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政治体制改革”

温最近多次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引起社会议论,挺温与贬温各不相下,煞是热闹。认真想想,温冒出的不过是投众所好的调子,跟隔壁二妇站门口幺喝邻居圈好自家的鸡一样,何必为这点事又挺又贬,有那功夫打四圈麻将不好?

温对政治体制改革,其实是“二五眼”,没说几句就漏出“马脚”。他说,政改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否则就会“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在中国,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特定含义。查查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其中有专项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第一,必须由中共领导,即必须实行一党专制。第二,必须坚持中共意识形态,即毛思想、邓理论、江代表等,也就是必须实行思想控制。说穿了,温力挺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过是要求巩固中共的统治而已。它与民间企望的要求逐步削弱中共“领导”作用、逐步扩大公民权利范围的政治体制改革,显然不是同一思路、同一范畴。

不错,温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使人能够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不要一看到这句话就以为“正合吾意”,于是力挺,那您可就上当了。当年毛泽东允诺的民主、自由比温的指称要多得多:毛说过,他夺了天下,“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和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如此之慷慨许诺,让人抱以希望,结果呢,民主、自由毫无踪影,实际是血腥与黑暗的暴政统治。邓小平如何?他允诺“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也是很大方的,结果呢,二十万大军围堵北京,血腥屠城,依然是恐怖的暴政统治。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个一党专制的政体惯于以民主、自由的字句欺骗群众,忽悠世人。这个党写在宪法上的那些民主、自由条文,连刘少奇的人身自由都保护不了,难道您还信?

不妨坦率地断言:中共这个专制政党本是实现向宪政民主社会转型的改革对象,期盼由这个改革对象主导这场政治体制大变革而实现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实足的幻想。

温家宝为中共充当骗子

温作为中共最高层的第三把手、作为侍奉中共三代最高领袖的臂膀,他为这个党散布了数不尽的官话、套话、瞎话、谎话。他在总理任上,每次全国人大会后与国内外记者会面时,他都要使用各种伎俩欺骗听众,请看如下例证:(1)对六四事件,在2004年记者会上,他说:“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成功地稳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血腥屠城不见了,学生运动的爱国性质失踪了,改革因此而停顿了,全国因此而禁声了。温的回答把这些真实情况一概掩埋,让你看不到中共所犯罪行。(2)关于达赖喇嘛指责中共灭绝藏族文化,在2008年记者会上,他说:这种指责“完全是造谣诬蔑”,吹嘘中共“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这个立场是不会动摇的。”事实却是:一场所谓“民主改革”的结果,使原有的2500余座寺庙仅剩70余座,原有约11万僧尼仅剩7000余人,甚至让喇嘛、尼姑俗女各站一边,强迫彼此挑选成婚。把《大藏经》用于沤肥,把佛像画卷用于制鞋。这些就是斑禅喇嘛调查所得而写给周恩来的7万言书的内容。这难道不是中共在灭绝藏族文化?(3)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引起台湾方面关注,这项法律授权国务院与中央军委在确认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使台湾不会分裂出去。这项法律的战争性质或以战争进行威胁的性质明摆在那里,温却一口否定,在2005年记者会上,他说:这“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也不是一部战争法。”台湾人民会相信这种颠倒黑白的谎言吗?(4)关于反腐,在2004年记者会上,他说:“我郑重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保证,要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处理贪污腐败分子,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2005年7月21日下午6点人民币宣布升值2%,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就在下午4点国务院开会布置这一秘密通令后,至5点45分升值开始前,由于秘密走漏,有228亿美元突然兑换为人民币,瞬间净赚37亿多人民币。案件涉及京、津、沪、穗等13个城市,部门涉及金融机构、党政小金库、国企和私人富豪。温虽严令查处,但没有相应魄力,只得不了了之,温的所谓保证宣告落空。欺骗舆论,欺骗公众,替中共的种种恶行涂脂抹粉,为中共的腐烂权场维持秩序,这就是温家宝的本职工作。

温家宝的不归路

温不信仰马列,毛的思想更不放在眼里。他热衷于罗马皇帝马可•奥勃留•安东尼所写的语录体心得《沉思录》。全书译成汉文只八万字,他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该书所以有这么大魅力,是因为这位皇帝对人世的感悟可以触类旁通,启发性极丰富。试举一例:奥勃留说:“丢开你的意见,那么你就丢开了这种抱怨:‘我受到了伤害。’而丢开‘我受到了伤害’的抱怨,这伤害也就消失了。”这段语录,不同的人读后会有不同的体会,或曰:不要因小失大,或曰:凡事宜大度对之,或曰:不固执己见为上,人言人殊,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沉思录》对温有什么影响呢?他从《沉思录》的反复阅读中引出一个结论:叱咤一时的伟人最后都消失了,烟消云散了,有的成为故事,有的甚至连半个故事都算不上。他似乎看穿了伟人之风云短暂。他对印度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奥义书》也相当熟悉。该书记载印度教数百年中诸多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已知的《奥义书》有108种。佛教思想就源于该书,佛陀将其中的精华加以提炼,成为佛教的经典教义。温会见印度友人时就以盛赞《奥义书》表示对印度古文化的推崇。

如果温以学术思考为业,当可显示他的不凡才华,可惜,他钻入中共上层,在权场上搏斗,与他拥有的哲学意识形成悖逆状态。他越是拼命为中共效劳,就越是为自己思维中的豁达、超世观念而苦恼。这种苦恼情绪化为他的诗作《仰望星空》。诗中写他仰望星空隐匿的“真理”、“正义”,“它是那样的寥廓而深邃”,“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这种怅惘而空漠的心绪使他难以自安。而日常的政事又催迫他必须丧尽天良为中共卖命。他不是一般党员,也不是中层当权者,他历经种种严格考验而攀上高层,对三代最高领袖均因应自如,他已溶化于那个权斗最严酷、最黑暗的集团中,成了中共暴政的实施者。这是一条不归路,只能走下去而不能存在半点犹豫。只要了解曾经充当中共短期领袖的瞿秋白因一篇《多余的话》而被毛判为“自首叛变”又被周命令掘坟毁骨,就可知道这个党在高层决斗中杀无赦的残酷和灭绝人性。温如敢于透露半点动摇意念,面临的就是瞿秋白的下场。

目前,他只能唱唱各种高调而没有多少实权,这正是他的存活之路。他在1个月内于国内外4次鼓吹政改,中共越是不敢搞、不能搞政改,他越是强化政改之必要,以笼络国内外的同情,向其同僚示威,这是他在显示自身存在的价值。他没有多少实权,他的调门再高也不会影响实际的权力运作,所以,八位决策者也就不与其理论,他力荐新思想也就增加了安全度。他尽可放心疾呼政改、放心扬言普世价值,没有人可以奈何他。不过,要看到,这终究是权力高层的分裂迹象,这种分裂如何发展,当是时政者密切关注的对象。

温家宝的人性与党性

温的确活得很累。冷静下来,他偶而会有茫然的感觉。2008年,他在纽约出席侨界共聚的午宴时,想到总理任上多灾多难,不由悲情地道出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希望如此卖力效劳,死后能有公正评价。后来,他在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社网与网友交流时又一次坦白他的悲情。希望死后得到公正评价,还不是那种死后哪怕洪水涛天的心态,这种心情是人之常情,显示了一点人性的味道。他时常为苦难者落泪,就是人性的表现。不过,他可能分不清人性与党性的区别,人性只是不自觉的一时的流露,实际却是一心朝着遵守党性规则而奔波,这是温家宝的悲剧。

(2001.10.2)

──《观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