月,又再次发生类似例子,今次主角却落在温家宝身上,而他便选择如此回应:“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的潮流,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请让我讲下去。”

其实,用上“卑鄙”这类字眼,只会反映当事人对事件十分“上心”,胸襟不够广阔,气度不够宽宏。这类行径在西方可谓司空见惯,最极端例子甚至如韩国领导人被人淋红油的也有之,所以实在毋须反应太大。毕竟,那位剑桥学生的行为并非偷偷摸摸,也算光明正大,你可以说他不礼貌,甚至说他粗暴,但却谈不上卑鄙。

况且,要说粗暴,也粗暴不过中国的人权纪录。只要想起北京如何对待“零八宪章”、如何对待异见人士,便知道那位剑桥学生的指控并非无的放矢,又或者无理取闹。

列根的故事大国的风度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列根到加拿大作官式访问,并发表演说,但却遭到当地示威人士的“热烈”招呼,抗议声浪甚至大到多次打断他的演说。作为主人的加拿大总理杜鲁多(Pierre Trudeau),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倒是列根来得大方和潇洒,说:

“这些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怕且是特地从美国赶到贵国的,好让总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真正“大国”的风度。

而今次,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方已对这一事件的发生表示强烈不满。同是出访别国,同是遭遇不礼貌对待,以上,就是两个政府反应上的差异。

在一个民主国家,主办当局可以防范观众带备武器进场,但却无从阻止观众于现场脱下鞋子做些什么,更加无从拒合资格进场者于门外(纵然当事人可能是“麻烦分子”),最多是事发后会场里的保安第一时间阻止行动继续,并由当局依法惩处肇事者。事后中国政府可以表示遗憾,但对英国政府表示强烈不满,则反映他们至今仍是不明白,在一个民主国家,政府与人民的界限。

况且,温总要到一间大学演讲,就应设想到这乃最多反叛人士聚集的地方之一,遇到激烈反应本是家常便饭。广东话说“食得咸鱼抵得渴”,毋须反应太大。记得曾荫权当日来到出了名反叛的中文大学演讲,结果果然被学生于门口围堵,扰攘了一段时间,到他终于可以开始演讲时,他是如此说的:

“我今日迟了入会场,因为在门口见到其他同学,他们很热情、给予我更大信心。之前,我的同事问我是否知道这么多年来没有港督或特首有胆量到中文大学演讲。而最受欢迎的彭定康港督到来颁发大学学位时,他的座驾亦被围堵。我当时亦有些犹豫,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我今日到此并没有失望,果然有同学在外扰攘……对当权者来说,一定是一个大的警惕,亦是一个好的反思的机会。从这方面来说,我很感谢今日同学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说到底,中国领导人全都没有接受过选举与民主的洗礼,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就得靠这样的学生

我记得前捷克共产党领袖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ek,布拉格之春的主角),有一次给大学生包围,问他如何能保证捷克的民主、自由时,他是如此回应的:“你们问我如何保证,我的答案就是——靠大家,靠今天包围覑我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