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那么,如果可以自由访问互联网,民众是否会积极浏览敏感内容?斯坦福大学的调研发现,即便是帮网民拆了”防火墙”,大多数中国人也并不爱去”墙外”看看。
审查制度给中国民众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限制访问敏感网站,也给民众制造了一个不需要此类信息的环境。斯坦福大学公布的一项调研结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研究,他们发表了一篇题为”媒体审查的影响力:来自中国现场的实验”(The Impact of Media Censorship: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China)的论文。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对逾1800名北京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他们访问网站的习惯。其中大约80%的学生从未试图通过翻墙等工具绕过防火墙。结果显示,虽然大学生们获得了工具可以不受限制的访问互联网,但他们对被屏蔽的新闻网站的需求并不高。
研究人员为大学生们提供了18个月的免费软件,可以绕过防火墙访问互联网。结果是,在发出了六次提醒信号后,仅有53%的学生激活了该软件。
研究将学生分组,被分在A组的人普遍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出国经验和较高的家庭收入。尽管如此,即便是组里的活跃用户,仅有不到5%的人会在实验期间浏览外国网站。调查还发现,学生们浏览国外网站时,看的网站内容大多与政治敏感事件无关:”总而言之,调查表明,单单让他们浏览未经审查的互联网站,对学生从外国新闻媒体获取政治敏感信息的影响并不大。”
不过受到鼓励访问外国新闻网站的群体AE组情况却不一样:研究人员使用了有奖问答的方式,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其答案在《纽约时报》的报道内容之中可以找到,如果答对就能拿到一个小红包。在这组研究结束时,大学生们在《纽约时报》等网站上浏览时间增加了九倍。他们开始花费更多时间浏览在中国被屏蔽的信息。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群体”在知识、观念和态度上发生了实质性和持续性的变化。” 他们对政府的信心度下降,对经济发展的评估变得更加悲观。许多人表示相信,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需要根本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