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季节再次到来。全国各地的代表已经来到北京,参加政协以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年度会议,本届“两会”的背景,则是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阴晴不定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以及普通公众既包含期待也透露着淡漠的眼光。
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又一波改革浪潮至今,又有20年过去了,而民众日益感到对“改革红利”的分享已经越来越不够,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也逐渐陷入停滞和“疲倦”状态。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有过的大刀阔斧的“闯关”式改革已彻底成为过去式,公众已经习惯了改革停留于局部性的修修补补,乃至彻底裹足不前。
更为不利的影响是,改革一词本身也已经被“污名化”,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成为利益集团借机自肥的代名词。一些改革中的不当行为,如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公正、不透明的私有化,为这些观念的形成创造了土壤。在此背景下,更有一些学界人士宣称市场化是问题的根源,主张回到过去。2008年开始的西方金融危机,使世界范围内的意识形态潮流变迁的影响也渗透到中国,加上国内媒体对西方陷入危机程度的夸大,更加剧了人们的认识混乱,造成原有改革共识的破裂。
但无论人们的认识如何,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与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停滞不前乃至倒退,目前只会使过去30年里逐渐成形和壮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从中渔利。连中国政府媒体《人民日报》在两会前夕也罕见地发表评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直指既得利益阻碍改革的风险。文章极为准确地把现实情况描述为:“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改革停滞的一个表现是政府职能转变不能有序推进,目前的问题仍是在政府应当作为的领域,例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的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而一些政府本应逐步退出的领域,其角色却有越来越强化的趋势,例如近年来国有企业扩张,侵占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政府利率管制造成金融市场的严重失衡等。政府角色不清晰,调整机制失灵,加上政府官员自身的素养不足,腐败猖獗,造成广泛的社会治理危机。官民矛盾尖锐,群体性事件增多,网上舆论越来越激愤化,都是这种治理危机的具体表征。
一年以来,中国社会面对这种治理危机已经表现出自发的反应,从草根阶层中出现了诸多寻找出路的努力,典型例子便是乌坎事件。恰好在两会前夕,乌坎也进行了选举,这代表了普通民众自发寻求治理秩序,进而实现社会公正的努力。这些地方民主试验必将对整个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媒体、社会舆论对公共议题的探讨也越来越多样化、理性化,这些都为中国寻找新的改革共识奠定了基础,有待与上层的认可与呼应达成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更好转型。
当然在2012年这个中国政治领导层换届的关键年份,不大可能期待改革出现分水岭式的突破,不论是在社会还是政治层面,“维稳”都是今年的既定主题。但现行经济、政治与社会治理模式的持续所可能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许多方面的警觉,其反映在经济形势、社会行为、道德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征象,已经非常明显,不待智者而识之。正如前述的《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改革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和担当。”
“两会”是中国极少的上下层沟通的政治平台之一,但近年来“两会”空洞化、形式化、场面化、娱乐化的趋向,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不满,各种“雷人”提案和言论备受嘲讽。这一方面和“两会”代表的组成及个人学识、素养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改革的失望与疲倦。人们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讽刺的“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到现在不仅愈演愈烈,而且连“不说白不说”也做不到了,充满了盲目的赞颂与贡谀之词。少有的一些反映民间呼声的提案,例如要求官员财产公示加快的提案,也是年年提,年年不了了之。
“祸患常积于忽微”,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繁荣和强盛,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而在一个问题重重的社会,一个本应严肃讨论这些问题、真正“参政议政”的场所,变成歌舞升平的“秀场”,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两会”前夕,中国政府延续去年高调强调“文化”的路径,大张旗鼓地呼吁恢复“雷锋精神”。其实与其倡导如何做雷锋,不如倡导如何做一个有权利意识的现代社会的公民,而不是匍伏于威权脚下的臣民。中国亟需以进一步的改革和转型与世界主流文明接轨,回归一种正常社会,为此,也需要一场正常的、真正能形成改革共识、进而改变现实的“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