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的约瑟夫·奈是6月20日在韩美研究所(Institute for Corean-American Studies, ICAS)举办的一场线上讨论会中发表上述观点的。他说,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是一次“经典的误判”。普京原以为俄军会很快占领基辅,推翻泽连斯基后在乌克兰扶植一个亲俄政府,然后在顿巴斯地区让两个宣布独立的共和国加入俄联邦,从而结束这场冲突。
但奈认为,局势发展到今天,俄乌战争很有可能将变得旷日持久。一方面,在俄军犯下战争罪行的证据被曝光后乌克兰人的民族情绪空前高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几乎没有谈判的空间。在另一方面,普京把他的政治前途押宝在征服乌克兰、恢复俄罗斯帝国昔日辉煌上,他甚至幻想自己成为“彼得大帝”那样的人物,因此也不大可能做出重大让步。他说,乌克兰战局将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长期的僵局。
中俄关系为有限的“权益友谊”
约瑟夫·奈指出,俄乌战争在亚太地区造就了“威权轴心”(axis of authoritarians),即中国与俄罗斯更为密切的联系。他说,习近平希望维持与俄罗斯的关系,目的是联俄抗美。但奈认为,中国并不想把宝全部押在普京身上,中俄关系的强化更多的是一种权宜之计。
他说:“你所看到的是俄-中轴心的巩固。但有趣的是,即使在这个框架内,中国也一直小心翼翼,既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也不违反美国的制裁,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想自己遭受二次制裁。因此,尽管中国说中俄友谊无上限,但实际上它变成了有限的‘权益友谊’(friendship of convenience)。”
约瑟夫·奈是“软实力”(soft power) 概念的提出者。他今年4月在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亲俄中立”立场令其在欧洲的软实力大大削弱。他在那篇文章中说,习近平本可以进行斡旋,为普京提供一个可以保留颜面的台阶同时化解战争带来的其他威胁,这不仅会加深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也会提升中国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习近平甚至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随着普京在习近平69岁生日之际与他通电话提出深化双边合作,这一切已变得毫无可能。
奈表示,俄乌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在战争前曾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为“脑死亡”的北约做出了全面和迅速的反应,而原本被国内严重党派分歧而掣肘的美国却能够获得两党的广泛支持,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40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军事装备。
“我认为这有一定的示范效应。除此之外,在日本和韩国等民主社会,人们对一些暴行和屠杀的图片以及俄罗斯公开侵略的事实感到震惊和反感,”奈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即乌克兰战争在亚洲的影响,如果有的话,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联盟系统。”
中国攻台机率或降低
约瑟夫·奈认为,在一些人看来,亚洲最类似于乌克兰的情况,可能就是台湾的局势。但他提出,随着乌克兰战争的长期化,未来几年内中国入侵台湾的可能性反而会降低。
“当时有人预测中国会在四年内入侵台湾。我自己的观点是,在这四年时间里,中国入侵台湾的可能性会减弱,因为如果普京不能在白俄罗斯这样的友好国家的陆地边界上用大规模的军队成功占领基辅,对台北发动两栖行动的想法,我认为,看起来有点不太靠谱。如果习近平把他对共产党的控制和共产党对中国的控制作为主要目标,我认为这是他的目标的一个简化版本,那么为数不多可能扰乱其目标的情形之一就是对台湾远征的失败。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可能是由于乌克兰的战争,人们在台北可以睡得稍微轻松一点。”
在这一点上,奈与美国主流的看法似乎有所不同。包括拜登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主流观点是,乌克兰战争不会改变北京“武统”台湾的决心,他们反而会从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遭遇的挫败中汲取教训,补足自己的短板。
中国反导拦截试验无碍大局
就在6月21日,中国解放军29架军机进入台湾西南防控识别区,是今年以来中国第三次出动20架次以上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在此之前,中国国防部上周末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有专家分析,这次反导拦截试验,再加上第三艘航母下水,中国将备齐攻打台湾的所需手段。
但约瑟夫·奈对解放军的这次反导拦截试验不以为然。他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有关中国反导拦截试验是否会打破亚太地区军力平衡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挑选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做出这一宣布,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我不认为这些试验有太多的意义,”他说,“有很多各种级别的测试。问题是,我不认为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在改变军事平衡方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们不过是政治谈判的筹码。”
脸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