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阴之道》(台北:允晨文化,2012)是一本精彩且很耐读的小说,但须有耐心细读才读得进去。我现在写这篇书评,要说的就是初读该书一遍后又经过反复翻阅才从中读出的精彩耐读之处。
小说讲述的是一对农民夫妇为生二胎而出逃在外的经历,故事的素材均得自作者马建的实地考察,有其毋庸置疑的纪实骨架。通过他独特的小说化叙事,马建不只揭露了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暴行,同时也触目惊心地显示了旧有的习俗如何在党天下极权的高压下发生病变,导致了从人心到世道,直至整个生态的全面恶化。就这一要点来看,此书也堪称一部显灵之书。它所显的灵首先是“那些还未体会呼吸就被计划生育灭绝的”生命之灵,马建特称之为“婴灵”。
灵魂或神灵之类的观念,经过五四以来科学观的僭越,再加上六十多年来党化教育的灌输,在当今国人的心目中,多被蔑视为封建迷信。这一去灵化观念导致的恶果便是把人只视为一血肉之躯,在其内断除了本真之根,在其上再也不存在任何制约人世的超越力量。于是土改时杀地主也好,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也好,戒严部队开枪镇压学生也好,只需拉出革命红旗的“伟光正”一盖,都可以一了百了。在一个像这样大规模杀人都无所谓的国家,到处出现的杀婴事件自然便不足令人震惊了。三十多年来,在农村地区,计生委的种种暴行不管多么令人发指,地方政府都不闻不问,大多数民众也持漠然视之的态度。但就我移居美国后的见闻而言,却另有受到强烈撞击的个人感受。就在我居住的小城纽黑文,十八年来,我常见到街头出现反堕胎的抗议。抗议者或三五成群,展示图片;或独自一人,高举标语牌。无论寒暑阴晴,他们终日站立街头,雕像般默默向路人宣示从受精卵到胎儿都是生命的信息。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争论,此处无暇详述,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指出,那就是这些宗教人士要强硬地向人们宣示灵魂不灭和敬畏生命的信念。
在万物有灵的古代中国,“灵”在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更为丰富和博大,它是生命活跃的亮点,是人与物、生与死、我与他交相感通的良能。与西方的灵肉对立观念不同,从古人有关心与物的论述可以看出,心是从物发展出来的,一个人能尽己之性,则可尽人之性,进而尽物之性,这一由人事进入万物的认知过程之扩展,便是人的灵明和灵觉所发挥的妙用。古人所谓“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所强调的就是, “灵”这一良能在人的身上最为突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的本质即灵性的感通功能,这种良能不只可移情于他人,也可扩展到草木虫鱼。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物化,前现代意义上的灵性在现代人身上已日渐淡薄,但比较而言,在女性、孩童和非城市化生活环境的人群身上,此灵性的显现往往比在男性、成人和城市化生活环境的人群身上要稍多和较强一些,而在艺术气质浓厚的人士身上,所存养的灵性甚至会更加敏锐和强烈。
马建就是此类灵性作家中的一员。在新作《阴之道》一书中,他写出了独辟蹊径的意境,魔术般召唤出婴灵的声音,让灵与肉受难的气息渗透了故事的整个讲述。
故事的讲述由两个不同的层面交错构成,一个是现实中按顺时针方向展开的场景,另一个则隐蔽在此场景背后,通过婴灵的视角和声音,逆时间之流而上溯,在追寻其生命源头的趋向上作出断断续续的追述,从而插入很多增补的情景。这两个面一显一隐,虚实相生地重迭在一起,让人不由联想到太极图上的阴阳双鱼。可以依稀看出,胎儿在子宫内的形状与孕妇挺起的肚皮就隐隐呈现了类似的反“S”图形。这样看来,马建设计的这一叙事架构就不是单纯出于讲究叙事技巧的意图,也不是搞什么先锋派的文学试验,他行文的气势让人模糊地觉得,他似乎感应到婴灵的召唤,因而便模拟起那由阴面向阳面显现的过程。所谓“阴之道”,可以说就是那被灭绝的生命显灵的通道。故事的开头与结尾在此阴阳转换中发生对接,进行中的场景与婴灵重现的记忆交错在一起,两相对照下显现出一个超现实的真实。这一真实即冥冥中每一个“灵”所含藏的记忆,它好比隐秘的录像设备,会永恒地贮存下所经历的一切,在适当的时刻,更会卷轴般绽放开来。马建之所以这样一阴一阳地讲他的故事,把情节的推进扭麻花一样扭入时间的顺逆交错之中,而且讲得如此耐心,不避繁冗,似乎就是要固执地告诉我们,婴灵的记忆才是故事的正本,叙述者层面的文字可视为作者与婴灵相感通所作的呼应。
如上所述,中国文化持灵肉统一的观念,婴灵的记忆正好显示了母亲肉体的感觉,它始终附着在母亲身上,常会在母亲面临危机或受难之际骤然显现,画外音一般插叙进自己的声音。小说开头第一句就以婴灵从娘肚子内潜望到的外部场景敲响了生育监管和生育逃亡相对抗的紧张节奏:
就看见母亲双手紧紧守护着肚皮,双腿在发抖……(《阴之道》,页5)
家住女娲县的美黎怀上了二胎,他丈夫孔老二一心要让他继头生女儿囡囡之后再生个男孩,这怀胎的肚皮便成了美黎被计生委视为生育嫌疑犯的标志。她之所以如此恐惧,是因为此时此刻,计生队已闯入村庄,正在捆绑违犯了计划生育法的妇女,要拉走她们强制堕胎或结扎。这群恶棍的暴行激起村民的愤怒反抗,结果村民的维权抗议惨遭镇压,参与过其事的孔老二仓皇出走,带上妻子和女儿踏上了生死历险的逃亡旅程。
二
男女两性在身体处境上根本的差异源于各自不同的生育功能,男人性交中排出精子,基本上便无事可干,女人在受精后很多麻烦的事情始相继发生。从十月怀胎的拖累到一朝分娩的危险,直到婴儿成长过程中劳累的哺乳,生育的整个过程全落在女人身上。这期间女人在身体上难免会感到很多不适,但在日常情况下,有行之已久的习俗和医疗保健设施予以调理和安顿,发生在个人身上的生理麻烦均可求得安全的缓解。传统社会中有关男女大防和生育制度的规定确立了种种必须严守的禁忌,妇女在经期、孕期和产后的行动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妇女也因此而享有了特殊的保护。通常,妇产科方面的事务多被以不洁的警示和私密的忌讳隔绝在由女性参与的范围内,男人绝对被置于局外,国家和政府更无从过问。只是在今日的中国大陆,计划生育政策的强行实施才彻底破坏了那既定的格局,孔老二因此愤愤指责说:“二千多年没有踫到过比共产党更无赖的敌人。”(页266)国家无赖到连女人的子宫都要过问的程度,生育监管把妇女个人的生育问题升级为是否政治正确的问题,本来由医疗机构关照的事情无端被置于暴力干预之下,计生委的权力恶性膨胀为监管生育的警察。正如马建在小说的后记中所说:“在党的眼里,每一位母亲都是生育嫌疑犯,每年的查环查孕就是在预防母亲犯罪。装上的避孕环犹如捆在动物身上的定位器,用以被跟踪监视与外界的计生干部保持联络。”(页339)
正是受到此暴力的干预,美黎在长达十年的逃亡中历尽了一个女人在身体上可能受到的种种折磨和污辱:她以为离开土地,漂流水上,就逃出了政府的控制,结果还是被水上巡逻队抓去强行堕胎,一剂毒针杀死了她临产的男孩。为避免再受罪,她背着丈夫花钱去设备简陋的诊所草率上环。然后又不幸怀孕,生下有残疾的女孩。女孩被孔老二卖掉,她气愤出走,途中被抓到收容站变相劳改,再被转卖到淫窝,惨遭强奸。最后,她与丈夫落脚到一个名叫天堂镇的电子垃圾拆卸场地,千难万苦生下一个男孩,孔老二终于如愿以偿。美黎则以殉生育的受难结局沉入水底,了结了子宫的罪孽,解脱了阴道的劳累。
书中的很多细节都突出了生育监管给妇女造成的苦难。如上所述,妇女在孕期与分娩中纵有很多不适,在日常情况下均可得到适当的调理,不至于遭受太大的痛苦。怀孕的婉语叫“有喜”,那本是值得恭喜的事情,腹中的胎动往往让孕妇感受到与胎儿相呼应的喜悦。但作为“生育嫌疑犯”逃亡的美黎,腹内的胎儿便成为她的肉体赃物,出现在她身上的胎动不但无喜可言,反使她深感担忧。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个细节:美黎常感到胎儿踢她的肚子,仿佛那胎儿在她腹内捣乱,弄得她担惊受怕,以至她恶称其为“小肿瘤”。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到美黎逃亡途中想呕吐而硬忍住不敢呕吐,常强忍住尿意而不敢贸然出外撒尿。正由于生育监管的罗网铺天盖地,连此类妊娠期间常有的反应,夫妇俩都怕被人看在眼中,露出怀孕的形迹。
书中最令人震撼和揪心的是美黎三次分娩的场景,每一次都呈现出妇女被钉上生育监管十字架血淋淋受难的画面。头一次是美黎被计生队拉去野蛮引产,第二次是她藏身肮脏的窝棚内,叫来地下接生婆给她接生,第三次是她自己用残伤的手掏出了躲在子宫内拒不出生的婴儿。特别是那强迫堕胎的场景,加入了婴灵自述遭毒针杀死的感受,读起来就让人如临现场,头皮发麻:
婴灵返回现场时又感到了针插进肉的疼。那长针先是进了眼眶,之后就钻进脑浆,然后针头喷出一股又凉又辣的药水,那些硬塞进的药水把脑浆涨疼了,那堆肉就抖着,抖着,然后就停止了,也渐渐地凉了。
特别照抄下这段描写,是要强调“婴灵声音”在此书叙事上所造成的特殊效果:仔细体会这个马建自称为“第四人称”的叙事角度,你也许会有一种婴儿直接向读者诉说的感觉,那平铺直叙的声音一下子被推向前景,以任人宰割的声调讲述着手术执行者的冷血和被灭绝的小生命之无辜,让读者感知到被政策规定为多余的那块肉也有痛感,更不愿意被杀……堕胎场景中还不断插入那些手术执行者的举动和言谈,写他们如何杀猪宰羊般处理美黎和胎儿的肉体,如何以嘲弄和蔑视的语言羞辱美黎,反映出这群毫无人性的家伙灵性残缺的本质:屠杀一旦被纳入医疗化和药物化的处理程序,孕妇和胎儿便成了手术台上一堆供手术切割的肉,操刀者眼中根本没有全人。
由此也可看出,马建在身体书写上与很多先锋小家的截然不同之处。马建写身体,旨在揭示政治高压对身体的控制,写的是人被贬低到生物人层面的境况下心理和精神上所受的戕害。不少热衷纯文学实验的作家则因刻意回避政治,不敢面对现实,便把写身体搞成笔墨游戏。无论是莫言丰乳肥臀所宣泄的食色狂欢,还是余华阴谋残杀所把玩的血腥美学,都给那些胡编乱造的故事故意安上虚拟的时代背景,其目的就是要制造非政治化、非历史化的效果,好顺利加入党所纵容的 “三俗”文化市场。与先锋作家的身体脱位正好相反,在小说《阴之道》中,马建吃力运作的是将身体复位,即把先锋小说中被空虚化的身体再沉重化到家庭、婚姻和生育的脉络中,以苦涩的幽默诉说生育苦难的血祭。身体不再是静物画一般的对象,而是被作为人物的处境和命运展现出来,构成了感人的叙事。
此外,性描写也是这本着重身体书写的小说中多处插入的片段。与制造色情趣味的黄段子完全不同,马建的笔触传达的是阴道的怨诉,而非色情文字所渲染的阳具猖狂。色情文字夸张的场面多是男人想要达到却无力企及的风月佳境,比如像美黎的丈夫,房事之余,还要花钱看黄片去买一剂意淫的春药,好增强他实干的快感。但担心怀孕的美黎却对丈夫的一味贪欢深感恐惧,怀孕期间她怕压坏了胎儿,被堕胎后更担心再次怀孕。马建的性描写反复呈现的便是在生育监控的威胁下女人对性生活日渐厌倦的处境。一路上, “美黎想到睡觉前总要被男人弄一遍的夫妻生活,感到自己如一团乱麻。”(页29)但是她身不由己,致使她对身为人妻的职责产生了怀疑:“男人为什么要天天射精,真不明白,做老婆跟做妓女没区别了。”(页218)与美黎的感受完全相反,老二的性观念则充满了肉欲霸权。美黎推脱他的纠缠,他直接宣布:“奶子就是给男人摸的……不是喂奶的时候都归我。”(页147)还说:“老婆就是生儿育女,不能闲着。……我就是要摸你这软脚软肚子和这细皮嫩肉的……”(页209)
男人的阴茎不只是一个工具性的器官,它往往被男人想象为把握外在世界的中介,成为他身体中一个有别于他自己的东西:他的第二个自我。它的尺码大小,勃起的硬度,以及通过它享用的快感之强度和占有对象的多少,均被男人视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因而在男人的性亚文化群中,一直都流行着把自己的那东西昵称为“老二”的叫法。这样看来,马建给他的主人公所起的“孔老二”这个外号便有了耐人寻味的双重含义。把五四以来对孔子的蔑称戏仿到这位没落的孔家后代身上,不但具有慨叹传统衰败,一代不如一代的反讽效果,它同时也暗示到这位主人公的“性角色”(sexual persona)身份。纵观小说中描写他与美黎的夫妻生活片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从未餍足的乐趣就是用他那小“老二”折腾妻子,藉以振奋他疲软的自我。在整个的逃亡途中,他乐此不疲,得空便干,真可谓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二。
老二的专断和强迫弄得美黎在房事上日渐麻木,她只好应付差事,漠然处之:“尽管老二还在她肉里翻来翻去,她也如不沾锅,冲一下也就是自己了。”(页270)马建的性描写还原了性生活的日常状态,他不着煽情的笔墨,却能在淡化的处理中定影出男女在床笫间作爱的本色,以粗放而不低俗的谐趣裸露出人类男性在性行为上的笨拙和徒劳,更突现出男女不同的身体处境,为性描写非浪漫化和非色情化的探求开创出新的路子。比起以性漫画描写著称的昆德拉小说片段,马建的这些轻描淡写之笔自有其更胜一筹的妙处。《阴之道》隐隐为我们勾勒出一条阴暗的通道,它像内窥镜一样把读者的视境导向了女人阴道和子宫内记忆的褶皱,从那肉的痉挛和血的贲张中译解出诉说了妇女复杂经验的语言。
三
一胎化的另一个恶果是迫使父母把唯一的生育指标留给男婴,结果导致大量的女婴或被杀或被弃,近年来,有些父母更借助B超的检查,把很多提前发现为女性的胎儿趁早做了人流。对某些一心要生男孩的父母来说,头生的女孩简直成了阻挠他们心愿成真的障碍。囡囡是马建写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角色,她三岁时随父母出逃,在流亡中长大和开始懂事,逐渐看出自己的存在给父母带来了麻烦,更目睹母亲的受罪,感知到身为女人的不幸。在月经初潮的那天,她大哭大叫,抱怨母亲把她生成了女的。在故事的结尾,囡囡突然离奇失踪,她以她自己主动的人间蒸发为弟弟的出生廓清了通道。就揭露计划生育导致千千万万女婴被杀被弃的惨况来说,《阴之道》也可谓一本女殇之书。小说以母女俩相继离世收场,把幸存的结局留给了孔老二和他一心要生的男孩,让他怀抱他的孔天堂在腥腐的黎明中走上工业废弃物堆积的舞台。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一胎化政策至今已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问题,再这样搞下去,几千万婚龄男性将成为婚配上的剩余人口。孔天堂出生的天堂镇根本不是什么人间天堂,而是一处人造地狱。在今日中国大陆很多新兴的小城镇上,都可看到这样的工业化荒原,从水面到陆地,那里到处糜烂着后毛邓时代特有的后现代腐败和腥秽。如果说真有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所谓的“中国模式”,那就是这种后发展国家难免会有的劣势景象。像党国体制的所有机构一样,计生委这样的设置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权力资本。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把胎盘和死婴肉作为高级补品贩卖出去,鲁迅小说中作为隐喻的“人肉宴席”,如今竟恶梦成真,具现为冰箱中随时可拉出来的冻肉块丰盛着官员和富商们饕餮的餐桌。美黎被强迫堕胎,堕的是她的胎儿,顶替的却是地方官员的小姨子。计生委大搞江泽民始作俑的“双赢”策略:他们既完成上级指标,又做成了权力资本的生意,一纸流产证明书卖价两万,让那位小姨子安全生下了她的二胎甚或三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其实未必能真正强加给所有的父母,有钱有势的不但可买来超生指标,还有条件把太太或二奶送到香港乃至外国去生孩子。针对最近陕西安康一件引起公愤的强制引产恶性事件,胡平发文批评,文中提到了一个他认为特别例外的现象。他说:“一般的暴政都是一部分人把一种反人性反人道的东西强加给另一部分人,唯有强制性计划生育却是强加给所有的人,连统治者自己也不例外。”从政策条文上说的确如此,但对比以上所述的事例,在实际执行中,这个“也不例外”便打了不少折扣。
世道和人心败坏到这一地步,归根结底,都是中共的去灵化实践大行其道的结果。世道和人心败坏到这一地步,归根结底,都是中共的去灵化实践大行其道的结果。在“万物有灵”的古代世界,人们往往以“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的方式想象和比拟外在世界,把大自然构想成一个放大了的人体,用人体的不同部分来指称湖海山川和原野沟壑。这一构想也体现在在《阴之道》一书中。美黎的家乡有个女娲洞,流一条阴水河,她是摸了洞里的女阴才生下了囡囡。她和家人逃亡的整个行程都在水上,她最后生下儿子的地方名叫子宫湖,因为那里是超生游击队比较安全的避难处所。从故乡厚土到江湖逃亡,小说的叙事场景往往会浮现出古代“拟人论”世界的影子。马建显然在勾画一种古道西风的景观,要让我们感受到仍处于前现代状况的中国农村及其居民多少还维系了古代“万物有灵”论残存的灵气,就像在舞台上喷放几缕薄烟,给故事的讲述增添了灵动的气氛。
女性身体及其生育均属于阴,阴总是与潮湿或粘稠的流血、出汗、呕吐、流出分泌物,以及发出腥味、酸味、体臭味等身体的生物状态联系在一起。在美黎一家人生死历险的“阴之道”历程中,马建坚持抒写他特创的“生物文本”(biotext),编织出一条富于“生育气息”的脉络,让女性身体和自然环境中丰饶的生命力在受压抑和被腐蚀的情势中发酵,膨胀,破裂,从掩埋的污泥中挣扎出来,又难以避免地带上了污染的痕迹。特别是在页150一大段文字中,美黎走入垃圾堆与树木杂生的荒野,感受到夏日的溽热和草木旺盛的生意,她的肉体受到季节的感染,血脉涌动中产生了激荡的回应……那情景让马建写得极富有反美文、反诗情画意的独特诗意,可称之为马建式的生物文本诗意。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在书页的翻动中,似乎从字里行间都依稀闻到了某种既刺激嗅觉,又让人感到窒息的气味。山川灵气的败坏就这样随着环境污染而日益恶化,自然的和人自身的生命力在人工制造品疯长的势头下便令人深感无奈地趋于荒秽,终至枯竭。
这又是马建的生物文本与莫言等人那种陶醉肮脏美,渲染污秽癖的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一点。后者津津乐道各种令人感到恶心的景象,他们截取农村地区落后粗野的故事片断,以伪民俗学的炒作贩卖给文化消费市场。马建笔下的垃圾风景则重在表现失去土地的流民在今日中国的边缘处境:他们被国家体制摈弃为人口垃圾,不得不住到垃圾成堆的地方,靠拾荒为生,与废弃物相依为命,就像古人常说的“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那样,最终连人自身及其日常生活都垃圾化了。美黎逃出淫窝,曾在一处垃圾人家藏身一段日子,在离去之日,她穿上那一身捡自垃圾堆的衣物,俨然一个垃圾品时装模特走上了城市的街道,活脱脱显示出一幅女娲乡女儿的垃圾化蜕变漫画。美黎初上旅途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美黎知道自己从小就喜欢农村的绿,有浓有淡,也喜欢芹菜发芽时的浅黄,桃花的粉嫩、槐花的冷白和田埂边野车菊刚张开时的艳黄。”(页45)可见她人虽在逃亡途中,心里仍存养着家乡的山水田园赋予她的灵秀之气。怀着她淳朴的生命喜悦感出外冒险,她真诚地希望到传闻中的天堂镇子宫湖生下她的男孩。但一路上各种难闻的气味——江边被弃的婴儿尸体、粪便、塑料、工业废水、油污等腥臭味——不断引起她恶心,让她深感:“没有生灵就不能叫河,只能叫排水沟,穷山恶水。”(页138)于是,这逃避计生委追捕的历险记也就成了一个走向垃圾堆接受污染,最终习惯肮脏环境的逐臭之旅。囡囡手中的玩具捡自垃圾堆,孔老二养的鸭子吃的多是河道中受污染的鱼虾,他们的居处日夜为蚊蝇包围,他们躲起来生第二个孩子的村庄因水源受污染而生出大量的畸形儿,村民竟以出卖他们的残疾孩子给乞丐帮而发财致富…… 政府逼迫人民以不正确的方式在那个更不正确的社会里苟活下去,到头来,他们便以劣质的生育贻害民族的未来。世道人心的败坏就这样与山川灵秀之美的彻底破坏同步发生,进而恶性地互动下去。
马建把他另一部小说中那个植物人拒不苏醒的抗争方式移用于胎儿孔天堂的拒不出生,让他在娘肚子内顽守了五年。正像当植物人更为安全,不再会遭受国家暴力的拷问和惩罚,躲入母亲的子宫也比生到世上更少风险,可避过生育监管,也免得呱呱堕地后陷身肮脏的垃圾世界。孔天堂的不愿出生让人联想到格拉斯《铁皮鼓》中那个眼看纳粹时代降临而想返回娘胎的奥斯卡,可惜他的脐带业已割断,他只得在后来自残成长不大的侏儒。孔老二不到黄河心不死,牺牲了妻子和女儿,顽抗到底,终于抱到了孔子第七十七代传人。然而这男孩早已在胎中老化,天堂镇的人造地狱环境更通过他母亲的垃圾化生活使他深度中毒,他那“如绿苹果般闪光”的肉体果然成了他母亲暗中抱怨的“小肿瘤”,只不过一疙瘩子宫结石肉而已。
婴灵便沿着母亲走来的水路,沿着母亲的气息开始寻回出生之地……(页334)
婴灵如弃敝屣般离魂而去,跟上母亲逃出垃圾化的末日世界,前往女娲洞,返回到生命的源头。这结局让我想起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最后一句话:“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道家是主阴的,马建所铺叙的“阴之道”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道家之道”在小说叙事中的推衍。道家的六十四卦始于归蔵,终于归藏,所以万物出于坤,又入于坤。美黎带领着婴灵完成了生命的历程,像林黛玉所吟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那样,还原到她水做成的生命之中。
孔老二抓到手的只是他个人顽念的外壳,妻子留给他作为慰藉的一块生育渣滓。对做父亲的老二来说,这个抱在怀里的孔子第七十七代传人徒具形骸,其讽刺意味正如在天安门广场上摆了一阵的孔夫子青铜塑像那滑稽可笑的模样,成为胡温政府在公众眼前的笑柄。在天堂镇这一电子废弃物拆卸场地生下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电子垃圾化了,它的象征含义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这爹俩走向前台谢幕的情景辉煌得实在荒芜,那极度物化的繁荣竟是用斑驳的锈迹打造而成:
老二把孔之子抱在怀里迎着初升的太阳踩住如出土的陶片般的烂线路板和拔光了内存散热片的显示适配器架,往一些过去是镀红或银灰色的手机外壳滩走去,……他双腿晃荡在敲裂的英特尔中央处理器、扫描仪电解板机箱以及子弹壳般的那片音频连接器中,渐渐爬上了显示屏之丘……(页335)
这破烂摊子难道不是近日中国崛起的背景?这危险的孩子难道不是今日中国人下一代的象征?好莱坞常发行一些启示录式的(apocalyptic)灾难片,入侵地球和挑战人类的势力不是机器人,就是外星人。这两类未来人的身体形态之所以特具有杀伤力,就因为他们徒具人形而毫无灵性,既非出自娘胎,又非养育于家庭。中共政权摧残家庭和反人道主义的作为由来已久,且日益得势,再加上近年来引入西方先进科技,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聚敛了可以买通世界的财富。倘若让这股势力在国内继续为害,并向外猖狂下去,未来出生的千千万万孔天堂就是中共政权毁灭中华文明和挑战自由民主世界的机器人或外星人了。
《易•系辞下》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千载之下,马建作《阴之道》又敲响了当前的警钟。
2012年7月1日
《阴之道》(台北:允晨文化,2012)是一本精彩且很耐读的小说,但须有耐心细读才读得进去。我现在写这篇书评,要说的就是初读该书一遍后又经过反复翻阅才从中读出的精彩耐读之处。
小说讲述的是一对农民夫妇为生二胎而出逃在外的经历,故事的素材均得自作者马建的实地考察,有其毋庸置疑的纪实骨架。通过他独特的小说化叙事,马建不只揭露了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暴行,同时也触目惊心地显示了旧有的习俗如何在党天下极权的高压下发生病变,导致了从人心到世道,直至整个生态的全面恶化。就这一要点来看,此书也堪称一部显灵之书。它所显的灵首先是“那些还未体会呼吸就被计划生育灭绝的”生命之灵,马建特称之为“婴灵”。
灵魂或神灵之类的观念,经过五四以来科学观的僭越,再加上六十多年来党化教育的灌输,在当今国人的心目中,多被蔑视为封建迷信。这一去灵化观念导致的恶果便是把人只视为一血肉之躯,在其内断除了本真之根,在其上再也不存在任何制约人世的超越力量。于是土改时杀地主也好,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也好,戒严部队开枪镇压学生也好,只需拉出革命红旗的“伟光正”一盖,都可以一了百了。在一个像这样大规模杀人都无所谓的国家,到处出现的杀婴事件自然便不足令人震惊了。三十多年来,在农村地区,计生委的种种暴行不管多么令人发指,地方政府都不闻不问,大多数民众也持漠然视之的态度。但就我移居美国后的见闻而言,却另有受到强烈撞击的个人感受。就在我居住的小城纽黑文,十八年来,我常见到街头出现反堕胎的抗议。抗议者或三五成群,展示图片;或独自一人,高举标语牌。无论寒暑阴晴,他们终日站立街头,雕像般默默向路人宣示从受精卵到胎儿都是生命的信息。有关这一问题的具体争论,此处无暇详述,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指出,那就是这些宗教人士要强硬地向人们宣示灵魂不灭和敬畏生命的信念。
在万物有灵的古代中国,“灵”在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更为丰富和博大,它是生命活跃的亮点,是人与物、生与死、我与他交相感通的良能。与西方的灵肉对立观念不同,从古人有关心与物的论述可以看出,心是从物发展出来的,一个人能尽己之性,则可尽人之性,进而尽物之性,这一由人事进入万物的认知过程之扩展,便是人的灵明和灵觉所发挥的妙用。古人所谓“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所强调的就是, “灵”这一良能在人的身上最为突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的本质即灵性的感通功能,这种良能不只可移情于他人,也可扩展到草木虫鱼。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物化,前现代意义上的灵性在现代人身上已日渐淡薄,但比较而言,在女性、孩童和非城市化生活环境的人群身上,此灵性的显现往往比在男性、成人和城市化生活环境的人群身上要稍多和较强一些,而在艺术气质浓厚的人士身上,所存养的灵性甚至会更加敏锐和强烈。
马建就是此类灵性作家中的一员。在新作《阴之道》一书中,他写出了独辟蹊径的意境,魔术般召唤出婴灵的声音,让灵与肉受难的气息渗透了故事的整个讲述。
故事的讲述由两个不同的层面交错构成,一个是现实中按顺时针方向展开的场景,另一个则隐蔽在此场景背后,通过婴灵的视角和声音,逆时间之流而上溯,在追寻其生命源头的趋向上作出断断续续的追述,从而插入很多增补的情景。这两个面一显一隐,虚实相生地重迭在一起,让人不由联想到太极图上的阴阳双鱼。可以依稀看出,胎儿在子宫内的形状与孕妇挺起的肚皮就隐隐呈现了类似的反“S”图形。这样看来,马建设计的这一叙事架构就不是单纯出于讲究叙事技巧的意图,也不是搞什么先锋派的文学试验,他行文的气势让人模糊地觉得,他似乎感应到婴灵的召唤,因而便模拟起那由阴面向阳面显现的过程。所谓“阴之道”,可以说就是那被灭绝的生命显灵的通道。故事的开头与结尾在此阴阳转换中发生对接,进行中的场景与婴灵重现的记忆交错在一起,两相对照下显现出一个超现实的真实。这一真实即冥冥中每一个“灵”所含藏的记忆,它好比隐秘的录像设备,会永恒地贮存下所经历的一切,在适当的时刻,更会卷轴般绽放开来。马建之所以这样一阴一阳地讲他的故事,把情节的推进扭麻花一样扭入时间的顺逆交错之中,而且讲得如此耐心,不避繁冗,似乎就是要固执地告诉我们,婴灵的记忆才是故事的正本,叙述者层面的文字可视为作者与婴灵相感通所作的呼应。
如上所述,中国文化持灵肉统一的观念,婴灵的记忆正好显示了母亲肉体的感觉,它始终附着在母亲身上,常会在母亲面临危机或受难之际骤然显现,画外音一般插叙进自己的声音。小说开头第一句就以婴灵从娘肚子内潜望到的外部场景敲响了生育监管和生育逃亡相对抗的紧张节奏:
就看见母亲双手紧紧守护着肚皮,双腿在发抖……(《阴之道》,页5)
家住女娲县的美黎怀上了二胎,他丈夫孔老二一心要让他继头生女儿囡囡之后再生个男孩,这怀胎的肚皮便成了美黎被计生委视为生育嫌疑犯的标志。她之所以如此恐惧,是因为此时此刻,计生队已闯入村庄,正在捆绑违犯了计划生育法的妇女,要拉走她们强制堕胎或结扎。这群恶棍的暴行激起村民的愤怒反抗,结果村民的维权抗议惨遭镇压,参与过其事的孔老二仓皇出走,带上妻子和女儿踏上了生死历险的逃亡旅程。
二
男女两性在身体处境上根本的差异源于各自不同的生育功能,男人性交中排出精子,基本上便无事可干,女人在受精后很多麻烦的事情始相继发生。从十月怀胎的拖累到一朝分娩的危险,直到婴儿成长过程中劳累的哺乳,生育的整个过程全落在女人身上。这期间女人在身体上难免会感到很多不适,但在日常情况下,有行之已久的习俗和医疗保健设施予以调理和安顿,发生在个人身上的生理麻烦均可求得安全的缓解。传统社会中有关男女大防和生育制度的规定确立了种种必须严守的禁忌,妇女在经期、孕期和产后的行动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妇女也因此而享有了特殊的保护。通常,妇产科方面的事务多被以不洁的警示和私密的忌讳隔绝在由女性参与的范围内,男人绝对被置于局外,国家和政府更无从过问。只是在今日的中国大陆,计划生育政策的强行实施才彻底破坏了那既定的格局,孔老二因此愤愤指责说:“二千多年没有踫到过比共产党更无赖的敌人。”(页266)国家无赖到连女人的子宫都要过问的程度,生育监管把妇女个人的生育问题升级为是否政治正确的问题,本来由医疗机构关照的事情无端被置于暴力干预之下,计生委的权力恶性膨胀为监管生育的警察。正如马建在小说的后记中所说:“在党的眼里,每一位母亲都是生育嫌疑犯,每年的查环查孕就是在预防母亲犯罪。装上的避孕环犹如捆在动物身上的定位器,用以被跟踪监视与外界的计生干部保持联络。”(页339)
正是受到此暴力的干预,美黎在长达十年的逃亡中历尽了一个女人在身体上可能受到的种种折磨和污辱:她以为离开土地,漂流水上,就逃出了政府的控制,结果还是被水上巡逻队抓去强行堕胎,一剂毒针杀死了她临产的男孩。为避免再受罪,她背着丈夫花钱去设备简陋的诊所草率上环。然后又不幸怀孕,生下有残疾的女孩。女孩被孔老二卖掉,她气愤出走,途中被抓到收容站变相劳改,再被转卖到淫窝,惨遭强奸。最后,她与丈夫落脚到一个名叫天堂镇的电子垃圾拆卸场地,千难万苦生下一个男孩,孔老二终于如愿以偿。美黎则以殉生育的受难结局沉入水底,了结了子宫的罪孽,解脱了阴道的劳累。
书中的很多细节都突出了生育监管给妇女造成的苦难。如上所述,妇女在孕期与分娩中纵有很多不适,在日常情况下均可得到适当的调理,不至于遭受太大的痛苦。怀孕的婉语叫“有喜”,那本是值得恭喜的事情,腹中的胎动往往让孕妇感受到与胎儿相呼应的喜悦。但作为“生育嫌疑犯”逃亡的美黎,腹内的胎儿便成为她的肉体赃物,出现在她身上的胎动不但无喜可言,反使她深感担忧。小说中反复出现一个细节:美黎常感到胎儿踢她的肚子,仿佛那胎儿在她腹内捣乱,弄得她担惊受怕,以至她恶称其为“小肿瘤”。此外,书中还多次提到美黎逃亡途中想呕吐而硬忍住不敢呕吐,常强忍住尿意而不敢贸然出外撒尿。正由于生育监管的罗网铺天盖地,连此类妊娠期间常有的反应,夫妇俩都怕被人看在眼中,露出怀孕的形迹。
书中最令人震撼和揪心的是美黎三次分娩的场景,每一次都呈现出妇女被钉上生育监管十字架血淋淋受难的画面。头一次是美黎被计生队拉去野蛮引产,第二次是她藏身肮脏的窝棚内,叫来地下接生婆给她接生,第三次是她自己用残伤的手掏出了躲在子宫内拒不出生的婴儿。特别是那强迫堕胎的场景,加入了婴灵自述遭毒针杀死的感受,读起来就让人如临现场,头皮发麻:
婴灵返回现场时又感到了针插进肉的疼。那长针先是进了眼眶,之后就钻进脑浆,然后针头喷出一股又凉又辣的药水,那些硬塞进的药水把脑浆涨疼了,那堆肉就抖着,抖着,然后就停止了,也渐渐地凉了。
特别照抄下这段描写,是要强调“婴灵声音”在此书叙事上所造成的特殊效果:仔细体会这个马建自称为“第四人称”的叙事角度,你也许会有一种婴儿直接向读者诉说的感觉,那平铺直叙的声音一下子被推向前景,以任人宰割的声调讲述着手术执行者的冷血和被灭绝的小生命之无辜,让读者感知到被政策规定为多余的那块肉也有痛感,更不愿意被杀……堕胎场景中还不断插入那些手术执行者的举动和言谈,写他们如何杀猪宰羊般处理美黎和胎儿的肉体,如何以嘲弄和蔑视的语言羞辱美黎,反映出这群毫无人性的家伙灵性残缺的本质:屠杀一旦被纳入医疗化和药物化的处理程序,孕妇和胎儿便成了手术台上一堆供手术切割的肉,操刀者眼中根本没有全人。
由此也可看出,马建在身体书写上与很多先锋小家的截然不同之处。马建写身体,旨在揭示政治高压对身体的控制,写的是人被贬低到生物人层面的境况下心理和精神上所受的戕害。不少热衷纯文学实验的作家则因刻意回避政治,不敢面对现实,便把写身体搞成笔墨游戏。无论是莫言丰乳肥臀所宣泄的食色狂欢,还是余华阴谋残杀所把玩的血腥美学,都给那些胡编乱造的故事故意安上虚拟的时代背景,其目的就是要制造非政治化、非历史化的效果,好顺利加入党所纵容的 “三俗”文化市场。与先锋作家的身体脱位正好相反,在小说《阴之道》中,马建吃力运作的是将身体复位,即把先锋小说中被空虚化的身体再沉重化到家庭、婚姻和生育的脉络中,以苦涩的幽默诉说生育苦难的血祭。身体不再是静物画一般的对象,而是被作为人物的处境和命运展现出来,构成了感人的叙事。
此外,性描写也是这本着重身体书写的小说中多处插入的片段。与制造色情趣味的黄段子完全不同,马建的笔触传达的是阴道的怨诉,而非色情文字所渲染的阳具猖狂。色情文字夸张的场面多是男人想要达到却无力企及的风月佳境,比如像美黎的丈夫,房事之余,还要花钱看黄片去买一剂意淫的春药,好增强他实干的快感。但担心怀孕的美黎却对丈夫的一味贪欢深感恐惧,怀孕期间她怕压坏了胎儿,被堕胎后更担心再次怀孕。马建的性描写反复呈现的便是在生育监控的威胁下女人对性生活日渐厌倦的处境。一路上, “美黎想到睡觉前总要被男人弄一遍的夫妻生活,感到自己如一团乱麻。”(页29)但是她身不由己,致使她对身为人妻的职责产生了怀疑:“男人为什么要天天射精,真不明白,做老婆跟做妓女没区别了。”(页218)与美黎的感受完全相反,老二的性观念则充满了肉欲霸权。美黎推脱他的纠缠,他直接宣布:“奶子就是给男人摸的……不是喂奶的时候都归我。”(页147)还说:“老婆就是生儿育女,不能闲着。……我就是要摸你这软脚软肚子和这细皮嫩肉的……”(页209)
男人的阴茎不只是一个工具性的器官,它往往被男人想象为把握外在世界的中介,成为他身体中一个有别于他自己的东西:他的第二个自我。它的尺码大小,勃起的硬度,以及通过它享用的快感之强度和占有对象的多少,均被男人视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因而在男人的性亚文化群中,一直都流行着把自己的那东西昵称为“老二”的叫法。这样看来,马建给他的主人公所起的“孔老二”这个外号便有了耐人寻味的双重含义。把五四以来对孔子的蔑称戏仿到这位没落的孔家后代身上,不但具有慨叹传统衰败,一代不如一代的反讽效果,它同时也暗示到这位主人公的“性角色”(sexual persona)身份。纵观小说中描写他与美黎的夫妻生活片段,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从未餍足的乐趣就是用他那小“老二”折腾妻子,藉以振奋他疲软的自我。在整个的逃亡途中,他乐此不疲,得空便干,真可谓一个名副其实的老二。
老二的专断和强迫弄得美黎在房事上日渐麻木,她只好应付差事,漠然处之:“尽管老二还在她肉里翻来翻去,她也如不沾锅,冲一下也就是自己了。”(页270)马建的性描写还原了性生活的日常状态,他不着煽情的笔墨,却能在淡化的处理中定影出男女在床笫间作爱的本色,以粗放而不低俗的谐趣裸露出人类男性在性行为上的笨拙和徒劳,更突现出男女不同的身体处境,为性描写非浪漫化和非色情化的探求开创出新的路子。比起以性漫画描写著称的昆德拉小说片段,马建的这些轻描淡写之笔自有其更胜一筹的妙处。《阴之道》隐隐为我们勾勒出一条阴暗的通道,它像内窥镜一样把读者的视境导向了女人阴道和子宫内记忆的褶皱,从那肉的痉挛和血的贲张中译解出诉说了妇女复杂经验的语言。
三
一胎化的另一个恶果是迫使父母把唯一的生育指标留给男婴,结果导致大量的女婴或被杀或被弃,近年来,有些父母更借助B超的检查,把很多提前发现为女性的胎儿趁早做了人流。对某些一心要生男孩的父母来说,头生的女孩简直成了阻挠他们心愿成真的障碍。囡囡是马建写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角色,她三岁时随父母出逃,在流亡中长大和开始懂事,逐渐看出自己的存在给父母带来了麻烦,更目睹母亲的受罪,感知到身为女人的不幸。在月经初潮的那天,她大哭大叫,抱怨母亲把她生成了女的。在故事的结尾,囡囡突然离奇失踪,她以她自己主动的人间蒸发为弟弟的出生廓清了通道。就揭露计划生育导致千千万万女婴被杀被弃的惨况来说,《阴之道》也可谓一本女殇之书。小说以母女俩相继离世收场,把幸存的结局留给了孔老二和他一心要生的男孩,让他怀抱他的孔天堂在腥腐的黎明中走上工业废弃物堆积的舞台。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一胎化政策至今已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问题,再这样搞下去,几千万婚龄男性将成为婚配上的剩余人口。孔天堂出生的天堂镇根本不是什么人间天堂,而是一处人造地狱。在今日中国大陆很多新兴的小城镇上,都可看到这样的工业化荒原,从水面到陆地,那里到处糜烂着后毛邓时代特有的后现代腐败和腥秽。如果说真有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所谓的“中国模式”,那就是这种后发展国家难免会有的劣势景象。像党国体制的所有机构一样,计生委这样的设置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权力资本。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把胎盘和死婴肉作为高级补品贩卖出去,鲁迅小说中作为隐喻的“人肉宴席”,如今竟恶梦成真,具现为冰箱中随时可拉出来的冻肉块丰盛着官员和富商们饕餮的餐桌。美黎被强迫堕胎,堕的是她的胎儿,顶替的却是地方官员的小姨子。计生委大搞江泽民始作俑的“双赢”策略:他们既完成上级指标,又做成了权力资本的生意,一纸流产证明书卖价两万,让那位小姨子安全生下了她的二胎甚或三胎。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其实未必能真正强加给所有的父母,有钱有势的不但可买来超生指标,还有条件把太太或二奶送到香港乃至外国去生孩子。针对最近陕西安康一件引起公愤的强制引产恶性事件,胡平发文批评,文中提到了一个他认为特别例外的现象。他说:“一般的暴政都是一部分人把一种反人性反人道的东西强加给另一部分人,唯有强制性计划生育却是强加给所有的人,连统治者自己也不例外。”从政策条文上说的确如此,但对比以上所述的事例,在实际执行中,这个“也不例外”便打了不少折扣。
世道和人心败坏到这一地步,归根结底,都是中共的去灵化实践大行其道的结果。世道和人心败坏到这一地步,归根结底,都是中共的去灵化实践大行其道的结果。在“万物有灵”的古代世界,人们往往以“拟人论”(anthropomorphism)的方式想象和比拟外在世界,把大自然构想成一个放大了的人体,用人体的不同部分来指称湖海山川和原野沟壑。这一构想也体现在在《阴之道》一书中。美黎的家乡有个女娲洞,流一条阴水河,她是摸了洞里的女阴才生下了囡囡。她和家人逃亡的整个行程都在水上,她最后生下儿子的地方名叫子宫湖,因为那里是超生游击队比较安全的避难处所。从故乡厚土到江湖逃亡,小说的叙事场景往往会浮现出古代“拟人论”世界的影子。马建显然在勾画一种古道西风的景观,要让我们感受到仍处于前现代状况的中国农村及其居民多少还维系了古代“万物有灵”论残存的灵气,就像在舞台上喷放几缕薄烟,给故事的讲述增添了灵动的气氛。
女性身体及其生育均属于阴,阴总是与潮湿或粘稠的流血、出汗、呕吐、流出分泌物,以及发出腥味、酸味、体臭味等身体的生物状态联系在一起。在美黎一家人生死历险的“阴之道”历程中,马建坚持抒写他特创的“生物文本”(biotext),编织出一条富于“生育气息”的脉络,让女性身体和自然环境中丰饶的生命力在受压抑和被腐蚀的情势中发酵,膨胀,破裂,从掩埋的污泥中挣扎出来,又难以避免地带上了污染的痕迹。特别是在页150一大段文字中,美黎走入垃圾堆与树木杂生的荒野,感受到夏日的溽热和草木旺盛的生意,她的肉体受到季节的感染,血脉涌动中产生了激荡的回应……那情景让马建写得极富有反美文、反诗情画意的独特诗意,可称之为马建式的生物文本诗意。就我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在书页的翻动中,似乎从字里行间都依稀闻到了某种既刺激嗅觉,又让人感到窒息的气味。山川灵气的败坏就这样随着环境污染而日益恶化,自然的和人自身的生命力在人工制造品疯长的势头下便令人深感无奈地趋于荒秽,终至枯竭。
这又是马建的生物文本与莫言等人那种陶醉肮脏美,渲染污秽癖的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一点。后者津津乐道各种令人感到恶心的景象,他们截取农村地区落后粗野的故事片断,以伪民俗学的炒作贩卖给文化消费市场。马建笔下的垃圾风景则重在表现失去土地的流民在今日中国的边缘处境:他们被国家体制摈弃为人口垃圾,不得不住到垃圾成堆的地方,靠拾荒为生,与废弃物相依为命,就像古人常说的“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那样,最终连人自身及其日常生活都垃圾化了。美黎逃出淫窝,曾在一处垃圾人家藏身一段日子,在离去之日,她穿上那一身捡自垃圾堆的衣物,俨然一个垃圾品时装模特走上了城市的街道,活脱脱显示出一幅女娲乡女儿的垃圾化蜕变漫画。美黎初上旅途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美黎知道自己从小就喜欢农村的绿,有浓有淡,也喜欢芹菜发芽时的浅黄,桃花的粉嫩、槐花的冷白和田埂边野车菊刚张开时的艳黄。”(页45)可见她人虽在逃亡途中,心里仍存养着家乡的山水田园赋予她的灵秀之气。怀着她淳朴的生命喜悦感出外冒险,她真诚地希望到传闻中的天堂镇子宫湖生下她的男孩。但一路上各种难闻的气味——江边被弃的婴儿尸体、粪便、塑料、工业废水、油污等腥臭味——不断引起她恶心,让她深感:“没有生灵就不能叫河,只能叫排水沟,穷山恶水。”(页138)于是,这逃避计生委追捕的历险记也就成了一个走向垃圾堆接受污染,最终习惯肮脏环境的逐臭之旅。囡囡手中的玩具捡自垃圾堆,孔老二养的鸭子吃的多是河道中受污染的鱼虾,他们的居处日夜为蚊蝇包围,他们躲起来生第二个孩子的村庄因水源受污染而生出大量的畸形儿,村民竟以出卖他们的残疾孩子给乞丐帮而发财致富…… 政府逼迫人民以不正确的方式在那个更不正确的社会里苟活下去,到头来,他们便以劣质的生育贻害民族的未来。世道人心的败坏就这样与山川灵秀之美的彻底破坏同步发生,进而恶性地互动下去。
马建把他另一部小说中那个植物人拒不苏醒的抗争方式移用于胎儿孔天堂的拒不出生,让他在娘肚子内顽守了五年。正像当植物人更为安全,不再会遭受国家暴力的拷问和惩罚,躲入母亲的子宫也比生到世上更少风险,可避过生育监管,也免得呱呱堕地后陷身肮脏的垃圾世界。孔天堂的不愿出生让人联想到格拉斯《铁皮鼓》中那个眼看纳粹时代降临而想返回娘胎的奥斯卡,可惜他的脐带业已割断,他只得在后来自残成长不大的侏儒。孔老二不到黄河心不死,牺牲了妻子和女儿,顽抗到底,终于抱到了孔子第七十七代传人。然而这男孩早已在胎中老化,天堂镇的人造地狱环境更通过他母亲的垃圾化生活使他深度中毒,他那“如绿苹果般闪光”的肉体果然成了他母亲暗中抱怨的“小肿瘤”,只不过一疙瘩子宫结石肉而已。
婴灵便沿着母亲走来的水路,沿着母亲的气息开始寻回出生之地……(页334)
婴灵如弃敝屣般离魂而去,跟上母亲逃出垃圾化的末日世界,前往女娲洞,返回到生命的源头。这结局让我想起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最后一句话:“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道家是主阴的,马建所铺叙的“阴之道”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道家之道”在小说叙事中的推衍。道家的六十四卦始于归蔵,终于归藏,所以万物出于坤,又入于坤。美黎带领着婴灵完成了生命的历程,像林黛玉所吟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那样,还原到她水做成的生命之中。
孔老二抓到手的只是他个人顽念的外壳,妻子留给他作为慰藉的一块生育渣滓。对做父亲的老二来说,这个抱在怀里的孔子第七十七代传人徒具形骸,其讽刺意味正如在天安门广场上摆了一阵的孔夫子青铜塑像那滑稽可笑的模样,成为胡温政府在公众眼前的笑柄。在天堂镇这一电子废弃物拆卸场地生下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电子垃圾化了,它的象征含义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这爹俩走向前台谢幕的情景辉煌得实在荒芜,那极度物化的繁荣竟是用斑驳的锈迹打造而成:
老二把孔之子抱在怀里迎着初升的太阳踩住如出土的陶片般的烂线路板和拔光了内存散热片的显示适配器架,往一些过去是镀红或银灰色的手机外壳滩走去,……他双腿晃荡在敲裂的英特尔中央处理器、扫描仪电解板机箱以及子弹壳般的那片音频连接器中,渐渐爬上了显示屏之丘……(页335)
这破烂摊子难道不是近日中国崛起的背景?这危险的孩子难道不是今日中国人下一代的象征?好莱坞常发行一些启示录式的(apocalyptic)灾难片,入侵地球和挑战人类的势力不是机器人,就是外星人。这两类未来人的身体形态之所以特具有杀伤力,就因为他们徒具人形而毫无灵性,既非出自娘胎,又非养育于家庭。中共政权摧残家庭和反人道主义的作为由来已久,且日益得势,再加上近年来引入西方先进科技,在快速的经济增长中聚敛了可以买通世界的财富。倘若让这股势力在国内继续为害,并向外猖狂下去,未来出生的千千万万孔天堂就是中共政权毁灭中华文明和挑战自由民主世界的机器人或外星人了。
《易•系辞下》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千载之下,马建作《阴之道》又敲响了当前的警钟。
201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