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illager inserts his ballot into a box at a polling station in a school in Wukan village, Lufeng city,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1 February 2012. Residents of the restive Wukan village in southern China held a symbolic election on Wednesday (1 February 2012), a small step towards grassroots rights in a center that is now a benchmark of rural defiance against land grabs and corruption that blight villages nationwide after a rebellion last year against abuse of power and the illegal sale of hundreds of hectares of farmland in the village. More than 6,000 villagers streamed into a school amid brilliant sunshine. The open-air election was held in a courtyard before a red election banner as patriotic songs blared from speakers. The vote will select an independent election committee to oversee upcoming ballots, including one for the village committee on March 1.

 

 
 
 
 
 
 
 
 
 
 
 
 
 
 
 
 
 
 
 
 
 
 德媒认为汪洋的胜利是他作为改革者的信念的胜利,他可能会更上一层楼,因广东的经济模式符合北京领导人的愿望。调查表明,尽管经济繁荣,中国人却日益不满。

汪洋的相反模式

《法兰克福汇报》5月15日认为,”薄熙来依靠国家控制、国家建设项目、国企和政府财政输送,虽然推动繁荣,却导致过度债务。”

该报写道:”薄熙来的上升和失败,衬托一个在中国之外很不出名的相反模式。汪洋在广东担任省委书记与薄熙来任职重庆时间一样长,之前他担任过重庆市委书记,即薄熙来的前任。除此外,两人很少有共同之处。薄熙来表现出工人领袖的风格,他是富有影响力的高干子弟。而汪洋是为数很少的真正从工人做起的高官,他要是走运的话,10月份会进入政治局常委会。

“汪洋的胜利也是其信念的胜利。作为改革者,他相信透明、参与和私营经济。广州是第一批公开预算的大城市。2011年,汪洋对渔村乌坎抗议当地腐败干部没有镇压,而是允许村民选举自己的领导。这位中共党员虽然并不因此就成为想要废除制度、实行民主的人,但这些例子表明,在现有统治制度下什么是可能的,现代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派系斗争有多大影响。”

文章指出:”虽然如此,汪洋的回旋余地也很有限,当他2月份会见联邦总理默克尔时,默克尔访问适度批评性报纸《南方周末》的计划被临时取消,因为当局担心会讨论新闻自由。汪洋也未能在广东实施一个相对进步的新劳动法。如果实施,这个法会使劳资协定成为可能,甚至重新引入1982年从宪法中删除的罢工权。

“尽管如此,汪洋可能会赢得更多的政治分量。不仅因为他和未来总理李克强和现任党和国家主席胡锦涛一样都来自安徽省、并在那里照管过胡的共青团,而且也因为汪洋在广东谋求的经济模式符合北京领导人的愿望、五年计划以及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的建议。”

“中国人越来越不满意”

《世界报》5月14日写道:”中国人的不满在增加,正如一份最新调查表明,尽管经济繁荣,十几亿人民现在不如20年前幸福。中国领导人虽然推动增长,却忽视了社会网络的建设。

“贫富鸿沟的不断扩大造成社会紧张,工作和收入都不稳定,医疗保健费用飞涨。”

该报引述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的话说:”国家富了,资金却被浪费。平民百姓虽然为国家的富裕做了贡献,最后却两手空空。较贫穷的中国人压力很大,他们感到有点被排除在外,从繁荣获益的主要是上层。”

文章认为:”以往’铁饭碗’的概念意味着通过单位从摇篮到墓地的社会保障,如今中国却充斥着艰难的生存竞争和社会不公正。

“美国南加州大学学者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的研究确认,在1990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人的幸福指数迅速下降。

“虽然收入增加,但对富豪的嫉妒和个人期待的增长很容易毁掉满意感。尽管如此,问题是经济增长如此迅速,人们何以不能至少感到稍微幸福一点?

“伊斯特林提供了一个明确信息:仅仅增长是不够的,必须伴随社会安全。”

报摘: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