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中兴直击中国软肋,杀伤力远超过贸易战
 
第97期《外参》杂志 RFI/明镜书刊(张洛尹)提供(DR)

特朗普总统突然宣布放中兴一马,随后又改口说并无此事,引起各界关注。《明镜编辑部》第239期里明镜集团执行总编、主持人陈小平和嘉宾肖仲华博士探讨美国制裁中兴事件,今天我们请来明镜电视编辑张洛尹女士,给大家详细介绍他们的讨论。该节目文字稿收录在最新出版的第97期《外参》杂志中。

法广:为何美国制裁中兴会引起如此动荡?制裁效果比关税战、贸易战还严重吗?

张洛尹:肖仲华博士提出两层面分析,第一,中兴通讯确实没有遵守美国法律,也没有遵守对美国的承诺,不讲信用导致长达七年的禁售令,这样制裁等于被判了死刑,影响到近二十万人的生计。第二,这种制裁规格超出贸易战。贸易战为的是贸易平衡,但禁售七年等于不做贸易,若特朗普针对的不只中兴,还有华为和整个产业链,对中国採取全面禁售芯片与核心软件技术,恐怕瘫痪整个通信产业。中国芯片製造技术还不成熟,约有六至七成的芯片掌握在美国手中,特朗普若用制裁中兴的手段来打贸易战,严重性将不堪设想。

法广:中美贸易战分成贸易战和经济战的概念,也可能升级到新冷战,三者有何差异?为何美国制裁中兴后两国贸易战提升到经济战等级?

张洛尹:根据肖博士定义,贸易战是为贸易而战,目的是贸易平衡,透过关税等方式来改善贸易逆差;经济战则超越贸易范畴,目的是遏制他国经济,就像美国制裁中兴,等于连两国贸易都不要,所以他将其定调为经济战。也有西方学者提出可能发展成新冷战,贸易战、经济战与新冷战的差异在于目标手段不同,但肖博士认为,所谓新冷战本质仍是经济战,因为冷战涉及意识形态、军备竞赛和全方位备战,但中美贸易对抗并没有出现这些。

法广:有人认为美国制裁中兴只是因为违反法律,制裁中兴算不上贸易战、经济战,更谈不上新冷战,其严重性是否被过度解读了?

张洛尹:贸易争端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在中美贸易争端下的制裁中兴事件,意义也非同小可,首先肖博士认为,事件反映出中兴严重管理问题,参与国际贸易也显示中企普遍欠缺法规意识;再者,中兴信用不良、仗恃有国家撑腰而态度不佳,这些都需重视,并未过度解读,如果中企再不思检讨,恐怕会有更大危机。

法广:为何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这些问题?

张洛尹:肖博士从文化制度来分析,中国自唐代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就属于国有体制,採取官商外贸制度来保持贸易大国地位,东西方的传统截然不同。直到鸦片战争,当西方私营企业自由贸易遇上了中国官商垄断贸易,出现文化冲突,进而导致中国从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白银大量外流。对中国来说是外敌入侵,在西方看来则是打开贸易大门,所以鸦片战争可说是第一次敲响中国的贸易警钟,但中国被爱国主义绑架,至今没有反思国际法规与贸易文化,与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面临到同样问题。

法广:特朗普制裁中兴引起巨大震荡,若继续下去,真能遏制中国经济增长势头,造成第一大製造国、贸易顺差国地位瓦解吗?

张洛尹:很有可能。肖博士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后,透过劳动力红利、成本低廉等间接优势成为贸易大国,却仍欠缺科技创新的绝对竞争优势,没有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仰赖美国技术成中国最大弱点。科技创新源自教育和自由独立思想,但中国教育一直倒退,官僚化无法发展科技创新。真正促使经济增长的是科技,科技的背后是教育,如教育不改革,就没有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经济就没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