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转型路径探讨”征文
今年是中共党内“改革派”特别凋零的一年。虽然自从2003年李慎之先生去世以来,中共党内“改革派”就在不断凋零,先后有赵紫阳先生、何家栋先生、龚育之先生等“改革派”的元老不断去世。但是,李慎之先生、赵紫阳先生、何家栋先生和龚育之先生并不是在同一年去世的,而是分别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去世的。
而与之前大不一样的是,在2010年这一年,一下子就有宗凤鸣先生、朱厚泽先生、谢韬先生、李昌先生、李普先生和蔡定剑先生等六位著名的中共党内“改革派”元老与体制内学者相继去世。
1月7日,《赵紫阳软禁中的谈话》作者、原中共领袖赵紫阳的知交宗凤鸣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0岁;5月9日,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朱厚泽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0岁;8月25日,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9岁;9月3日,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李昌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5岁;11月8日,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2岁;11月22日,著名宪政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先生因病去世,享年55岁。
在以上六位先生中,除了蔡定剑先生年纪较小外,其他四位先生由于其资历,称他们为中共党内“改革派”元老都是名正言顺的。虽然蔡定剑先生年纪较小,但由于他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局长,以及后来又成为著名的宪政专家,所以称他为体制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可以的。六位元老级人物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相继去世,确实是中共党内“改革派”特别凋零的表现。实际上,又何止是凋零呢?
作为著名“三宽”言论倡导者的朱厚泽先生,在去世之前曾经说:“我们这些老人的存在(指倾向政治改革的老人们),给年轻人以希望,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希望。”他接着更直接地说:“没有希望。你们眼中的希望,是因为看到我们这些老头子还活着,所以你们有幻想,但连我们自己都不抱幻想。”
朱厚泽先生的这句惊世话语,一下子激起了千层巨浪,有人甚至将它称为朱厚泽先生的“政治遗属”。需要说明的是,这句话语不仅说明了朱厚泽先生对自己所身处的中共党内“改革派”不抱幻想,而且对自己曾经为之服务一生的中共政权也不抱幻想。
对此,香港《动向》杂志在2010年5月号上发表了《朱厚泽带走了中共最后的希望》的评论:“随着朱厚泽的离去,中共党内民主化和中国政治改革的所有幻想都彻底破灭了。寄希望这个体制能够改革完善、成功转型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寄希望于胡耀邦、赵紫阳、朱厚泽这样的好人力挽狂澜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这不仅是朱厚泽的悲剧,也是中共的悲剧,更是被中共绑架了的这个国家和世界的悲剧。”
也是在朱厚泽去世以后,一个名叫“若水山人”网友写了一篇《送别朱厚泽:改革死了》的文章,“送别朱厚泽先生,也送别‘改革派’所谓的‘改革’!”“若水山人”接着说:“现在还要不要对‘改革派’抱有幻想?我的看法是不必了。他们的存在,只是给大众灌迷魂汤而已。究其本质,‘改革派’仍是这个集权体制的螺丝钉,仍是希望维护中共政权的统治。”
实际上,“若水山人”的文章代表着民间对“改革”以及“改革派”的一种新认识。除了“若水山人”之外,陈永苗等一批青年学者曾在2008年12月份出版了一本《改革之死》的书。也许,“若水山人”就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才说出这样的话语。《改革之死》一书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改革”,如果非要说“改革”的话,那么“改革”也早在1989年“六四”屠杀时就死了。
除此之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说明了中共党内“改革派”对他们自己以及对中共政权的不抱幻想。2010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诞辰95周年的纪念日。为此,胡耀邦担任总书记时期的十四名老部长组织了一次纪念会。然而,与以往不同的,这次纪念会却开得一片悲凉。甚至胡启立、郑必坚还数度哽咽地说:二十年前,我们党还是很有希望的;没想到二十年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实际上,又何止是中共党内“改革派”对他们自己以及对中共政权失去信心,连中共政权自己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据博讯报道,今年7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中共政权计划为其“准备后事”。博讯的报道说,“据说,有中共高级智囊建议,在资料馆的重要资料库设置自动销毁装置,在必要的时候,彻底销毁那些有可能对他们极端不利的‘党史资料’。据说这一建议得到了政治局常委三位常委的支持。”此外,博讯的报道还说,“派去采访这次会议的新华社记者刘XX说,和他们报道的喜庆气氛不同,这次会议上迷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
这就是说,中共政权本身已经闻到了它将要死亡的气息。也就是说,经历了三十年“改革”的中共政权即将走入历史的坟墓中。令人吊诡的是,两个月之后的2010年10月8日,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一声宣布,就彻底将中共政权推进了历史的坟墓。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目前中共政权还依然继续运转,但它只是一具死而不僵的尸体而已。虽然它有时还会像僵尸一样复活反抗,但最终必将被民间力量彻底埋葬。
对此,获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波先生曾经大声疾呼:“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若水山人”也说:“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力和希望,已不是如‘改革派’所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体制内’,而是变革的力量在民间。”
中国转型的变革力量来自民间。这就是为什么刘晓波、张祖桦诸先生要发起《零八宪章》公民运动的原因,也是刘晓波之所以被中共政权重判的原因。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从《零八宪章》发布以来,不到两年时间,中国的民间力量,也就是公民社会的力量,已经在坚实地成长壮大,并正在一步一步地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