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一周新闻聚焦:“爱国者治港”下首次立法会选举 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30.2%差过港英治下

忠实落实北京中央政府全面管制权的香港当局星期天(2021年12月19日)举行了依据“爱国者治港”原则修改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尽管投票率创历史最低,泛民主派候选人几乎完全被封杀,北京称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的成功选举”。

北京自导自演、自吹自擂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星期天收场。当局只允许所谓“爱国者”候选人参加竞选,泛民主派人士当中一些人被关进了监狱,一些人被迫流亡海外,一些原本希望参选的人被认定不符合“爱国者治港”标准而不得参选,另一些人决定抵制他们所说的当局上演的这场假选举。

星期天的投票率只有30.2%,比上一届选举的投票率几乎少了一半。选举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90个议席由亲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囊括,所谓温和派的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20个议席、也就是不到全部议席四分之一的席位经最能直接反映民意的直选产生,比往届少了一半。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五国外长12月20日就刚刚过去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了联合声明。上述5个英语国家是所谓“五眼联盟”这一情报共享联盟的成员。

声明称,“我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美国国务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的结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民主因素受到侵蚀表示严重关切。破坏香港的权利、自由和高度自治的行动正在威胁着我们期望看到香港成功的共同愿望。”

声明称,“自回归以来,具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候选人在香港参加选举。昨天的选举扭转了这一趋势。今年早些时候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的改革减少了直选议席的数量,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审查程序,严格限制选民在选票上的选择。这些改变消除了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反对派。同时,香港的许多反对派政治家——包括备受关注的‘国安法47人案’中的大多数人仍在监狱中等待审判,其他人则流亡海外。”

声明称,“我们也继续对《香港国安法》产生的广泛寒蝉效应,以及其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日益限制表示严重关切,整个民间社会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支持政府议程的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人权组织已被迫解散或离开,而媒体自由也在加速被削减。”

声明称,“保护和平替代意见的空间是确保香港稳定和繁荣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尊重香港受保护的权利和基本自由,包括《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稍早通过表示,“选举改革和香港国安法消灭了香港的反对声音,是对自由的冒犯。”她呼吁,“中方应该允许言论自由,遵守其同意的《中英联合声明》,并根据国际义务行事。”

 

▲德国之声(DW)12月17日报道:“爱国者”的立法会选举 专家:香港选举“人大化”

 

“爱国者治港”下的新制香港立法会选举即将于19日登场。在民主派缺席下,民调显示选情低迷,多数民众无投票意愿。专家指香港选举将“人大化”,即“大陆的选举风格,恐将成为香港未来的主旋律”。

 

香港立法会选举19日登场,这是港府实施选举新制、强调“爱国者治港”后的第一次选举。民调显示选情低迷,许多流亡海外的民主派前区议员则呼吁抵制,引发争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来自香港的詹小姐(化名)记得,以往在星期日投票时,自己总是一大早就去投票站,投完再上教会。但面对12月19日这场香港政府推出“爱国者治港”原则后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詹小姐显得有些犹豫。

 

“刚才在路上看到(候选人)拉票,心中真的觉得跟自己无关系,”詹小姐向德国之声表示,“成年可以投票后,从来没有如此想过。”

 

2019年年底的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高达71%,缔造香港选举史新猷。当时在英国念书的詹小姐再三确认行程,为的就是要赶在选举前回到香港。她说:“今年完全没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了。”

 

确实,相较于过去几次选举,周末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是一场相当不一样的选举。在《香港国安法》施行以及选举机制大幅修改的影响下,民主派人士难以通过候选资格的审查,以至于民主党、公民党等香港传统民主派政党都没有派出候选人参选。

 

对香港政府而言,新制选举得以防堵“反中乱港”人士参选,让选举更加完善。但在许多香港人眼中,香港民主已在倒退。

 

选情低迷 投票率成焦点

 

在选制调整及民主派人士的缺席下,许多香港人和詹小姐一样,对此次选举意兴阑珊。根据香港民意研究所12月7日公布的民调指出,约51%表示会去投票,不会去投票的人约36%,投票意愿创下民调举行30年来的新低。同时也有近5成表示,地区直选候选名单中,没有他们想支持的人。

 

根据过去经验,实际投票率往往会比选前民调来得更低。以2016年同类型民调为例,当时有83%市民说会投票,但最终投票率仅有约58%.

 

对此,香港政府除了指出煽动他人不投票、投废票皆是违法行为,并因此拘捕了10人以外,他们也祭出许多明显打算冲高投票率的措施,像是首次在选举日当天开放免费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以及在香港及大陆的边境设立票站,让人在大陆的香港选民能快速通关投票后返回大陆,无需进行隔离。

 

詹小姐也感受到了香港政府的催票力度。她说,政府过去大半年间一直在逼人使用‘安心出行’(编按:港府为防堵疫情推出的记录市民足迹的应用软件),连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也得用,但却规定进入票站无需使用安心出行。

 

“这让人感觉政府似乎很‘绝望’,四处叫人要投票,”她说。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德国之声表示,“其实香港政府也知道这些举措可能不太有用,但因为中央在意投票率,所以他们什么方式都得去做。”

 

12月6日,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公开表示,此届香港立法会选举对落实“爱国者治港”等具重要意义,并称投票一事反应了人们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

 

蔡子强表示,夏宝龙此番发言让香港政府看到中央对投票率的重视,以至于提供免费交通、设边境票站,就连许多官员都拍了宣传片,鼓励大众出来投票。

 

“其实像免费搭车这件事,投票站通常是不用坐车就可以到的。所以这些措施实际有多少功能我不太乐观,”蔡子强说,“但起码中央关心的事,我们(香港政府)就全力去做。这是最主要的讯息。”

 

香港选举“人大化”

 

蔡子强观察,这次选举另一项重点,则是香港选举的“人大化”。

 

“他们把中国人大跟政协的选举模式搬到了香港。他们强调的是候选人的代表性与不同的身份背景,这些是过去香港人不太关心的事情。”蔡子强说,过去的选举中,即便选出来的全是律师、或全是中产阶级,香港民众一般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注重的仅是选民投票的结果。

 

人大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则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者皆透过间接选举或协商推荐的方式,推派出包含不同省市、领域及少数民族的委员。蔡子强认为,用不同背景及身份来强调议会的多元性,并透过这样的多元性来佐证议会的代表性,是这次香港立法会选举的重要特色。

 

夏宝龙曾解释,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亦不是“单声道”,而是要“搞五光十色”,“在候选人身分、价值理念及社会制度的包容上体现多样性”。

 

然而,议员身份的多元,不一定会变成议会中的多元见解。随着民主派人士的缺席,分析也预期未来在香港立法会中,反对声音将会消失。

 

“国内的投票最重要其实是提名的过程,”蔡子强说,“选举投票本身不一定很重要。现在香港也一样,毕竟拿不到提名,也就没机会参选。”

 

立法会选举后:加速陆港融合

 

随着立法会透过“爱国者治港”原则选出“爱国”议员,有专家认为,这将使林郑月娥加速推动“融合”,让香港在政治上、经济上及社会上,都能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靠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林大伟向德国之声表示,他预期港府会扩大执行爱国教育等计划,加快香港融入大陆社会的脚步,并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经济结合。

 

“北京对香港有很具体的蓝图,”林大伟说,“他希望香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贸易中心,专职金融与银行业务,与作为制造中心的广州、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圳互相配合。”

 

现阶段来说,林大伟认为林郑月娥将把重心放在民生问题上,解决长期的住房短缺及房价高涨等问题。而立法会缺乏反对声音的情况,也意味着,如“大屿明日愿景”这样具争议性的人工岛建设计划,很可能会持续被推进——反对者曾上街抗议此计划,质疑其高额造价最后仍将抬高房价,并担心破坏海洋生态。

 

“未来传统建制派在议会提出的议题,一定也是配合中央关心的政策方针,”蔡子强说,“过去他们要和民主派竞争,那可能还要去关心一些民众关心、但中央不一定关心的事情,但现在就是去配合中央。”

 

詹小姐目前还没决定是否去投票,但她认同“投废票是表达异议的最后方式”的说法。她说,自己最担忧其实就是社会民生福利的议题会否因此变得更为“催谷(编按:粤语用词,指大力宣传)支持”而生,而非真正为民所想。

 

“(这场选举)感觉似做菜,”詹小姐说,“要好好跟着食谱一步一步来。”

 

▲美国之音(VOA)12月18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首次立法会选举,港府为免难堪而强推投票率

一名男子走过一幅有关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宣传海报(2021年11月23日)


香港一行人走过呼吁港人踊跃投票的宣传广告。(美联社照)

 

华盛顿 —香港市民星期天(12月19日)即将走向设在全港各地的投票站,为立法会的换届选举投下各自神圣的一票。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次选举与以往的选举没有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因为这是中国全国人大今年3月对香港选举制度强行改动后的首次选举,而且在“爱国者治港”口号下,真正的民主派或与当局持不同政见者早已被剔除出局,不是被捕入狱就是流亡海外,因此有观察家认为这场选举与其说是选举,可能还不如说是演戏。

 

香港2019年曾爆发轰轰烈烈的“反修例”抗议示威运动,这些旨在反对北京收紧对香港控制的群众运动让香港泛民主派的声势和声望大增,也让他们在当年年底的区议会选举中赢得出人预料的重大胜利。

 

但是当北京去年7月1日起在香港强推国安法之后,不少泛民人士因为担心当局打压而选择远走他乡,更有众多泛民的领军人士被捕,至今或者仍在在押,或者获保候审。而中国人大对香港选举制度的修订,更在“爱国者治港”的口号下将泛民组织和泛民领袖的从政之路慢慢堵死。

 

被视为泛民精神领袖的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和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宣布退出政坛。

 

此外,香港众志、本土民主前线、学生动源、香港民族阵线和热血公民等泛民组织都纷纷宣布解散,包括众志前主席罗冠聪在内的这些团体的领军人物也都自行离港,各奔前程。

 

已经在英国获得政治庇护的罗冠聪日前呼吁港人星期天不要出去投票,直接忽略这次选举,不要通过投票赋予这个过程任何合法性;香港最大的反对派团体民主党既没有推出候选人,其成员中很多人也无意出门投票,无意给这次选举增添任何合法性。

 

根据香港迄今为止的民调,这次立法会的换届选举的投票率可能会降至历史最低点。

 

不过为了避免投票率过低带来的难堪,也为了将这场选举“演得更真实”一点,香港当局目前正在竭尽全力催票拉票,力争让投票率不要低得太难看。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香港两家中资国营银行直接给员工发出电邮,呼吁他们星期天参加投票。

 

港府高层官员也一再向选民发出呼吁,希望他们参与投票;而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星期天投票日将为选民提供免费搭乘服务。

 

于此同时,港府也对外,包括对仍在香港运作的国际媒体发出警告,鼓动选民不去投票或投下废票是违法的行为。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香港警方至今至少因鼓励选民不要参与投票或投下废票的罪名逮捕了10人。

 

港府还曾向华尔街日报发出警告,声称该报上个月的一篇社论将这次立法会选举成为“假投票”可能违法。

 

路透社曾经就港府的催票行动联络特首办公室和北京驻港特派员公署寻求评论,但是没有接获任何回应。

 

路透社引述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说,中国银行(香港)近来给香港当地雇员发出了两封电邮,一方面鼓励他们星期天参加投票,另一方面要他们参加一场非正式的民调,看看他们是否打算参加投票。

 

路透社记者还看到香港中国建设银行本周一向当地雇员发出的一封电邮,鼓励这些员工星期天参加投票。“请为了香港,也为了你自己,投下你神圣的一票,”电邮说。

 

中国建设银行当天还在其微信群组中呼吁员工参与投票,声称投票将改善香港的选举制度,并确保“爱国者治港”。

 

路透社曾分别联络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寻求评论,但是都没有收到这两家银行的回应。

 

为了应对投票率可能超低的尴尬状况,港府官员似乎已在降低外界的期待的同时,刻意淡化投票率不高的意义。

 

香港政务司长李家超上周六就曾表示,外国特务正在试图破坏选举。不过他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上星期接受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北京官媒《环球时报》的采访时表示,香港选民的投票率取决于多个因素。

 

“有一个说法是当政府表现良好而且信誉很高的时候,投票率就会下降,因为民众没有一种要选择不同议员监督政府的强烈要求,”林郑说。

 

“所以,我认为投票率也说明不了什么。”

 

林郑此前曾说过,这次选举确保“更平衡的参与,因此更具代表性”,而且可以选出“爱国者治港”

 

香港立法会2016年换届选举的投票率是58%.香港主权1997年移交中国后,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发生在2000年,投票率为43.6%.

 

▲纽约时报12月18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新选举制度如何强化北京控制

 

香港——从表面上来看,香港周日的立法会选举和这座城市举行过的其他选举投票别无二致,但差异是鲜明的。这一次,候选人已经过国家安全机构的审查。一些人在呼吁抵制后被捕。数十名资深民主人士或身陷囹圄、或流亡海外,竞选活动没有了他们的身影。部分投票结果表明,投票人数可能创下新低。

 

这次选举选出了90名香港立法委员会委员,是北京对香港的政治制度大刀阔斧改革以来的首次选举。改革后,只有“爱国者”获准参选,收紧了执政的共产党对这一地区的掌控,仅给徒有虚表的反对派留有余地。在改革后,只有20个直选席位;其余则由行业团体或留给北京的忠实拥护者选出。

 

尽管香港选举的规则一直对北京的盟友有利,但新体系消除了此前竞选中哪怕是最微小的不确定性,建制派对立法会几近全席控制如今已成定局。

 

但政府仍在不遗余力地表明这场选举的合法性,甚至威胁那些对此提出异议的外国报纸。官员们劝说选民前往投票,但显然收效甚微。

 

反对派已被北京的镇压摧毁。

 

上一次香港举行选举时,民主阵营获得惊人胜利,在2019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中获得90%的席位。当时在经过数月的反政府街头抗议后,那场投票是对北京权威的一次重大抗议。

 

共产党决心不要重蹈覆辙。

 

1月,警方逮捕了数十名香港最为著名的民主活动人士,称他们的竞选纲领相当于密谋颠覆政府。14人已获保释,但仍有33人遭到拘留,等候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开始的审判。还有一些反对派政治人士由于担忧遭到逮捕,已流亡海外。

 

那些继续留在香港民主党派中的人士不会参加周日的选举。一些人表示,他们不想赋予这个过程合法性。最大的反对派团体民主党表示,其成员无意竞选。

 

选举日的投票率可能降至历史最低点。

 

由于建制派控制立法会已成定局,最大的问题是选民是否投票,令这场选举成为对新选举制度的非正式公投。

 

答案似乎是拒绝。到晚上9点30分,也就是投票结束前一个小时,只有29%的合格选民参加了少数直选席位的投票。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投票率将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于1991年开始立法选举以来的最低水平。

 

上一次的最低点是36%,发生在1996年,即香港回归中国的前一年。上一次立法选举于2016年举行,有58%的选民投票。在那年投票结束前一个小时,投票率已达到53%.“选民投票率低明显是香港社会严重分裂的一个指标,”香港政治分析师桑尼·卢(音)说,“2019年抗议活动的政治伤口很深,伤疤仍在。”

 

政府一直在积极鼓励选民的参与,在与内地的边界处设立投票站,这样想投票的香港居民就无需进行隔离。最高政府官员呼吁公民参加投票。

 

但香港首席行政官林郑月娥表示,投票人数低可能是人们对政府满意的表现。

 

“有一种说法是,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时,投票率反而会降低,因为民众没有强烈的诉求要选择一些议员来监督政府,”她告诉中国共产党控制的《环球时报》。“所以,我认为投票率的高低不代表什么。”

 

居民的冷淡在选举日全天都表现得很明显。志愿者和候选人在地铁站外的展位上抓住最后的机会宣传,扬声器发出预先录制的口号,他们分发传单,但被大多数路人无视。

 

在整个城市的投票站,投票队伍少之又少。周日下午,在港岛西侧的一个投票站,三名警察站在那里看着行人经过,鲜有人驻足。

 

官员们说,全市部署了一万多名警察,还部署了900名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这个政府机构负责监督不得煽惑抵制投票的禁令。

 

26岁的凌雷(音)在港岛东部的一个投票站与父亲一起前来投票,她说“仅限爱国者”的选举将有利于香港。她表示,她想要选举一位“热爱香港、敢于直言、积极主动”的候选人。

 

50岁的保罗·黎(音)则不太确定。他在投票后表示,在以前的选举中,他必须排队等候投票,但今年,他所在的投票站里只见到两三个人。他将较低的投票率部分归因于候选人,他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陌生的新面孔。

 

当被问到他是依据什么做出选择时,他说:“没什么,真的。看看他们的竞选纲领,如果他们有的话。”(一些候选人没有发布竞选纲领或没有社交媒体。)他继续说:“你什么都做不了。随便挑一个就行了。”

 

选票上仅有的几位民主支持者对北京的做法表示支持。

 

今年候选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自称“支持民主”,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北京的红线内行事。

 

他们避开了会导致自己失去资格甚至入狱的政治立场,比如呼吁香港独立,或呼吁外国制裁香港官员。

 

在香港最新的选举格局下,主流反对派的缺席导致了一个怪异的政治反转:这些外部候选人得到了北京代表及其盟友的帮助,而这些人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他们的对手才对。但这样的支持仅限于帮助他们通过严格的提名程序,成为候选人,而非在选举日当天获得选票。

 

民主派候选人黄成智说,他认为通过竞选公职来争取民主十分重要,即便制度存在缺陷。一旦获选,他说,他会呼吁对那些被判入狱的非暴力抗议者进行大赦,减少动用国安法来镇压异见人士。

 

黄成智以前是民主党成员,他说今年中联办已两度询问他是否会竞选。中联办是北京在这座城市日益独断的分支机构。但他说,竞选决定是独立作出的。在决定竞选后,他获得了选举委员会中亲北京的重要人士卢文端的鼎力支持,后者帮助黄成智从该机构获得了足够的提名来竞选。

 

“我绝对不是他们那杯茶,但他们也想让我竞选,这样就能有更多声音了,”黄成智说。

 

刘卓裕曾于2019年在民主浪潮席卷区议会的选举中获得席位,他表示自己在竞选立法会席位,因为一些选民对亲北京政治人士没有信心。

 

“他们需要至少一两个能真正帮助他们的立法会成员,”他说。

 

只要提及抵制都会遭到逮捕和威胁。

 

警方已经逮捕至少与违反选举法有关的10人,指控他们鼓励人们不要参与选举或投无效选票。

 

一家香港法院对至少七名如今生活在海外的活动人士和政治人士发出通缉令,其中包括前议员许智峯和丘文俊。现居英国的丘文俊被控12月3日在Facebook上发言鼓励人们无视选举。现居澳大利亚的许智峯则被控敦促选民投空白票。

 

香港当局还对《华尔街日报》发出警告,称其11月的一篇社论将这场选举称为“假投票”,可能违法。该报曾说,“抵制和投空白票都是香港人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最后途径。”由于一篇题为《中国露出真面目——而且不好看》(China shows its true colours — and they‘re not pretty)的文章,政府还对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出了类似警告函。

 

香港廉政公署负责人警告,一家著名民意测验机构关于潜在投票率的民调结果可能也属非法。

 

这家组织是香港民意研究所,在近期一份显示约50%受访者计划投票的民调后,该机构遭到政府支持者的批评,这个数字是该机构在1990年代早期开始调查这个问题以来的历史最低数字。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会选举民调投票意欲持续下跌30年首见 学者指市民对一国两制失信心



香港多间公共交通营办商,包括地铁、专营巴士及电车,首次在12月19日立法会选举投票日,为市民提供免费乘车优惠。(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香港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幅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即将在星期天投票,北京以及港府官员选前大规模宣传,呼吁选民投票。中国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将投票率与市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挂勾,港府更首次将煽动他人投白票或废票定为刑事罪行,令选举的投票率、白票废票数量成为关注焦点。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公布最后一轮选举民调显示,选民的投票意欲持续下跌,只有48%的受访者表示会去投票,学者分析这是30年来首见的现象,反映市民对一国两制失去信心。

 

距离星期天(12月19日)新选举制度下首次香港立法会选举只有倒数1天,市面上随处可见港府的大型宣传广告,多名政府高官甚至拍摄短片,铺天盖地式宣传,务求推高投票率。

 

中国港澳办主任夏宝龙12月7日发言表示,立法会选举强调爱国者治港,但并非搞 “清一色”,而是搞 “五光十色”,他又表示,选民投票是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

 

前身是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12月17日)在投票前两天召开记者会,公布最后一轮立法会选举民调结果。

 

这次调查在12月9至14日以电话随机抽样访问891名18岁以上说广东话的香港登记选民,当中39%的受访者表明不会投票,较11月23日公布首轮调查时的33%增加6个百分点。3次的调查显示,表明不会投票的受访者持续增加。

 

调查显示,表明会去投票的受访者有48%,较首次调查的52%下跌4个百分点。3次的调查显示,表明会投票的受访者持续减少。

 

对比上届2016年立法会选举最后一轮调查的86%受访者有意投票,今次有意投票的受访者,大幅下跌38个百分点到只有48%,创1991年首次同类民调的历史新低。

 

钟剑华指投票率或创历史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在记者会上表示,过往的立法会选举民调,越接近选举投票日,受访者的投票意欲都会持续增加,今年是30年来首次出现越接近选举受访者投票意欲持续下跌的现象。

 

钟剑华表示,对比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公布的民调显示,48.2%的受访者有意投票,与民研的调查结果相当接近,估计今届立法会选举最终的投票率可能创历史新低,亦反映港府官员的宣传作用不大。

 

钟剑华早前回应美国之音提问表示,1997年主权移交后,历次立法会选举民调的投票意向都是持续上升,如果将今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与市民对一国两制的前景挂钩的话,可能反映市民对一国两制失信心。

 

港府为防止新选制下的立法会选举被抵制,修订相关选举条例,订明在选举期间内借公开活动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属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判监禁3年及罚款20万港元(约2万6千美元)。这些史无前例的做法,令今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白票废票数量成为关注焦点。

 

香港的亲中传媒、团体、评论人,以致中国官方传媒《人民日报》,过去接近一个月,接连狙击香港民意研究所,批评民研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及不投票,甚至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企图干预立法会选举,要求廉政公署执法。

 

民研不公布白票废票意向承认受到压力

 

民研星期五公布的最后一轮立法会选举调查,没有特别列出 “白票”或 “废票”的意向比率,钟剑华表示,由于有关意向非研究主题,承诺选举过后会公布相关数据,他坦言有受到压力,暂时不想说太多。

 

钟剑华早前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近一年来看到有时事评论员、学者、公民社会组织的领袖,相继被捕入狱、移民海外,或者不再评论时事,他坦言也有人劝他们少发言,而事实上民研亦曾经被警方上门搜查,他们邀请评论讲者也越来越难。

 

钟剑华重申,香港民意研究所并没有煽动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他自己也不是搞组织的人,他在大学时代已经开始评论时政,后来在理工大学任教,至今30多年从未停止论政,钟剑华坦言,作为知识份子,应该有这种承担,他认为连意见都不可以提出,或者不敢提出意见,这个社会变得好可悲。

 

廉署通缉5名海外民主派人士

 

在立法会选举投票前夕,廉政公署星期六(12月18日)公布,通缉5名流亡或者离开香港的民主派人士,包括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曾参与民主派初选的张昆阳,以及3名前区议员李轩朗、李家伟和刘珈汶。

 

廉署表示,5人涉嫌煽惑他人在立法会选举不投票或投白票,由于他们已经离开香港,廉署获裁判官签发手令,通缉他们归案。

 

民研星期五公布的立法会选举调查,列出10个地区直选胜算机会较高的候选人,上届立法会最大党民建联在6个选区胜算机会较高,工联会及新民党各有1区胜算机会较高,另有两个选区未有候选人胜算机会较高。

 

出席记者会的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表示,暂时所谓胜算机会较高的候选人,大部份都是做过立法会议员的,但是他们很多都在选举论坛上 “告急”,出现 “全城告急”的现象,他认为调查结果,不可以作为最终选举结果的预测,所谓 “非建制”候选人大部份在选举论坛处于劣势,因为今次的选举,有关民主化的进程几乎是 “被消失”。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3月底声称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大幅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立法会的组成由上届的70席、两大板块,一半地区直选、一半功能组别;改为90席、三大板块,40席选委会、30席功能组别,以及20席地区直选产生,超过440万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的地区议席,大幅减少接近一半。

 

陈家洛表示,过去一年香港经历了很困难的时候,包括民主运动被清算,疫情下的限聚令也限制了市民的言论、集会自由,大部份的选民感觉不到今次立法会换届选举可以带来任何希望,估计投票率可能只有3成左右的历史新低,他担心民间与港府的管治团队,将会越行越远。

 

他表示,特别关心今年首次在中港边境设立的3个投票站,据了解目前有2万多名选民登记在这3个票站投票,日前有传媒披露,有某些政协及社团,向边境票站选民提供免费机票、车票、酒店住宿等,他呼吁廉政公署这么着力调查选举舞弊,应该调查是那些政协及社团,向选民提供这些免费交通及住宿,包括人名、社团名称及相关支出等资料,以增加选举的透明度。

 

谭惠珠指有3成投票率已算不错

 

另外,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星期六在立法会选举前夕接受传媒访问表示,今次选举是20多年来香港首次落实 “爱国者治港”,她认为单凭投票率论选举成败并不对焦。

 

谭惠珠承认今次选举气氛冷淡,她认为疫情及直选议席萎缩,都影响选民投票意欲,估计如有3成投票率已算不错,外界不应过于聚焦。

 

谭惠珠表示,疫情下应该小心谨慎令选举成功举行。她又认为过去香港选举选情炽热,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对社会造成伤害。

 

▲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爱国者治港”下首次换届,投票率成“新战场”

 

今日(19日)香港举行换届立法会选举,是港区《国安法》推出以及大幅度修改选举机制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

 

相比于上一届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本届立法会议席总数由70席增加至90席,但地区直选的议席从占一半的35席下降至20席。直选议席合资格选民共447万人,全港设置了630个一般票站。

 

此外,功能组别则下降至30席,多个界别例如法律界、资讯科技界等由以往的个人票改成团体票。这部分有近22万名合资格选民。

 

其余40席则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内部选出,选委会原本主要职能是提名和投票选特首,新制度下,他们权力扩大,除了可以选出40个立法会议席,也具有提名的权力。

 

选举由以往的上午7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共15个小时),更改为由上午8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共14个小时)。

 

聚焦投票率

 

与上届立法会选举相比,本届选举少了“火药味”,泛民派和本土派候选人集体缺席,不少人因《国安法》或示威相关的案件身陷囹圄,有些此前身兼区议员的参选人已在政府要求的效忠宣誓过程中失去资格。还有一些无法平衡各方利益没有参选。

 

参选的合共153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竞逐90个席位,参选人仅有13人属于非建制派,其中一些曾是泛民人士。

 

“选举制度修改后首次立法会选战今天举行,比起谁胜谁负,不少人似乎更关心投票率。”香港本地媒体《明报》发表社论称,传统泛民政党缺席今次选举,非建制派候选人亦不多,昔日泛民建制倾力动员死斗不复见,新的政治形势,影响了不同阵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欲,投票率偏低是意料中事。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在选举前表示,今届立法会选举气氛的确较以往冷淡,与爆发疫情、直选议席减少、候选人减少等因素有关。她认为,如有三成投票率就不错了。而以往选举由政治意识形态推动投票,选举气氛是过分炽热,对社会造成创伤、对立。她认为新一届立法会只要做出成绩,四年后的投票率就会回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多次进行“预期管理”。对于投票率高低,林郑表示政府没有订立目标,但不会担心,因为投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社会、经济、当时的管治等,希望市民不要过分解读。

 

反对者则将投票率当成政治斗争的新战场,认为投票人数越少,当局越尴尬,选举认受性越差。

 

香港廉政公署在11月29日宣布通缉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及前区议员丘文俊,指他们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及不投票。许智峰在脸书回应指,认为投白票、废票、不投票都是市民合法权利,被禁止是反映“暴政对人民的怯懦”。

 

此外,政府在本次选举中采取一些新措施。比如首次在香港与深圳边境设立三个票站,让身在大陆的香港选民能够过关投票后即刻免隔离返回大陆,共有2.2万选民登记。同时香港首次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交通计划。不过,当局否认有关措施是为了推高投票率。

 

截止发稿前,投票尚未结束,但从已有统计来看,本届投票率低于上届,大幅低于两年前区议会选举。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截至下午四点半,即开始投票后八小时,共有94万人投票,投票率为21.02%.2016年立法会选举,八小时内投票率为26.93%.2019年区议会选举,八小时内投票率为47.26%.

 

不过,首次参与的1488人组成选举委员会界别投票率较高,截至四点半,该界别投票率已达93.44%.同一时间,功能界别投票率仅为21.63%,其中选民人数最多的教育界、医疗卫生界、社会福利界、会计界投票率排名暂时倒数。

 

林郑月娥投票与反对声

 

今日上午,林郑月娥与丈夫到中环一个票站投票,她随后向媒体表示,此次选举公平、公开、公正、廉洁、且有人性化安排,呼吁已登记选民投票。

 

她回忆自己两年前参加区议会选举,到同一票站投票,“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就是‘黑暴’乱象,每个人踏入这个投票站,还要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在选举的过程内,很多建制派候选人的办事处、选举的资料都被大量破坏。这不是一场香港愿见的选举,这个不是一场民主的选举;但是今天的秩序很好,我们都很放心投下一票。”

 

不过,票站外传来反对声。

 

香港政党社会民主连线主席陈宝莹等人到场示威。根据香港媒体报道,陈宝莹斥责林郑月娥摧毁选举制度,把原定去年举行的选举延期超过一年,期间制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她认为香港人的投票权被剥夺,虽然有投票权利,但实际在不断筛选审查下,港人并无真正选择。

 

她还批评是次选举是一场戏,但任何选举都是市民表达意见的机会,呼吁市民“用良心投票”,对政府施政及未来发展表态,“被迫噤声,更要发声”。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将新选举制度称为“装上安全阀” ,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文章又形容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而参与选举是改制后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该文形容本届候选人以各种渠道倾听民意民声、“香港选举气氛日益浓厚,令人耳目一新”,必须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小到课堂不再有‘黄师’、住宅不再限于劏房笼屋,大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告别社会撕裂内耗”。

 

▲德国之声(DW)12月19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的首场立法会选举:投票率明显下降

 

北京大幅修改选举制度后,香港首次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候选人中民主派的缺席使外界更加关注此次选举的投票率,结果正如外界预期。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于周日(12月19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这是港府推行港区《国安法》以及实施选举新制后的首次选举。正如外界预期,此次投票率低迷。香港选举事务处公布,截至晚上9点半,全港地方选区整体有130万9601人投票,累计投票率29.28%.与上届2016年立法会选举截至晚上9点半的累计投票率相比,下跌23.29个百分点。

 

相比于上一届选举,本届立法会议席总数由70席增加至90席,但地区直选的议席从占一半的35席下降至20席。功能界别则下降至30席,法律界等多个界别由之前的个人票改成团体票。其余40席则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内部选出。角逐90个席位的153名候选人中,只有13人被认为属于非建制派。

 

香港特首:没为投票率订下目标

 

立法会选举前的民调已显示,此次投票率恐创30年来新低。香港各界使出浑身解数鼓励民众投票,包括首次在选举日当天开放免费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以及在香港及大陆的边境设立票站。除了随处可见的政府宣传片,多名港府高官也通过社媒平台鼓励市民投票。

 

投票当天香港时间傍晚,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及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分别再次在社交网站上呼吁市民投票。陈茂波在脸书上写道:“为香港、为未来,你的一票,十分重要!”聂德权也催促道:“未投票的市民请尽快投票!”。

 

此外,香港选管会在傍晚表示,多个票站因用了较多时间完成特定的开站程序,或者电子选民登记册网络连线不稳定,要延长投票时间。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投票后强调并没有为投票率订下目标,而且她认为投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社会、经济、当时的管治等,因此希望市民不要过分解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则表示,仍然有力量尝试破坏选举成功举行,但政府有信心可完全防范。

 

中国媒体:选民踊跃投票

 

尽管实际投票率不尽人意,但是中国媒体的报道中民众的参与度却是另一番景象。官媒“央视新闻”周日当天采访香港选民报道称,各界选民踊跃参与,投票现场秩序井然,选民纷纷认为,新选举制度将为立法会带来新气象。

 

“澎湃新闻”也指出,记者在香港走访多个投票站看到,选举进展顺利,票站运作顺畅,市民热情参与。新华社发表快评指出,在疫情严峻下,外部势力极力干扰破坏之时,香港各界人士踊跃投票,“香港选民对良政善治的迫切期待,是踊跃投票的推动力之一,体现广大民众对新一届立法会充满信心。”

 

人权组织:此次选举实为骗局

 

国际非政府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在投票前发文批评此次选举实为骗局。该组织的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在文章中指出。“这场选举将空有粉饰而不具备民主实质”,“在民主派候选人被禁止参选、遭监禁和被迫流亡海外后,立法会选举将首次没有真正竞争可言”。

 

选举前,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德国之声分析,香港选举的“人大化”是这次选举的一项重点,“他们把中国人大跟政协的选举模式搬到了香港。他们强调的是候选人的代表性与不同的身份背景,这些是过去香港人不太关心的事情。”

 

立法会前议员:不参与投票,将破坏选举的合法性

 

美国《纽约时报》周六(12月18日)发表香港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的评论文章。流亡海外的罗冠聪也注意到,“数周来,香港和中国政府官员都在敦促公众为本周末的立法会选举投票。但这并不是那种典型的自由和公平的选举:由于选举制度经过了改革,缺乏反对派有意义的参与(尤其是因为许多人身陷囹圄),这场选举只是走过场。”

 

罗冠聪解释道:“中国政府希望这场选举看起来是成功的,因为北京需要香港的外表看起来更'民主'.如果香港公民不参与投票,将破坏这场选举的合法性。”他在文章结尾分析:“我猜这次选举投票率会很低。但这并不是因为选民对政府感到满意,而是因为他们将拒绝协助中国政府以威权主义的方式重铸民主的企图。”

 

罗冠聪目前受到香港廉政公署的通缉。该公署周六宣布通缉五人,称其涉嫌煽惑他人立法会选举不投票或白投票,违反选举条例。曾参与民主派初选的张昆阳和三名前区议员李轩朗、李家伟及刘珈汶也是被通缉的对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19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的立法会选举投票率降至历史性低点

 

香港立法会的换届选举于12月19日举行,本次是“爱国者治港”政策下的第一次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仅为30%,达到历史性低点。

 

法新社香港站当天报道称,投票在21点30分结束,距离结束还有一小时的时候,只有29.3%的登记选民参与了投票。最终投票率在投票结束3个多小时后仍未公开,但法新社评价认为,本次投票可能是自1997年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以来的最低投票率,这也是香港人对新选举体系意见的试水。

 

随后不久,选管会主席冯骅宣布,在4472863名登记选民中,只有1350680人投票,投票率为30%,为约30年以来最低的投票率。

 

在2016年的选举中,香港民众投票率为58.3%;立法会当时有70名成员,其中一半由选民直接提名。今年,153名候选人中的每一位都必须承诺对中国政治忠诚,承诺爱国,才能被允许参与竞选。鉴于此,一些民主活动家被禁止参与竞选,或者被迫放弃参选,当中的一些流亡者呼吁抵制投票。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被排除在竞选之外的是叛徒,这些人不会为了香港的福祉而行动。

 

法新社指出,在香港,弃权,投白票或投无效票是合法的;不过鼓励这些做法自今年以来构成了刑事犯罪,为此已有10人被捕。香港政府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通过邮箱散发传单,并大量发送短信,以鼓励香港人投票,且周日的公共交通免费。

 

对此,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认为,投票率低下,对政府来说“非常尴尬”:“大多数捍卫民主的选民决定弃权,表达他们的不满”。

 

此前,林郑月娥表示低投票率“没有任何意义”。她向中国官方媒体保证,当政府办好事、公信力强时,选民投票率就会降低,因为人们“并不真的觉得有必要选择新的代表”。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下滑 前议员呼吁抵制投票遭通缉

 

华盛顿 —北京当局以“爱国者治港”方针大幅度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香港星期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香港选民是否会因泛民主派遭大面积打压而缺乏投票意愿受到外界关注。截止星期日晚间,本次选举投票率远低于上届。

 

此轮换届选举本应在2020年进行,但因新冠疫情的原因而推迟。投票从早上8点半开始,直至晚上10点半结束。投票开始时间较上届延迟1小时。

 

据香港电台报道,截至晚上8点半,投票前7个小时,全港地方选区整体有124万8648人投票,累计投票率27.92%.若以2016年换届选举后12个小时累计投票率比较,下跌15.68个百分点;若以上届选举截至晚上8点半的累计投票率相比,则下跌19.91个百分点。

 

港府官员试图淡化对立法会选举投票率的关注。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午9点左右与丈夫到高主教书院的票站投票,她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淡化对本次投票率的关注。她说,政府并无为选举的投票率订下目标,并再次呼吁外界不必“过份解读”。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上午到湾仔会展票站投票时表示,早上投票情况相当踊跃,但“估计今次选举投票率不会高于上次”。唐英年表示,追求有素质的议会,而非盲目追求高投票率,“以往高投票率亦未必选出好的议员”。

 

本次立法会换届选举是新选举制度下第一场大型选举,将选出90名立法会议员,包括地区直选的20席、功能界别的30席、以及选举委员会界别的40席。

 

全国政协常委陈冯富珍表示,新选举制度下,选出爱国者是“理所当然”。

 

许多流亡海外的前立法会议员呼吁抵制本次选举。其中包括人在澳大利亚的许智峰、流亡英国的罗冠聪等。

 

美国《纽约时报》12月18日刊载罗冠聪的评论文章。他写道:“香港和中国政府官员数周来一直敦促公众在本周末的立法会选举中投票。但这并不是一场典型的自由公平选举,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原因是选举改革,让反对派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参与(尤其是因为很多人都在监狱里)。”

 

他说,如果香港市民不去投票,就会削弱此次选举的的合法性。

 

香港廉政公署18日根据今年5月在《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新增加的一项条款,向罗冠聪等5名海外港人发出通缉,理由是“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此前已有包括许智峰在内的多名港人被通缉,目前有10人因呼吁市民抵制选举而被捕。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港人拒投立会以示不满 有投票选民强调爱国爱港

 

香港 —香港今日(12月19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是在中央政府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立法会选举,有投票市民表示今届的投票流程顺畅,无须排队等候,亦有市民提出今届不会投票,以表示对政府的不满。

 

今届的投票率较以往低,不少选区的票站人流冷清。早前的民意调查亦显示,选民的投票意欲持续下跌。

 

有市民就指在今次选举,会以“不投票”的方式作表态,因她认为,完善选举制度是一个“荒谬的改革”。

 

她说:“我觉得不值得投,这个改革完全是荒谬,这不是民主方法,只是一言堂,顺耳的就会聆听,逆耳的就不会听。”

 

被问到对新一届立法会的期望,她指不会解决到问题之余,只会产生更多问题。她表示,在现今的环境下,只能靠自己发声,在民间表达真正心声。

 

至于有参与投票的市民强调,“爱国爱港”是候选人的重要标准,有选民说:“我投的是爱国爱港,为我们做事的。”

 

她表示希望香港回复平静,希望新一届立法会能带来新气象,令市民可以安居乐业。

 

78岁的李先生今早9时许到票站投票,他指投票流程顺畅,投票主要是为了支持政府,他说,不会怕立法会缺少反对声音。

 

李先生说:“有就肯定有的,没有(反对声音)是不行的,督促政府”。

 

另一位选民马先生提出,立法会议员要顾及民生,他不会理是哪个党派,希望当选人做到以民为主,他更形容今次的立法会选举是民主选举。

 

他说:“也算是民主选举,在食和住方面,比起以往已算不错,现在希望可恢复经济,生命力自然更顽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3月底声称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大幅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立法会的组成由上届的70席、两大板块,一半地区直选、一半功能组别;改为90席、三大板块,40席选委会、30席功能组别,以及20席地区直选产生,超过440万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的地区议席,大幅减少接近一半。

 

▲美国之音(VOA)12月20日报道:全面封杀民主派候选人 北京称香港成功举行具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的立法会选举



“爱国者治港”候选人2021年12月20日庆祝自己在星期天的立法会选举中当选(路透社)

 

华盛顿 —忠实落实北京中央政府全面管制权的香港当局星期天(2021年12月19日)举行了依据“爱国者治港”原则修改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尽管投票率创历史最低,泛民主派候选人几乎完全被封杀,北京称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的成功选举”。

 

北京自导自演、自吹自擂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星期天收场。当局只允许所谓“爱国者”候选人参加竞选,泛民主派人士当中一些人被关进了监狱,一些人被迫流亡海外,一些原本希望参选的人被认定不符合“爱国者治港”标准而不得参选,另一些人决定抵制他们所说的当局上演的这场假选举。

 

星期天的投票率只有30%,比上一届选举的投票率几乎少了一半。选举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90个议席由亲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囊括,所谓温和派的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20个议席、也就是不到全部议席四分之一的席位经最能直接反映民意的直选产生,比往届少了一半。

 

观察人士们说,投票率是选举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民主活动人士、外国政府和人权团体普遍称香港这次立法会选举是一次背弃民主精神的选举。

 

在北京,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星期一发表白皮书称这次选举充分彰显新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选举公平、公开、公正,是落实新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实践。

 

白皮书将以专制和压迫人权着称的中国中央政府称为香港民主发展的创立者、支持者、推动者和守护者。

 

▲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20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建制派近乎“清一色”全胜 胜选者败选者及各方有何反应

 

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周一(12月20日)出炉,90席中89席均由被视为是建制派的候选人当选,仅社会福利界功能界别议席由自称非建制派的候选人当选。

 

这次立法会选举中,决定20个议席的地区直选投票率创新低,只有30.2%,比2016年的选举大跌28个百分点;决定30个议席、代表专业或个别界别的功能组别议席投票率亦只有32%;决定40个议席的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投票率则高达98%,选委会原本职能是提名和投票选特首,这是首次具有选举立法会议员的权力。

 

这是香港推行《国安法》以及大幅度修改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首次选举。

 

有落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批评,此次选举是“清一色”,而非北京官员所指的“五光十色”。流亡海外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对BBC表示,地区直选投票率低显示民众“抵制”选举,是对国际社会发出强烈的讯号,展示出香港人并没有自由和公平的选举。





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中的席位分配香港历届选举投票率. .  注:只计算地区选民投票率.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一表示,港府没有就投票率定下目标,并指选民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选举气候和候选人质素等等,今次投票率虽然比以往低,但仍有135万人投票,不能说这是不重要的选举,相信他们支持“完善”选举制度。她特别提到,高投票率如果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社会两极化,甚至有人想争夺政权和危害国家安全,这不是值得认同的高投票率。

 

她表示,当选人中有些人未参加过政治体制的工作,显示选举结果“具广泛代表性”。她周一晚(20日)将会亲身前往北京述职,预料本周稍后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为何投票率这样低?

 

香港最大建制派政党民建联合共夺得19席,将会是新一届立法会的第一大党。主席李慧琼说,地区选举3成投票率属预期之内,不认同3成投票率代表市民不认同制度,认为市民需要时间适应。她相信新制度下,“爱国者”之间如何推动变革和政策辩论上会有不同的意见,相信能百花齐放。

 

在港岛东地区直选中落败、自称立场“偏黄”(亲民主派)的候选人潘焯鸿批评,今次投票率低是因为选举制度本身的不足,以及政府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乘车措施,导致他落败。他形容这次选举自己除了面对建制派候选人,亦要面对“一股反对选举的气氛”。他指出今次选举结果很明显是“清一色”,而非别人所指的“五光十色”,相信未来未必会再参选,又指香港人好快会看到,如果不参与选举而全让给建制派,会付上一定代价。

 

另一名非建制派的候选人冯检基在九龙西地区直选中落败,他认为落败原因是投票率不足,他担心立法会变成“一言堂”,社会日后难以把议题带入议会讨论,或是向政府施压作出改善。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领导主张走“第三路线”的“民主思路”参选人全数落败,他对BBC中文说,这是“因为香港的两极政治,令到部分选民对选举却步”。他说:“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香港人对于香港政治的看法,也许会渐渐转为温和。”

 

行政会议成员、民建联的叶国谦则批评,非建制派支持者采取消极态度,才令到结果出现“清一色”。

 

这次选举中唯一一名自称非建制派当选的狄志远在社会福利界功能组别赢得议席,该界别的投票率由上届的83%大跌至本届的18%.狄志远被问到低投票率是否有足够认受性,他表示,胜出就有认受性,现在是“1对89”,“有一把声音总比没有声音好”,相信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会坚持争取民主和监察政府,不排除与建制派在民生议题上合作。

 

他过往政治立场与民主派相距甚远,选前被民主派阵营批评是伪装非建制派去为选举增添气氛。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学人黎恩灏对BBC中文表示,这次地区直选低投票率是预期之内,因为民主派支持者并没有心仪的候选人。

 

“真正的反对派人士要不坐牢、要不流亡,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参与现有体制,即使部分人未被起诉仍然留在香港,但只要他们提出真诚反对主张,其实一定会被资格审查委员会取消他们的参选资格,”他说。

 

“《国安法》和选举改制,是把社会的矛盾用法律和政治权力大幅压低,”他说,“在一个完全排拒反对派参选的制度,这对长远的管治一定有负面影响,因为这体制无办法吸纳和接收社会大多数的意见,甚至是异议的声音。”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兼任讲师、北京港澳研究中心理事林朝晖对BBC中文表示,是次投票率低是因为欠缺清晰的选举议题,选举的认受性(legitimacy)并非以投票率去衡量,而是议会的组成以及议会将来做的决定,如果将来他们做到良政善治,相信新制度的认受性会提升。

 

新选举制度下,香港立法会议席由70席增加至90席,20席是地区直选议席,30席是代表专业和个别领域的功能组别议席。另外40席则是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的选委会议席。

 

林朝晖认为,“五光十色”的体现并非单纯的建制与非建制之争,而是候选人的背景,他指出,以前立法会大多是全职政治人,或是代表行业利益的人,现在立法会中最大的比例,则是有40席的选委界别,当中22个首次参选的人当选,27.5%有博士学历,有学者、智库、工会、商界翘楚等,而非传统政客。

 

选委会亦有提名和投票选特首的权力,林朝晖表示,值得关注他们未来是否会是支持政府的铁票,以及会如何影响特首参选人的政纲。

 

白皮书再提“双普选”

 

中联办发表声明,指这次选举可摆脱以往多年的乱象,告别对抗撕裂的恶性竞争,呈现理性建设的选举文化,预可预见新一届立法会将彻底摆脱“揽炒”、“拉布”的政治泥沼,行政主导体制优势将进一步发挥,香港“必将掀开良政善治新篇章”。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称,“爱国者治国”不意味不允许不同政见或主张者存在,也不意味着压制批评政府的声音,香港的民主具有充分包容不同政见和不同政治派别的空间,不存在“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

 

立法会选举结束翌日,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回顾了香港特区民主产生和发展历程。白皮书指,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中英联合声明》有关香港选举问题的内容并没有“普选”、“民主”的字眼,强调香港回归后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完全是中国内政”,中央有“决定香港实行什么样民主制度的权力”。

 

白皮书称,香港《基本法》中订明香港特首和立法会全体议员最终由普选产生的目标,是中国“从国家全局和香港长远发展着眼主动规定”的,并非英国为香港争取,而《基本法》让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显示香港的“民主开放程度世所罕见”。

 

白皮书批评,近年“反中乱港”势力以夺取特区管治权、实施“颜色革命”为目的,挑战“一国两制”底线,危害国家安全,推行《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令香港民主发展重新回到正确轨道,这次选举修补过往的漏洞和缺陷,确保“反中乱港分子”一个也不能进入治理架构,发展香港的选举民主和加强协商民主,能维护政权安全和促进香港良政善治,为香港实现“双普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新立法会选举结果是「建制派治港」 评论忧与港府过于配合 成一言堂

 

在北京加强管控下的新香港立法会选举,虽有十数名非建制派人士获「开绿灯」得以成为候选人,但结果却是地区直选全由建制派人士当选的「清一色」结局,只有被民主党要求退党后组成新思维的狄志远循功能组别的社会福利界胜出,成为九十名新一届议员中的惟一非建制派。中文大学政治学者蔡子强形容,北京官员所说的选举「五光十色」,只能在「入闸」参选时出现,结果却是几乎「清一色」,忧虑将来的立法会与港府过于配合,未能起制衡作用。

 

新当选的九十名立法会议员在今(20日)天中午前陆续产生,三大板块中以地区直选最受关注。经点票后,直选二十席全由建制派高票夺得,被归类为「非建制派」的前民主派或自称民主派人士全部落败,得票率只有该区投票选民的2.9%至13.6%不等,包括政坛老将的前议员冯检基和黄成智。当中,参选新界西北的黄俊琅、新界北的曾丽文和九龙东的陈进雄及胡健华,更因所得选票不足3%而被港府没收选举按金;至于被视为最有力挑战建制派的港岛东候选人潘焯鸿,亦只得1.4万票,得票率为11.2%,远低于同区的工联会吴秋北(6.45万票)和民建联梁熙(2.68万票)为低。

 

一般认为,非建制派候选人得票率之低,反映他们不能说服或感召民主派支持者出来投票,但挟铁路工程吹哨人身分参选的潘焯鸿表示,今次选举投票率低、政府宣传不足、选举制度自身不足,以及政府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乘车的措施,均是他落败的原因。以「最高得票率落败」的冯检基承认,对选举结果感到失望,在「非建制派」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来届议会将是「一言堂」,完全打破过去立法会有多元声音的历史。至于派出两名候选人均告败北的民主思路,其召集人汤家骅表示,低估了建制派票源的实力,亦反映香港的两极政治需要更长时间去改变,坚信「第三路线」并非行不通,会继续按「第三路线」工作及宣传。 功能组别方面,参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只有声称走「第三路线」的新思维主席狄志远,以1400票击败朱丽玲(872票)和叶湛溪(196票)胜出,成为新一届立法会中的惟一非建制派议员。他在当选后表示,不认为个人在议会的角色卑微,即使「1对89」亦没所谓,会坚持争取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并以民意为本去监察政府,但亦乐意与建制派及政府在民生议题上合作。 他期望以四年时间说服非建制派支持者去支持非建制派阵营,在狭缝中争取民主。 此外,十名立法会议员均成功连任,但自由党党魁钟国斌和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的张华峰分别在「纺织及制衣界」和「金融服务界」败选,不敌工业总会副主席陈祖恒和证券业协会副主席李惟宏。

 

在立法会拥有四十席的选举委员会,多名议员成功循此组别出线,当中,梁美芬以1348票成为此界别的票后,而最低票胜出的,则是获得970票的前选委林智远。其他名人如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宏伟、前港府新闻统筹专员冯炜

 

光、投资推广署前署长卢维思及兰桂坊主席盛智文均告名落孙山。

 

以政党划分,在民主派退出的情况下,各建制党派在议席方面均有进帐,民建联成为大赢家,议席增加六席至19席;工联会议席亦有两席进帐,增至8席,成为第二大党;其次是拥有7席的经民联、新民党5席;自由党则维持4席。结果显示,有淡化政党角色效果的新立法会选举,并未能一下子摆脱政党的选举能力。

 

在选前,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曾经表示,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期望选举不搞「清一色」,要「五光十色」,故此选举结果可说是「建制全胜即是输」,据此,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明言,选举结果几乎「清一色」,相信并非北京所愿看见。他又说,北京过往指立法会过于抗争,来届的问题可能是过于配合政府。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选举争议不止 香港“民主”各自解读

 

中国国务院在香港立法会选举后一日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试图证明治理香港成功,但前一日流亡海外的民主人士罗冠聪才投书《纽约时报》批评北京假民主真独裁。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日 (12月20日) 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根据其发布的记者提问,此举是因为刚刚落幕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标志着发展符合香港实际、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迈出重要一步”。

 

事实上,香港本次选举争议不断,在北京介入更改香港选制后,最后投票率以30.2%创历史新低,非建制派也完全落败,亲政府候选人则几乎全部当选。香港民主白皮书以这种结果代表“一国两制”的成果,表示目前目前治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增强发展符合香港实际、具有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信心”。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研究员黎恩灏告诉德国之声,选前关于香港选举法的修正案反映出,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进香港的自由和公平选举。而是为了对与选举有关的公众舆论和政治参与进行更大的控制。

 

他说:“如果政府真的想遵循国际标准或人权规范,他们应该允许在选举中进行多样化的政治表达或竞选。”

 

他提到,虽然2021年之前,立法会也不是完全民主的,但“一半的席位是由公众选举产生的,筛选过程要少得多,因此它更具代表性”。他表示,在新的选举制度下,立法机构将更多地集中在北京的手中,而不是社会的利益相关者,更加排斥公众意见和民众要求。

 

罗冠聪登纽时发声

 

白皮书中批评,“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可言”,称其“严密管控新闻出版,钳制言论自由,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实施严刑峻法”,在统治末期才“急速推进‘政制改革’”是别有用心,阻碍中国管治。

 

内容中强调香港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推进者和维护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而“反中乱港势力”则试图要以“颜色革命”为目的,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危害“国家安全”。

 

但北京口中的“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在流亡英国的香港民主人士罗冠聪听来只是共产党的民主宣传。他批评,“这场选举只是走过场”。

 

罗冠聪19日投书《纽时》说:“中国政府希望这场选举看起来是成功的,因为北京需要香港的外表看起来更”民主“。如果香港公民不参与投票,将破坏这场选举的合法性。”

 

他回顾2016年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并,有政治激辩也有城市动员,“公民们可以感受到选票的分量”,当年的投票率有58.28%.

 

《立场新闻》报道,本次选举中,传统民主派如民主党、公民党、民协集体缺席,“取而代之的是涌现多名‘自称非建制派’”。新闻内容提到,上一届立法会选举中选出的31 名非建制派“不是早被 DQ,就是被不同理由拘捕、囚禁,有些甚至已流亡异乡…。”罗冠聪强调:“人们不愿意投票给一个橡皮章立法会,然后假装一切正常。”他说,如果香港选举“成功”将帮助北京推进民主叙事。

 

香港民主发展是如北京所言“重回正轨”,还是像民主运动人士及学者观察,成为北京擦脂抹粉的工具,这项论述拉锯战势必会继续下去。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新香港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30.2%差过港英治下 评论指对新制投不信任票

 

北京大肆改革的新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即使加入新增让居于中国大陆的港人投票,才有135万人在地区直选中投票,投票率为30.2%,是自香港于1991年有直选以来的历史新低;参与民意调查的学者陈家洛认为,这会影响换届选举的认受性和公信力;另外,功能组别的投票率亦偏低,过往采用个人票的七个专业组别投票率更创历史新低,建制派的刘兆佳承认,这显示社会精英不接受新选举制度,意味他们会与北京处于紧张关系;而陈家洛则认为,这是对制度投下不信任票。

 

不过,香港建制派仍认为,30.2%的投票率已属不错,相信符合北京意愿;亲北京传媒更是以头版头条标榜由北京控制的选举委员会界别的投票率有98%.新华社则以「快评」表示,超过100万名选民投了票,「用实际行动粉碎了一些外部势力针对选举的谎言与污蔑,表明了真正的人心所向」,并以「踊跃」形容港人投票的情况。

 

另外,特首林郑月娥今(20日)早在离港赴京述职前,仍然不愿评论投票率,但强调是次选举已达致「爱国者治港、和选举安排妥当的目标,至于「深化」港人认识和认同「完善」的选举制度这目标,则仍须努力。她响应投票率较以往低时表示,如果高投票率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甚至有部分候选人藉此争夺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以及社会两极化,有如前年所见的「黄蓝分野」,这并非值得认同和开心的高投票率,甚至不是令社会迈向民主发展的高投票率。

 

新香港立法会选举昨日在没有传统主流民主派参选、流亡海外民主派人士呼吁抵制及选民冷漠的情况下举行,结果,选民虽有447万人之众,但投票率除了在头三小时之外,其余各时段的投票率均较2016年的上届选举低,多个票站大排长龙、越夜越多人的场面不再复见,反而是当局期望「谷票」的免费乘车优惠令不少港人趁机郊游或购物,以致车站人龙不绝,商场和景点亦有人满之患。

 

专业界别投票率急降 刘兆佳料香港专业与北京的关系会紧张

 

到了今日凌晨,港府宣布各界别的临时投票率,当中,地区直选有135万人投票,投票率是30.2%.但若扣去新增让居于中国的港人往边境票站投票的1.75万票,投票率只有29.8%,未能达到建制派人士设定的三成投票率。即使不扣除边境投票,今届立法会选举的直选投票率亦较2016年选举的投票率低28.08个百分点,即投票人数几乎减少一半。而与过往历届相比,亦属最低,包括香港回归中国前的1991年立法局选举,当年的直选投票率有39%;与回归翌年的1998年立法会地区直选有53.29%投票率相比,更是有天渊之别。香港回归后,投票率最低的是2000年43.56%,而最高则是2016年的58.28%.

 

功能组别方面,21.88万名选民中,有7万余人投票,投票率为32.22%,较上届选举的74.33%投票率大降42.11个百分点。各组别中,以公司票或选民人数少的组别的投票率较高,例如投票率最高的,是新增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界别的商界(三),288名选民中,只有3人没有投票,投票率是98.96%;次高是把个人票改为公司票的科技创新界,选民人数由逾万人急降到今年的73人后,投票率为98.63%;其次是不少非界别人士可以成为选民、投票率一向甚高的渔农界,投票率为98.27%.不过,采用个人票的组别的投票率则全线告跌,当中,社会福利界(19.41%)、教育界(29.02%)、医疗卫生界(医学界及卫生服务界合并而来,29.56%)、会计界(30.45%)、法律界(33.59%)、建筑测量界(38.28%)及工程界(49.1%)的投票率均由上届的七、八成高点骤降至历史新低。以社福界为例,2016年的投票率是83.65%,即今届投票率只及上届的两成三。

 

至于选民人数最少、议席最多、拥有四十席的选举委员会,其投票率最高,达98.48%,只有22名选民没有前往投票,当中包括宣称因病缺席的前特首董建华。

 

不时就选举进行民调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总监钟剑华表示,对只有三成的投票率不感意外,这在次前该所进行的民调已可预见,当中,市民对选举的冷漠是历年仅见,而高官呼吁、警力部署等消息更对选民的投票意欲有负面影响。参与民调的浸会大学政治学者陈家洛更直指,市民利用免费乘车到郊野公园,投票站则门庭冷落,便已看出人心所向,对港府来说无异是讽刺。 建制派评论员袁弥昌分析,投票率低的原因包括直选议席大减,候选人减少令较少人发动选民,非建制派支持者不出来投票;选举没有意识形态之争,对抗减少亦令选举热度消散。他认为,三成投票率对一个新制度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亦相信这投票率已符合北京意愿。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媒体看只有“爱国者”参选的香港立法会选举

 

上周日,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结束。 “仅限爱国者”参选的新规则大幅减少了直选席位的数量,并控制了谁可以参选。在这一变化下,香港本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率创新低,非建制派全部落选。诸多媒体对这场选举可能会产生的后续效应做出展望。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01发表快评指出,“如今,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均已选出,他们能不能满足夏宝龙说的五个条件,切实有效地推动香港治理趋向良政善治,就格外值得关注。在过去,香港深受意识形态撕裂、黄蓝之争的困扰,建制和泛民、本土派互相推诿和内讧,导致治理效能低下,许多问题一拖再拖。而现在建制派牢牢掌控立法会的大权,自当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朴素道理,直面困扰香港已久的深层次矛盾,积极推动香港改革。毕竟,建制派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泛民、本土派之间互相攻讦、推卸,建制派的所作作为,不仅香港民众,而且北京,都会看在眼里,作出评价。建制派群体若做得好,自然会获得港人和北京的认可;反之,如果建制派群体做得不好,尤其是若有议员故意懒政或者为了一己私利阻拦改革,恐怕难逃大家雪亮的眼睛”。

 

评论引述新加坡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话说:“我认为,我们说一个政府受欢迎并不是说它要在治理期间的任何时刻都受欢迎……有时你必须彻底不受欢迎,但你在任期结束时,你应该给人民带来福利,这样人民才会认识到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必要的。”

 

评论写道:“这句话送给今天香港新当选的议员们非常恰当,他们责任重大,他们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们能否成为让港人和北京都认可的称职议员,事关新选制的实施成效和公信力。 ”

 

香港《明报》发表社论指出,“过去10年,香港政治愈益两极化和激进化,中央修改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投票率低很大程度是扭转香港政治局面的代价,关键是新制度能否促成温和中间力量壮大、促进良政善治。健康的行政立法关系,应该是不盲撑不盲反;健康的议会文化,应该实事求是不民粹。新选制之下的新议会,需要带来新气象,改变昔日陋习乱象,议员要提升议事水平,勿做橡皮图章。 ”

 

端传媒发表的深度分析指出,“新选制首次登场即面临低投票率,‘五光十色’论无人响应??这使得北京从后运动的绝对强势地位,走到一个难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评论写道:“可见的选举工程比之往年有如气若游丝,市面上的选举氛围比较平淡。北京想要的忠诚反对派无法生造,要求建制派以选举工程提高投票率也属强人所难。”

 

评论指出,“在新政局下,全体建制派政党与国家队选委之间,能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将成为日后‘国家队’与‘香港队’拉锯的重要指标。而这种拉锯的首次试炼场,就会是明年的特首选举。而新上任立法会,与只剩余短暂任期林郑政府,将如何磨合,又将如何成为特首选举前哨战擂台,亦有少量观察价值。”

 

台湾媒体新头壳引述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的看法表示,“非建制派全部落选,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还是不免为香港的民主之死感到悲哀。他说,记得2008年去香港,曾采访过李柱铭、梁国雄等几位民主派领袖,当时他们对香港的民主化前景是有信心的。他们认为,实施立法会和特首的全面直接选举,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他认为,“香港的民主派抗争还在继续,和香港唇亡齿寒的台湾是香港坚强的后盾。现在台湾接受香港移民的政策中,还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希望政府能够改进,‘帮香港其实就是帮台湾自己’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引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级顾问研究员夏添恩(Tim Summers)的分析认为,本届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后政治改革方面不会出现进展,“但这刚好是北京计划的‘一部分’”。夏添恩说:“他们(北京方面)在过去五、六年间看到香港政治的激进程度大为增加……在2019年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往往是暴力运动之后,他们想切断这种激进的(做法)。”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投票率创新低、非建制派全落败

 

在港府全力呼吁市民投票情况下,投票率仍创下了历届换届选举的新低,而无效票比率也是历届最高的一届。另外,非建制派的候选人皆落败,亲政府候选人则几乎全部当选。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19日举行“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立法会换届选举,周一(20日)陆续完成开票作业,11 名自称“非建制派”及“第三路线”的候选人全部落败。

 

另外,如选前预测,此次选举投票率为历届选举新低,仅有30.2%,与2019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创下最高投票率大相径庭,当年共有约294万名登记选民投票,投票率达到71.23%.

 

根据《立场新闻》报导,落选的11名“非建制派”候选人,总票数加起来有 87,540 票,仅占总票数的 6.62%,其中有三人无法取回保证金。这些“非建制派”候选人包括,潘焯鸿、方龙飞、陈进雄、冯检基、谭香文、蔡明禧、曾丽文、黄俊琅、刘卓裕、黄成智及黄颕灏。

 

11人中,得票数最高的是九龙西区、民协前主席冯检基的15961票。冯检基从2015 年至今已连输5次选举,他表示对选举感到失望,认为败选因是投票率太低。

 

投票率创新低

 

这届地区直选香港共有135万个选民投票,整体投票率为 30.2 %,为1997年后有直选以来最低数字,2019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为71.23%……这届选举最高投票率的选区为新界西南31.67%,最低的是新界东南仅得27.58%.

 

另外,虽然投票人数超过 135 万,但有效票数为1323,185,代表无效票数目达到27495票,比率达2.04%,《立场新闻》指出,比2016年立法会选举的1.54%多0.5个百分点,也是历届立法会选举无效票比率最高的一届。

 

流亡德国的香港运动人士邝颂晴向德国之声表示,低投票率传达出一个清楚的信息,也就是所有香港人都认为这个所谓的选举是个骗局,他说:“没有人认可这次的选举,拒绝承认它具有合法性又或是当选人能代表香港及香港社会。”

 

然而,高票当选、首次晋身立法会的港岛东的工联会吴秋北对于今届投票率创九七以来新低,吴秋北则回应称,“投票率不代表一切”,又说市民的投票就是想解决一直以来积累的问题。

 

投票率低有何警讯?

 

邝颂晴指出,近30%的投票率几乎等于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给亲北京阵营的选民数量。当时,亲北京阵营的投票率大约是30%. “这表明政府仍然可以动员大量的支持者,这一点相当令人担忧”。 2019香港区议会选举是主权移交以来,民主派在区选中获得的最佳成绩,当时民主派和建制派获得的票数约为57%比41%.

 

选举前,香港当局逮补包括中文大学前学生会长苏浚锋等10人,并称他们公开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涉嫌触犯选举条例。邝颂晴向德国之声说:“我认为政府正试图在选举中创造一种恐惧的气氛,他们觉得如果他们逮捕足够多的人,那么公民社会就会被压制,没有人会再站出来说什么。”

 

HK01引述香港时事评论员袁弥昌指出,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民主派支持者只有一成受访者表示地区有值得支持的候选人,因此以民主派支持者为目标票源的候选人,当选机会似乎不太大。

 

他亦提到,若将历年立法会选举的投票意欲调查,与实际投票率比较,投票率一向只有一半左右。而今次选举投票意欲为48%,而实际投票率已起码有约三成,由此推断,建制派票源的稳定性相当高。

 

建制派大获全胜

 

如同该评论员的分析,亲政府的建制派在这次的选举中几乎大获全胜,西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所有直选地区都取得 1 席,他们所派出的10名候选人总票数达到 680,563票,占全部有效票的51.43 %.而工会联合会(工联会)派出的 3 人亦全部获胜,是继民建联的第二高。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选举后议会均是爱国者,只是背景不同,相信彼此在各方面会有不同意见“百花齐放”。针对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日前曾称建制派“全胜即输”,李慧琼亦表示不同意,并称选举竞争激烈,民建联在十区均“拼尽全力、百分之二百努力”,会努力珍惜市民给予的机会。

 

下届立法会议员由之前的70人增至90人,经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员占40人,功能界别选出的议员占30人,一人一票选出的地方分区直选议员由35人减少至20人。

 

林郑赴北京

 

立法会选举落幕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随即宣布于周一(20日)晚上至周四 (23日)到北京述职,向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汇报香港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最新情况。 《明报》引述消息报道,投票情况也是汇报的项目之一。

 

(立场新闻、HK01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五眼联盟”外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联合声明



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发表的“五眼联盟”相关声明 ? 网络图片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五国外长12月20日就刚刚过去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了联合声明。上述5个英语国家是所谓“五眼联盟”这一情报共享联盟的成员。

 

声明称,“我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美国国务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的结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民主因素受到侵蚀表示严重关切。破坏香港的权利、自由和高度自治的行动正在威胁着我们期望看到香港成功的共同愿望。”

 

声明称,“自回归以来,具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候选人在香港参加选举。昨天的选举扭转了这一趋势。今年早些时候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的改革减少了直选议席的数量,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审查程序,严格限制选民在选票上的选择。这些改变消除了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反对派。同时,香港的许多反对派政治家——包括备受关注的‘国安法47人案’中的大多数人仍在监狱中等待审判,其他人则流亡海外。”

 

声明称,“我们也继续对《香港国安法》产生的广泛寒蝉效应,以及其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日益限制表示严重关切,整个民间社会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支持政府议程的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人权组织已被迫解散或离开,而媒体自由也在加速被削减。”

 

声明称,“保护和平替代意见的空间是确保香港稳定和繁荣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尊重香港受保护的权利和基本自由,包括《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稍早通过表示,“选举改革和香港国安法消灭了香港的反对声音,是对自由的冒犯。”她呼吁,“中方应该允许言论自由,遵守其同意的《中英联合声明》,并根据国际义务行事。”

 

特拉斯后在发表联合声明时附文称,“昨天的选举暴露了北京正在努力消除香港的权利、自由和自治。英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站在一起,支持自由,并呼吁中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爱国者治港”下首次立法会选举 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30.2%差过港英治下

忠实落实北京中央政府全面管制权的香港当局星期天(2021年12月19日)举行了依据“爱国者治港”原则修改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尽管投票率创历史最低,泛民主派候选人几乎完全被封杀,北京称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的成功选举”。

北京自导自演、自吹自擂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星期天收场。当局只允许所谓“爱国者”候选人参加竞选,泛民主派人士当中一些人被关进了监狱,一些人被迫流亡海外,一些原本希望参选的人被认定不符合“爱国者治港”标准而不得参选,另一些人决定抵制他们所说的当局上演的这场假选举。

星期天的投票率只有30.2%,比上一届选举的投票率几乎少了一半。选举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90个议席由亲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囊括,所谓温和派的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20个议席、也就是不到全部议席四分之一的席位经最能直接反映民意的直选产生,比往届少了一半。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五国外长12月20日就刚刚过去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了联合声明。上述5个英语国家是所谓“五眼联盟”这一情报共享联盟的成员。

声明称,“我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美国国务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的结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民主因素受到侵蚀表示严重关切。破坏香港的权利、自由和高度自治的行动正在威胁着我们期望看到香港成功的共同愿望。”

声明称,“自回归以来,具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候选人在香港参加选举。昨天的选举扭转了这一趋势。今年早些时候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的改革减少了直选议席的数量,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审查程序,严格限制选民在选票上的选择。这些改变消除了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反对派。同时,香港的许多反对派政治家——包括备受关注的‘国安法47人案’中的大多数人仍在监狱中等待审判,其他人则流亡海外。”

声明称,“我们也继续对《香港国安法》产生的广泛寒蝉效应,以及其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日益限制表示严重关切,整个民间社会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支持政府议程的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人权组织已被迫解散或离开,而媒体自由也在加速被削减。”

声明称,“保护和平替代意见的空间是确保香港稳定和繁荣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尊重香港受保护的权利和基本自由,包括《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稍早通过表示,“选举改革和香港国安法消灭了香港的反对声音,是对自由的冒犯。”她呼吁,“中方应该允许言论自由,遵守其同意的《中英联合声明》,并根据国际义务行事。”

 

▲德国之声(DW)12月17日报道:“爱国者”的立法会选举 专家:香港选举“人大化”

 

“爱国者治港”下的新制香港立法会选举即将于19日登场。在民主派缺席下,民调显示选情低迷,多数民众无投票意愿。专家指香港选举将“人大化”,即“大陆的选举风格,恐将成为香港未来的主旋律”。

 

香港立法会选举19日登场,这是港府实施选举新制、强调“爱国者治港”后的第一次选举。民调显示选情低迷,许多流亡海外的民主派前区议员则呼吁抵制,引发争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来自香港的詹小姐(化名)记得,以往在星期日投票时,自己总是一大早就去投票站,投完再上教会。但面对12月19日这场香港政府推出“爱国者治港”原则后的第一场立法会选举,詹小姐显得有些犹豫。

 

“刚才在路上看到(候选人)拉票,心中真的觉得跟自己无关系,”詹小姐向德国之声表示,“成年可以投票后,从来没有如此想过。”

 

2019年年底的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高达71%,缔造香港选举史新猷。当时在英国念书的詹小姐再三确认行程,为的就是要赶在选举前回到香港。她说:“今年完全没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了。”

 

确实,相较于过去几次选举,周末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是一场相当不一样的选举。在《香港国安法》施行以及选举机制大幅修改的影响下,民主派人士难以通过候选资格的审查,以至于民主党、公民党等香港传统民主派政党都没有派出候选人参选。

 

对香港政府而言,新制选举得以防堵“反中乱港”人士参选,让选举更加完善。但在许多香港人眼中,香港民主已在倒退。

 

选情低迷 投票率成焦点

 

在选制调整及民主派人士的缺席下,许多香港人和詹小姐一样,对此次选举意兴阑珊。根据香港民意研究所12月7日公布的民调指出,约51%表示会去投票,不会去投票的人约36%,投票意愿创下民调举行30年来的新低。同时也有近5成表示,地区直选候选名单中,没有他们想支持的人。

 

根据过去经验,实际投票率往往会比选前民调来得更低。以2016年同类型民调为例,当时有83%市民说会投票,但最终投票率仅有约58%.

 

对此,香港政府除了指出煽动他人不投票、投废票皆是违法行为,并因此拘捕了10人以外,他们也祭出许多明显打算冲高投票率的措施,像是首次在选举日当天开放免费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以及在香港及大陆的边境设立票站,让人在大陆的香港选民能快速通关投票后返回大陆,无需进行隔离。

 

詹小姐也感受到了香港政府的催票力度。她说,政府过去大半年间一直在逼人使用‘安心出行’(编按:港府为防堵疫情推出的记录市民足迹的应用软件),连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也得用,但却规定进入票站无需使用安心出行。

 

“这让人感觉政府似乎很‘绝望’,四处叫人要投票,”她说。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德国之声表示,“其实香港政府也知道这些举措可能不太有用,但因为中央在意投票率,所以他们什么方式都得去做。”

 

12月6日,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公开表示,此届香港立法会选举对落实“爱国者治港”等具重要意义,并称投票一事反应了人们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

 

蔡子强表示,夏宝龙此番发言让香港政府看到中央对投票率的重视,以至于提供免费交通、设边境票站,就连许多官员都拍了宣传片,鼓励大众出来投票。

 

“其实像免费搭车这件事,投票站通常是不用坐车就可以到的。所以这些措施实际有多少功能我不太乐观,”蔡子强说,“但起码中央关心的事,我们(香港政府)就全力去做。这是最主要的讯息。”

 

香港选举“人大化”

 

蔡子强观察,这次选举另一项重点,则是香港选举的“人大化”。

 

“他们把中国人大跟政协的选举模式搬到了香港。他们强调的是候选人的代表性与不同的身份背景,这些是过去香港人不太关心的事情。”蔡子强说,过去的选举中,即便选出来的全是律师、或全是中产阶级,香港民众一般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注重的仅是选民投票的结果。

 

人大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则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者皆透过间接选举或协商推荐的方式,推派出包含不同省市、领域及少数民族的委员。蔡子强认为,用不同背景及身份来强调议会的多元性,并透过这样的多元性来佐证议会的代表性,是这次香港立法会选举的重要特色。

 

夏宝龙曾解释,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亦不是“单声道”,而是要“搞五光十色”,“在候选人身分、价值理念及社会制度的包容上体现多样性”。

 

然而,议员身份的多元,不一定会变成议会中的多元见解。随着民主派人士的缺席,分析也预期未来在香港立法会中,反对声音将会消失。

 

“国内的投票最重要其实是提名的过程,”蔡子强说,“选举投票本身不一定很重要。现在香港也一样,毕竟拿不到提名,也就没机会参选。”

 

立法会选举后:加速陆港融合

 

随着立法会透过“爱国者治港”原则选出“爱国”议员,有专家认为,这将使林郑月娥加速推动“融合”,让香港在政治上、经济上及社会上,都能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靠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林大伟向德国之声表示,他预期港府会扩大执行爱国教育等计划,加快香港融入大陆社会的脚步,并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经济结合。

 

“北京对香港有很具体的蓝图,”林大伟说,“他希望香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贸易中心,专职金融与银行业务,与作为制造中心的广州、科技创新中心的深圳互相配合。”

 

现阶段来说,林大伟认为林郑月娥将把重心放在民生问题上,解决长期的住房短缺及房价高涨等问题。而立法会缺乏反对声音的情况,也意味着,如“大屿明日愿景”这样具争议性的人工岛建设计划,很可能会持续被推进——反对者曾上街抗议此计划,质疑其高额造价最后仍将抬高房价,并担心破坏海洋生态。

 

“未来传统建制派在议会提出的议题,一定也是配合中央关心的政策方针,”蔡子强说,“过去他们要和民主派竞争,那可能还要去关心一些民众关心、但中央不一定关心的事情,但现在就是去配合中央。”

 

詹小姐目前还没决定是否去投票,但她认同“投废票是表达异议的最后方式”的说法。她说,自己最担忧其实就是社会民生福利的议题会否因此变得更为“催谷(编按:粤语用词,指大力宣传)支持”而生,而非真正为民所想。

 

“(这场选举)感觉似做菜,”詹小姐说,“要好好跟着食谱一步一步来。”

 

▲美国之音(VOA)12月18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首次立法会选举,港府为免难堪而强推投票率

一名男子走过一幅有关香港立法会选举的宣传海报(2021年11月23日)


香港一行人走过呼吁港人踊跃投票的宣传广告。(美联社照)

 

华盛顿 —香港市民星期天(12月19日)即将走向设在全港各地的投票站,为立法会的换届选举投下各自神圣的一票。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次选举与以往的选举没有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因为这是中国全国人大今年3月对香港选举制度强行改动后的首次选举,而且在“爱国者治港”口号下,真正的民主派或与当局持不同政见者早已被剔除出局,不是被捕入狱就是流亡海外,因此有观察家认为这场选举与其说是选举,可能还不如说是演戏。

 

香港2019年曾爆发轰轰烈烈的“反修例”抗议示威运动,这些旨在反对北京收紧对香港控制的群众运动让香港泛民主派的声势和声望大增,也让他们在当年年底的区议会选举中赢得出人预料的重大胜利。

 

但是当北京去年7月1日起在香港强推国安法之后,不少泛民人士因为担心当局打压而选择远走他乡,更有众多泛民的领军人士被捕,至今或者仍在在押,或者获保候审。而中国人大对香港选举制度的修订,更在“爱国者治港”的口号下将泛民组织和泛民领袖的从政之路慢慢堵死。

 

被视为泛民精神领袖的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和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宣布退出政坛。

 

此外,香港众志、本土民主前线、学生动源、香港民族阵线和热血公民等泛民组织都纷纷宣布解散,包括众志前主席罗冠聪在内的这些团体的领军人物也都自行离港,各奔前程。

 

已经在英国获得政治庇护的罗冠聪日前呼吁港人星期天不要出去投票,直接忽略这次选举,不要通过投票赋予这个过程任何合法性;香港最大的反对派团体民主党既没有推出候选人,其成员中很多人也无意出门投票,无意给这次选举增添任何合法性。

 

根据香港迄今为止的民调,这次立法会的换届选举的投票率可能会降至历史最低点。

 

不过为了避免投票率过低带来的难堪,也为了将这场选举“演得更真实”一点,香港当局目前正在竭尽全力催票拉票,力争让投票率不要低得太难看。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香港两家中资国营银行直接给员工发出电邮,呼吁他们星期天参加投票。

 

港府高层官员也一再向选民发出呼吁,希望他们参与投票;而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星期天投票日将为选民提供免费搭乘服务。

 

于此同时,港府也对外,包括对仍在香港运作的国际媒体发出警告,鼓动选民不去投票或投下废票是违法的行为。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香港警方至今至少因鼓励选民不要参与投票或投下废票的罪名逮捕了10人。

 

港府还曾向华尔街日报发出警告,声称该报上个月的一篇社论将这次立法会选举成为“假投票”可能违法。

 

路透社曾经就港府的催票行动联络特首办公室和北京驻港特派员公署寻求评论,但是没有接获任何回应。

 

路透社引述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说,中国银行(香港)近来给香港当地雇员发出了两封电邮,一方面鼓励他们星期天参加投票,另一方面要他们参加一场非正式的民调,看看他们是否打算参加投票。

 

路透社记者还看到香港中国建设银行本周一向当地雇员发出的一封电邮,鼓励这些员工星期天参加投票。“请为了香港,也为了你自己,投下你神圣的一票,”电邮说。

 

中国建设银行当天还在其微信群组中呼吁员工参与投票,声称投票将改善香港的选举制度,并确保“爱国者治港”。

 

路透社曾分别联络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寻求评论,但是都没有收到这两家银行的回应。

 

为了应对投票率可能超低的尴尬状况,港府官员似乎已在降低外界的期待的同时,刻意淡化投票率不高的意义。

 

香港政务司长李家超上周六就曾表示,外国特务正在试图破坏选举。不过他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上星期接受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北京官媒《环球时报》的采访时表示,香港选民的投票率取决于多个因素。

 

“有一个说法是当政府表现良好而且信誉很高的时候,投票率就会下降,因为民众没有一种要选择不同议员监督政府的强烈要求,”林郑说。

 

“所以,我认为投票率也说明不了什么。”

 

林郑此前曾说过,这次选举确保“更平衡的参与,因此更具代表性”,而且可以选出“爱国者治港”

 

香港立法会2016年换届选举的投票率是58%.香港主权1997年移交中国后,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率最低的一次发生在2000年,投票率为43.6%.

 

▲纽约时报12月18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新选举制度如何强化北京控制

 

香港——从表面上来看,香港周日的立法会选举和这座城市举行过的其他选举投票别无二致,但差异是鲜明的。这一次,候选人已经过国家安全机构的审查。一些人在呼吁抵制后被捕。数十名资深民主人士或身陷囹圄、或流亡海外,竞选活动没有了他们的身影。部分投票结果表明,投票人数可能创下新低。

 

这次选举选出了90名香港立法委员会委员,是北京对香港的政治制度大刀阔斧改革以来的首次选举。改革后,只有“爱国者”获准参选,收紧了执政的共产党对这一地区的掌控,仅给徒有虚表的反对派留有余地。在改革后,只有20个直选席位;其余则由行业团体或留给北京的忠实拥护者选出。

 

尽管香港选举的规则一直对北京的盟友有利,但新体系消除了此前竞选中哪怕是最微小的不确定性,建制派对立法会几近全席控制如今已成定局。

 

但政府仍在不遗余力地表明这场选举的合法性,甚至威胁那些对此提出异议的外国报纸。官员们劝说选民前往投票,但显然收效甚微。

 

反对派已被北京的镇压摧毁。

 

上一次香港举行选举时,民主阵营获得惊人胜利,在2019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中获得90%的席位。当时在经过数月的反政府街头抗议后,那场投票是对北京权威的一次重大抗议。

 

共产党决心不要重蹈覆辙。

 

1月,警方逮捕了数十名香港最为著名的民主活动人士,称他们的竞选纲领相当于密谋颠覆政府。14人已获保释,但仍有33人遭到拘留,等候预计将在明年下半年开始的审判。还有一些反对派政治人士由于担忧遭到逮捕,已流亡海外。

 

那些继续留在香港民主党派中的人士不会参加周日的选举。一些人表示,他们不想赋予这个过程合法性。最大的反对派团体民主党表示,其成员无意竞选。

 

选举日的投票率可能降至历史最低点。

 

由于建制派控制立法会已成定局,最大的问题是选民是否投票,令这场选举成为对新选举制度的非正式公投。

 

答案似乎是拒绝。到晚上9点30分,也就是投票结束前一个小时,只有29%的合格选民参加了少数直选席位的投票。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投票率将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于1991年开始立法选举以来的最低水平。

 

上一次的最低点是36%,发生在1996年,即香港回归中国的前一年。上一次立法选举于2016年举行,有58%的选民投票。在那年投票结束前一个小时,投票率已达到53%.“选民投票率低明显是香港社会严重分裂的一个指标,”香港政治分析师桑尼·卢(音)说,“2019年抗议活动的政治伤口很深,伤疤仍在。”

 

政府一直在积极鼓励选民的参与,在与内地的边界处设立投票站,这样想投票的香港居民就无需进行隔离。最高政府官员呼吁公民参加投票。

 

但香港首席行政官林郑月娥表示,投票人数低可能是人们对政府满意的表现。

 

“有一种说法是,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时,投票率反而会降低,因为民众没有强烈的诉求要选择一些议员来监督政府,”她告诉中国共产党控制的《环球时报》。“所以,我认为投票率的高低不代表什么。”

 

居民的冷淡在选举日全天都表现得很明显。志愿者和候选人在地铁站外的展位上抓住最后的机会宣传,扬声器发出预先录制的口号,他们分发传单,但被大多数路人无视。

 

在整个城市的投票站,投票队伍少之又少。周日下午,在港岛西侧的一个投票站,三名警察站在那里看着行人经过,鲜有人驻足。

 

官员们说,全市部署了一万多名警察,还部署了900名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这个政府机构负责监督不得煽惑抵制投票的禁令。

 

26岁的凌雷(音)在港岛东部的一个投票站与父亲一起前来投票,她说“仅限爱国者”的选举将有利于香港。她表示,她想要选举一位“热爱香港、敢于直言、积极主动”的候选人。

 

50岁的保罗·黎(音)则不太确定。他在投票后表示,在以前的选举中,他必须排队等候投票,但今年,他所在的投票站里只见到两三个人。他将较低的投票率部分归因于候选人,他说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陌生的新面孔。

 

当被问到他是依据什么做出选择时,他说:“没什么,真的。看看他们的竞选纲领,如果他们有的话。”(一些候选人没有发布竞选纲领或没有社交媒体。)他继续说:“你什么都做不了。随便挑一个就行了。”

 

选票上仅有的几位民主支持者对北京的做法表示支持。

 

今年候选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自称“支持民主”,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北京的红线内行事。

 

他们避开了会导致自己失去资格甚至入狱的政治立场,比如呼吁香港独立,或呼吁外国制裁香港官员。

 

在香港最新的选举格局下,主流反对派的缺席导致了一个怪异的政治反转:这些外部候选人得到了北京代表及其盟友的帮助,而这些人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他们的对手才对。但这样的支持仅限于帮助他们通过严格的提名程序,成为候选人,而非在选举日当天获得选票。

 

民主派候选人黄成智说,他认为通过竞选公职来争取民主十分重要,即便制度存在缺陷。一旦获选,他说,他会呼吁对那些被判入狱的非暴力抗议者进行大赦,减少动用国安法来镇压异见人士。

 

黄成智以前是民主党成员,他说今年中联办已两度询问他是否会竞选。中联办是北京在这座城市日益独断的分支机构。但他说,竞选决定是独立作出的。在决定竞选后,他获得了选举委员会中亲北京的重要人士卢文端的鼎力支持,后者帮助黄成智从该机构获得了足够的提名来竞选。

 

“我绝对不是他们那杯茶,但他们也想让我竞选,这样就能有更多声音了,”黄成智说。

 

刘卓裕曾于2019年在民主浪潮席卷区议会的选举中获得席位,他表示自己在竞选立法会席位,因为一些选民对亲北京政治人士没有信心。

 

“他们需要至少一两个能真正帮助他们的立法会成员,”他说。

 

只要提及抵制都会遭到逮捕和威胁。

 

警方已经逮捕至少与违反选举法有关的10人,指控他们鼓励人们不要参与选举或投无效选票。

 

一家香港法院对至少七名如今生活在海外的活动人士和政治人士发出通缉令,其中包括前议员许智峯和丘文俊。现居英国的丘文俊被控12月3日在Facebook上发言鼓励人们无视选举。现居澳大利亚的许智峯则被控敦促选民投空白票。

 

香港当局还对《华尔街日报》发出警告,称其11月的一篇社论将这场选举称为“假投票”,可能违法。该报曾说,“抵制和投空白票都是香港人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最后途径。”由于一篇题为《中国露出真面目——而且不好看》(China shows its true colours — and they‘re not pretty)的文章,政府还对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出了类似警告函。

 

香港廉政公署负责人警告,一家著名民意测验机构关于潜在投票率的民调结果可能也属非法。

 

这家组织是香港民意研究所,在近期一份显示约50%受访者计划投票的民调后,该机构遭到政府支持者的批评,这个数字是该机构在1990年代早期开始调查这个问题以来的历史最低数字。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会选举民调投票意欲持续下跌30年首见 学者指市民对一国两制失信心



香港多间公共交通营办商,包括地铁、专营巴士及电车,首次在12月19日立法会选举投票日,为市民提供免费乘车优惠。(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香港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幅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即将在星期天投票,北京以及港府官员选前大规模宣传,呼吁选民投票。中国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将投票率与市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挂勾,港府更首次将煽动他人投白票或废票定为刑事罪行,令选举的投票率、白票废票数量成为关注焦点。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公布最后一轮选举民调显示,选民的投票意欲持续下跌,只有48%的受访者表示会去投票,学者分析这是30年来首见的现象,反映市民对一国两制失去信心。

 

距离星期天(12月19日)新选举制度下首次香港立法会选举只有倒数1天,市面上随处可见港府的大型宣传广告,多名政府高官甚至拍摄短片,铺天盖地式宣传,务求推高投票率。

 

中国港澳办主任夏宝龙12月7日发言表示,立法会选举强调爱国者治港,但并非搞 “清一色”,而是搞 “五光十色”,他又表示,选民投票是对一国两制的坚定信心。

 

前身是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星期五(12月17日)在投票前两天召开记者会,公布最后一轮立法会选举民调结果。

 

这次调查在12月9至14日以电话随机抽样访问891名18岁以上说广东话的香港登记选民,当中39%的受访者表明不会投票,较11月23日公布首轮调查时的33%增加6个百分点。3次的调查显示,表明不会投票的受访者持续增加。

 

调查显示,表明会去投票的受访者有48%,较首次调查的52%下跌4个百分点。3次的调查显示,表明会投票的受访者持续减少。

 

对比上届2016年立法会选举最后一轮调查的86%受访者有意投票,今次有意投票的受访者,大幅下跌38个百分点到只有48%,创1991年首次同类民调的历史新低。

 

钟剑华指投票率或创历史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在记者会上表示,过往的立法会选举民调,越接近选举投票日,受访者的投票意欲都会持续增加,今年是30年来首次出现越接近选举受访者投票意欲持续下跌的现象。

 

钟剑华表示,对比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公布的民调显示,48.2%的受访者有意投票,与民研的调查结果相当接近,估计今届立法会选举最终的投票率可能创历史新低,亦反映港府官员的宣传作用不大。

 

钟剑华早前回应美国之音提问表示,1997年主权移交后,历次立法会选举民调的投票意向都是持续上升,如果将今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与市民对一国两制的前景挂钩的话,可能反映市民对一国两制失信心。

 

港府为防止新选制下的立法会选举被抵制,修订相关选举条例,订明在选举期间内借公开活动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属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判监禁3年及罚款20万港元(约2万6千美元)。这些史无前例的做法,令今届立法会选举的投票率、白票废票数量成为关注焦点。

 

香港的亲中传媒、团体、评论人,以致中国官方传媒《人民日报》,过去接近一个月,接连狙击香港民意研究所,批评民研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及不投票,甚至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企图干预立法会选举,要求廉政公署执法。

 

民研不公布白票废票意向承认受到压力

 

民研星期五公布的最后一轮立法会选举调查,没有特别列出 “白票”或 “废票”的意向比率,钟剑华表示,由于有关意向非研究主题,承诺选举过后会公布相关数据,他坦言有受到压力,暂时不想说太多。

 

钟剑华早前接受美国之音访问表示,近一年来看到有时事评论员、学者、公民社会组织的领袖,相继被捕入狱、移民海外,或者不再评论时事,他坦言也有人劝他们少发言,而事实上民研亦曾经被警方上门搜查,他们邀请评论讲者也越来越难。

 

钟剑华重申,香港民意研究所并没有煽动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他自己也不是搞组织的人,他在大学时代已经开始评论时政,后来在理工大学任教,至今30多年从未停止论政,钟剑华坦言,作为知识份子,应该有这种承担,他认为连意见都不可以提出,或者不敢提出意见,这个社会变得好可悲。

 

廉署通缉5名海外民主派人士

 

在立法会选举投票前夕,廉政公署星期六(12月18日)公布,通缉5名流亡或者离开香港的民主派人士,包括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曾参与民主派初选的张昆阳,以及3名前区议员李轩朗、李家伟和刘珈汶。

 

廉署表示,5人涉嫌煽惑他人在立法会选举不投票或投白票,由于他们已经离开香港,廉署获裁判官签发手令,通缉他们归案。

 

民研星期五公布的立法会选举调查,列出10个地区直选胜算机会较高的候选人,上届立法会最大党民建联在6个选区胜算机会较高,工联会及新民党各有1区胜算机会较高,另有两个选区未有候选人胜算机会较高。

 

出席记者会的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表示,暂时所谓胜算机会较高的候选人,大部份都是做过立法会议员的,但是他们很多都在选举论坛上 “告急”,出现 “全城告急”的现象,他认为调查结果,不可以作为最终选举结果的预测,所谓 “非建制”候选人大部份在选举论坛处于劣势,因为今次的选举,有关民主化的进程几乎是 “被消失”。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3月底声称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大幅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立法会的组成由上届的70席、两大板块,一半地区直选、一半功能组别;改为90席、三大板块,40席选委会、30席功能组别,以及20席地区直选产生,超过440万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的地区议席,大幅减少接近一半。

 

陈家洛表示,过去一年香港经历了很困难的时候,包括民主运动被清算,疫情下的限聚令也限制了市民的言论、集会自由,大部份的选民感觉不到今次立法会换届选举可以带来任何希望,估计投票率可能只有3成左右的历史新低,他担心民间与港府的管治团队,将会越行越远。

 

他表示,特别关心今年首次在中港边境设立的3个投票站,据了解目前有2万多名选民登记在这3个票站投票,日前有传媒披露,有某些政协及社团,向边境票站选民提供免费机票、车票、酒店住宿等,他呼吁廉政公署这么着力调查选举舞弊,应该调查是那些政协及社团,向选民提供这些免费交通及住宿,包括人名、社团名称及相关支出等资料,以增加选举的透明度。

 

谭惠珠指有3成投票率已算不错

 

另外,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星期六在立法会选举前夕接受传媒访问表示,今次选举是20多年来香港首次落实 “爱国者治港”,她认为单凭投票率论选举成败并不对焦。

 

谭惠珠承认今次选举气氛冷淡,她认为疫情及直选议席萎缩,都影响选民投票意欲,估计如有3成投票率已算不错,外界不应过于聚焦。

 

谭惠珠表示,疫情下应该小心谨慎令选举成功举行。她又认为过去香港选举选情炽热,是由于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对社会造成伤害。

 

▲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爱国者治港”下首次换届,投票率成“新战场”

 

今日(19日)香港举行换届立法会选举,是港区《国安法》推出以及大幅度修改选举机制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

 

相比于上一届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本届立法会议席总数由70席增加至90席,但地区直选的议席从占一半的35席下降至20席。直选议席合资格选民共447万人,全港设置了630个一般票站。

 

此外,功能组别则下降至30席,多个界别例如法律界、资讯科技界等由以往的个人票改成团体票。这部分有近22万名合资格选民。

 

其余40席则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内部选出,选委会原本主要职能是提名和投票选特首,新制度下,他们权力扩大,除了可以选出40个立法会议席,也具有提名的权力。

 

选举由以往的上午7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共15个小时),更改为由上午8时30分至晚上10时30分(共14个小时)。

 

聚焦投票率

 

与上届立法会选举相比,本届选举少了“火药味”,泛民派和本土派候选人集体缺席,不少人因《国安法》或示威相关的案件身陷囹圄,有些此前身兼区议员的参选人已在政府要求的效忠宣誓过程中失去资格。还有一些无法平衡各方利益没有参选。

 

参选的合共153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竞逐90个席位,参选人仅有13人属于非建制派,其中一些曾是泛民人士。

 

“选举制度修改后首次立法会选战今天举行,比起谁胜谁负,不少人似乎更关心投票率。”香港本地媒体《明报》发表社论称,传统泛民政党缺席今次选举,非建制派候选人亦不多,昔日泛民建制倾力动员死斗不复见,新的政治形势,影响了不同阵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欲,投票率偏低是意料中事。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在选举前表示,今届立法会选举气氛的确较以往冷淡,与爆发疫情、直选议席减少、候选人减少等因素有关。她认为,如有三成投票率就不错了。而以往选举由政治意识形态推动投票,选举气氛是过分炽热,对社会造成创伤、对立。她认为新一届立法会只要做出成绩,四年后的投票率就会回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也多次进行“预期管理”。对于投票率高低,林郑表示政府没有订立目标,但不会担心,因为投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社会、经济、当时的管治等,希望市民不要过分解读。

 

反对者则将投票率当成政治斗争的新战场,认为投票人数越少,当局越尴尬,选举认受性越差。

 

香港廉政公署在11月29日宣布通缉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党前立法会议员许智峰及前区议员丘文俊,指他们涉嫌煽惑他人投白票及不投票。许智峰在脸书回应指,认为投白票、废票、不投票都是市民合法权利,被禁止是反映“暴政对人民的怯懦”。

 

此外,政府在本次选举中采取一些新措施。比如首次在香港与深圳边境设立三个票站,让身在大陆的香港选民能够过关投票后即刻免隔离返回大陆,共有2.2万选民登记。同时香港首次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交通计划。不过,当局否认有关措施是为了推高投票率。

 

截止发稿前,投票尚未结束,但从已有统计来看,本届投票率低于上届,大幅低于两年前区议会选举。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截至下午四点半,即开始投票后八小时,共有94万人投票,投票率为21.02%.2016年立法会选举,八小时内投票率为26.93%.2019年区议会选举,八小时内投票率为47.26%.

 

不过,首次参与的1488人组成选举委员会界别投票率较高,截至四点半,该界别投票率已达93.44%.同一时间,功能界别投票率仅为21.63%,其中选民人数最多的教育界、医疗卫生界、社会福利界、会计界投票率排名暂时倒数。

 

林郑月娥投票与反对声

 

今日上午,林郑月娥与丈夫到中环一个票站投票,她随后向媒体表示,此次选举公平、公开、公正、廉洁、且有人性化安排,呼吁已登记选民投票。

 

她回忆自己两年前参加区议会选举,到同一票站投票,“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就是‘黑暴’乱象,每个人踏入这个投票站,还要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在选举的过程内,很多建制派候选人的办事处、选举的资料都被大量破坏。这不是一场香港愿见的选举,这个不是一场民主的选举;但是今天的秩序很好,我们都很放心投下一票。”

 

不过,票站外传来反对声。

 

香港政党社会民主连线主席陈宝莹等人到场示威。根据香港媒体报道,陈宝莹斥责林郑月娥摧毁选举制度,把原定去年举行的选举延期超过一年,期间制度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她认为香港人的投票权被剥夺,虽然有投票权利,但实际在不断筛选审查下,港人并无真正选择。

 

她还批评是次选举是一场戏,但任何选举都是市民表达意见的机会,呼吁市民“用良心投票”,对政府施政及未来发展表态,“被迫噤声,更要发声”。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将新选举制度称为“装上安全阀” ,堵住反中乱港分子进入政权机关、破坏宪制秩序的可乘之机,文章又形容选举改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选出优秀的管治团队,为香港解决实际问题,而参与选举是改制后必须做好的“后半篇文章”。

 

该文形容本届候选人以各种渠道倾听民意民声、“香港选举气氛日益浓厚,令人耳目一新”,必须严格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小到课堂不再有‘黄师’、住宅不再限于劏房笼屋,大到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告别社会撕裂内耗”。

 

▲德国之声(DW)12月19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的首场立法会选举:投票率明显下降

 

北京大幅修改选举制度后,香港首次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候选人中民主派的缺席使外界更加关注此次选举的投票率,结果正如外界预期。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于周日(12月19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这是港府推行港区《国安法》以及实施选举新制后的首次选举。正如外界预期,此次投票率低迷。香港选举事务处公布,截至晚上9点半,全港地方选区整体有130万9601人投票,累计投票率29.28%.与上届2016年立法会选举截至晚上9点半的累计投票率相比,下跌23.29个百分点。

 

相比于上一届选举,本届立法会议席总数由70席增加至90席,但地区直选的议席从占一半的35席下降至20席。功能界别则下降至30席,法律界等多个界别由之前的个人票改成团体票。其余40席则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内部选出。角逐90个席位的153名候选人中,只有13人被认为属于非建制派。

 

香港特首:没为投票率订下目标

 

立法会选举前的民调已显示,此次投票率恐创30年来新低。香港各界使出浑身解数鼓励民众投票,包括首次在选举日当天开放免费搭乘大众运输工具,以及在香港及大陆的边境设立票站。除了随处可见的政府宣传片,多名港府高官也通过社媒平台鼓励市民投票。

 

投票当天香港时间傍晚,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及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分别再次在社交网站上呼吁市民投票。陈茂波在脸书上写道:“为香港、为未来,你的一票,十分重要!”聂德权也催促道:“未投票的市民请尽快投票!”。

 

此外,香港选管会在傍晚表示,多个票站因用了较多时间完成特定的开站程序,或者电子选民登记册网络连线不稳定,要延长投票时间。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投票后强调并没有为投票率订下目标,而且她认为投票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政治、社会、经济、当时的管治等,因此希望市民不要过分解读。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则表示,仍然有力量尝试破坏选举成功举行,但政府有信心可完全防范。

 

中国媒体:选民踊跃投票

 

尽管实际投票率不尽人意,但是中国媒体的报道中民众的参与度却是另一番景象。官媒“央视新闻”周日当天采访香港选民报道称,各界选民踊跃参与,投票现场秩序井然,选民纷纷认为,新选举制度将为立法会带来新气象。

 

“澎湃新闻”也指出,记者在香港走访多个投票站看到,选举进展顺利,票站运作顺畅,市民热情参与。新华社发表快评指出,在疫情严峻下,外部势力极力干扰破坏之时,香港各界人士踊跃投票,“香港选民对良政善治的迫切期待,是踊跃投票的推动力之一,体现广大民众对新一届立法会充满信心。”

 

人权组织:此次选举实为骗局

 

国际非政府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在投票前发文批评此次选举实为骗局。该组织的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在文章中指出。“这场选举将空有粉饰而不具备民主实质”,“在民主派候选人被禁止参选、遭监禁和被迫流亡海外后,立法会选举将首次没有真正竞争可言”。

 

选举前,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向德国之声分析,香港选举的“人大化”是这次选举的一项重点,“他们把中国人大跟政协的选举模式搬到了香港。他们强调的是候选人的代表性与不同的身份背景,这些是过去香港人不太关心的事情。”

 

立法会前议员:不参与投票,将破坏选举的合法性

 

美国《纽约时报》周六(12月18日)发表香港立法会前议员罗冠聪的评论文章。流亡海外的罗冠聪也注意到,“数周来,香港和中国政府官员都在敦促公众为本周末的立法会选举投票。但这并不是那种典型的自由和公平的选举:由于选举制度经过了改革,缺乏反对派有意义的参与(尤其是因为许多人身陷囹圄),这场选举只是走过场。”

 

罗冠聪解释道:“中国政府希望这场选举看起来是成功的,因为北京需要香港的外表看起来更'民主'.如果香港公民不参与投票,将破坏这场选举的合法性。”他在文章结尾分析:“我猜这次选举投票率会很低。但这并不是因为选民对政府感到满意,而是因为他们将拒绝协助中国政府以威权主义的方式重铸民主的企图。”

 

罗冠聪目前受到香港廉政公署的通缉。该公署周六宣布通缉五人,称其涉嫌煽惑他人立法会选举不投票或白投票,违反选举条例。曾参与民主派初选的张昆阳和三名前区议员李轩朗、李家伟及刘珈汶也是被通缉的对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19日报道:“爱国者治港”下的立法会选举投票率降至历史性低点

 

香港立法会的换届选举于12月19日举行,本次是“爱国者治港”政策下的第一次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仅为30%,达到历史性低点。

 

法新社香港站当天报道称,投票在21点30分结束,距离结束还有一小时的时候,只有29.3%的登记选民参与了投票。最终投票率在投票结束3个多小时后仍未公开,但法新社评价认为,本次投票可能是自1997年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以来的最低投票率,这也是香港人对新选举体系意见的试水。

 

随后不久,选管会主席冯骅宣布,在4472863名登记选民中,只有1350680人投票,投票率为30%,为约30年以来最低的投票率。

 

在2016年的选举中,香港民众投票率为58.3%;立法会当时有70名成员,其中一半由选民直接提名。今年,153名候选人中的每一位都必须承诺对中国政治忠诚,承诺爱国,才能被允许参与竞选。鉴于此,一些民主活动家被禁止参与竞选,或者被迫放弃参选,当中的一些流亡者呼吁抵制投票。香港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表示,被排除在竞选之外的是叛徒,这些人不会为了香港的福祉而行动。

 

法新社指出,在香港,弃权,投白票或投无效票是合法的;不过鼓励这些做法自今年以来构成了刑事犯罪,为此已有10人被捕。香港政府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通过邮箱散发传单,并大量发送短信,以鼓励香港人投票,且周日的公共交通免费。

 

对此,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认为,投票率低下,对政府来说“非常尴尬”:“大多数捍卫民主的选民决定弃权,表达他们的不满”。

 

此前,林郑月娥表示低投票率“没有任何意义”。她向中国官方媒体保证,当政府办好事、公信力强时,选民投票率就会降低,因为人们“并不真的觉得有必要选择新的代表”。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下滑 前议员呼吁抵制投票遭通缉

 

华盛顿 —北京当局以“爱国者治港”方针大幅度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后,香港星期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投票。香港选民是否会因泛民主派遭大面积打压而缺乏投票意愿受到外界关注。截止星期日晚间,本次选举投票率远低于上届。

 

此轮换届选举本应在2020年进行,但因新冠疫情的原因而推迟。投票从早上8点半开始,直至晚上10点半结束。投票开始时间较上届延迟1小时。

 

据香港电台报道,截至晚上8点半,投票前7个小时,全港地方选区整体有124万8648人投票,累计投票率27.92%.若以2016年换届选举后12个小时累计投票率比较,下跌15.68个百分点;若以上届选举截至晚上8点半的累计投票率相比,则下跌19.91个百分点。

 

港府官员试图淡化对立法会选举投票率的关注。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午9点左右与丈夫到高主教书院的票站投票,她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淡化对本次投票率的关注。她说,政府并无为选举的投票率订下目标,并再次呼吁外界不必“过份解读”。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上午到湾仔会展票站投票时表示,早上投票情况相当踊跃,但“估计今次选举投票率不会高于上次”。唐英年表示,追求有素质的议会,而非盲目追求高投票率,“以往高投票率亦未必选出好的议员”。

 

本次立法会换届选举是新选举制度下第一场大型选举,将选出90名立法会议员,包括地区直选的20席、功能界别的30席、以及选举委员会界别的40席。

 

全国政协常委陈冯富珍表示,新选举制度下,选出爱国者是“理所当然”。

 

许多流亡海外的前立法会议员呼吁抵制本次选举。其中包括人在澳大利亚的许智峰、流亡英国的罗冠聪等。

 

美国《纽约时报》12月18日刊载罗冠聪的评论文章。他写道:“香港和中国政府官员数周来一直敦促公众在本周末的立法会选举中投票。但这并不是一场典型的自由公平选举,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原因是选举改革,让反对派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参与(尤其是因为很多人都在监狱里)。”

 

他说,如果香港市民不去投票,就会削弱此次选举的的合法性。

 

香港廉政公署18日根据今年5月在《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新增加的一项条款,向罗冠聪等5名海外港人发出通缉,理由是“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此前已有包括许智峰在内的多名港人被通缉,目前有10人因呼吁市民抵制选举而被捕。

 

▲美国之音(VOA)12月19日报道:港人拒投立会以示不满 有投票选民强调爱国爱港

 

香港 —香港今日(12月19日)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是在中央政府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立法会选举,有投票市民表示今届的投票流程顺畅,无须排队等候,亦有市民提出今届不会投票,以表示对政府的不满。

 

今届的投票率较以往低,不少选区的票站人流冷清。早前的民意调查亦显示,选民的投票意欲持续下跌。

 

有市民就指在今次选举,会以“不投票”的方式作表态,因她认为,完善选举制度是一个“荒谬的改革”。

 

她说:“我觉得不值得投,这个改革完全是荒谬,这不是民主方法,只是一言堂,顺耳的就会聆听,逆耳的就不会听。”

 

被问到对新一届立法会的期望,她指不会解决到问题之余,只会产生更多问题。她表示,在现今的环境下,只能靠自己发声,在民间表达真正心声。

 

至于有参与投票的市民强调,“爱国爱港”是候选人的重要标准,有选民说:“我投的是爱国爱港,为我们做事的。”

 

她表示希望香港回复平静,希望新一届立法会能带来新气象,令市民可以安居乐业。

 

78岁的李先生今早9时许到票站投票,他指投票流程顺畅,投票主要是为了支持政府,他说,不会怕立法会缺少反对声音。

 

李先生说:“有就肯定有的,没有(反对声音)是不行的,督促政府”。

 

另一位选民马先生提出,立法会议员要顾及民生,他不会理是哪个党派,希望当选人做到以民为主,他更形容今次的立法会选举是民主选举。

 

他说:“也算是民主选举,在食和住方面,比起以往已算不错,现在希望可恢复经济,生命力自然更顽强。”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3月底声称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大幅修改立法会选举制度,立法会的组成由上届的70席、两大板块,一半地区直选、一半功能组别;改为90席、三大板块,40席选委会、30席功能组别,以及20席地区直选产生,超过440万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产生的地区议席,大幅减少接近一半。

 

▲美国之音(VOA)12月20日报道:全面封杀民主派候选人 北京称香港成功举行具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的立法会选举



“爱国者治港”候选人2021年12月20日庆祝自己在星期天的立法会选举中当选(路透社)

 

华盛顿 —忠实落实北京中央政府全面管制权的香港当局星期天(2021年12月19日)举行了依据“爱国者治港”原则修改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尽管投票率创历史最低,泛民主派候选人几乎完全被封杀,北京称这是一次“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的成功选举”。

 

北京自导自演、自吹自擂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星期天收场。当局只允许所谓“爱国者”候选人参加竞选,泛民主派人士当中一些人被关进了监狱,一些人被迫流亡海外,一些原本希望参选的人被认定不符合“爱国者治港”标准而不得参选,另一些人决定抵制他们所说的当局上演的这场假选举。

 

星期天的投票率只有30%,比上一届选举的投票率几乎少了一半。选举结果不出所料,几乎所有90个议席由亲北京的建制派人士囊括,所谓温和派的候选人几乎全军覆没。

 

只有20个议席、也就是不到全部议席四分之一的席位经最能直接反映民意的直选产生,比往届少了一半。

 

观察人士们说,投票率是选举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民主活动人士、外国政府和人权团体普遍称香港这次立法会选举是一次背弃民主精神的选举。

 

在北京,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星期一发表白皮书称这次选举充分彰显新选举制度的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选举公平、公开、公正,是落实新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实践。

 

白皮书将以专制和压迫人权着称的中国中央政府称为香港民主发展的创立者、支持者、推动者和守护者。

 

▲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20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建制派近乎“清一色”全胜 胜选者败选者及各方有何反应

 

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周一(12月20日)出炉,90席中89席均由被视为是建制派的候选人当选,仅社会福利界功能界别议席由自称非建制派的候选人当选。

 

这次立法会选举中,决定20个议席的地区直选投票率创新低,只有30.2%,比2016年的选举大跌28个百分点;决定30个议席、代表专业或个别界别的功能组别议席投票率亦只有32%;决定40个议席的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投票率则高达98%,选委会原本职能是提名和投票选特首,这是首次具有选举立法会议员的权力。

 

这是香港推行《国安法》以及大幅度修改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首次选举。

 

有落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批评,此次选举是“清一色”,而非北京官员所指的“五光十色”。流亡海外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对BBC表示,地区直选投票率低显示民众“抵制”选举,是对国际社会发出强烈的讯号,展示出香港人并没有自由和公平的选举。





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中的席位分配香港历届选举投票率. .  注:只计算地区选民投票率.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一表示,港府没有就投票率定下目标,并指选民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选举气候和候选人质素等等,今次投票率虽然比以往低,但仍有135万人投票,不能说这是不重要的选举,相信他们支持“完善”选举制度。她特别提到,高投票率如果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社会两极化,甚至有人想争夺政权和危害国家安全,这不是值得认同的高投票率。

 

她表示,当选人中有些人未参加过政治体制的工作,显示选举结果“具广泛代表性”。她周一晚(20日)将会亲身前往北京述职,预料本周稍后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为何投票率这样低?

 

香港最大建制派政党民建联合共夺得19席,将会是新一届立法会的第一大党。主席李慧琼说,地区选举3成投票率属预期之内,不认同3成投票率代表市民不认同制度,认为市民需要时间适应。她相信新制度下,“爱国者”之间如何推动变革和政策辩论上会有不同的意见,相信能百花齐放。

 

在港岛东地区直选中落败、自称立场“偏黄”(亲民主派)的候选人潘焯鸿批评,今次投票率低是因为选举制度本身的不足,以及政府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乘车措施,导致他落败。他形容这次选举自己除了面对建制派候选人,亦要面对“一股反对选举的气氛”。他指出今次选举结果很明显是“清一色”,而非别人所指的“五光十色”,相信未来未必会再参选,又指香港人好快会看到,如果不参与选举而全让给建制派,会付上一定代价。

 

另一名非建制派的候选人冯检基在九龙西地区直选中落败,他认为落败原因是投票率不足,他担心立法会变成“一言堂”,社会日后难以把议题带入议会讨论,或是向政府施压作出改善。

 

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领导主张走“第三路线”的“民主思路”参选人全数落败,他对BBC中文说,这是“因为香港的两极政治,令到部分选民对选举却步”。他说:“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香港人对于香港政治的看法,也许会渐渐转为温和。”

 

行政会议成员、民建联的叶国谦则批评,非建制派支持者采取消极态度,才令到结果出现“清一色”。

 

这次选举中唯一一名自称非建制派当选的狄志远在社会福利界功能组别赢得议席,该界别的投票率由上届的83%大跌至本届的18%.狄志远被问到低投票率是否有足够认受性,他表示,胜出就有认受性,现在是“1对89”,“有一把声音总比没有声音好”,相信非建制派仍有重要角色,会坚持争取民主和监察政府,不排除与建制派在民生议题上合作。

 

他过往政治立场与民主派相距甚远,选前被民主派阵营批评是伪装非建制派去为选举增添气氛。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学人黎恩灏对BBC中文表示,这次地区直选低投票率是预期之内,因为民主派支持者并没有心仪的候选人。

 

“真正的反对派人士要不坐牢、要不流亡,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参与现有体制,即使部分人未被起诉仍然留在香港,但只要他们提出真诚反对主张,其实一定会被资格审查委员会取消他们的参选资格,”他说。

 

“《国安法》和选举改制,是把社会的矛盾用法律和政治权力大幅压低,”他说,“在一个完全排拒反对派参选的制度,这对长远的管治一定有负面影响,因为这体制无办法吸纳和接收社会大多数的意见,甚至是异议的声音。”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兼任讲师、北京港澳研究中心理事林朝晖对BBC中文表示,是次投票率低是因为欠缺清晰的选举议题,选举的认受性(legitimacy)并非以投票率去衡量,而是议会的组成以及议会将来做的决定,如果将来他们做到良政善治,相信新制度的认受性会提升。

 

新选举制度下,香港立法会议席由70席增加至90席,20席是地区直选议席,30席是代表专业和个别领域的功能组别议席。另外40席则是由1488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的选委会议席。

 

林朝晖认为,“五光十色”的体现并非单纯的建制与非建制之争,而是候选人的背景,他指出,以前立法会大多是全职政治人,或是代表行业利益的人,现在立法会中最大的比例,则是有40席的选委界别,当中22个首次参选的人当选,27.5%有博士学历,有学者、智库、工会、商界翘楚等,而非传统政客。

 

选委会亦有提名和投票选特首的权力,林朝晖表示,值得关注他们未来是否会是支持政府的铁票,以及会如何影响特首参选人的政纲。

 

白皮书再提“双普选”

 

中联办发表声明,指这次选举可摆脱以往多年的乱象,告别对抗撕裂的恶性竞争,呈现理性建设的选举文化,预可预见新一届立法会将彻底摆脱“揽炒”、“拉布”的政治泥沼,行政主导体制优势将进一步发挥,香港“必将掀开良政善治新篇章”。

 

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称,“爱国者治国”不意味不允许不同政见或主张者存在,也不意味着压制批评政府的声音,香港的民主具有充分包容不同政见和不同政治派别的空间,不存在“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

 

立法会选举结束翌日,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回顾了香港特区民主产生和发展历程。白皮书指,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中英联合声明》有关香港选举问题的内容并没有“普选”、“民主”的字眼,强调香港回归后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完全是中国内政”,中央有“决定香港实行什么样民主制度的权力”。

 

白皮书称,香港《基本法》中订明香港特首和立法会全体议员最终由普选产生的目标,是中国“从国家全局和香港长远发展着眼主动规定”的,并非英国为香港争取,而《基本法》让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显示香港的“民主开放程度世所罕见”。

 

白皮书批评,近年“反中乱港”势力以夺取特区管治权、实施“颜色革命”为目的,挑战“一国两制”底线,危害国家安全,推行《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令香港民主发展重新回到正确轨道,这次选举修补过往的漏洞和缺陷,确保“反中乱港分子”一个也不能进入治理架构,发展香港的选举民主和加强协商民主,能维护政权安全和促进香港良政善治,为香港实现“双普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新立法会选举结果是「建制派治港」 评论忧与港府过于配合 成一言堂

 

在北京加强管控下的新香港立法会选举,虽有十数名非建制派人士获「开绿灯」得以成为候选人,但结果却是地区直选全由建制派人士当选的「清一色」结局,只有被民主党要求退党后组成新思维的狄志远循功能组别的社会福利界胜出,成为九十名新一届议员中的惟一非建制派。中文大学政治学者蔡子强形容,北京官员所说的选举「五光十色」,只能在「入闸」参选时出现,结果却是几乎「清一色」,忧虑将来的立法会与港府过于配合,未能起制衡作用。

 

新当选的九十名立法会议员在今(20日)天中午前陆续产生,三大板块中以地区直选最受关注。经点票后,直选二十席全由建制派高票夺得,被归类为「非建制派」的前民主派或自称民主派人士全部落败,得票率只有该区投票选民的2.9%至13.6%不等,包括政坛老将的前议员冯检基和黄成智。当中,参选新界西北的黄俊琅、新界北的曾丽文和九龙东的陈进雄及胡健华,更因所得选票不足3%而被港府没收选举按金;至于被视为最有力挑战建制派的港岛东候选人潘焯鸿,亦只得1.4万票,得票率为11.2%,远低于同区的工联会吴秋北(6.45万票)和民建联梁熙(2.68万票)为低。

 

一般认为,非建制派候选人得票率之低,反映他们不能说服或感召民主派支持者出来投票,但挟铁路工程吹哨人身分参选的潘焯鸿表示,今次选举投票率低、政府宣传不足、选举制度自身不足,以及政府在选举日推行免费乘车的措施,均是他落败的原因。以「最高得票率落败」的冯检基承认,对选举结果感到失望,在「非建制派」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来届议会将是「一言堂」,完全打破过去立法会有多元声音的历史。至于派出两名候选人均告败北的民主思路,其召集人汤家骅表示,低估了建制派票源的实力,亦反映香港的两极政治需要更长时间去改变,坚信「第三路线」并非行不通,会继续按「第三路线」工作及宣传。 功能组别方面,参选的非建制派候选人,只有声称走「第三路线」的新思维主席狄志远,以1400票击败朱丽玲(872票)和叶湛溪(196票)胜出,成为新一届立法会中的惟一非建制派议员。他在当选后表示,不认为个人在议会的角色卑微,即使「1对89」亦没所谓,会坚持争取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并以民意为本去监察政府,但亦乐意与建制派及政府在民生议题上合作。 他期望以四年时间说服非建制派支持者去支持非建制派阵营,在狭缝中争取民主。 此外,十名立法会议员均成功连任,但自由党党魁钟国斌和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的张华峰分别在「纺织及制衣界」和「金融服务界」败选,不敌工业总会副主席陈祖恒和证券业协会副主席李惟宏。

 

在立法会拥有四十席的选举委员会,多名议员成功循此组别出线,当中,梁美芬以1348票成为此界别的票后,而最低票胜出的,则是获得970票的前选委林智远。其他名人如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宏伟、前港府新闻统筹专员冯炜

 

光、投资推广署前署长卢维思及兰桂坊主席盛智文均告名落孙山。

 

以政党划分,在民主派退出的情况下,各建制党派在议席方面均有进帐,民建联成为大赢家,议席增加六席至19席;工联会议席亦有两席进帐,增至8席,成为第二大党;其次是拥有7席的经民联、新民党5席;自由党则维持4席。结果显示,有淡化政党角色效果的新立法会选举,并未能一下子摆脱政党的选举能力。

 

在选前,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曾经表示,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期望选举不搞「清一色」,要「五光十色」,故此选举结果可说是「建制全胜即是输」,据此,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明言,选举结果几乎「清一色」,相信并非北京所愿看见。他又说,北京过往指立法会过于抗争,来届的问题可能是过于配合政府。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选举争议不止 香港“民主”各自解读

 

中国国务院在香港立法会选举后一日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试图证明治理香港成功,但前一日流亡海外的民主人士罗冠聪才投书《纽约时报》批评北京假民主真独裁。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日 (12月20日) 发表了《“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根据其发布的记者提问,此举是因为刚刚落幕的香港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标志着发展符合香港实际、具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迈出重要一步”。

 

事实上,香港本次选举争议不断,在北京介入更改香港选制后,最后投票率以30.2%创历史新低,非建制派也完全落败,亲政府候选人则几乎全部当选。香港民主白皮书以这种结果代表“一国两制”的成果,表示目前目前治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增强发展符合香港实际、具有香港特色民主制度的信心”。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研究员黎恩灏告诉德国之声,选前关于香港选举法的修正案反映出,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进香港的自由和公平选举。而是为了对与选举有关的公众舆论和政治参与进行更大的控制。

 

他说:“如果政府真的想遵循国际标准或人权规范,他们应该允许在选举中进行多样化的政治表达或竞选。”

 

他提到,虽然2021年之前,立法会也不是完全民主的,但“一半的席位是由公众选举产生的,筛选过程要少得多,因此它更具代表性”。他表示,在新的选举制度下,立法机构将更多地集中在北京的手中,而不是社会的利益相关者,更加排斥公众意见和民众要求。

 

罗冠聪登纽时发声

 

白皮书中批评,“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没有民主可言”,称其“严密管控新闻出版,钳制言论自由,对华人实行种族歧视,实施严刑峻法”,在统治末期才“急速推进‘政制改革’”是别有用心,阻碍中国管治。

 

内容中强调香港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推进者和维护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而“反中乱港势力”则试图要以“颜色革命”为目的,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危害“国家安全”。

 

但北京口中的“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在流亡英国的香港民主人士罗冠聪听来只是共产党的民主宣传。他批评,“这场选举只是走过场”。

 

罗冠聪19日投书《纽时》说:“中国政府希望这场选举看起来是成功的,因为北京需要香港的外表看起来更”民主“。如果香港公民不参与投票,将破坏这场选举的合法性。”

 

他回顾2016年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并,有政治激辩也有城市动员,“公民们可以感受到选票的分量”,当年的投票率有58.28%.

 

《立场新闻》报道,本次选举中,传统民主派如民主党、公民党、民协集体缺席,“取而代之的是涌现多名‘自称非建制派’”。新闻内容提到,上一届立法会选举中选出的31 名非建制派“不是早被 DQ,就是被不同理由拘捕、囚禁,有些甚至已流亡异乡…。”罗冠聪强调:“人们不愿意投票给一个橡皮章立法会,然后假装一切正常。”他说,如果香港选举“成功”将帮助北京推进民主叙事。

 

香港民主发展是如北京所言“重回正轨”,还是像民主运动人士及学者观察,成为北京擦脂抹粉的工具,这项论述拉锯战势必会继续下去。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新香港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30.2%差过港英治下 评论指对新制投不信任票

 

北京大肆改革的新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即使加入新增让居于中国大陆的港人投票,才有135万人在地区直选中投票,投票率为30.2%,是自香港于1991年有直选以来的历史新低;参与民意调查的学者陈家洛认为,这会影响换届选举的认受性和公信力;另外,功能组别的投票率亦偏低,过往采用个人票的七个专业组别投票率更创历史新低,建制派的刘兆佳承认,这显示社会精英不接受新选举制度,意味他们会与北京处于紧张关系;而陈家洛则认为,这是对制度投下不信任票。

 

不过,香港建制派仍认为,30.2%的投票率已属不错,相信符合北京意愿;亲北京传媒更是以头版头条标榜由北京控制的选举委员会界别的投票率有98%.新华社则以「快评」表示,超过100万名选民投了票,「用实际行动粉碎了一些外部势力针对选举的谎言与污蔑,表明了真正的人心所向」,并以「踊跃」形容港人投票的情况。

 

另外,特首林郑月娥今(20日)早在离港赴京述职前,仍然不愿评论投票率,但强调是次选举已达致「爱国者治港、和选举安排妥当的目标,至于「深化」港人认识和认同「完善」的选举制度这目标,则仍须努力。她响应投票率较以往低时表示,如果高投票率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甚至有部分候选人藉此争夺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以及社会两极化,有如前年所见的「黄蓝分野」,这并非值得认同和开心的高投票率,甚至不是令社会迈向民主发展的高投票率。

 

新香港立法会选举昨日在没有传统主流民主派参选、流亡海外民主派人士呼吁抵制及选民冷漠的情况下举行,结果,选民虽有447万人之众,但投票率除了在头三小时之外,其余各时段的投票率均较2016年的上届选举低,多个票站大排长龙、越夜越多人的场面不再复见,反而是当局期望「谷票」的免费乘车优惠令不少港人趁机郊游或购物,以致车站人龙不绝,商场和景点亦有人满之患。

 

专业界别投票率急降 刘兆佳料香港专业与北京的关系会紧张

 

到了今日凌晨,港府宣布各界别的临时投票率,当中,地区直选有135万人投票,投票率是30.2%.但若扣去新增让居于中国的港人往边境票站投票的1.75万票,投票率只有29.8%,未能达到建制派人士设定的三成投票率。即使不扣除边境投票,今届立法会选举的直选投票率亦较2016年选举的投票率低28.08个百分点,即投票人数几乎减少一半。而与过往历届相比,亦属最低,包括香港回归中国前的1991年立法局选举,当年的直选投票率有39%;与回归翌年的1998年立法会地区直选有53.29%投票率相比,更是有天渊之别。香港回归后,投票率最低的是2000年43.56%,而最高则是2016年的58.28%.

 

功能组别方面,21.88万名选民中,有7万余人投票,投票率为32.22%,较上届选举的74.33%投票率大降42.11个百分点。各组别中,以公司票或选民人数少的组别的投票率较高,例如投票率最高的,是新增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界别的商界(三),288名选民中,只有3人没有投票,投票率是98.96%;次高是把个人票改为公司票的科技创新界,选民人数由逾万人急降到今年的73人后,投票率为98.63%;其次是不少非界别人士可以成为选民、投票率一向甚高的渔农界,投票率为98.27%.不过,采用个人票的组别的投票率则全线告跌,当中,社会福利界(19.41%)、教育界(29.02%)、医疗卫生界(医学界及卫生服务界合并而来,29.56%)、会计界(30.45%)、法律界(33.59%)、建筑测量界(38.28%)及工程界(49.1%)的投票率均由上届的七、八成高点骤降至历史新低。以社福界为例,2016年的投票率是83.65%,即今届投票率只及上届的两成三。

 

至于选民人数最少、议席最多、拥有四十席的选举委员会,其投票率最高,达98.48%,只有22名选民没有前往投票,当中包括宣称因病缺席的前特首董建华。

 

不时就选举进行民调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总监钟剑华表示,对只有三成的投票率不感意外,这在次前该所进行的民调已可预见,当中,市民对选举的冷漠是历年仅见,而高官呼吁、警力部署等消息更对选民的投票意欲有负面影响。参与民调的浸会大学政治学者陈家洛更直指,市民利用免费乘车到郊野公园,投票站则门庭冷落,便已看出人心所向,对港府来说无异是讽刺。 建制派评论员袁弥昌分析,投票率低的原因包括直选议席大减,候选人减少令较少人发动选民,非建制派支持者不出来投票;选举没有意识形态之争,对抗减少亦令选举热度消散。他认为,三成投票率对一个新制度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亦相信这投票率已符合北京意愿。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媒体看只有“爱国者”参选的香港立法会选举

 

上周日,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结束。 “仅限爱国者”参选的新规则大幅减少了直选席位的数量,并控制了谁可以参选。在这一变化下,香港本届立法会选举投票率创新低,非建制派全部落选。诸多媒体对这场选举可能会产生的后续效应做出展望。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01发表快评指出,“如今,香港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均已选出,他们能不能满足夏宝龙说的五个条件,切实有效地推动香港治理趋向良政善治,就格外值得关注。在过去,香港深受意识形态撕裂、黄蓝之争的困扰,建制和泛民、本土派互相推诿和内讧,导致治理效能低下,许多问题一拖再拖。而现在建制派牢牢掌控立法会的大权,自当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朴素道理,直面困扰香港已久的深层次矛盾,积极推动香港改革。毕竟,建制派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泛民、本土派之间互相攻讦、推卸,建制派的所作作为,不仅香港民众,而且北京,都会看在眼里,作出评价。建制派群体若做得好,自然会获得港人和北京的认可;反之,如果建制派群体做得不好,尤其是若有议员故意懒政或者为了一己私利阻拦改革,恐怕难逃大家雪亮的眼睛”。

 

评论引述新加坡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话说:“我认为,我们说一个政府受欢迎并不是说它要在治理期间的任何时刻都受欢迎……有时你必须彻底不受欢迎,但你在任期结束时,你应该给人民带来福利,这样人民才会认识到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必要的。”

 

评论写道:“这句话送给今天香港新当选的议员们非常恰当,他们责任重大,他们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们能否成为让港人和北京都认可的称职议员,事关新选制的实施成效和公信力。 ”

 

香港《明报》发表社论指出,“过去10年,香港政治愈益两极化和激进化,中央修改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投票率低很大程度是扭转香港政治局面的代价,关键是新制度能否促成温和中间力量壮大、促进良政善治。健康的行政立法关系,应该是不盲撑不盲反;健康的议会文化,应该实事求是不民粹。新选制之下的新议会,需要带来新气象,改变昔日陋习乱象,议员要提升议事水平,勿做橡皮图章。 ”

 

端传媒发表的深度分析指出,“新选制首次登场即面临低投票率,‘五光十色’论无人响应??这使得北京从后运动的绝对强势地位,走到一个难看且自相矛盾的局面。”

 

评论写道:“可见的选举工程比之往年有如气若游丝,市面上的选举氛围比较平淡。北京想要的忠诚反对派无法生造,要求建制派以选举工程提高投票率也属强人所难。”

 

评论指出,“在新政局下,全体建制派政党与国家队选委之间,能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将成为日后‘国家队’与‘香港队’拉锯的重要指标。而这种拉锯的首次试炼场,就会是明年的特首选举。而新上任立法会,与只剩余短暂任期林郑政府,将如何磨合,又将如何成为特首选举前哨战擂台,亦有少量观察价值。”

 

台湾媒体新头壳引述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的看法表示,“非建制派全部落选,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还是不免为香港的民主之死感到悲哀。他说,记得2008年去香港,曾采访过李柱铭、梁国雄等几位民主派领袖,当时他们对香港的民主化前景是有信心的。他们认为,实施立法会和特首的全面直接选举,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他认为,“香港的民主派抗争还在继续,和香港唇亡齿寒的台湾是香港坚强的后盾。现在台湾接受香港移民的政策中,还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希望政府能够改进,‘帮香港其实就是帮台湾自己’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引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级顾问研究员夏添恩(Tim Summers)的分析认为,本届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后政治改革方面不会出现进展,“但这刚好是北京计划的‘一部分’”。夏添恩说:“他们(北京方面)在过去五、六年间看到香港政治的激进程度大为增加……在2019年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往往是暴力运动之后,他们想切断这种激进的(做法)。”

 

▲德国之声(DW)12月20日报道: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投票率创新低、非建制派全落败

 

在港府全力呼吁市民投票情况下,投票率仍创下了历届换届选举的新低,而无效票比率也是历届最高的一届。另外,非建制派的候选人皆落败,亲政府候选人则几乎全部当选。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19日举行“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立法会换届选举,周一(20日)陆续完成开票作业,11 名自称“非建制派”及“第三路线”的候选人全部落败。

 

另外,如选前预测,此次选举投票率为历届选举新低,仅有30.2%,与2019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创下最高投票率大相径庭,当年共有约294万名登记选民投票,投票率达到71.23%.

 

根据《立场新闻》报导,落选的11名“非建制派”候选人,总票数加起来有 87,540 票,仅占总票数的 6.62%,其中有三人无法取回保证金。这些“非建制派”候选人包括,潘焯鸿、方龙飞、陈进雄、冯检基、谭香文、蔡明禧、曾丽文、黄俊琅、刘卓裕、黄成智及黄颕灏。

 

11人中,得票数最高的是九龙西区、民协前主席冯检基的15961票。冯检基从2015 年至今已连输5次选举,他表示对选举感到失望,认为败选因是投票率太低。

 

投票率创新低

 

这届地区直选香港共有135万个选民投票,整体投票率为 30.2 %,为1997年后有直选以来最低数字,2019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为71.23%……这届选举最高投票率的选区为新界西南31.67%,最低的是新界东南仅得27.58%.

 

另外,虽然投票人数超过 135 万,但有效票数为1323,185,代表无效票数目达到27495票,比率达2.04%,《立场新闻》指出,比2016年立法会选举的1.54%多0.5个百分点,也是历届立法会选举无效票比率最高的一届。

 

流亡德国的香港运动人士邝颂晴向德国之声表示,低投票率传达出一个清楚的信息,也就是所有香港人都认为这个所谓的选举是个骗局,他说:“没有人认可这次的选举,拒绝承认它具有合法性又或是当选人能代表香港及香港社会。”

 

然而,高票当选、首次晋身立法会的港岛东的工联会吴秋北对于今届投票率创九七以来新低,吴秋北则回应称,“投票率不代表一切”,又说市民的投票就是想解决一直以来积累的问题。

 

投票率低有何警讯?

 

邝颂晴指出,近30%的投票率几乎等于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给亲北京阵营的选民数量。当时,亲北京阵营的投票率大约是30%. “这表明政府仍然可以动员大量的支持者,这一点相当令人担忧”。 2019香港区议会选举是主权移交以来,民主派在区选中获得的最佳成绩,当时民主派和建制派获得的票数约为57%比41%.

 

选举前,香港当局逮补包括中文大学前学生会长苏浚锋等10人,并称他们公开煽惑他人不投票或投无效票,涉嫌触犯选举条例。邝颂晴向德国之声说:“我认为政府正试图在选举中创造一种恐惧的气氛,他们觉得如果他们逮捕足够多的人,那么公民社会就会被压制,没有人会再站出来说什么。”

 

HK01引述香港时事评论员袁弥昌指出,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民主派支持者只有一成受访者表示地区有值得支持的候选人,因此以民主派支持者为目标票源的候选人,当选机会似乎不太大。

 

他亦提到,若将历年立法会选举的投票意欲调查,与实际投票率比较,投票率一向只有一半左右。而今次选举投票意欲为48%,而实际投票率已起码有约三成,由此推断,建制派票源的稳定性相当高。

 

建制派大获全胜

 

如同该评论员的分析,亲政府的建制派在这次的选举中几乎大获全胜,西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所有直选地区都取得 1 席,他们所派出的10名候选人总票数达到 680,563票,占全部有效票的51.43 %.而工会联合会(工联会)派出的 3 人亦全部获胜,是继民建联的第二高。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选举后议会均是爱国者,只是背景不同,相信彼此在各方面会有不同意见“百花齐放”。针对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日前曾称建制派“全胜即输”,李慧琼亦表示不同意,并称选举竞争激烈,民建联在十区均“拼尽全力、百分之二百努力”,会努力珍惜市民给予的机会。

 

下届立法会议员由之前的70人增至90人,经选举委员会选出的议员占40人,功能界别选出的议员占30人,一人一票选出的地方分区直选议员由35人减少至20人。

 

林郑赴北京

 

立法会选举落幕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随即宣布于周一(20日)晚上至周四 (23日)到北京述职,向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汇报香港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最新情况。 《明报》引述消息报道,投票情况也是汇报的项目之一。

 

(立场新闻、HK01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2月20日报道:“五眼联盟”外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联合声明



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发表的“五眼联盟”相关声明 ? 网络图片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五国外长12月20日就刚刚过去的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了联合声明。上述5个英语国家是所谓“五眼联盟”这一情报共享联盟的成员。

 

声明称,“我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美国国务卿,就香港立法会选举的结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民主因素受到侵蚀表示严重关切。破坏香港的权利、自由和高度自治的行动正在威胁着我们期望看到香港成功的共同愿望。”

 

声明称,“自回归以来,具有不同政治观点的候选人在香港参加选举。昨天的选举扭转了这一趋势。今年早些时候对香港选举制度进行的改革减少了直选议席的数量,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审查程序,严格限制选民在选票上的选择。这些改变消除了任何有意义的政治反对派。同时,香港的许多反对派政治家——包括备受关注的‘国安法47人案’中的大多数人仍在监狱中等待审判,其他人则流亡海外。”

 

声明称,“我们也继续对《香港国安法》产生的广泛寒蝉效应,以及其对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日益限制表示严重关切,整个民间社会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支持政府议程的非政府组织、工会和人权组织已被迫解散或离开,而媒体自由也在加速被削减。”

 

声明称,“保护和平替代意见的空间是确保香港稳定和繁荣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敦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尊重香港受保护的权利和基本自由,包括《中英联合声明》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稍早通过表示,“选举改革和香港国安法消灭了香港的反对声音,是对自由的冒犯。”她呼吁,“中方应该允许言论自由,遵守其同意的《中英联合声明》,并根据国际义务行事。”

 

特拉斯后在发表联合声明时附文称,“昨天的选举暴露了北京正在努力消除香港的权利、自由和自治。英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站在一起,支持自由,并呼吁中国按照其国际义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