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四日,就是“六四”二十周年。这么多年来,香港支联会都举办纪念“六四”的活动,尤其是其中的烛光悼念集会,参加者最少的一年也有三万人,全球瞩目,今年适逢二十周年,举办的活动更多。
拉开一连串纪念活动的,首先是四月四日(清明节)的献花。在尖沙咀钟楼旁搭建了一座“民主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上午由支联会常委和各成员团体献花后,即一连两日开放给市民游客献花。
四月二十六日举行二十公里的民主长跑,由中环遮打花园出发,途经历年来民主游行所常到的地方,如维园、新华社、特首办事处、港大“国殇之柱”、中联办等。去年是十九公里,今年因是二十周年,路程加了一公里。
五月三日,为纪念“五四”,向安置在港大黄克竞平台的“国殇之柱”献花,并洗刷该雕塑。
五月十七日,“民主风筝行动”,到西贡大澳门郊野公园放风筝.这项活动,是纪念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用放风筝来干扰在上空监视的直昇机.
香港支联会的纪念活动
当然,一连串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五月三十一日的大游行和六月四日的烛光悼念集会。
二十年来,这两项活动都举行。大游行是在“六四”前的星期天,以前是由维园游行至新华社,其后中联办取代了新华社的地位,游行的终点便改为行政长官办事处。烛光悼念集会,则必定在六月四日的正日晚上於维园足球场举行。这是一连串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个。过去十九年,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十万人,最少的一次是三万人,去年是四万八千人。评论者都很重视参加人数,认为是香港市民政治温度的一个测试。
此外,还有五月二十四日的“『六四』二十周年的反思”的研讨会;以“从五四到六四”为题的四次讲座,由五月八日至二十九日,一连四周的星期五晚举行。
过去,在“六四”前夕,泛民主派的议员都在立法会提出“平反六四”的动议辩论。最初是由支联会主席司徒华提出,他卸任立法会议员后,便由其他泛民主派的议员提出。今年的动议辩论,於五月二十七日举行,由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提出。
支联会又印制了关於“六四”的光碟,送给每间中学;制作了展板,供各校借去展览.更发出通知,如蒙邀请可派员到学校向学生讲解“六四”真相。
今年纪念活动的特点
今年纪念“六四”的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支联会外,还有其他团体自行举办的活动。例如:由基督教团体发起,有各中小学参与的《我的香港梦》音乐会;由一些业余艺术工作者创作和演出的话剧《在广场放一朵小白花》。
过去,大专院校学生是很少自行举办纪念“六四”的活动的,今年却纷纷举行讲座、座谈、展览等。大专学生联会更会在“六四”二十周年的前夕,举行绝食。
《人民不会忘记》,是六十四位当年在天安门广场採访的香港记者,记录目睹广场屠杀的文章的彙编。於八九年出版,已绝版多时,现在经所有作者同意,决定重印。这六十四位记者,其中的几个,现在已成为特区政府的高官了。
不少海外华侨和内地游客,已事前通知香港的亲友,会来参加六月四日晚维园的烛光悼念集会。
中国人习惯重视逢十逢五的纪念节日,今年是二十周年,自然也被重视。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事件,是刺激起港人对今年纪念“六四”的重视的。这些事件如下。
反面言论起了动员作用
四月中,港大学生会主席陈一谔,对外发表有关“六四”的言论,说:当时中国政府处理天安门广场请愿学生的手法只是“有些问题”,而学生领袖柴玲等却是“走佬学生领袖”。这些言论引起强烈反应,首先港大学生进行校内民意调查,有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同学不同意他的意见,随即提出罢免他的校内全民投票,结果他被绝大多数票罢免了。他是港大有史以来,第一个被罢免的学生会主席。
五月十四日,在立法会的答问会议上,议员吴霭仪问行政长官曾荫权对“六四”的意见,是否赞成“平反六四”。他回答说:“六四”已经发生了许多年,这期间,国家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骄人的成绩,亦为香港带来经济繁荣.他相信,香港人对国家的发展会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吴霭仪的追问下,他说,他的意见“代表整体香港人的意见”。这句话引起泛民主派议员的强烈不满,立时全部退席,并举行记者会,一致表示曾荫权的话不能代表他们的意见,更不能代表香港人的整体意见。
曾荫权虽也随即声明,他用词有问题,表示歉意。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社会普遍响起一片谴责的声音,认为他埋没良知,强奸港人民意。
曾荫权的言论,比起陈一谔有更大的动员作用,动员港人去参加“六四”的纪念活动。
捍卫“一国两制”的意义
还有两件事,虽然与“六四”无直接关系,也提高了香港的政治气温,对纪念“六四”二十周年起了动员的作用。
其一是,中联办研究部主任曹二宝,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管治力量》,他认为:除了特区政府外,香港还要有一支由中央和内地从事香港工作的干部所组成的管治力量。这明明是要插手香港事务,破坏“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言论。
其二是,本港保钓行动委员会曾派出船只,前往钓鱼台宣示主权。但船只出海,三度被特区海事处阻截而折返。所宣佈的理由极不合理,先说是船只的防火设备不足,后又说船只出海的目的不是捕鱼.舆论大多数认为,特区政府的阻挠,是执行了北京的指示。
这两件事,都让港人觉得北京对香港事务的干预越来越严重,担心香港有一天变成了今天的澳门.
大家都知道,香港支联会是北京头号的眼中钉,最不满意的是每年的纪念“六四”活动,但至今仍未有干预和打压,因为知道得到港人广泛强烈的支持。为了使香港支联会屹立不倒,继续高举“平反六四”的旗帜,更多人去参加烛光悼念集会,就是捍卫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赵紫阳遗言“六四”前夕出版
赵紫阳的录音遗言,中文版《改革历程》、英文版《国家囚徒》,在这“六四”二十周年的前夕出版了。各大报章事前披露了书中的重要片断,引起各方极大注意和兴趣,尤其是关於“六四”事件的内容,使世人更清晰了解这悲剧发生的原因和真相。
该书驳斥了八九年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诬衊八九民运是有领导、有计划、有预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的社论。事件中抓了那么多人,长期审讯,都拿不出証据,去说明下面的三点:
一、究竟是什么人在领导?如何计划?如何预谋?若说党内有黑手,黑手是谁?
二、运动的口号只是“反官倒”、要求民主自由,没有任何材料証明,目的是颠覆国家和推翻共产党.
三、在运动中,学生一直是守秩序的。市民只是阻挡解放军进城,在许多地方,解放军被围攻,学生反去保护.
该书还披露了一些内容:在运动呈现平息迹象时,有人却去刺激学生,比如《人民日报》的社论和宣佈戒严。如果说是有领导、有计划、有预谋,那么,就是有人要藉这事件,去彻底打倒赵紫阳。
赵紫阳铮铮风骨,心昭日月,得到极大的信任。他对“六四”事件的澄清,使人们更清楚历史的是非,相信对纪念“六四”,同时也起了动员的作用。
“薪火相传,接好民主棒”
纪念“六四”的活动,香港已举行了二十年,今年又将掀起一个高潮。
二十年前,港人支援八九民运,波澜壮阔,提高了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那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由那时至今,每年的纪念活动都起了动员和集结民主力量的作用,那历史意义是重大的,将会永留史册。
每年纪念“六四”,香港支联会都提出不同的口号。今年的口号是:“毋忘六四,继承英烈志;薪火相传,接好民主棒”。那含义是:争取“平反六四”,还将会有一段漫长的道路,不但这一代要坚持,还要一代一代地坚持下去。从今年的反应来看,年轻一代参加纪念活动的,都比前踊跃,这口号是贯彻了的。
籲请读者们,尤其是年轻人:都来参加六月四日晚在维园举行的烛光悼念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