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很忙,但我坐在办公室里目不转睛地看这本书的电子版。我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好几次,我泪眼模糊,最后终于忍不住跑到楼道的厕所里去哭出声来。我怕来人听见,用卫生纸擦干泪水,赶紧红着眼睛跑回来继续看。一个同事跟我谈工作,她有点异样地盯着我的眼睛说话,但终于没有问我什么。
我不认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而相信“只因未到伤心处”。我看《山楂树之恋》时也流过泪,看完之后还写了一篇感想,向许多人推荐了这本书。但读完蔡铮的心灵自传之后,我觉得《山楂树之恋》虽然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比起蔡铮的这本书来,真的太轻飘了!或许别人感受会不一样,或许我真的是老了以至于越来越婆婆妈妈了,或许我跟蔡铮关系太近了以至于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无论如何,作者真实得惊人的叙述让我再一次体验了青少年时期那种灵与肉的挣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阅读,一次激情迸发的阅读,一次燃烧情感和灵魂的阅读!
我不懂什么文学,我不知道好文学的确切标准是什么,但我从小热爱文学,曾经梦想当“文学家”(其实应该是作家)。我判断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不是所谓文学评论专家的那一套从外国道听途说而来的理论或主义。我从小就知道,凡是好作品,总会有人要往它头上套这样那样的理论高帽子。对于好作品来说,这些帽子都是画蛇添足和狗尾续貂。我不知道蔡铮的这本书会被贴上什么标签,我只知道它应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退一万步来说,它比当今大陆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所谓畅销小说要好得多,也比一些曾经热炒的、号称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更有份量、更有吸引力。
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曾经深信不疑并因此特别注意那些用语与别人不一般的作品。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教我们搜集那些名言佳句并默写背诵。我一直以为,好的作品必须是语言漂亮、华丽、精彩、不同凡响。然而,让我流泪的《山楂树之恋》和《一个解放军的1989》均不在此列。蔡铮的语言跟他的身份和个性差不多。他是农民和军人出身,语言也土里土气。每一段话像一段久经风雨的木头桩子,简短、朴实、没那么多花哨子。看蔡铮的文字,你会发现语言真的不需要花里唿哨,往往简单几个字,就足以表达一箩筐的内涵了。看完他的书,你再看那些装腔作势、假洋鬼子式的叙述,就会感到恶心。我老是重复一句陈词滥调,那就是,真理总是简单的,经典都是简洁的。 不信就看看《老子》、《论语》和《史记》。我希望蔡铮的书将来会成为经典,即使不是这一本,也应该是下一本。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教科书上的一种标准理论,那就是好的文学应该反映时代。我不想用这理论去套蔡铮的书,但我觉得他的书绝对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自己的个人奋斗史。即使他的主观上是这样的,但由于他的故事正好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也足以具有史记的意义。是中国人,就知道1989年的特殊性。蔡铮亲历1989并以细腻的笔触详细记述此前此后的心灵史,这在我孤陋寡闻的见识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即使不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应载入史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于短暂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人们曾经做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民主梦。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中国接着经历长达数十年的反侵略战争和国内战争。好不容易建立了所谓的新中国,大家在欢天喜地拥抱新制度之后忽然发现,日子并不如同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接着,大家开始忆苦思甜,就像农村无数不识字的老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的那样:给地主当长工还不至于这么饿!知识分子也发现,在军阀和蒋介石的统治下,中国还能诞生鲁迅这样说真话的硬骨头……
终于,大家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春天!似乎严冬已经被抛在脑后,这回是真的解放了。然而,1989年的坦克和装甲车将人们天真的梦想无情地碾得粉碎。从此,中国进入了行尸走肉的时代。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被吓得魂飞魄散的中国人至今还没有缓过神来。蔡铮就是差点连肉体都被碾碎的一员。他侥幸逃到了美国,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这才得以思定思痛地舔几下那心中永久的伤痛。这本书就是自舔伤痕的结果。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所谓的“伤痕文学”。八九之后20年了,还没见到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蔡铮这本书应该是第一部,而且正好是在20周年纪念日前夕出版。所以,我说它不载入史册是不行的。
当然,我们不要被书名迷惑了,以为这是一部政治色彩的著作。如果政治嗅觉灵敏的人想从中找到整人的材料,是可能的,但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作者吃过太大的亏了,如今早过不惑之年,绝对无意卷入任何政治是非中去。书中也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只有艺术性的白描。蔡铮反复跟我强调,这是一部心灵史,跟政治无关。硬要鸡蛋里挑骨头从中发现什么线索,这样的人可能有,但我觉得中国当今的“和谐”环境已经很难让这种不理智的种子疯长成参天大树了。
我从书中发现得更多的是命运。蔡铮是不相信命运的,至少理论上如此。他是一个贝多芬式的人物。看完这本书你就明白,他似乎真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看着他的书,我仿佛回到了过去,仿佛又看到他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仿佛又听到他在神经质一样不断地叫头痛,仿佛听到水牛在他家里焦躁地喷着响鼻,仿佛看到他在疯狂地打击打着自制沙包……他在书中引用我父亲的话,一点不假。他虽然属蛇,却是一条矫龙。就是他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我们都相信他是能成功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来说,命运就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相信不相信它都存在的东西。我谈命运,并不是要消极等待什么。恰恰相反,我们要在感受命运的同时,积极与命运共舞,尽情享受命运。这本书的原名叫《证明活着》,这是蔡铮终生的信条。在书中,你会看到主人公是一个与命运共舞的高手,就像在海上冲浪一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当然,这是如今我作为旁观者的总结。对于主人公来说,在那些贫困、压抑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多少迷茫、焦躁、恐惧、愤怒、冲动、爱欲、希望和痛苦啊!这些大海一样深沉的体验岂是一两句轻松的漂亮话就能概括的?我相信,每一个足够细心和足够敏感的读者都会从书中体会到命运的博大精深。
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没有爱情是不可思议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又总是浪漫而凄惨的。对于一个才气横溢的男人和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来说,人生充满了机会和诱惑,到底如何选择是永恒的主题。命运是个喜欢黑色幽默的家伙,他从来不会给你太多。主人公热衷于自己印刷油印诗集的时候,命运赐给他刻骨铭心的初恋。当他渴望沉迷于温柔乡的时候,爱人却当面投进他人的怀抱。看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想起《马丁。伊登》。但蔡铮比马丁。伊登坚强得多。就我所知,他喜欢温柔贤慧的女人,但我觉得要做他的爱人,首先得坚强。一天到晚逼着他去赚钱的女人,不配做他的爱人。
我无法想象,拿起此书的人会不一口气读下去;我也无法想象,读完此书之后会无动于衷。对于我来说,读完之后,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最大的遗憾就是还不能在大陆看到它的发行。我坚信,一旦它在大陆发行,很快就会成为畅销书,很快就会被改编成电影影视剧。我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虽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这一天的到来,对于蔡铮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来说更重要,对于十三亿可怜的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来说尤其重要。
二〇〇九年五月六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