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学早前通过任命美籍华裔学者张翔为新任校长,接替将于下年一月离任的马斐森(Peter Mathieson)。张翔多年在美国居住,但是他主张扩展与中国院校和官方合作的言论引来忧虑,指他不会尽力捍卫院校自主。
张翔现时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讲座教授,将会成为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任期五年。
消息传出后引来外界担心,指他没有相关的学校行政经验,对香港的情况也不熟悉,质疑他没有经验应付院校日常管理。
谁是张翔?
张翔在中国南京出生。1989年前往美国攻读硕士,著名研究有纳米隐身衣,2008年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年度十分发明之一。
据报,他向港大提交的候选人建议书中指,港大现时“不能得到国家级资源”,应与中国的领先大学如清华大学等合作,也应该主动接触中国教育部争取更多资源。

有分析也留意到他对许多香港近来大学校园内的争议不太了解。例如,有人问他对“占领中环”运动发起人之一、港大法律系教授戴耀廷的看法时,他直指自己不熟悉事情。他又拒绝评论早前有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在校园内悬挂“香港独立”标语的争议,因为自己对中大的情况“不大了解”。
跟现任校长怎样比?
港大在2013年宣布由马斐森出任校长,他当时也面临类似的批评。
马斐森当港大校长前,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医科及牙科学院的院长,被批评不熟悉香港和中国的情况。他早前提早跟港大解除合约,明年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出任校长。
香港各大学今年在九月开学时,多家院校校园内的“民主墙”均出现支持香港独立的标语。事后,香港十家大学校长作联合声明,指这是言论自由的“滥用”。

香港的大学怎样选校长?
香港的大学在校长出缺时,会成立物色委员会负责招聘校长人选,将应征者作初步评选,然后将人选交给遴选委员会,最后由校务委员会(简称校委会)作决定。
委员会公开招聘时,会列出一些要求。例如这次招聘香港大学校长,校方委托的顾问公司在招聘广告中指出,应征的人需要有相关的学术经验,也必须会捍卫大学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