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如果现在就一人一票,大家肯定赞成高福利、分财产。还保护什么私人财产,先分完再保护,完全有这种可能。它会一下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的场景。”

此论一出,恶评如潮。腾讯网投票区显示,85%以上的网民反对柳传志的言论。柳传志本人未见回应。一位名叫李翔的原《经济观察报》记者写了篇短文“柳传志的本意与苦心”,替柳传志作解释。

李翔说:“我以为柳传志先生的意思是,如果现在就发生了剧烈的社会运动,全民讨论如何处置邓小平所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财产,难免会陷入先均贫富,实现了所谓‘平等’之后,再来讨论保护财产权的问题。”

我以为李翔的解释比较符合柳传志的本意。理论上,柳传志并不反对普适价值,不反对一人一票。另外,柳传志也不认为中国民众不懂得尊重私有财产,一旦有了民主就会搞多数的暴政,5个人投票决定分掉第6个人的财产。不,这不是柳传志的意思。柳传志担心的是现在。柳传志担心,对于目前中国既有的财产配置格局,大多数民众很可能是不接受,不买账的。在民众看来,现在这批富人的财产,大多数都来路不正,纯属不义之财;因此,一旦大家有了选票,他们很可能会搞经济清算。这样一来,现有的经济秩序被打乱,经济发展的势头被中断,就算不至于堕入万劫不复,起码也需要花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

那么,上面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

早在8年前(2004年)写的“纪念六四15周年”文章里,我就讲到:如果中国实行了民主,“可以想见,伴随着政治的开放或松动,有大量民众,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所谓弱势群体,不会接受财产分配的既定格局,他们会强烈地要求重新洗牌,对以往的经济不公正进行矫正。在这一矫正过程中,势必将有大量官员受到追究和惩罚。既有的财产分配格局将经历大规模的震荡,从根本上被打乱,新的、能被广泛接受认可的经济秩序必须经过一段很长的时期才能逐渐确立。和未来中国这场经济乱局相比,俄国和东欧等国曾经出现的所谓经济乱象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

软禁中的赵紫阳也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赵紫阳正确地指出:“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是在黑箱作业下做起来的。这便于权钱交易,便于侵吞国有财产,致使国有财产大量流失。尤其以建设为名,大搞圈地、圈钱,实际上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这跟原苏联不同,他们是在现代民主转型中改革的,是公开发股票,每人一份,虽也有贪污腐败,但都受公开舆论监督,又有多党相互竞争,谁也不敢作得过分。俄罗斯改革曾一度振动较大,但现在他们的经济也在高速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现代政治也转型了。”??

在上面这段讲话里,赵紫阳指出了中国模式与苏联和东欧模式的根本区别。苏东的私有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不管有多少问题,但毕竟是在有公共监督和民主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的。在那里,人民有发言权,有投票权,这就使得那里的改革——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一种基本的合法性,因此其结果也就基本上能为民众所接受。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的改革完全排除了公共监督与民主参与,等于是一场公开的大抢劫,所以它的结果决不可能被民众所承认,由此形成的财富分配格局也就决不可能被民众所接受。当民众还慑于专制统治的淫威,还没有发言权的时候,他们只好忍受,只好满足于从权势者的豪华筵席上拾取一点残羹剩饭;可是,一旦民众赢得了民主权利后,情况又会如何呢?他们难道不会要回本来就属于他们的那份财产吗?

柳传志清醒地意识到,在当今中国,大多数民众对现有的财产配置格局是不接受不认可的,整个社会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冲动要求重新洗牌。应该说柳传志的这一事实判断是对的。但是,他对这一事实采取的价值立场却是完全错误的。柳传志怕清算,所以反对在今日中国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但正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没有民主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才导致了权贵私有化,才导致了既成的财产配置格局没有合法性,才导致了民众对清算的正当要求。

六四过去二十多年了,中国的改革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现在才开始纠正,不得不付出很高的代价。但问题是,如果我们现在不这样做,以后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