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你的自由,促进我们的自由。
——昂山素季
这不是一部我们以往所熟悉的充满控诉的政治片,只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传记。这是一个普通女人,她在西方生活了28年,远离政治,相夫教子,过着平静的生活。这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一个被誉为“女曼德拉”的人,一个充满神性的人,一个为自由呐喊与抗争的人。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父亲自由的血。当1988年3月,在为探视母病偶然回国,目睹了军政府残酷镇压学生后,她震惊无比,义无返顾地响应受害者、知识分子的要求,投入了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行列中。
昂山素季的名字,一头和父亲昂山将军相连,一头和甘地、曼德拉紧密相连的。他们站在她身后,赋予了她神的力量。对很多缅甸人来说,她的面庞和眼睛让他们深深怀念起为独立而死的国父。
本片导演是法国著名影人吕克•贝松。他说:“这是一个女人手无寸铁的战斗,她只是用自己的善意和智慧来战斗,就像甘地一样”,“在历史上,你能够找出几位这样的女人?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情,但却被拘禁了24年”。或许,她唯一的“错误”就是成为了军政府的“维稳”对象,而任何极权政权对待异议者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1. 非暴力不合作——神的力量
网友阿信在关于本片的影评中说得很好。昂山素姬之所以 “超越圣女贞德” ( 吕克•贝松语),得益于“非暴力运动”。20世纪以来,面对殖民统治、种族歧视、专制政权等人类社会的毒瘤,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图图、瓦文萨、哈维尔、昂山素姬等人倡导与坚守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种运动以“爱”为精神资源的非暴力运动以怜悯与宽恕来对待残酷和暴戾,与原先的暴力革命大异其趣。后者以“仇恨”为精神资源,在“以暴易暴”的漩涡中不可避免地完成正义与非正义的互换,堕入被打倒者的老路。于是,当一批又一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成功时,才发现追求到手的是权力,而不是当初的理想。反抗者和压迫者成为基因相同的亲兄弟。他们在自以为是地拯救了人民之后,又把人民带到了地狱入口,并把自己也填了进去。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软弱无力的委曲求全,而是无言的抗争;不是消灭敌人的肉体,而是征服对手的灵魂。本片经常被人拿来和《甘地》相比。这两部片子因其刻画的人物而闪耀着神性光芒和人性光辉。昂山素姬曾说,绝对不能采取以暴易暴,这种方法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非暴力主义首先在精神上便压过了对方,仿佛在说:“你所拥有的只是地狱的暴力,而我拥有的则是神佛的悲悯”。所以,非暴力主义者都有着宗教的关怀和信仰的力量。对这些人,我们已经不能以“战士”来称谓他们,甚至不能以“英雄”来称谓,他们只适合一个名词,那就是“圣徒”。
真希望网上热衷于与人大打口水战,彼此互殴,状若狂犬,把人身攻击当做辩论利器的某些“民主派”们能看一看本片,反思一下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整片风格舒缓柔美,不过,不多的一些军政府镇压学生的镜头已足以勾起国人惨痛的记忆。
杨紫琼成功把握了人物特点,不论是在外形、气质还是人物性格上都非常到位。通过这部电影,她给我们再现了一个真实的昂山素季,她身上的勇气、坚定的目光、优雅的微笑。最令人难忘的是,片中昂山素季面对所有人(包括监视她的军人)时自始至终的微笑和面对困窘与威胁时傲立如松的挺拔。她瘦弱的身体里迸发出一股不屈的强大力量,有种佛教禅修般的沉静与坚韧。
她柔弱如花,单薄似草,谦卑若泥,然而却内心强大,坚韧无比。她说:“对一个个人或者一个国家而言,最了不起的天赋是无畏——不是全然的血气之勇,而是打从心中没有恐惧”。当她的生命与使命联系在一起时,她展现了一个“圣徒”的光辉:面对政府刺杀她的传言、她从容向百万群众发表演说;她以绝食至死为抗议,为狱中战友争权利;在随时开枪的威胁声中,她坚定地一步步走向直指自己的枪口,在黑洞洞的死亡面前只是平静地闭上眼睛。
此非大勇者不能为。能够这样做的人,心中早已舍弃了恐惧、恨怒。这正是昂山素姬超越圣女贞德之处,更是“非暴力主义者”超越“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根本之处。
被软禁在家与世隔绝的昂山素姬并不孤独。她是新世纪全球最著名的政治偶像,全世界(当然,中国有特色,因此不属于这个世界)都站在她身后。 2005年6月19日,昂山素姬60岁的生日,全球14个国家爆发示威,要求释放昂山素姬。电影中,诺贝尔和平奖颁典礼上,乐队奏响Damien Rice专为她作的一曲《unplayed piano》,昂山素姬在软禁的家中弹起这首曲子,甚至看守她的军人也对这神奇的音乐动容。这是吕克•贝松这位光影大师的神来之笔。
当然,本片也非毫无瑕疵。杨紫琼在处理昂山素季演讲那一场戏时,因为不懂缅语而略显平淡,激情和张力显得不够。
2. 大爱无言
艺术大师的叙事文本中都很讲究故事结构和技巧。本片中,昂山素姬的政治经历形成主线,而她与那位英国丈夫迈克•阿里斯之间凄美的爱情则是副线。
电影之初,昂山素季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尽管她出生于缅甸的政治世家,但毕竟在英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要不是因为母亲的病重,她也许不会回到那片被军政府所掌控的土地。她的哭、她的思念、她的挂欠、她的孤独都在这条副线中展现出来。虽然昂山素季的丈夫和孩子一开始还被允许到缅甸对她进行探访,但随后,军政府出于瓦解这位瘦弱女子的意志的动机,没收了她儿子的缅甸护照,并开始拒绝给他们发放签证。从此,她与丈夫和儿子两地相隔。为了民主,昂山素季隐忍着对他们的相思,而阿里斯也在对妻子的牵肠挂肚中心力交瘁。 虽然,两人因政治原因而无法长相厮守,而他俩对彼此的爱是如此坚定而让人动容。基督徒阿里斯懂得使命对妻子的召唤,全力支持妻子的民主事业,甚至贡献出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爱。他们彼此呼应,一个在缅甸国内坚守,一个在国际上奔走呼吁。
与相爱的人分离,总是让人难过的。而支撑昂山素季和阿里斯度过相思之苦的正是他们对真正自由的向往、追求和坚持。
1999年3月,阿里斯因癌症在牛津逝世,生前他知道昂山素姬一旦离开祖国,就再也不能回去,因此拒绝了与最爱之人的最后见面,用生命为妻子的事业做出了最后的贡献,信守了自己的一句郑重承诺“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的昂山素姬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此刻的她,表现出了一个女人的柔软,她觉得自己对不住丈夫,对不住孩子,欠他们太多太多,甚至在丈夫弥留之际也无法去到他的身边。但她身肩父老之托,人民之望,使命大于家庭,只能在牺牲家庭中拥抱国家。家庭这一复线与政治运动相交织,让我们看到神性光芒与人性光辉交相辉映。
记得以前看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剧中那位人世洞明的杨老爷子这样评价瞿恩:“他其实是个有大爱的人。大爱,其实无言呐。”
因为有爱,所以无惧。因为无惧,所以大勇。或许,这也是昂山素姬,是全体非暴力民主圣徒的最佳写照。
3. 主旋律?猪旋律!
中国并不缺昂山素姬那样的人,也不缺与吕克•贝松同样才华横溢的大导演。中国电影不缺投资,不缺市场,不缺故事,不缺技术,只缺一样——灵魂,尤其是那从天而降的人性之光。为何?
我的博文《和谐的最佳译法》中说:“‘主旋律’是什么旋律?是红歌嘹亮,是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一个在正邪大战中取胜的我党,一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简单逻辑,一个‘从胜利走向胜利’,‘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直线史观,一个‘真理在手跟我走’的高大全形象,一块‘为人民服务’的匾额,一套以人民自命的招牌,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官员形象。‘主旋律’也好,‘先进文化’也罢,实质都是意识形态的变脸。杀灭一切不同声音,禁止喧哗,让大家都向‘主旋律’靠拢,这才是‘和谐’的本意”。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切艺术创作由党掌控。“广电总菊”手持剪刀严阵以待,又哪里容得下中国电影拥有自己的灵魂。也许中国电影曾经有过自己的灵魂,也早已被阉割。“广电总菊”们其实只是在养猪,而银幕上的一切热热闹闹,不过是欢猪咯咯的旋律而已。
也许,网民们的评论值得参考。
洋参丸123:刚看完下载的电影《昂山素季》,看来此片不会在我朝上映了
Sirpnity_Snider:今天想去豆瓣看一下《昂山素季》的影评,但惊觉豆瓣没有此片资料。欲上贴吧发问,却被告知非法词条。一瞬间我什么都懂了。
4. 光之城
《昂山素季》片中一切的一切,我们曾经历,我们将经历。
有时候我忽然会想,要是俺们印在钞票上的老头也死得那么早的话,就不会因为后面可劲儿糟而惹人诟病了。真是讽刺。而同样讽刺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这里的当权者喜欢与独裁者为伍,一听见“民主”、“自由”这些词就禁不住恐惧得浑身发抖,官媒猛烈抨击西方价值观,极力将民主、自由污名化,却依然声称对得起为这些词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错乱?而脖子上顶着“空、空”作响的被官媒清洗过的罐子脑袋的人们也就认为西方推行民主、自由的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是极力要将别国搞乱,置于死地而后快的。
社会黑暗、道德滑坡、贪腐盛行、爆炸抗议事件无日无之,言论压制,处处呈现一派末世之景。何去何从?在这样的时刻,有人祭出“忠于革命忠于党,立场坚定斗志昂”的雷锋当作救命稻草,有人乞灵于“一片红丹丹的世界”。有人则从非暴力运动者身上看到了未来。
艾未未事件告诉我们,我们自以为的安全其实是一个幻像,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那样。我们其实还是生活在一个恐惧编织的世界里。顺道问大家一个问题:还有人觉得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吗?
不论官方如何狡辩,《刑法》第73条的存在明白无误地昭示着中国变为警察国家的前景,而光诚等先驱和勇者们则告诉我们:当他们被触碰时,将会是何等的疯狂。在陈光诚事件中,顶着“人民”幌子的政府成了全民和世界舆论的对立面。一位网名叫“玫瑰”的女孩因为帮助陈光诚逃离而被警方于南京家中逮捕,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勇士。
极权主义是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础上的统治系统。它将阴影投射进每个人的心中。长时间生活于其中,人们会不知不觉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心灵扭曲,逻辑怪诞化,行为野蛮化。它很容易使人将恐惧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为习惯。《昂山素季》让我们看到:只要你心中无所畏惧,你就背叛了它,超越了它,抛弃了它。《昂山素季》更让我们看到:只要为自由而不懈奋斗,暴政终将被压垮。
它在我们面前铺开一片新世界,一座飞越恐惧、远离暴政的光芒之城。你可以走近,你可以触摸。这样一座装满光芒的城堡能驱散我们心中的迷茫,让太阳照进心中灰暗的角落,让无数人在苦闷中看到希望。
希望并不遥远,光芒就在前面。
现在就看你的了。
——昂山素季
这不是一部我们以往所熟悉的充满控诉的政治片,只是关于一个女人的传记。这是一个普通女人,她在西方生活了28年,远离政治,相夫教子,过着平静的生活。这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一个被誉为“女曼德拉”的人,一个充满神性的人,一个为自由呐喊与抗争的人。她的血管里流淌着父亲自由的血。当1988年3月,在为探视母病偶然回国,目睹了军政府残酷镇压学生后,她震惊无比,义无返顾地响应受害者、知识分子的要求,投入了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行列中。
昂山素季的名字,一头和父亲昂山将军相连,一头和甘地、曼德拉紧密相连的。他们站在她身后,赋予了她神的力量。对很多缅甸人来说,她的面庞和眼睛让他们深深怀念起为独立而死的国父。
本片导演是法国著名影人吕克•贝松。他说:“这是一个女人手无寸铁的战斗,她只是用自己的善意和智慧来战斗,就像甘地一样”,“在历史上,你能够找出几位这样的女人?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情,但却被拘禁了24年”。或许,她唯一的“错误”就是成为了军政府的“维稳”对象,而任何极权政权对待异议者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1. 非暴力不合作——神的力量
网友阿信在关于本片的影评中说得很好。昂山素姬之所以 “超越圣女贞德” ( 吕克•贝松语),得益于“非暴力运动”。20世纪以来,面对殖民统治、种族歧视、专制政权等人类社会的毒瘤,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图图、瓦文萨、哈维尔、昂山素姬等人倡导与坚守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种运动以“爱”为精神资源的非暴力运动以怜悯与宽恕来对待残酷和暴戾,与原先的暴力革命大异其趣。后者以“仇恨”为精神资源,在“以暴易暴”的漩涡中不可避免地完成正义与非正义的互换,堕入被打倒者的老路。于是,当一批又一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成功时,才发现追求到手的是权力,而不是当初的理想。反抗者和压迫者成为基因相同的亲兄弟。他们在自以为是地拯救了人民之后,又把人民带到了地狱入口,并把自己也填了进去。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是软弱无力的委曲求全,而是无言的抗争;不是消灭敌人的肉体,而是征服对手的灵魂。本片经常被人拿来和《甘地》相比。这两部片子因其刻画的人物而闪耀着神性光芒和人性光辉。昂山素姬曾说,绝对不能采取以暴易暴,这种方法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非暴力主义首先在精神上便压过了对方,仿佛在说:“你所拥有的只是地狱的暴力,而我拥有的则是神佛的悲悯”。所以,非暴力主义者都有着宗教的关怀和信仰的力量。对这些人,我们已经不能以“战士”来称谓他们,甚至不能以“英雄”来称谓,他们只适合一个名词,那就是“圣徒”。
真希望网上热衷于与人大打口水战,彼此互殴,状若狂犬,把人身攻击当做辩论利器的某些“民主派”们能看一看本片,反思一下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整片风格舒缓柔美,不过,不多的一些军政府镇压学生的镜头已足以勾起国人惨痛的记忆。
杨紫琼成功把握了人物特点,不论是在外形、气质还是人物性格上都非常到位。通过这部电影,她给我们再现了一个真实的昂山素季,她身上的勇气、坚定的目光、优雅的微笑。最令人难忘的是,片中昂山素季面对所有人(包括监视她的军人)时自始至终的微笑和面对困窘与威胁时傲立如松的挺拔。她瘦弱的身体里迸发出一股不屈的强大力量,有种佛教禅修般的沉静与坚韧。
她柔弱如花,单薄似草,谦卑若泥,然而却内心强大,坚韧无比。她说:“对一个个人或者一个国家而言,最了不起的天赋是无畏——不是全然的血气之勇,而是打从心中没有恐惧”。当她的生命与使命联系在一起时,她展现了一个“圣徒”的光辉:面对政府刺杀她的传言、她从容向百万群众发表演说;她以绝食至死为抗议,为狱中战友争权利;在随时开枪的威胁声中,她坚定地一步步走向直指自己的枪口,在黑洞洞的死亡面前只是平静地闭上眼睛。
此非大勇者不能为。能够这样做的人,心中早已舍弃了恐惧、恨怒。这正是昂山素姬超越圣女贞德之处,更是“非暴力主义者”超越“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根本之处。
被软禁在家与世隔绝的昂山素姬并不孤独。她是新世纪全球最著名的政治偶像,全世界(当然,中国有特色,因此不属于这个世界)都站在她身后。 2005年6月19日,昂山素姬60岁的生日,全球14个国家爆发示威,要求释放昂山素姬。电影中,诺贝尔和平奖颁典礼上,乐队奏响Damien Rice专为她作的一曲《unplayed piano》,昂山素姬在软禁的家中弹起这首曲子,甚至看守她的军人也对这神奇的音乐动容。这是吕克•贝松这位光影大师的神来之笔。
当然,本片也非毫无瑕疵。杨紫琼在处理昂山素季演讲那一场戏时,因为不懂缅语而略显平淡,激情和张力显得不够。
2. 大爱无言
艺术大师的叙事文本中都很讲究故事结构和技巧。本片中,昂山素姬的政治经历形成主线,而她与那位英国丈夫迈克•阿里斯之间凄美的爱情则是副线。
电影之初,昂山素季只是一个家庭主妇。尽管她出生于缅甸的政治世家,但毕竟在英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要不是因为母亲的病重,她也许不会回到那片被军政府所掌控的土地。她的哭、她的思念、她的挂欠、她的孤独都在这条副线中展现出来。虽然昂山素季的丈夫和孩子一开始还被允许到缅甸对她进行探访,但随后,军政府出于瓦解这位瘦弱女子的意志的动机,没收了她儿子的缅甸护照,并开始拒绝给他们发放签证。从此,她与丈夫和儿子两地相隔。为了民主,昂山素季隐忍着对他们的相思,而阿里斯也在对妻子的牵肠挂肚中心力交瘁。 虽然,两人因政治原因而无法长相厮守,而他俩对彼此的爱是如此坚定而让人动容。基督徒阿里斯懂得使命对妻子的召唤,全力支持妻子的民主事业,甚至贡献出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爱。他们彼此呼应,一个在缅甸国内坚守,一个在国际上奔走呼吁。
与相爱的人分离,总是让人难过的。而支撑昂山素季和阿里斯度过相思之苦的正是他们对真正自由的向往、追求和坚持。
1999年3月,阿里斯因癌症在牛津逝世,生前他知道昂山素姬一旦离开祖国,就再也不能回去,因此拒绝了与最爱之人的最后见面,用生命为妻子的事业做出了最后的贡献,信守了自己的一句郑重承诺“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的昂山素姬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家庭的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此刻的她,表现出了一个女人的柔软,她觉得自己对不住丈夫,对不住孩子,欠他们太多太多,甚至在丈夫弥留之际也无法去到他的身边。但她身肩父老之托,人民之望,使命大于家庭,只能在牺牲家庭中拥抱国家。家庭这一复线与政治运动相交织,让我们看到神性光芒与人性光辉交相辉映。
记得以前看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时,剧中那位人世洞明的杨老爷子这样评价瞿恩:“他其实是个有大爱的人。大爱,其实无言呐。”
因为有爱,所以无惧。因为无惧,所以大勇。或许,这也是昂山素姬,是全体非暴力民主圣徒的最佳写照。
3. 主旋律?猪旋律!
中国并不缺昂山素姬那样的人,也不缺与吕克•贝松同样才华横溢的大导演。中国电影不缺投资,不缺市场,不缺故事,不缺技术,只缺一样——灵魂,尤其是那从天而降的人性之光。为何?
我的博文《和谐的最佳译法》中说:“‘主旋律’是什么旋律?是红歌嘹亮,是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一个在正邪大战中取胜的我党,一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简单逻辑,一个‘从胜利走向胜利’,‘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直线史观,一个‘真理在手跟我走’的高大全形象,一块‘为人民服务’的匾额,一套以人民自命的招牌,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官员形象。‘主旋律’也好,‘先进文化’也罢,实质都是意识形态的变脸。杀灭一切不同声音,禁止喧哗,让大家都向‘主旋律’靠拢,这才是‘和谐’的本意”。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切艺术创作由党掌控。“广电总菊”手持剪刀严阵以待,又哪里容得下中国电影拥有自己的灵魂。也许中国电影曾经有过自己的灵魂,也早已被阉割。“广电总菊”们其实只是在养猪,而银幕上的一切热热闹闹,不过是欢猪咯咯的旋律而已。
也许,网民们的评论值得参考。
洋参丸123:刚看完下载的电影《昂山素季》,看来此片不会在我朝上映了
Sirpnity_Snider:今天想去豆瓣看一下《昂山素季》的影评,但惊觉豆瓣没有此片资料。欲上贴吧发问,却被告知非法词条。一瞬间我什么都懂了。
4. 光之城
《昂山素季》片中一切的一切,我们曾经历,我们将经历。
有时候我忽然会想,要是俺们印在钞票上的老头也死得那么早的话,就不会因为后面可劲儿糟而惹人诟病了。真是讽刺。而同样讽刺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这里的当权者喜欢与独裁者为伍,一听见“民主”、“自由”这些词就禁不住恐惧得浑身发抖,官媒猛烈抨击西方价值观,极力将民主、自由污名化,却依然声称对得起为这些词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错乱?而脖子上顶着“空、空”作响的被官媒清洗过的罐子脑袋的人们也就认为西方推行民主、自由的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是极力要将别国搞乱,置于死地而后快的。
社会黑暗、道德滑坡、贪腐盛行、爆炸抗议事件无日无之,言论压制,处处呈现一派末世之景。何去何从?在这样的时刻,有人祭出“忠于革命忠于党,立场坚定斗志昂”的雷锋当作救命稻草,有人乞灵于“一片红丹丹的世界”。有人则从非暴力运动者身上看到了未来。
艾未未事件告诉我们,我们自以为的安全其实是一个幻像,就像电影《黑客帝国》中那样。我们其实还是生活在一个恐惧编织的世界里。顺道问大家一个问题:还有人觉得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吗?
不论官方如何狡辩,《刑法》第73条的存在明白无误地昭示着中国变为警察国家的前景,而光诚等先驱和勇者们则告诉我们:当他们被触碰时,将会是何等的疯狂。在陈光诚事件中,顶着“人民”幌子的政府成了全民和世界舆论的对立面。一位网名叫“玫瑰”的女孩因为帮助陈光诚逃离而被警方于南京家中逮捕,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勇士。
极权主义是建立在敬畏、恐怖和暴力基础上的统治系统。它将阴影投射进每个人的心中。长时间生活于其中,人们会不知不觉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心灵扭曲,逻辑怪诞化,行为野蛮化。它很容易使人将恐惧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存在的一部分,而成为习惯。《昂山素季》让我们看到:只要你心中无所畏惧,你就背叛了它,超越了它,抛弃了它。《昂山素季》更让我们看到:只要为自由而不懈奋斗,暴政终将被压垮。
它在我们面前铺开一片新世界,一座飞越恐惧、远离暴政的光芒之城。你可以走近,你可以触摸。这样一座装满光芒的城堡能驱散我们心中的迷茫,让太阳照进心中灰暗的角落,让无数人在苦闷中看到希望。
希望并不遥远,光芒就在前面。
现在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