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恢复自由但身体极度虚弱 刘晓波逝世周年活动或露面

 
 

 

 

 

抵达德国柏林展开新生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孀刘霞,获德国政府安排医疗专家检查身体,她的好友、流亡作家廖亦武向本台透露,专家认为刘霞目前的身体极度虚弱,短期内不宜面对媒体。刘晓波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将如期在周五在柏林举行,廖亦武表示刘霞有可能会出席。(吴亦桐 / 程文 报道)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在德国时间周二(10日)下午抵达首都柏林,德国政府人员通过特殊通道接走刘霞,并送至早先准备好的住所。德方还立即安排医疗专家为她做身体检查。

 

刘霞友人、流亡作家廖亦武与妻女,在傍晚时分见到阔别多年的好友。

 

廖亦武向本台指出,初步的检查结果,刘霞的健康没有大的问题,精神状态也很好,但是刘霞的身体极度虚弱,医生认为刘霞的身体状况短时间内不宜会见媒体。

 

刘霞在软禁期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和心脏疾病,去年10月刘霞还曾接受子宫肌瘤手术。

 

廖亦武说:我们去的时候她正在做检查,精神还不错,身体也没有病变,就是极其虚弱,她本来想跟我们去吃吃饭甚么的,结果站起来走了几步就头晕,她想躺下,她说不能见媒体也是她的身体情况不允许见媒体。她的头脑完全是懵的,要适应几天再说。

 

本周五(13日)是刘晓波逝世一周年,德国牧师库纳及多个机构将在柏林革责马尼教堂(Gethsemanekirche)联合举办「刘晓波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刘霞突获中共当局允许来到柏林,外界普遍期待她能够出席会议。

 

廖亦武也向本台表示,还未确定刘霞是否会在纪念活动上现身,但她获得自由令今次纪念活动更加有意义。会议组织者将继续为刘霞的弟弟刘晖呼吁。

 

廖亦武说:因为刘霞现在到了柏林,不管她露不露面,我觉得这个(活动)都是非常的有意义,晓波的在天之灵比较安心了,刘晖还在国内,我们也继续为刘晖呼吁。

 

台湾驻德代表处大使谢志伟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认为中国当局在国际压力下才将合法的公民释放,刘霞的被囚禁8年和获释的整个过程,更凸显了中共治下的人权黑暗状况,他呼吁国际社会向中方加大施压力度,促709律师、台湾的李明哲等政治犯获释。

 

谢志伟说:显然中共释放刘霞的动机绝对不是因为她认为软禁刘霞是件错的事情,不是因为她们对迫害人权的行为有所觉悟才放了刘霞,显然各种军事上的、经济上的、人权上的这种反弹,既然只有用施压才能让它放人,大家千万别松懈,中国人权律师也好、人权斗士也好,台湾的李明哲还关在黑牢里。

 

柏林「刘晓波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举办地革责马尼教堂(Gethsemanekirche),为发表推倒柏林围墙演讲之地,廖亦武认为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昨晚在脸书上也写道,刘霞有可能在该教堂首次公开露面。

 

因“技术问题” 刘晖出国无期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顺利抵达德国后,她的弟弟刘晖会否获准离境遂成舆论关注焦点。刘晖对外表示,他暂时未能出国是由于有“技术问题”尚待解决。有法律界人士相信刘晖仍然处于保外就医是个中关键,但有维权人士认为刘晖根本无罪。

 

获悉姐姐刘霞平安抵达德国,刘晖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刘晖对香港电台说:我觉得就是“千斤重担落地”了吧!觉得父母还有晓波对我的托付。现在姐姐平安离开了,我还是很激动。

 

随着刘霞在德国展开人生新一页,外界转而把焦点放在刘晖身上,普遍认为他被当局当成了人质留在中国。刘晖对外则表示,目前仍有“技术问题”未解决,希望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中国研究员潘嘉伟对于所谓的“技术问题”有这样的理解:

 

潘嘉伟:有没有可能是他的护照的问题?可能是他还在申请当中。第二个问题是,他出来是取保就医,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当局是否觉得他还是戴罪在身,在考虑是否让他出国。如果当局要让他出国,也可能存在一些条件,不让他在外面(乱)说话。

 

曾任刘晖辩护律师的莫少平指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政府有足够理据把刘晖留在中国。

 

莫少平:法律依据就是说,他保外就医仍然属于在服刑阶段,这个你确实不好反驳。除非当局采取特赦等方式允许他出国,那是另外一回事,否则在保外就医期间是不能出国的。刘霞特别希望和刘晖一起出国嘛,如果当局想给他特赦,干嘛不满足刘霞的心愿?

 

外界普遍认为,刘晖之所以被判刑是受到刘晓波与刘霞“株连”。北京维权人士胡佳也指出,刘晖是无辜成为阶下囚,保外就医只是一种妥协。

 

胡佳:刘晖现在状态是挺好的,根本没有听说他是病到那种程度。刘晖能够很快的出来,只是因刘霞的妥协,就是我不为刘晓波请律师做无罪申诉,不控告北京公安局的非法拘禁,不接触外面媒体、外交官和像胡佳这种政治敏感人(接触),用这些方面换来的。

 

胡佳认为,刘晖能否出国根本不能以法理去分析。

 

胡佳:谈什么“特赦”,这是用错了地方。他没有罪,他是被构陷的,是重重株连延伸形式下的良心犯。如果说刘霞现在有100%的人身自由的话,她仍然没有表达自由、言论自由。从刘霞这么长时间所受的创伤来讲,她也仍然应该有一个人陪伴。你要是在这些方面与它纠缠法律障碍,那你是把刘晖当成有罪的人看待。

 

刘晖被指控与他人合谋欺诈300万元人民币,2013年遭判刑11年,上诉遭驳回,但翌年获准保外就医。

 

 

刘晖冀姐开展新生活 自己是否人质并不重要

 

刘霞获准出国前往德国就医,但她的弟弟刘晖未获准同行。刘晖周三(11日)向本台表示,只要姐姐能换个新环境开展新的生活,他是否如外界所说的「人质」并不重要。另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发声明,表示欢迎刘霞到奥斯陆代表亡夫领奖。(文宇晴 报道)

 

刘霞的弟弟刘晖周三(11日)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患抑郁症的刘霞已经到德国开展新的生活,应该对她的病情以及身体有明显的帮助。即使自己未能随行,在姐姐适应期期间陪伴照顾,但已经能完成已去世的父母以及姐夫刘晓波的托付,他亦感到无所谓。

 

刘晖没有正面回应自己作为「人质」的说法,强调只要姐姐刘霞能换个新环境生活,其他事情都不再重要了。

 

刘晖说:马上出国肯定有难度,可能性不大,但这些事情不重要,关键的事情是我姐姐得到比较好的环境,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我一直背负著父母和姐夫的托付。当然我有点焦急是现在是一个过渡期,她可能现在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那种(陪伴)。

 

记者问:作为「人质」的说法,你自己怎么看?

 

刘晖回答:这个事情,说自己不是也不是很重要,反正情况就摆在这里,100个人可能有100个不同的解读。对于我来说,今天和昨天,昨天和前天,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姐姐现在离得比较远,我还是有点惦记她,有点不放心。可是从另一角度来说,我觉得轻松很多,大概就这样吧。

 

刘晓波夫妇的朋友、北京维权人士胡佳则认为,刘霞目前仍然未获得完全的自由。

 

胡佳说:刘霞即使在欧洲或者在世界其他地方,有人身自由不假,但是没有完全的言论自由,因为刘晖在2013年开始就一直是人质。现在如果刘霞在海外参与活动,或是发表的言论带有措词激烈的、批评共产党,那么党国会如何回应?若把刘晖再投入牢狱中,刘霞还会面临崩溃,即使她在一个自由的地方。那么她会不会强烈地要回国营救弟弟?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她确实承受不起。

 

刘晓波在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时正在服刑,当时刘霞亦因为被软禁而无法代为领奖。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发表声明,对刘霞可以如愿离开中国表示安慰,认为刘霞没有犯罪,中国政府停止软禁刘霞是好事,又指这种不人道考验不应该发生。委员会向刘晓波夫妇在中国就人权与自由作出的努力,致以最深的感谢。委员会说,会继续邀请刘霞到奥斯陆,代丈夫刘晓波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又称委员会愿意根据刘霞意愿作安排。

 

在香港,学术界、政界以及不少的民间组织,亦十分关注刘霞及刘晖的情况。浸会大学新闻系高级讲师吕秉权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刘霞能提早出国仅属于个别事件,可能主要是受到国际形势影响,以及国外朋友努力帮忙。

 

吕秉权说:中欧峰会即将召开,中方是很希望能跟欧洲达成一些共识。若未能达成中欧共识,其实作为主场的中国没有面子。加上紧张的中美贸易形势,欧洲的支持更是关键。

 

国际特赦组织总部的中国研究员潘嘉伟在同一电台节目上,则担心刘晖未能出国随行,或会对刘霞构成精神压力,要求大陆当局停止有关做法。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向媒体表示,希望外界不要期望刘霞代替刘晓波做「民主战士」的角色,先让她在德国休息。

 

 

记者舌战外交部发言人 华春莹:「可以不用问了」

 

香港记者连续第二日,在北京追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中方会否短期内让刘霞弟弟刘晖出国?以及是否李克强亲口答应释放刘霞等问题,华春莹除低调、淡化,重覆官式答案外,一度叫记者「可以不用问了」。(马立克 报道)

 

一日前,就刘晖能否出国?华春莹已温馨提示香港记者,不要「只关心个别细小的议题」;她并说,记者有很多渠道,得到她都不知道的讯息,香港记者对刘霞、刘晖个案「异常关心」。

 

到了周三(11日)外交部记者会,华春莹先主动向香港示好,给香港记者提问权。问到,「你今天要问甚么问题呢?」

 

据香港媒体的报道,两名香港驻京记者则继续专注刘霞一事。华春莹回答:「我觉得可以不用问了,因为我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记者追问期间,麦克风一度无声。

 

有记者指「为甚么要关我的麦」,华春莹即指:「你刚刚的是猜测,没有人要关你的麦。」

 

香港记者再问,中方会否短期内让刘霞弟弟刘晖出国,以及希望确认总理李克强曾亲口答应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释放刘霞的消息。

 

华春莹回答:看样子,你有很多的渠道可以得到很多我都不太清楚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个案也是异常的关心。我能给你的回答跟昨天差不多,刘霞是中国的公民,刘晖也是中国的公民,中国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法处理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有关事宜。至于你关心的那些细节,我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可以向你提供。

 

至于党的评论喉舌《环球时报》,发表评论员单仁平的文章,指西方舆论逼这位女士(刘霞)投身政治,呼吁西方的一些力量放过这位女士,不要逼她做所谓「人权斗士」。

 

有分析指,华春莹与单仁平似乎都打起了「人性牌」,除了关心香港记者的提问权外,也关心刘霞的个人福趾。

 

 

香港何俊仁:刘霞成功出国因北京想减压

 

<iframe width=”600″ height=”360″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UUW7lx9bxug” frameborder=”0″ allow=”autoplay; encrypted-media” allowfullscreen></iframe>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遗孀刘霞星期二获准离开中国,前往德国柏林。香港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认为,北京此举是为了减轻国际上的压力。

 

长期声援和营救刘霞出国的支联会主席何俊仁星期三在一个电台节目中表示,对刘霞终于能自由生活, 感到欣慰, 祝愿他能按刘晓波的遗愿, 好好生活, 继续她的艺术人生。

 

何俊仁相信, 北京在刘晓波逝世一周年前让刘霞出国, 是担心继续软禁刘霞将令她变成受难英雄,在国际上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刘晓波过世后如果你仍继续软禁刘霞即是等于将刘晓波的生命延续,一个活生生的另一个人将他延续,你是不断使自己受压,所以是很简单一件事,连你自己都无办法为刘霞罗织到一个罪名,完全无法有借口将她拘留,你跟人说她是自由的,这真是(令)天下耻笑,引到大家完全是鄙视你个国家的制度,在这情况下它将她放走希望将这件事平息了。”

 

对于有评论说刘霞今次能到德国保外就医,是北京想在贸易战中“联德打美”,因而送“顺水人情”给德国,何俊仁称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他又透露,之前会见各国领事营救刘霞时,德国领事馆一方的反应最积极,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刘霞最关心。

 

何俊仁表示,不要因刘霞得到自由而认为事件完结,因为刘霞弟弟刘晖仍留在北京担当人质,他呼吁香港人继续出席星期五的刘晓波逝世一周年的追思会,延续刘晓波精神,要求释放刘晖。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我们追思会(就是要记住)刘晓波未完成的理想和精神,亦与民间社会继续呼应,亦是对维权律师、维权人士、被打压的宗教人士、上访人士等,我们在精神上是连为一体的。

 

何俊仁强调,外界不能期望刘霞将来代替刘晓波的“民主战士”角色。

 

另外,一批长期在街头声援刘晓波夫妇的香港市民得知刘霞成功出国后,当天在香港街头集会,庆贺刘霞终于可以如愿出国。他们鼓掌一分钟表示祝贺,又为刘晓波默哀一分钟。

 

 

周年祭:当我们谈刘晓波时,我们谈些什么(引子)

 

你好,听众朋友,713号也就是本周五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从今天开始,自由亚洲电台将为您播出记者唐琪薇制作的特别节目:周年祭:当我们谈刘晓波时,我们谈些什么。这个节目将分三部分播出,今天请您收听节目的引子部分。节目一开始,让我们一起去北京海淀区的成府路,这条路上,有刘晓波生前最爱逛的人文书店:万圣书园。

 

(画外音 街道车流声)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

 

这条街道连连接着京城两所最着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人文书店“万圣书园”就坐落在成府路上。

 

“万圣书园”的创始人刘苏里曾因参与89年“六四”民主运动而入狱。1993年他从秦城监狱释放后,创办了这家书店。

 

“我们这个书店从创(办至今),就没有离开过海淀区,甚至没有离开过大学区。”

 

二十多年来,“万圣书园”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北京文化地标。这家书店的常客,还包括刘苏里的好友——去年713号过世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以及他的遗孀刘霞。 刘苏里说:

 

“晓波在入狱之前经常来书店,刘霞来得次数更多(就最近一些年)。”

 

2017719号刘晓波“头七”当晚,刘苏里和晓波的生前好友张祖桦、徐晓、刘军宁、莫少平律师等近三十人为刘晓波举行了追思会。但刘苏里表示,晓波一周年祭时,他们不会有公开的祭典活动。

 

“国内因为这方面的环境你也知道,不允许有很大规模或者很公开的活动。但是我们个人到了他的祭日713号还会(祭典他),因为这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在奋斗中一个重要的伙伴吧。”

 

(画外音,刘晓波生前和刘霞在病房的对话)

 

201767日中国官方通报刘晓波确诊为肝癌末期,到713日刘晓波离世、骨灰被撒入大海。中国大陆之外的全世界目睹了这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死亡直播”。

 

2010 开始,他的遗孀刘霞一直生活中国官方的軟禁之下,直到北京时间本周二(710日)才得以离开中国,前往柏林。

 

在刘晓波的生前好友、政治学者刘军宁看来,这么多年来国际社会并没有真正关注过刘晓波夫妇的命运:

 

“特别在晓波获奖前后,国际社会不是太在意中国的事情。我认识的一些美国记者还是很在意的,但是我和他们一聊天,他们只是在新闻意义上在意。 晓波是不是能够出国,会不会得到治疗,有多少警察看他。。。至于晓波本身的意义或者他和中国未来的关系,我没感觉这些记者在意。他们最好希望谁都不知道晓波在哪儿,但是我知道,所以我的媒体发了独家,他们在这种意义上在意。”

 

在中国,除去一个小小的异议群体,刘晓波夫妇的命运更是鲜有人问津。参与编辑刘晓波文集英文版《没有敌人,没有仇恨》的知名中国事务学者林培瑞教授表示,很遗憾中国大陆没有一个舆论自由的环境。

 

“我觉得中国要是自由媒体的一个国家,那刘晓波的名气会大得多,也会变成一个全社会的思想领导。不是因为他为人处世有多和蔼,   不一定。是因为他的思想那么敏锐、那么深刻。”

 

什么是刘晓波最重要的思想理念? 

 

这位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的“殉道者”,对中国未来的民主进程意味着什么?

 

他的遗孀刘霞,8年来遭受了怎样的苦难?离乡去国后,她将怎样开始她全新的人生?  

 

周年祭:当我们谈刘晓波时,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回报: 听众朋友,你刚才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唐琪薇为您制作的特别节目——周年祭:当我们谈刘晓波时,我们谈些什么 。今天我们为您播出的是“引子”部分,明天请您继续收听这个节目的第一集:刘晓波,从“文化激进派”到“政治温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