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的回忆录最近刚刚出版。在这次的《对比新闻》节目里,我们来对比一下赵紫阳和中国共产党对于六四事件的有关说法。
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 |
关于八九学运的性质,《人民日报》4月26日的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说:“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继续利用青年学生悼念胡耀邦同志的心情,制造种种谣言,蛊惑人心,利用大小字报污蔑、谩骂、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公然违反宪法,鼓动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部分高等学校中成立非法组织,……鼓动学生罢课、教师罢教,甚至强行阻止同学上课,……散发反动传单;并且四处串联,企图制造更大的事端。……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捣乱全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1989年6月9日在接见北京戒严部队军以上将领时说:“《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把问题的性质定为动乱。‘动乱’这两个字恰如其分,一些人反对的就是这两个字,要修改的也是这两个字。实践证明,这个判断是准确的。”
赵紫阳在回忆录中说:“当时说学潮是一场有领导、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斗争。现在可以问一下,究竟是什么人在领导?如何计划,如何预谋的?有哪些材料能够说明这一点?还说党内有黑手,黑手是谁呀?”
赵紫阳说,邓小平5月17日曾经说:“学生游行无法消退是党内部的问题,那就是赵紫阳的5.4讲话。”
赵紫阳还回忆说:“在我离开北京后(4月23日)的第二晚,李鹏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和(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大力报告学生示威情况严重,他们没有理会学生示威已降温的事实,他们谴责少数学生的极端意见,特别是针对邓小平的话。他们将示威说成是反党和针对邓小平个人。”
*八九民运是暴乱吗?*
后来,中国官方将“动乱”升级为“暴乱”。邓小平1989年6月9日在接见北京戒严部队军以上将领时说:“后来事态进一步发展到反革命暴乱。”“他们的根本口号主要是两个,一是要打倒共产党,一是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说:“极少数人利用学潮,在北京和一些地方掀起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进而在北京发展成了反革命暴乱。他们策动动乱和暴乱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赵紫阳则在回忆录中问道:“将‘六四’定性为反革命暴乱,能不能站得住脚?学生一直是守秩序的,不少材料说明,在解放军遭到围攻时,许多地方反而是学生来保护解放军。大量市民阻拦解放军进城,究竟是为了什么?是要推翻共和国吗?”“说这场动乱的目的是要颠覆共和国,推翻共产党,这方面又有什么材料?”
赵紫阳认为,真正的对立出现在镇压之后。他说:“我当时就说过,多数人是要我们改正错误,而不是要根本上推翻我们的制度。……许多外出的民运分子都说,他们在‘六四’前,还是希望党往好处改变。‘六四’以后,党使他们完全绝望,使他们和党处在对立的方面。”
*谁决定六四镇压?*
究竟是谁决定镇压?邓小平在接见戒严部队高级将领时说:“最有利的是,我们有一大批老同志健在,他们经历的风波多,懂得事情的利害关系,他们是支持对暴乱采取坚决行动的。”“如果没有我们党这么多老同志支持,甚至连事件的性质都难以确定。”
赵紫阳回忆说:“4月25日,李鹏和(国家主席)杨尚昆向邓小平报告政治局常委会议,邓小平一直倾向强硬处理学生示威,因为他认为示威妨害稳定。听了他们报告后,邓小平立即同意将学生示威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动乱’,提出尽快化解形势,要‘快刀斩乱麻’。”
赵紫阳说:“从各方面搜集资料,评估形势后,我更强烈相信学生示威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同情,4.26社论和中央委员会处理示威的手法,跟人民的意愿矛盾。我也觉得如果学生示威能以民主和法治的原则化解,透过对话和淡化矛盾化解,这可能会推动中国改革,包括政治改革。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邓小平本人,他拒绝放宽他的立场的话,我就无法改变强硬派的态度,他们不改变立场,政治局常委会就难执行淡化矛盾和开放对话的原则。”
赵紫阳说:“在5月17日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邓小平一锤定音。他说:‘形势发展证实4.26社论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在要避免局势失控,已无路可退,决定就是军队开进北京戒严。”
*赵紫阳如何分裂共产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说:“赵紫阳同志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错误的性质和造成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赵紫阳回忆说:“那时我非常不开心,我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拒绝成为动员军队镇压学生的总书记。”“5月19日凌晨我去天安门广场探望学生,李鹏反对,想阻止。我认为这么多学生绝食长达7日,中央委员会没有一个领导人去探望,说不过去。我只是想劝学生停止绝食,对他们说他们仍年轻,要珍惜生命。不过学生不了解我的意思,我之后受到严厉批评,也开始发现自己被排除出决策外。”
“我认为我要对历史负责。我拒绝当一个镇压学生的总书记。”
关键词:对比新闻,赵紫阳,六四事件,八九民运,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