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张博树
Larry:评张博树先生《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报告》中的媒体改革方案
Larry | 2016-11-27 06:57:00 | 本站首发
2012年,张博树先生在香港出版《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本)》,其中包括一个主报告、十个分报告和民主中国宪法草案等三篇附件。作为这个研究报告的一部分,媒体改革这一章(分报告1)充分显示了张博树教授学术敏锐与直接的特性,并同时具有理论精确性和实用取向性。他敏锐地指出,如果不解体中共党国对媒体的垄断,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中国媒体自由。
阅读更多
张博树:文革屠杀与纳粹屠杀:一个尝试性比较
张博树 | 2016-05-15 14:13:00 | 本站首发
多少年来,当政者集团对待历史问题,向来采取“过去的就算了”,美其名曰“历史宜粗不宜细”,而主张“一切向前看”,这在邓小平年代曾经是拒绝历史反思的柔性招牌。后来“特色论”兴起,且在江、胡时代越演越盛,对文革的解读居然变成了伟大祖国“在曲折中前进”。再后来就是遮天蔽日的“中国梦”,干脆讲“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所有这些说辞不过是为了掩饰一点,那就是当政集团其实明白,曾经发生的历史罪恶是不能公开向国民认账的,这种认账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阅读更多
张博树:文革屠杀与纳粹屠杀:一个尝试性比较
张博树 | 2016-05-15 14:13:00 | 本站首发
多少年来,当政者集团对待历史问题,向来采取“过去的就算了”,美其名曰“历史宜粗不宜细”,而主张“一切向前看”,这在邓小平年代曾经是拒绝历史反思的柔性招牌。后来“特色论”兴起,且在江、胡时代越演越盛,对文革的解读居然变成了伟大祖国“在曲折中前进”。再后来就是遮天蔽日的“中国梦”,干脆讲“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所有这些说辞不过是为了掩饰一点,那就是当政集团其实明白,曾经发生的历史罪恶是不能公开向国民认账的,这种认账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 曾建元:范疇.再見
- 罗祖田:疫情后民生百态(三)、我的生意伙伴与农民工
- 晓流:李克强猝死 敲响中共丧钟
- 徐琳:与慕容雪村之辩
- 紫电:人性的善恶二象性
- 徐琳:这才是上海应该有的样子
- 罗祖田:疫情后民生百态(二)、老秦的尴尬
《零八宪章》十周年
- 一真溅雪:一条“反动标语”的背后
- 吴严:中国大变将进入快车道
-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伟大的殉道者,永远的道义典范,纽约举行刘晓波逝世六周年纪念活动
- 陶业:晓波被害六周年祭
- 陶业:愚民,反智与权力愚化——极权主义的中国特色 (十四)
- 周锋锁:去世六周年前夕,刘晓波纪念长椅在中央公园永久树立(中英文)
- 蔡楚:纪念刘晓波先生殉难六周年——Commemorating the Sixth Anniversary of the Martyrdom of Liu Xiaobo
- 胡平:伟大的殉道者,永远的道义典范 — 纪念刘晓波逝世六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