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卖后,各种类型青春怀旧电影跟风投拍,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票房市场。国产青春怀旧电影在商业资本的操作下,大部分以所谓的情怀来进行消费,用怀旧的元素包装矫情,以青春的名义伪装美好,虚浮做作,剧情弱智。
 
近两年,消费上世纪80年代成为青春怀旧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三月底开始上映的《老师•好》无疑也属于这些煽情俗套电影的一员。这部讲高中三年学生与老师间对抗与和解的电影,以贩卖80年代情怀的名义进行道德说教,让观众感激并拥抱传统的体制教育,成长就是与体制和解。《老师•好》的主题可以说就是《肖申克救赎》所批判的体制化的对象:“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诅咒它。时间久了,你习惯了其中的生活。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
 
《老师•好》用了搪瓷杯、军挎包、冰棍、录音机等种种80年代的因素来再现过去的视听符号,拼凑而成一堆过去历史的表象。但是,它缺乏灵魂。而所有亲历过80年代的人都知道,80年代的中国青春,是有灵魂的。

80年代,我们青春的颜色是白衣飘飘的年代。河水很清,天很蓝,我们生活清贫,但都面带微笑,对未来满怀憧憬。那时我们可以自由地思想,那时我们有梦,一切皆有可能。那时旧的体制正在冰融,新的体制尚未固化,人们从折腾了三十年的废墟中看到了初生的太阳,各种现代西方文化思潮蜂拥而至,由封闭到开放,由压抑到亢奋,高压下的噤声被打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科学的春天,人性的复苏,思想的绽放,人们生命张扬,乐观、激情、进取、求知。

这是一个时代的青春,朝气蓬勃。这也是我的青春。《老师•好》的时代背景是1985年到1988年的高中三年生活,我正好是在那三年就读高中,和《老师•好》伪装了一个封闭教育和应试教育下的虚假滑稽时代不同的是,我见证了这一代人的理想主义,青春、爱与自由。



 
我高中一年级期末的1986年5月25日,学校创办了中学文学社团“星星火”,我加入成为创社社员。文学这时候是全社会的宠儿,在三十年的压抑后,文学成为整整一个时代所有人的精神倾诉与寄托,知识分子首先以文学进行时代的破冰,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思想的、精神的批判是当时文学第一位的功能,审美特质被忽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些形式、内容和风格、流派各异的文学流派犹如井喷式集体登场。
 
在全社会的文学狂热下,最单纯的中学生成为当时最崇尚、最投入的的社会阶层,自1984年开始,中学校园文学社团大量涌现,持续至1989年,是中学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青春爆发期,自发组织创办文学社团成为中学的潮流,并且走向跨地区、省乃至全国性的交流。中南地区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会、中学生诗歌学会、首都中学生诗社、全国中学生文联同时期相继成立,轰轰烈烈的全国性中学文学社团活动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个城市的中学都有学生自己的文学社团。

加入文学社,使我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事实上,在当时的中学生文学社团与时代一样,文学创作并不是第一位的,活动、交流功能才是最主要的,交流学习并不局限于本社团内,而是规模较大的不同学校、不同城市的社际交流和参加社会实践。我们的眼界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不再是一个个的单独个体,与同龄人共同梦想,挣扎,呐喊,叛逆,坚守。

这是一个对人生充满了责任的时代,是官方与民间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家国天下是我们青春的精神家园。很快,我们的视野不只是停留在文学,文学解决不了“怎么办”的拷问,恰逢1987年初开始的新一波思想解放潮流,“批判国民性”、“全盘西化”思想势不可当,那时候不读萨特,不读弗洛伊德,不读尼采,不知道“三大丛书”,简直是自绝于社会。即使是在我这偏处南疆的小县城中学,西方思想书籍也流行一时,我从同学那里借到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从文学社师妹那里借到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那时学会了独立与人格,懂得了自由与尊严。

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狂欢。在马路边,在饭桌上,在聚会里,文学、哲学、世界、政治是永远的主题,人们可以忘记吃饭睡觉,彻夜不眠地争论。这是在中国大地常见的场面。新思潮蜂拥冲击,旧时代精神尚存,使当时的社会群体都带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感,满怀理想主义要改变国家改造社会。

很多年以后,我还记得半夜骑着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城市与伙伴们聚会,面红耳赤地争吵的情景,记得那些书,那些音乐,那些理想,那些激情,那些爱着与被爱的人,还有这一切戛然而止的那个夏天。青春在此告别,时代在此断裂。
 
三十年时光逝去,对80年代的怀旧与眷恋,已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集体抒情。短暂、脆弱的80年代寄托了太多人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想象,固化为一个乌托邦的符号。但重温一个时代的记忆,不仅仅是浪漫化失落的忧伤,在曾有过的热血和青春中寻找慰藉,而是要重新审视自我和时代的局限,正视在时代大潮退去后的市侩和犬儒,否则这种怀旧与眷恋就永远只能是一剂心灵鸡汤。

80年代之所以被理想化,仅仅因为它是一代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而所有人的青春都一样,都在逝去,都在留恋,他的青春在什么时代度过,那就是他最好的年代。侯孝贤在诠释他的经典电影《最好的时光》时说:“最好,不是因为最好所以我们眷恋不已,而是倒过来,是因为永远失落了,我们只能用怀念召唤它们,所以成为最好。”

80年代很热闹,很自由,但宏大叙事的背后掩饰不了缺乏知识准备的思想贫乏,我们说民主,但不知宪政,我们说自由,但不懂权利,我们想启蒙民众,却不知道民间立场,我们沉醉于和体制的蜜月,不知道一切都是在“诉主”,我们想做历史救世主,却以文学的想象代替踏实严格的实际操练。
 



作为80年代的象征符号,崔健作过透彻的反思,认为反复怀旧毫无意义,真正的意义在当下,而漠视当下和持久的自恋同样危险。“太多人对八十年代怀有误解。这种误解给人造成怀旧的借口,好像那真是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八十年代是有启蒙性,但那只是开窗户,不是思想的启蒙。摇滚乐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它不是从天而降的,只是从窗口进来而已。大家会因为开窗口这个动作,把这个动作神秘化了。”,“…..我们就都是一代人。我的中年危机和你的青春期危机,应该是一样的,使命也是一样的,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晚上。”


白衣飘飘的年代
叶蓓 – 白衣飘飘的年代


 
向今天(5月25日)生日的少年时代的文学社致意。作为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我们的根在80年代,所有的回忆很美好很温暖,后来有关青春的背叛,有关爱情的背叛,有关理想的背叛,在人生的航船各奔东西后,都是不能避免的告别。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年以后,我们念念不忘的一样会是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被风吹去的与你们的每一次散步。


蓝莲花
许巍 – 时光·漫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fLQotTNmY

我更致敬那穿过幽暗的岁月温和而决绝的蓝莲花。在无数日子以后,当年狂飙突进的黑马已百炼钢化为绕指柔,80年代成为我与他的共同精神纽带,担任他助手的短短四年,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年华。他是我的老师,我的同道,我的朋友,我的兄长。蓝莲花,您的魂安息,您的道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