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因座驾遇袭而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这个事件,中国在最近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后所出现的中日对抗中从主动转入被动。丹羽宇一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丹羽宇一郎,出生于1939年,今年73岁,担任日本驻华大使两年多一点。他对中国非常熟悉,有许多朋友,也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真正让“丹羽宇一郎”这个名字名扬中国的是一件并不怎么让人愉快的事件。这就是8月27日发生的“大使座驾遭拦截,日本国旗被人拔”的不幸事件。

*“拔旗”让他一夜名满中华*

据丹羽大使的朋友讲,事情发生在当日下午4点,外出返回的大使座驾在北京四环路上遭到两辆高级轿车的拦截。这两辆车已经跟踪大使专车一段路程,到四环路车流缓慢处突然冲到大使专车前强行拦堵。大使车子被迫停下后,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下车走到大使车前,抢走了车上的日本国旗,小旗杆也因此被损坏。

丹羽一行虽然受到惊吓,但没有人受伤。事后,丹羽大使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抗议。这个事件发生在14名中国保钓人员因登陆钓鱼岛而遭日本扣押,后被强行遣返之后一个多星期,中国国内的反日情绪空前高涨的时候。

日本大使座驾遇袭的事件把丹羽一下子推入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渊源*

丹羽虽然担任驻华大使不过两年多,但他跟中国的渊源却很深。丹羽在1962年从名古屋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了日本著名的国际商社—伊藤忠商社。他从普通职员做起,凭借他的勤奋和经商才能,一路做到该商社的总裁(1998年)。他担任总裁后,对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了清理,把公司的营业利润推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公司上上下下和外界都对丹羽的能力刮目相看。

伊藤忠商社跟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大商业领域。它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市场。伊藤忠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扶植了不少日本企业,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日本一些行业的龙头老大。比如世界知名的服装连锁店优衣库。优衣库在初创时期就是在伊藤忠商社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依靠伊藤忠的投资,优衣库在中国建立了数十家工厂。

丹羽在伊藤忠商社的30多年中广泛地参加了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到后来他退居二线,担任商社顾问之后,丹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中国,先后受聘担任中国江苏省经济顾问,北京市市长顾问,吉林省经济顾问。

丹羽在中国的接触面很广,结交了很多朋友,商界有,政界也有。其中有一些政界的朋友后来进入中央成为中共的高级官员。据接近丹羽的人士说,在投资谈判中,这些身居要职的中国官员们对丹羽社长毕恭毕敬,相当尊重。

像丹羽这样一位几乎一辈子都在商界摸爬滚打的人士怎么就转身成为日本驻华大使这样的高级外交官了呢?要知道,在日本,外交界是非常讲究专业性的,不是外务省的职业外交官员根本不要指望能够担任日本的驻外大使,更不用想担任驻中国大使了。在日本的驻外大使中,驻华大使和驻美大使的地位最高。

丹羽走入外交界可能是他本人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2010年6月成为日本首相的菅直人属于民主党。他一向主张要启用民间人士出任外交官,以扩大日本和其它国家的民间交往。而菅直人的基本外交方针又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同时也重视日中关系。这两个要求让具有丰富国际商业经验又对中国非常了解的丹羽宇一郎进入了菅直人内阁挑选驻华大使人选的范围。当时的外相冈田马上就想到了在商界名声显赫的丹羽宇一郎。冈田托一位亲戚给丹羽传话,询问当时已经71岁的丹羽是否愿意出任公职。没料到,丹羽迅速做出回答,愿意。日本历史上首位民间外交家就这样产生了。

*踌躇满志,走遍中国*

丹羽后来曾经表示,他当时觉得凭借他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自己应该能够在大使这个职位上取得成功。

他在2010年上任后也确实给日本使馆带来了新气象。中国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对丹羽了解的比较多。他在日前曾经这样评价丹羽大使的表现:丹羽大使来到中国以后开始了一项叫“走遍中国”的计划。他带着日本500强大企业到中国的各个地方访问,计划将中国的30多个省市都走遍,为中日经济更进一步的交流做了非常具体的工作。

陈言说,去年中日双向贸易额是3400亿美元。而比日本经济规模大三、四倍的美国去年跟中国的贸易额也不过400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日经济发展还能如此迅速,丹羽功不可没。

*率性而为,常触“地雷”*

丹羽虽然拥有极为丰富的商业知识和管理企业的经验,但对外交系统的清规戒律并不熟悉,时常会 “触雷”。 比如,他在上任之初看到使馆内的生活过于奢侈,就宣布:不必要的会不开,不必要的花费要削减,晚上的KTV活动要禁止。

这些改革措施影响到使馆内部的一些长期的习惯性做法和职员的生活,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类似这样的改革措施还有不少。据透露,日本驻华使馆和领事馆的许多工作人员都认为,这个新大使是个“门外汉”,在内部很孤立,对他的抵触情绪相当普遍。
丹羽的“外行”还表现在他的嘴上。人们都知道,外交官的公开言论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问题讲到什么程度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在日本的外交系统就更是如此。在这个环境中,丹羽这位民间大使讲话就显得过于“随心所欲”。他也因此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批评。

比如,在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购买钓鱼岛计划之后,丹羽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如果购岛成功,将会对日中关系造成严重危机,将危及日中两国自1972年关系正常化以来取得的进展。”丹羽的这番话在国内广遭挞伐,一些国会领导人甚至称丹羽“出卖日本的国家利益。”很多人要求撤换驻华大使。

丹羽上任之初,刚刚发生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日两国关系非常紧张。但是,丹羽面对媒体表示,他的使命是推动两国在经济领域和民间方面的交流。他说,中日两国“应该超过夫妻关系,只能友好下去,没有别的选择。”他认为,互惠互利的真谛是相互尊重与合作,而不是对抗。他的这一立场在对中国的反感情绪日渐上升的日本国内自然不受欢迎。

大概是由于丹羽在对华问题上过于亲中,对外讲话时常出格,日本政府已经做出安排,在今年晚些时候由老资格的外交官西贡伸一替换丹羽宇一郎,担任下任日本驻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