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间 7:25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上海一家医院急诊室里的新冠病人。(2023年1月4日)

汪文斌

汪文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方也始终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同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变异监测和感染人群等信息。”

误导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本周就几个欧洲国家针对中国疫情现状发布的旅行通告发表评论。

北京上个月突然取消大部分“清零”防疫措施以回应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COVID-19随后再次肆虐中国,感染人数激增。

随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忙于应对日益增长的感染和住院病例之际,有关中国各地医院火葬场超负荷运转的非官方报告不断涌现。

1月7日,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发布旅行通告,建议本国公民非必要勿前往中国。自中国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开始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提供COVID-19检测报告。美国官方表示,此举是考虑到中国信息不透明,缺乏此轮疫情相关的可靠数据。

1月9日,汪文斌为北京最新的防疫政策进行辩护,并表示“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向好”。对于疫情数据的分享,他表示:

“中方也始终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同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变异监测和感染人群等信息。”

上述说法具有误导性。

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此前已就此话题做过数篇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一再指责中国隐瞒部分疫情数据以及少报病例数死亡人数

世卫组织几度呼吁中国分享更多疫情数据,以帮助世界了解COVID-19的起源。三年来,全球已有670多万人在这场大流行病中失去生命。

 

自去年12月开始爆发的中国最新一轮COVID-19疫情中,世卫组织指责中国提供的相关数据淡化次轮疫情的严重性。

1月3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学家向世卫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提交了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此轮疫情中未出现新冠病毒的新变种。

尽管这一消息可能缓解了一些国家的最大担忧,但世卫组织对中国此次提供的数据表达了明确的疑虑:

“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公布的数字在住院人数、重症监护室入院人数以及特别是死亡人数方面都没有充分反映疾病的真实影响,” 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Mike Ryan)在1月4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媒体通报会上说。

“我们仍然没有完整的数据,”他说。

他说,在记录这些数据方面“所有国家都有困难”,但他特别指出中国对新冠死亡的定义“过于狭窄”。

在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澄清了中国对新冠死亡的统计表示——

“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他表示,“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但中国的这种统计方法与世界大部分国家不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卫生当局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 COVID-19 死亡原因证明与分类(编码)指南》。

世卫组织规定,COVID-19是导致死亡的一个促成原因的病例也要被统计。

《国际 COVID-19 死亡原因证明与分类(编码)指南》中称:“对所有因 COVID-19 导致死亡、认为因它导致死亡或者促进死亡的死者,应在其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上记录 COVID-19。”

空荡荡的上海街道和两名身穿防护服的人。(2022年4月16日)

请同时参阅:

揭谎频道:扑朔迷离——中国官方的新冠死亡人数可靠吗?

中国官方在2022年12月只通报了13例新冠死亡,尽管全国各省市都纷纷通报大量的每日新增病例。

例如,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道,浙江省一名官员在12月25日表示,估计该省每日新增新冠病例已超过100万例。

再如,山东省青岛市卫健委主任薄涛12月23日表示,该市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估计为49万至53万人。同日,广东省东莞市卫生当局的一份报告估计,该市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在25万到30万之间。陕西省榆林市的当地媒体报道,12月23日该市有约15.7万人感染新冠。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月23日的全国疫情通报中仅记录了4,128例新增病例。

专家表示,如此迅速的病毒传播速度暗示着死亡人数应该比官方通报的高得多。同样暗示这一点的是大批关于中国各地火葬场爆满的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帖子。

例如,《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审阅了来自六个中国城市的几家殡仪馆的卫星图像,发现这些殡仪馆的工作量都出现明显上涨。

 

“这些卫星图像与《华盛顿邮报》通过采访哀悼过世亲人的中国居民和殡仪馆工作人员所得到的信息一致。《华盛顿邮报》核实过真实性的社交媒体帖子显示,其他的地方的殡葬场所也出现了需长时间排队以及工作人员不堪重负的问题。在我们进行卫星图像分析的所有地区,卫生当局哪怕宣布了死亡病例,也都只是个位数。”

其中一家殡仪馆的一名接待员告诉《华盛顿邮报》,她在那里工作的六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冷藏室都满了,所有八个焚烧炉都在全天候运转,” 《华盛顿邮报》援引前台接待员的话报道说。

“在经过《华盛顿邮报》核实的卫星图像和视频中,能够看到那些通常被用作灵车的车辆。殡仪馆外夜间排起长队的画面表明,一些家庭成员为过世亲人安排殡葬服务而通宵排队。”

人们身穿防护服站在上海的一家火葬场外。(2022年12月24日)
人们身穿防护服站在上海的一家火葬场外。(2022年12月24日)

此外,《纽约时报》报道说,“还有迹象表明,官员正在对医生和殡仪馆施压,连与病毒相关的呼吸道死亡都不能被算为新冠死。”

“北京一家私立医院的一名医生说,最近几天,他和同事在医院桌上发现了一张打印好的便条,要求他们“尽量不要写重症新冠肺炎造成的呼吸衰竭”为主要死因。《纽约时报》查看了这张纸条。

“这名医生说,目前还不清楚这条信息是内部发出的,还是政府官员发出的。但中国社交媒体上也流传着类似的警告,告诫医生不要在死亡证明上‘随意填写新冠’。”

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从疫情开始到2022年12月23日,全国仅有5241人死于COVID-19。中国卫健委在12月25日宣布:“从即日起,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该部门未对这一调整做出解释。

面对广泛的质疑声,在COVID-19死亡病例的定义和归类统计方面,中国官员目前似乎并不急于改变他们的做法。

中国政府任命的专家小组负责人、流行病学家梁万年1月11日对记者们说,“目前没有必要追究具体到每个个案它是怎么样。大流行期间重点任务应该是救治。”

梁万年还说:“当前重点对全球来说,都是要渡过大流行,渡过新冠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这一个事情,回过头来再研究这种死亡到底是怎么一个归类。”

“如果全球形成共识最好,如果不能形成共识,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归类,”他接着说。

在没有中国提供可靠疫情数据的情况下,国际专家试图根据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的COVID-19死亡人数做出有根据的猜测。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有数个统计模型预测中国在2023年的新冠死亡人数将超过100万。

例如,英国的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使用了大部分基于香港疫情状况的统计模型。该公司预测,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将有170万人死于新冠,日均约有9000人死于新冠。(中国人口是14.5亿。)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预测,截至4月1日,中国的累计新冠死亡人数将达32.3万人,截至2023年底的新冠死亡人数将“稳超100万人”。在无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形下,他们的模型预测中国的新冠累计死亡人数将在4月1日达到50.2万。

专家认为,中国对新冠病例和死亡人数的严重低报漏报是为淡化疫情严重性,以配合放松疫情管控的政策风向。

美联社(AP)1月6日援引美国疾控中心中国办事处创始主任叶雷(Ray Yip)的话说:“中国肯定在做他们自己的抽样研究,只是没有分享而已。”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1月4日那场媒体通报会表示:“我们继续要求中国提供更迅速、更定期、更可靠的住院和死亡数据,以及更全面、实时的病毒测序。”

病毒测序是检测是否出现病毒新变种的方式。

自疫情开始以来,中国已经向全球冠状病毒数据共享平台GISAID提供了4,144个病毒基因序列。

“这仅是其通报病例数量的0.04%——这一比率比美国低100多倍,比邻国蒙古低近4倍,” 美联社报道说。

截至目前,在中国分享的病毒基因序列中尚未检测到新变种。

“由于病毒在中国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同时又没有全面的数据——正如我上周所说的,一些国家采取他们认为能保护本国公民的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谭德塞在那次媒体通报会上表示。

“数据对于世卫组织对全球疫情形势做出定期、快速和扎实的风险评估仍然至关重要,”他说。

中国谴责其他国家针对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是“缺乏科学依据”和“过度的”,并威胁将采取反制措施。

1月10日,北京暂停向韩国和日本公民发放短期赴华签证,以回应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游客的有关限制。

(同时请参阅美国之音《揭谎频道》本篇文章的英文版。)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