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严:中国大变将进入快车道

不过,我个人难以相信大变的快车道上会很快出来正剧。社会生活太过原子化加糜烂,文化严重缺失精气神,大量的专制良民仍活的滋润,仍存话语权。这事又得感谢红朝。但是,即使正剧会要五年后、十年后甚至十五年后才能出来,也强于大变和正剧的出来皆遥遥无期。因为,现在已不是救国的问题,是救文明的问题。

阅读更多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伟大的殉道者,永远的道义典范,纽约举行刘晓波逝世六周年纪念活动

7月13日是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六周年纪念日。周四(7月13日),位于纽约的《六四纪念馆》举行了刘晓波追思会,放映了纪念刘晓波的记录片,他的前好友介绍了他对推动中国民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中央公园刘晓波长椅前举行烛光纪念活动。

阅读更多

陶业:晓波被害六周年祭

晓波的力量就源于此,温和,却力透纸背,一份温和的《零八宪章》如利剑,让恨他的敌人颤抖。他坚持了政治反对派的尊严,和平、理性、非暴力。当权力耍流氓时,他保持一份高贵;当权力不讲理时,他坚持理性;当权力要他出卖朋友时,他一人担当了所有“罪名”;当权力非置他于死地不可,他守住了人格底线,宁死不屈,含笑以赴。这就是晓波。晓波是一座丰碑!

阅读更多

蔡楚:纪念刘晓波先生殉难六周年——Commemorating the Sixth Anniversary of the Martyrdom of Liu Xiaobo

刘晓波先生早在2005年就指出:《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这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美国政府的决策,如今,美国政府已改变寄希望于中共体制内的变化,转而强调把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分开。正如刘晓波先生生前所说:“当中国民间的权利意识和自由意识觉醒之时,推动中国变革的根本希望就不在官府而在民间。”

阅读更多

刘路:刘晓波在青岛的日子

有人说,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牺牲她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的。刘晓波就是那个代价,孙文广也是,我们这些人都是。史记记载,秦末二世皇帝暴虐无道,法令严苛,百姓没有了活路,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时光流转二千年,同样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等死,死国可乎?

阅读更多

心在中国:我对邓小平的评价

今日, 在任何一个自由民主国家,人民有权力选择政府,有权利在私人产品领域内创业,有权力支持左派或右派,有权力选择自己未来!中国共产党至今不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因为他们妄图像秦始皇曾经期盼的那样血腥江山传万代。

阅读更多

刘在中:六四之光 永不熄灭

1989.64惨案,时间过去了34年,随着香港一国两制变味成一国一制,维多利亚公园的纪念活动连续四年被迫停止,似乎渐渐被人遗忘了。但是,世界各地仍有纪念活动,尤以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为最。放眼世界,顺应普世价值的民主革命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六四之光将永远灿烂辉煌!

阅读更多

廖亦武:《刘晓波在福尔摩沙》台北首映大获成功

这个逐渐被遗忘的精神巨人远行六年了,这是关于他的第一部艺术纪录片,缘起于台湾艺术家郑爱华的一组被遗忘的纪念雕塑。虽然不合时宜,但我将努力推广这部纪录片,直到刘晓波的纪念群雕矗立在台湾面朝中国的海岸线。我们对逝者负有责任。 至少在我们逝世前,让他们不被人类遗忘。

阅读更多

张景利:在纪念六四34周年烛光晚会上的发言

我们天安门母亲群体每一个活着的和去世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求政府就当年的屠城惨案给难属一个交代。我们提出的三项诉求给予解决:公布“六四”惨案的真相、对于难属给予应有的赔偿、对当年责任者就屠城惨案追究法律责任。还我们做人的尊严!还我们公道与正义!

阅读更多

徐琳:人生的意义

为实现这样的社会而去抗争,往往会使自己的生活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甚至会有牢狱之灾,曾经有很多人已经为此献出了生命。也许我也活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在为此奋斗的过程中,我的心是坦然的,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的行为是自主的,这是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我没有愧疚,我已经克服了恐惧。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