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走青島
老村長福文跟德乾商量,把譚老財藏在沙梁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是地主,即墨的土改工作隊豈能罷休?德乾提議把譚老財悄悄送往青島,他有個女兒在青島德國人開的醫院當醫生,青島還是國統區,即墨的土改工作隊總不至於到青島抓人吧。
福文說,這是個好主意。只是,誰去送呢?
德乾要把獨眼狼叫醒商量,福文搖頭:他畢竟是官差,這事不能讓他知道,省得麻煩。
德乾道:罷了,你借給我輛獨輪車,我推著老財迷過沙梁橋,过了藍村就是國統區了。
福文說家裡有馬車。德乾搖頭道,馬車動靜太大。老財迷抽鴉片,乾瘦如柴,用獨輪車推著也累不著我。當下兩人商量已定,福文回家推來一輛小推車,還抱來一床被子,兩個人將譚老財扶上小車,將他用被子裹緊,把一隻大皮帽子扣在他腦袋上,只露出兩隻鼻孔喘氣。
趁著天沒亮趕緊走吧。
福文又塞給德乾一個小布袋,沉甸甸的,約有十幾個光洋。
德乾說:用不了這麼多,你家也不富裕。
福文按住他的手,道:窮家富路,路上遇到盤查,也好打點一下。
已是五更,雨後的夜空起了白霧,李德乾推著車子,沿著官道向南,走到村口。沙梁四周建有圍墻,莊戶人叫圍子。每天早上雞叫三遍才開城門,李德乾叫門。
圍子的門崗問:五爷,這麼一大早出村幹啥?
李德乾故意提高聲音:鐵蛋吃壞了肚子,我推著他去膠縣尋個郎中。
守門的趕緊打開門,道:快走快走,孩子的病耽誤不得。
李德乾推著譚田榮三步並作兩步,南行三裡路,到了沙梁橋頭的軍事分界線。河北岸是解放軍的地方部隊,沿大沽河構築了工事,拉上了鐵絲網,只在橋頭留出一個口子,建有一個哨卡,幾個穿黃色粗布軍裝的解放軍士兵在站崗盤查過橋客商。
李德乾推著譚老財到橋頭,天剛蒙蒙亮,乳白色的霧氣慢慢消散。過橋的才有寥寥數人。在李德乾前面,有個小腳的三十多歲婦女,背著半袋小米,被士兵攔下。
一個十七八歲的圓臉士兵說:大嫂,你這是軍控物資,不能流入國統區,快回去吧。
那女人撲通跪下,央告道:長官,我家孩子病了,指望我到青島賣了這點糧食買藥救命,您行行好放我過去吧。
士兵很為難地說:真不行,上級有規定,糧食不得進入青島。
我孩子咋辦?天吶!
那女人坐在地上大放悲聲。一個軍官模樣的從哨卡裡出來,問明情況,對士兵說:就這麼點糧食,也餵不飽國民黨十萬殘兵敗將,讓她過去吧。
那女人忙爬起來,連連給當兵的磕頭作揖,匆匆上橋。那個軍官卻又將她叫住,從哨卡裡拿出一包國統區的鈔票,是國軍專用的軍票,給了那女人。軍官說:大嫂,這些錢是我們查扣那些不法奸商的,在解放區不能用,在青島可以用,你拿著去買藥吧。
那女人千恩萬謝,拿著錢過橋去了。
解放軍的哨卡主要檢查走私商販和從解放區逃亡的攜帶金銀的地主、從戰場上逃亡的國軍軍官,李德乾和譚田榮衣衫襤褸,只有十幾個看病的光洋,也輕鬆過了關。
李德乾推著車走過石橋,翻過河堤,追上了那個小腳女人。
大嫂,你這雙小腳,什麼時候能走到青島?來,上我的車吧。
李德乾的小推車左邊坐著譚田榮,右邊放著一盤石磨,他把石磨卸了,讓女人坐上車。女人流著淚,一聲聲念佛,
佛祖顯靈了,淨讓我遇到好人。
一路走著道嘮嗑,李德乾才知道這個女人姓姜,沙梁南街人,丈夫當八路戰死,給她留下了一對兒女。最大的女兒叫秀姑,才八歲。十年後嫁給了李德乾的二兒子李鐵誠。這是後話。
李德乾推著譚老財和姜寡婦,一路上風餐露宿,遇到國軍盤查,老地主就哭訴被土改批鬥的慘狀,這種逃亡地主络绎不绝,國軍士兵見多不怪,揮揮手就讓他們過了。也有特別蠻橫的,李德乾就悄悄塞過兩個大洋的買路錢。走了一天,黃昏的時候,車子進了市南的劈柴院。
劈柴院是平度人在青島落腳的一個地方,緊靠大窯溝,德國人租借膠澳的時候在大窯溝燒製磚瓦,用於城市建設,所用燃料多是木柴,當地人叫劈柴。這裡便形成了劈柴市場。日本人趕走德國人後,修了一條江寧路,建了幾個大院,取名劈柴院。劈柴院裡有許多平度人開設的小吃店,三鮮蒸餃、醬豬蹄、鲅魚水餃、白菜肉包,還有餡餅、甜沫、油條、糖餅、綠豆糕、芝麻球等等,也都是平度人的發明。日本人投降後,劈柴院已經形成一條美食商業街,還添了旅館、澡堂子、算命攤、剃頭鋪和一些賣身女人半遮半掩的暗門子。從平度逃出來的地主,大都窮困潦倒,也在這裡棲身。
李德乾把譚老財安頓在劈柴院一個平度人開的旅館裡,跟姜寡婦約好兩天後在劈叉院見面一起回沙梁,姜寡婦去尋她的一個姐妹了。李德乾步出劈柴院,走在江寧路上,逢人就打聽德國人開的教會醫院。一個拉黃包車的長腿大漢攔住他,道:五毛錢,我拉你去!
李德乾一輩子吃苦,從沒坐過人拉的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兄弟,告訴我地址,車錢給你,我自己走著去就成了。
這拉車的漢子一聽惱了,生生把李德乾按到在車上,拉起來就跑,邊跑邊說:老哥,都像你這樣,我們這些拉車的苦力就不用活了。
車夫拉著李德乾沿著前海沿子往東,跑到天后宮,又折向北,沿途全是達官貴人住的小洋樓,紅瓦綠樹,雲杉低垂,間或有長尾巴的藍頭鴉跳躍枝頭。李德乾東張西望,青島也來過好多次,這地方却從未光臨,感覺就像到了天堂。車子終於在一座基督教堂的邊上停下,車夫指著教堂說,醫院在院子裡邊,你自己進去吧。
李德乾付了車錢,手裡拿著譚老財給的地址,疑疑惑惑走進院子。這時已經華燈初上,教堂的院子靜悄悄的,沒有人出入,李德乾鼓足勇氣,走向帶著大頭巾的印度門衛,比劃著要找一個女醫生,那印度門衛聽不懂他的方言,揮揮手趕他走開。李德乾把一張紙遞給他,那上面是譚老財寫的門牌號和女兒的名字,門衛皺著眉頭,他倒是認識洋碼子,指著馬路對面的一處院落,讓李德乾到那邊去找。
李德乾尋尋覓覓,來到一處花園洋房門前,正是自己要找的門牌號。但鐵門緊閉,李德乾也不懂得去按門鈴,在門口探頭探腦,指望有什麼人出來。等了好半天,也不見人,腿站酸了,只好蹲在門口,心裡想,哪怕蹲上一夜,總能見到人。
推了一天的車,李德乾迷迷糊糊睡著了,感到腿被猛地撞擊了一下,睜開沉重如山的眼皮,發現兩個提著警棍的黑衣巡警站在面前。
起來起來!
個子稍高一點的警察朝他吼道,睡覺也不看看地方。
李德乾唬得趕緊站起來,從懷裡掏出那張紙條,說:老總,我找人。
另一個矮墩墩的警察看了看紙條,問:你是什麼人?鄉下來的?怎麼找到譚醫生家裡來了?
不是我,是她爹。譚淑嫻的爹譚老財,被土改隊掃地出門,逃難來找女兒。李德乾說。
她爹呢?你又是什麼人?高個子警察問。
我是她家遠房親戚,我推著她爹來的。人我安頓在劈柴院。
李德乾正向兩個警察訴說自己和譚老財這一天的歷險,門前突然停下一輛錚明瓦亮的黑色轎車,一個衣著華貴、燙著頭髮的年輕女人走下來,兩個警察趕緊立正向她致意:譚醫生好!
這女人俊眼秀眉,冷若冰霜。但從眉眼間還能看出譚家人的模樣。
李德乾上前道:你是譚家大小姐吧,我送你爹來找你,你爹遭難了。
開車的是個衣著筆挺的年輕國軍軍官,走過來問:怎麼回事?
譚淑媛把警察遞過來的紙條拿給軍官看,道:我爹來了,這位老鄉送來的。
又對李德乾說:李叔,我認識您,小時候跟我爹去沙梁趕集,吃過你家的水煎包呢。我爹在哪裡?
李德乾道:在劈柴院。”
兩位警察見人對上了號,就告辭巡邏去了。
譚淑媛讓那個來送她的軍官開車,讓李德乾帶路,立馬去劈柴院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