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曾建元

曾建元:永不見天日的轉型不正義

  亡父曾群芳所涉叛亂案件事實發生在民國36年至43年間,自新後疑受《戊寅專案》長期監控,惟事隔七十年,當時國防部所屬軍法機關皆已裁撤,承辦人員早已離職退休或不在人世,為此,曾群芳檔案是否還有保護情報來源或管道之需要,深堪懷疑。我要為此請求國防部訴願審議會洽請國家安全局或是組織專家就曾群芳檔案是否仍有情報來源保護之必要進行鑑定。

阅读更多

曾建元:《第一次監督議會就上手》序

唯有人民持續地關注以及監督我們自己選出來的民代,同時讓民代意識到選民的知識觀念和公民團體的行動,已經形成普遍且有效的監督力,民代才會戒慎恐懼而不會胡作非為。透過全體公民監督的力量,讓民代清楚了解到他們不是只有在選舉的時候為秀出漂亮的政見和口號,在他當選往後四年任期裡面的每一天,都要為他的政治承諾、議員職權、選民的期許來負責。

阅读更多

曾建元:有朋自遠方來-歡迎龐培奧偕同余茂春訪臺

龐培奧正值盛年,他有意於競逐未來美國總統大位,是少見堅定反共和親臺的美國政治領袖,我們對他日後領導美國有所期待和祝福。他到訪臺灣,有凸顯他在處理中國問題上見識和能力的用意,旨在表達他對於自由民主價值的堅信和支持。我們熱烈歡迎龐培奧和余茂春同行訪臺,希望他們有機會能和臺灣民間社團多所交流,認識臺灣在改變中國和促進中國民主化的事業上的可能貢獻,也給予臺灣民主防衛更多的鼓舞。

阅读更多

曾建元、詹佳宜: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跋熱.達瓦才仁專訪

問:習近平上任以來第一次到拉薩,這會是藏中和談的契機嗎? 答:我認為跟和談沒有關係,應該是跟他的佈局有關係,因為中國在西藏的佈局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跟印度的關係,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對西藏的政策,中國政府希望在他長期的政策高壓窒息下,時間能夠靜靜地帶走西藏的人信仰、語言和傳統,然後去收割西藏民族的性命。習近平去西藏,大概也是去佈局和規劃這些,而不會是為了和談,因為和談並不需要他跑到西藏去。

阅读更多

曾建元、張明天:流亡西藏新政府與藏中臺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臺藏合作十分忌憚,因而極力反對達賴喇嘛來臺,對我國政府施以極大壓力,而我國政府也將達賴喇嘛訪臺做為政治籌碼看待,因此蔡英文上任以來,始終未曾同意達賴喇嘛訪臺。達賴喇嘛辭卸西藏國家元首身分已經十年多,他目前只是一位佛教領袖,加上年事漸高,我們認為,從人道的角度,至少也應同意達賴喇嘛到臺灣接受身體健康檢查和為臺灣人民祈福。

阅读更多

曾建元:爪耙仔的職業道德

情報機關部署特工/情報人員和線民/情報協助人員從事政治偵防和輿情調查,不只過去,於今猶然,只是法律效果和政治上的意義已與戒嚴時期大為不同。我主張政府檔案中的監控類檔案應當屆滿三十年即原則上解密公開,這不是為了檢視昨日的是非,也是為了確保今天的情報工作不做假,可以等待日後歷史的審判。

阅读更多

曾建元:到臺灣海峽永久和平之路

我們的結論是,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現在的義和團式敵視普世價值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思想,以是否愛中國共產黨來斷定是否愛國尊憲守紀,不斷在世界輿論面前出演戰狼外交的凶狠形象,不懂得反省第一代共產黨人如陳獨秀、李大釗建黨以及當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擁護三民主義的初衷,則讓中國如同辛亥革命經由各省獨立、裂解帝國而達到民主轉型、還權於民,那才是中國重新統合和實現永久和平的歷史機遇的真正降臨。

阅读更多

曾建元:穿越海峡,心心相连——怒潮人物罗添福先生访问录

在罗添福的印象中,戡乱战争时期,解放军游击队曾在闽西地区用计与国军周旋。解放军如欲向民间强征粮食,则往往命部队着国军军服,以国军名义为之,一般老百姓不察,自然对国军感到怨怼、产生反感,反之,也会对解放军有所期待和好感,一旦两军交战,民心向背常常会对于战斗意志产生关键性影响,成为战场上胜败的决定性因素。罗添福记得解放军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嫁祸手段创造了民意而最终将国军打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