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铁工程接二连三爆出丑闻,先是高铁香港段自4月试运以来,问题不绝——隧道漏水、预制组件破损、石屎现裂痕、试车出轨等,上周又被揭发建造中的沙中线红磡站扩建工程,怀疑有钢筋接驳位造假,导致支撑月台层的钢筋拉力大减,影响车站结构的承重能力,严重可能全层倒塌。

 

面对港铁工程频频出现安全失误,特区政府非但未见积极回应,看来更不打算追究责任。上周五,运房局局长陈帆表示,针对红磡站的结构工程问题,既不会即时循刑事方向跟进,亦不答应会展开独立调查,仅重申会要求港铁提交报告,以及进行独立负荷载重测试,借此向公众保证安全。

 

记得笔者在1985年刚担任立法局议员时,就曾处理过一宗非常轰动的公屋危楼事件。当时,相继有公屋被传媒揭发外墙出现大裂痕,经房署调查后,于198511月公布共有26座公屋需要清拆重建。

 

事件初揭发时,笔者在UMELCO(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办事处)内会问时任律政司唐明治,有没有人需要为这26座问题公屋负起刑事责任呢?他说:「没有!」我又问:「那么,民事责任呢?」他仍说:「没有!」我再追问:「有官员要受到纪律处分吗?」他还是说:「没有!」笔者对此非常不满,认为一定要追究到底,UMELCO便随即成立了追究问题公屋法律责任小组,由我出任主席,研究事件,与律政署周旋。同时,还成立了其他小组,跟进不同范畴问题。

 

法律责任小组锲而不舍的追查,终促使政府短时间内改变立场,而唐明治最终更称一定有人要负责。在19851218日的立法局会议,不少议员要求当局彻查事件,是否涉及贪污,并对有关建筑商及官员采取法律行动或纪律处分。当时的港督尤德爵士在评估房署报告后,决定委派廉政公署跟进调查。最后,有多名承建商及公职人员被控贪污并罪成。

 

保皇党明目张胆包庇政府

 

1985年立法局刚引入24位由间选产生的议员,其余占议会多数的议员均由港督所委任。可是,面对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大是大非,非官守议员均同一阵线,据理力争,就算没有运用当时新制订的《立法局(权力及特权)条例》,也能促使政府全力追查,最终还市民一个公道。

 

事隔30多年,虽然立法会有半数议席经由地方直选产生,但在发挥议会监察力量来维护市民权益这方面,却肯定大不如前。近年,特区政府多宗施政失误,或是高官卷入丑闻,如梁振英UGL事件,保皇党议员都设法为政府护航。而且,连一些非政治敏感的民生事件,如同属「十大基建」的港珠澳大桥,兴建以来问题多多,包括人工岛飘移、填海地塌方、石屎化验报告造假和东西人工岛防波堤怀疑崩塌,以及2013年中启用的启德邮轮码头,大楼起初每逢大雨都会严重渗漏,及至近期传媒仍发现多处地方有漏水问题,明显管理不善。可惜,由于保皇党议员明目张胆地包庇政府,事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立法会如今在保皇党主导下,监察权力尽失,可谓形同虚设。今次红磡站工程造假事件,性质与当年26座公屋危楼事件极为相似,至于现届立法会又能否如1985年的立法局般,致力捍卫市民权益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