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海内外各界强烈关注。围绕莫言获奖,反对者、支持者、理解者纷纷发表看法,网上也炸开了锅。
笔者认为,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对中共专制制度的歌功颂德,恰恰相反,莫言在体制内以小说形式揭露黑暗的现实,尽管莫言是中共党员、作协副主席。毛泽东曾经警惕,“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明”。这恰恰是说中了莫言。
当然,也能理解部分民主派人士的激烈反对声音。但显然支持和理解莫言的民主派人士更多,洪哲胜先生是有着45年历史的民主斗士,他的《让我们理性地对待莫言──回应中国民间人士的一封公开信》振聋发聩。他写道:“在这时刻,还对莫言品头品足,还对他冷嘲热讽,绝对不是一个理性、成熟的民运所应为。大家应该祝贺他的转变,给予鼓励,促使他更上一层楼。”
国际笔会和独立中文笔会这两个作家组织都发表了声明,对莫言获奖的同时也发表了希望另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刘晓波健康出狱表示赞赏。国际社会对莫言获奖普遍表示了欣慰,认为这将有助于中国政治、社会进步。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见记者表明观点
▲中央社10月11日报道:莫言:体认懦弱 靠幽默活下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从小感觉生活就是没东西吃,幽默是让自己活下去的方式。体认到自己最大弱点是懦弱,才写得出“丰乳肥臀”等创作。
57岁的莫言本名管谟业,他曾在香港公开大学一场演说中解释,他是在写作第一本小说时,取了“莫言”这个笔名,原因是自己说话直率,而这在中国大陆不是好事,因此他要利用这个笔名提醒自己别多话。
中国大陆世界新闻报之前与莫言对话,今天刊登这篇问答专访,莫言阐述自己从小生活体验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莫言说,小时候什么都喜欢吃,但没有任何东西可供选择。
他说:“以为人生下来就应该这样半饥半饱的,见了食物眼睛发红,就像狼一样要往上扑。就感觉到生活就是这样的,就是没东西吃,永远伴着饥肠辘辘的一种感受。”
莫言现在作梦,常梦到跟人抢食物。生活中最屈辱的事情是跟食物有关,最丧失自尊,最后悔的事情也和食物有关,最大幸福也与食物有关。“回忆起往事,我就会感觉到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粮食。”
他回忆说,当年躲日本军、国民军、各种各样游击队。老百姓干吗活着?都死掉算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老百姓还是要生活,还是要关心粮食、收成问题,要考虑明天、明年问题,还会为了钱财争吵,“所以这就叫生活”。
他说,当年寒风刺骨,他们一群人抱着铁锹,穿着单薄衣服,被生产队干部赶出去挖沟挖河,那时大家照样讲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当时叫“拉怪话、拉熊话”,还边讲边唱。
莫言说,在非常痛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幽默感,甚至是黑色、荒誔幽默感,而这是使自己活下去,是解脱自己、减轻压力、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
他还透露,“丰乳肥臀”一书中,上官金童最大弱点是懦弱,“这真是我的精神自传,我想这也是中国像我这样的一代人精神方面的一个弱点”,正因为感受到这点,才能写得出这本书。
莫言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懦弱是非常可耻的事情,会因此不敢坚持真理,不敢坚持自我,这实际上非常可怕。
他说,“红高梁”小说里写了奶奶及余占熬敢作敢为男子汉,可能就是感觉并认识到自己的懦弱是一个巨大弱点,因而小说里就出现那种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敢于坚守自我的人物。
▲美国之音(VOA)10月12日报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希望刘晓波尽快获释
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10月11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家乡山东高密对记者说话
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出人意料地打破他一直对文学界同仁、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遭遇的沉默,表示希望这位异议人士和作家能很快从监狱获释。
莫言星期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些异议人士批评莫言没有站出来为刘晓波说话。被判处11年监禁的刘晓波目前正在监狱服刑,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莫言星期五在山东省他的家乡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我对他后来的很多活动都不太了解,但是我现在希望他能够尽早地获得自由、尽早地能够健康地获得他的自由,然后,我觉得他完全可以研究他的政治,研究他的社会体制。”
57岁的作家莫言获奖后,北京官方对他一片赞美之词,说他代表主流价值观。因此,莫言的讲话会令北京尴尬。
中国官方对莫言获奖的反应与两年前对异议人士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做出的愤怒反应截然不同。中国在刘晓波获奖后立即禁止在任何公共场合提及刘晓波的名字,并指称刘晓波是西方的工具。
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一些知名人士批评通常不卷入政治的莫言不愿意批评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还有人提出更严厉的批评,说莫言是中国政府的走狗。
莫言在星期五的记者会上反驳了对他的批评。他说,他与共产党的密切联系并不意味着他不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在中国工作,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里写作,但是我的作品是不能用党派来限制的。我的写作从80年代拿起笔来,就明确地是站在人的角度上。”
公开批评中国政府的异议人士和艺术家艾未未和其他一些人抨击瑞典诺贝尔委员会把文学奖授予莫言。艾未未星期四对记者说,这项决定是对人性和文学的侮辱,还说莫言身上带有中国官方色彩。在海外流亡的异议作家余杰也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推特上发表评论说,这显示了西方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不闻不问。
不过,很多人支持莫言获奖。他们说,莫言的作品有时以微妙的手法在不惹恼中国政府的审查官员的同时涉及官员腐败等社会问题。
莫言星期五说,批评他的一些人本身就是共产党员,并受益于中国的体制。他还说,很多批评者很可能根本没有读过他冒着很大风险写成的作品。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12日报道:莫言反驳批评 呼吁释放刘晓波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周五下午在家乡山东高密召开记者会时表示,希望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能早日获得自由。
刘晓波因为参与撰写《零八宪章》敦促中国政府进行政治改革而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徒刑。
莫言获奖后,中国海内外的一些异见人士批评他不具备诺贝尔奖所倡导的理想主义精神,屈服于政府,没有批判精神。
在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以官方作家身份参加该展的莫言,因为异议作家贝岭和戴晴出席而退场;今年5月,莫言参与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批评。
但是莫言在记者会上反驳说,批评他的人没有看过他的作品。
2005年,莫言在香港的一个演讲中说:“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他在星期五的记者会上强调,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他的作品是写人的情感和命运,得奖是文学的胜利,不是政治胜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4日报道:莫言中外媒体见面会正面回应外界质疑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日前在其家乡山东高密凤都国际酒店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与国内外记者共同分享了获奖后的感受,并回答了记者们范围广泛的提问。
据凤凰网文化记者13日的报道,在回应有关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发的争议时,莫言表示:“我上个月在上海也曾着重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有一个日本作家阿刀田高问我,你对这个《讲话》怎么看?我说,这是一个在网上炒了很久的问题,而且也是让我挨了很多骂的问题。”
莫言说:“抄写《延安文艺讲话》并不后悔,因为抄《延安文艺讲话》与自己的创作没有矛盾,而自己的创作,一直在突破《讲话》。莫言进一步解释称,因为毛泽东的这个《讲话》是历史文献,它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我们今天再来看这个《讲话》,就会感觉到它有巨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就在于,它过分地强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我们这一批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后来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
至于我抄写这个《讲话》是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我这个人是比较模糊的,比较麻木,我不像某些人那样,有那么敏感的政治嗅觉。让我抄一段,我就抄一段,后来这件事情发展到这么大,出了这么多的批评、意见和辱骂,这是超出我意料的。刚才法新社记者也提到了,我抄了延安讲话等等,有一些谩骂,甚至都人身攻击了,这个我就忽略不计了。此外,在被问到和中共关系是否过于紧密时,莫言回答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但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奖,不是政治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来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是根据他文学的气质、文学的特质来决定是不是给他奖项。
我在中国工作,我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写作,但是,我的作品是不能用党派来限制的,我的写作从80年代开始,就非常明确的是站在人格角度上。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早已突破了这种阶级和政治的界限。这次文学院把这个奖授给了我,我觉得这是文学的胜利,而不是政治的胜利。我的一点观念是,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作家的写作不是为了哪一个党派服务的,也不是为了哪一个团体服务的,作家写作是在他良心的指引下,面对着人的命运,人的情感,然后做出判断。
如果这些人读过我的书,或者在座的朋友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向来是非常凌厉的,也非常严肃的。我在80年代的写的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这些作品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上我认为的一切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如果仅仅认为我没有在什么样的声明上签名,就认为我是一个没有批判性的作家和官方的作家,那这种批评是没有道理的。
我过去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喜欢,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讨厌我,甚至仇恨我。因为在过去的时代里一个作家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只有在互联网时代、在微博时代,作家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有了这么一个平台,有了这么一个话头。然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喜欢我,喜欢我的作品,原来这么多人对我咬牙切齿,原来这么人对我的作品有这么中肯、这么尖锐的合理的批评意见,是通过这个我才认识到人心和自我。“
在被问到,当您作为一个作家,作品存在争议的时候,您有没有考虑过,像高行健一样离开这个国家呢?莫言回答说:”我离开这个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待在高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朋友很多,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而且我也认为,一个人他有各样各种选择的自由,选择离开中国到国外去生活去写作,我觉得也很好。有的人选择留在他的故土写作,这也很好。你不要认为谁出去,谁就是不爱国,谁没有出去谁就爱国,这都是非常片面的认识。”
说到中日关于钓鱼岛争端的问题,莫言表示:”首先我觉得争端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没有争端的话那干嘛会闹得这么大。而且我想要完全解决争端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打一仗,中国胜了日本败了,争端就解决了吗?日本败了他就会承认中国的合法主权么,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战争也解决不了争端问题,那么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上个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的时候,老一代的中日两国领导人采取的比较高明的措施:搁置争端,先谈友谊。你把他放在一个地方也影响不了两国人民的睡眠和吃饭,甚至这个地方可以让鱼类生活的更好一点。“
当被问到,今年12月底您会去瑞典接受这个奖,您现在开始酝酿这个演讲稿了吗?您会讲些什么的时候,莫言回答说:“去瑞典领奖我当然会去,而且演讲也会讲,但是在上来讲什么我还没有完全想好。我想在瑞典的演讲需要写一篇讲稿,但现在无法透露,因为没有想好,如果我现在把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你,那我就可以不去瑞典了,是吧?”
●海外媒体对莫言获奖的分析评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1日报道:莫言得奖中国网上炸开了锅
莫言获奖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2012年10月11日。
网络DR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宣布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网民反应热烈,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评论说,2010年,中国著名异议分子刘晓波获得诺内尔和平奖时,中国当局曾经封锁了消息,并且批评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称为“小丑”。而中国网友对这些“小丑”评委颁发的奖项反应热烈。
中国墙内新浪微博上第一为发表评论的网写道:祝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琢磨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给了莫言后:1)罗玉凤会宣布爱上了莫言。2)韩国会宣布莫言有韩国血统。3)方舟子会声称找到了莫言的代笔铁证。4)鲁豫会约莫言做一期访谈:<莫言的诺贝尔之路>。5)民主人士会不断追问,还有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吗?6) 作协召开座谈会: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理性看待诺贝尔。
财经网新浪机构认证:【莫言获诺奖意义重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
如果说墙内网民的反应一般比较正面的话,墙外推特网上的评论则仁者见仁。
@赵乐米 :莫言其实的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因为前面的中国人不管叫什么,都是莫言?
@卫城迷迭:大陆获得诺贝尔奖的是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还有莫言!
蒲飞 ?@pufei据说今天晚上19时当新华社的通稿:莫言,中国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通稿传到各报社时,百分之九十的记者第一反应是“我操,现在国新办的禁令真有文化不让报就说不让报,还尼玛用个文化词儿—莫言”
@liushui1989: 莫言在获奖后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我要骂粗话了:狗日的莫言不得好死。
@Chinaelections 刚才听广播,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说,莫言深受美国作家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这帮子人也够损的,给你奖也要说你是追求普世价值的结果。难道莫言的成就不是因为植根中国的泥土、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取得的吗。
@Michae1S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军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审查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德国书展上的抵抗者、丰乳肥臀之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余杰 ?@yujie89 在《檀香刑》中,莫言以“个人的偶然遭遇”来遮蔽义和团运动宽广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动因,显示了他对文化和历史的双重的虚无主义姿态。不仅莫言,大多 数当代作家也持同样的姿态,在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陈忠实的《白鹿原》,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都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姿态。
唯色Tsering Woeser ?@degewa
中共党员、中共解放军前军官、中共审查制度的忠实拥护者、中共官方作家协会主席、独裁者毛讲话的抄写者闪亮登场~~RT @mranti: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们就等着党和政府对莫言这个奖的无限利用吧。以后莫言同志以文学奖得主名义谴责西方干涉中国内政的机会多了去了。
@zhbq 【莫 言获奖的称谓】:官方说法:莫言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民间说法:恭喜莫言成为中国第四个诺贝尔奖得 主;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首位官方承认的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北京师范大学第二个诺贝尔奖得主
莫之许 ?@mozhixu 唉,很多人还是低估了西方左派文人的幼稚程度,莫言早晚要得奖,还是前几年刘柠老师
文涛 ?@wentommy
如果莫言胆儿够肥,颁奖仪式上他不妨在身边放把空椅子@michetravi: If Mo Yan has any guts as an artist, he should sit next to an empty chair when he accepts the prize.
iFreedom ?@ljqu 莫言刚才说,他觉得审查对文学创作很重要, censorship is great for literature creation.
莫之许 ?@mozhixu
莫言得奖会让人更多地想到另一位得奖的中国人, 所以我实际上还是蛮期待的。
北风(温云超) ?@wenyunchao
有媒体采访我,莫言在文学上的造诣是否因为抄写毛的讲话、法兰克福书展退席这些行为而受到了玷污?我回答说,当然,一身屎的人做出再好的菜,也是难以让人下咽的。
rchie ?@Arctosia
虽然我毫无文学细胞,但挺希望莫言今天得奖。我就想看你们这些坏人去问他是第几个得奖的中国人。 他得奖之后会比较娱乐。
?@ranyunfei 由于中央电视台现在公开发问“莫言能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如果莫言获奖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可能会遭遇自从评奖的112年以来之超级大笑话,即第一位面对采访不敢诚实地说出自己国家早已有人获诺贝尔奖并公布其 名字的事实。这比今年所有的诺奖新闻加在一起还更劲爆。
@pearlher 从美学角度说,我从来就没喜欢过这一风格。莫言自己说了,他的写作是对优雅的中产阶级情调写作的抵抗。他的主要作品都是89之前先锋派艺术作品一次大爆发 的产物和延续,这点上推上的大部民主人士,对中国文学很无知,而且人品很低级。
?@ranyunfei 布罗茨基说:文学要干预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预文学为止。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它意味着权利能干预权力,而非权力干预权利。从文学的角度说,创作自由绝不会 自动来临,但干预不是让你写宣传口号,而是以文学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政治干预的批评。那些把批评莫言当成是内讧的人,首先得知道批评是一种权利。
@Tony_huang_HG 我觉得争论莫言的文学成就或体制身份都有点偏离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初衷。文学奖是颁给写出了具有理想主义倾向最佳作品的人。并没说要给文学成就最高的人。我 个人感觉单从文学而论莫言在华文作家中算一流的。但从他的著作中。我确实没有读出多少理想主义的味道。我更愿意从这个角度去质疑他。
?@YaxueCao 看到推友在推上为莫言辩护,我的标准很简单:一个生活在中国、写中国的作家,暴政如果没有成为作家的主题,那么他/她的文学就已经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就这么简单。索尔仁尼琴就是最好的尺度。
?@ranyunfei 莫言小说好与否见仁见智,以我个人判断,还不到得诺奖的水准。有人说不能用政治标准衡量莫言,要给文艺解套。我们批评莫抄毛延讲给文艺戴枷锁的政治行为, 有何不可?要写出自由的作品,必须要有争取自由的努力和一颗的自由心。有担当不一定成为伟大的作家,但伟大的作家没有担当,则是笑话 。
莫之许 ?@mozhixu 作协主席副主席:铁凝、王安忆、叶辛、刘恒、李冰、李存葆、何建明、张平、张抗抗、陈忠实、陈建功、莫言、高洪波、廖奔、谭谈//我觉得,到了今天,还不能把出任作协要职看作是一种耻辱,那这个社会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
@ranyunfei: 有人说抄希特勒《我的奋斗》的人,不应该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莫言岂能例外?一个对自己国家灾难的生活,无能用文学作品有趣而深刻地表达出来,都不配得这样的荣誉。老实说,我认为汉语写作有出色者,但离获得诺奖都还有差距,包括已获奖的高行健。
▲美国之音(VOA)10月11日报道:中国网络观察:莫言获奖喜与忧
华盛顿 —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在中国引起热烈的反响,高声的祝贺,激烈的争议。
假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学,关注文学跟政治、社会、以及人类生存状况的关系,那么,该委员会无疑已经大获成功。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眼下世界各国人口当中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比例最高的国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的眼球数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中国官方的祝贺*
莫言获奖的消息出传来,中国官方媒体在第一时间通过中国用户最多、并且已经成为上亿人的首选新闻来源的新浪微博做出了反应。
中国官方一方面表示祝贺莫言获奖,一方面邀请中国公众就此表达他们的意见:
“人民日报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以表彰他对历史和当代文学的贡献。 ”
(注:《人民日报》是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机关报。)
新华视点:【微沙龙】莫言老师喜获诺奖。亲爱的博友,得知这一消息,您是什么心情呢?您有什么想法呢?您是否看过莫言的作品?您觉得他的作品好在哪里?您觉得莫言是最有资格获得诺奖的中国作家吗?……愿大家畅所欲言哟
(注:“新华视点”是中国官方权威通讯社新华社开设的发布官方观点的一个新浪微博账号。)
应当说明的是,在这次莫言得奖之前,中国官方报纸对中国公众、尤其是对中国网民当中有关莫言是否应当得奖的争议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有些报道甚至是难得的如实报道。例如,中国官方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日前在一篇英文报道中引用一位网民的话说:像莫言这样顺从迎合专制政权的人不配得诺贝尔文学奖。
*来自中国民间的祝贺*
莫言获奖的消息传来,许多中国人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这些人包括普通的网民,如
“bigbear水瓶座:还记得当年《丰乳肥臀》上市时,国人对这个大胆的书名的感情是复杂的:害羞、不屑、新奇、批判,同时又悄悄的热读。今天这本书的作者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短短的时间内,国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大大增强。文学作为主观的创作,此次获奖也让中国文学被世界更大程度的认同。恭喜莫言”
“张颐武:这件事说明瑞典文学院是从大尺度,大历史、大空间看待自己的奖项,莫言的得奖其实是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带来的结果,中国文明已经不能被忽视。莫言本人的成就当然是不得了的,从今以后我们可以淡定自信地面对一切了。中国只要发展的好,就会有更多的荣誉送来。这是必然的。”
向莫言表示祝贺的也包括重量级的中国作家、莫言的同行。国际间知名的中国优秀小说家苏童在接受新浪读书网站采访的时候,对莫言获奖表示了毫无保留的祝贺:
“莫言的这次获奖,当然是中国作家的成功,也更是文学、文本以及他个人文学特质的成功。诺贝尔奖的评委都是专家,以前总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性,我看未必是这样,这次莫言就是以他纯文学性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祝贺声中的抗议、讽刺*
在成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热议人选之际,莫言在中国公众、尤其是在中国网民当中引起激烈的争议。绝大多数中国网民认为,莫言作为中国官方作家,时常跟公众反感甚至憎恨的中国官方亦步亦趋,没有伟大的作家所应有的道德和人性关怀,因此不配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莫言获奖的消息传出之后,这种争议依然在继续:
“连鹏:恭喜莫言先生成为首位官方承认的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不乖的孩子得奖,就是煽动破坏,禁止谈论。乖孩子得奖,想必会被拿来炫耀吧:看,打孩子没错,我这种暴力家长做派行得通。莫言先生的才华和作品不能否认,但还是想说:服务于权力的文化不会繁荣,献媚于当权者的作家不会伟大。”
(注:连鹏,著名中文网络作家;他这里所说的“不乖的孩子”显然是指中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目前,刘晓波依然在监狱中,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位被监禁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罪名是通过发布政治改革呼吁书“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十年砍柴: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定调:莫言同志的获奖,充分证明了我党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文艺政策是英明的,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繁荣的现实,也充分证明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事业能结出硕果。”
*莫言获奖,激发文学创作*
中国依然是一个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匮乏的国家,因此,中国的讽刺文学格外发达。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并且得到中国官方的褒奖,这一事实激发了许多中国网民文学创作的冲动:
“o0米兰喷嚏0o :终于出了个名正言顺的诺贝尔,微博上就像过节一样 ~据说还是党员哦~~据说还是作协的哦~坐等开展向莫言同志学习座谈会和莫言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余少镭:【通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鼓舞下,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重要里程碑,是瑞典文学院对党十八大的献礼!从此,中国文学将全面进入‘莫言’时代!”
“巨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将会发生有趣的事情:提拔莫言为作协主席,政府提供的海景别墅一套,解决他家人的农村户口问题,当地政府挂彩旗放鞭炮三天,莫言就读的中小学挂横幅‘莫言是我校的好学生’,媒体紧跟指令深挖莫言的各种事迹写成《莫言:感动时代的文学大师》。”
以上这些讽刺是明显的。但也有一些讽刺不那么明显,让读者捉摸不定:
“诗人小郑:莫言的《檀香刑》极度丑化中国,作品之恶心,骇人听闻!这正好适合外国人的口味!其实冷静下来思考,这就是真实的中国,莫言并没有污蔑,只是提供的信息不全面。一个大度的男人,就不要怕别人污蔑,怕别人攻击!丑化就丑化吧。只能支持莫言得奖了!”
“虫子和鸟:莫言获奖了。他是山东高密人,高密属潍坊地区。我们看看接下来这几天,作家们,文学机构们,政府官员们,媒体们,屁民们,山东人,外省人等等等等是怎么反应的吧。这才是当下真实的中国。”
*诺奖评奖与政治*
鉴于中国现在的官方政策依然是提倡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官方所喜欢的“工农”大众(而不是被强迫拆迁、被剥夺土地无处伸冤的工农)服务,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决定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自然导致许多中国人眩晕。
这些中国人认为,文学应当归文学,就文学成就而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明显高于莫言,因此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
以下这两则微博贴显示,眼下许多中国网民在努力从这种眩晕中挣脱出来:
“高万喜:好笑不?如果是村上春树得了奖,你还会这么认为吗?你大概一定会说,(莫言获奖说明)诺贝尔文学奖成了政治工具。你不能因为你支持的作者获奖,就把该奖项说的公正无私,或者因为你反感的作家获奖而又把该奖项贬得一塌糊涂。话说回来,此奖怎么可能与政治无关,你不如老老实实承认,这次是中国站在了政治顺风区”
“雅亨:正确答案:”诺贝尔文学奖‘有时候带有政治色彩,有时候实至名归。“
颁奖总是一种公关活动,引起的注意越多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今年的活动已经获得了毫无疑问的大成功。
▲德国之声(DW)10月11日报道: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激烈争论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今日宣布,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和刘晓波获奖时不同,中国官方高调宣布了该消息。旅美作家余杰认为“将奖授予歌颂独裁者的作家,将成该奖史上最大丑闻。”
(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时间10月11日19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中国官媒包括新华社等高调报道此事,与前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中国官方封堵消息及屏蔽诺贝奖的网站形成鲜明对比。目前一度在中国被封的诺奖网站在中国重新开放,但达赖喇嘛、刘晓波、高行健获奖者的信息定点封锁。
莫言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的早期作品《红高粱家族》等被公众熟知,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在获诺奖后接受新华社采访表示,将继续努力创作,但德国之声尚未能和他进行直接对话。
早前有媒体和博彩公司猜测,莫言将获今年的文学奖,中国独立评论人莫之许曾预言“莫言要得奖,有三件事情立刻广为全世界所知,既’法兰克福书展和官员一起退席抗议异议作家戴晴出席;拒绝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被判重刑发表意见;抄写毛泽东极权文本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也认为诺贝尔评委将奖授予莫言,将成为毁灭诺贝尔文学奖的举动。
据悉,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期间,以官方作家身份参加该展的莫言,因为异议作家贝岭和戴晴出席而退场;在2009年底刘晓波被判重刑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发起“电话采访”知识分子评论中国政府对刘晓波进行监禁的一场行“行为艺术”,莫言以家中有客人为由拒绝发表评论;今年5月,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百名作家抄写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一书,莫言位列其中。
很多网友围绕莫言作品及其中国体制内身份,及近年莫言为中国政府背书的言论等发出评论,也再次将两年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波推至舆论高点。中国媒体人上官敫铭在发出推文:“前年也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平奖。”因此莫言也被网友称为是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
人民网发出网评“祝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称“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中国人也等得太久了。”有网友用“刘晓波”替代“莫言”,将“和平奖”替代“文学奖”修改后发至网上。
第一位获得诺奖的共产党员?
亦有网友直指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共产党员 ,网友@Michae1S 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军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审查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德国书展上的抵抗者、“丰乳肥臀之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德国之声注:《丰乳肥臀》为莫言作品之一)
台湾现任文化部部长的龙应台发出贺词:“莫言是人民的文学家,从中国土地长出来的人民的文学家,今天被世界所拥抱,我真的觉得意义非凡。”
中国大陆右派作家铁流一直力撑莫言,认为其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和深刻揭示人性,而对公众对莫言近年为体制代言行为的批评,铁流表示要把这些和文学评奖分开:“人是有多面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官员,曾经抄过毛泽东的延安文,要理解他是官身,官身有时候是必须要做的,他不做就没有办法,他就保不住那个地位。”
“文学和政治从来不能分离”
将于周日在德国具有政治符号意义的圣保罗教堂领取德国人文最高奖——书业和平奖的廖亦武向德国之声表示,诺贝尔文学奖此番评奖更象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平衡,既将两年前授于刘晓波诺贝尔和平奖而触怒中国政府,转为通过将文学奖授予莫言进行安抚。旅美作家余杰也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对诺奖评委施加了压力并奏效。
中国知名作家野夫向德国之声表示,无论从文学作品本身还是作品蕴含的人文价值及对专制的批判,他一直看好廖亦武获奖,因为文学与政治从来无法割裂,作家也承担着用文学纪录和见证政治环境下人类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 “文学和政治从来不能分离,我不太理解诺贝尔奖的评委为何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我觉得这是对体制内作家的一种鼓励,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遗憾。”
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呼声颇高的中国诗人北岛,近年也被质疑和中国政府达成私下妥协,曾于去年回国参加官方活动,他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由拒绝对莫言获奖发表评论。
“这将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大的丑闻”
余杰向德国之声表示了他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愤怒,他认为从文学本身来看,莫言的作品尚不能和很多当代中国作家相比,仅从对汉语创性的贡献来看,莫言作品中有很多对暴力、色情的渲染,其语言冗长欠缺美感。
余杰也认为从作品所主张的价值层面来看,莫言更不应该获奖:“这将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大的丑闻,在我看来,在西方社会一个作家歌颂希特勒的话,他绝对不可能得奖,这已经是共识或常识,象当年美国作家庞德,他曾经热烈的支持法西斯主义,跑到意大利为墨索里尼唱赞歌,后来二战后被美国以’判国罪’审判,虽然他的诗歌有相当大的成就,他的作品也不可能获奖。一个抄袭毛泽东延安文、歌颂毛泽东的作家却能获奖,毛泽东残害的人的数量甚至超过斯大林、希特勒。从对比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权的漠视。这不仅是政治立场,而是是站在人权、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这一边还是背道而驰。把这个奖授予他是一个可笑的结果。”
余杰也引用早年间刘晓波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论,认为文学奖评委因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陌生,难于对作品及作品所处环境、记录的政治背景等有深刻理解,因此会产生很大的失误。因此诺奖文学奖将走向衰落,而英语作品的另一评奖“布克奖”将在坚守价值方面走得更远。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2日报道:莫言:批评者许多都没有读过我的作品
流亡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魏京生批评瑞典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莫言今天在记者会上回应说:我相信许多批评我的人都我并没有阅读我的作品,如果他们看了的话,他们就会理解我的作品都是在高压下的创作,我的作品使我冒着巨大的风险。
法新社刚刚发自北京的报道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今天表示希望中国当局尽快释放刘晓波。莫言是在他的家乡山东高密做出上述表态的。莫言说:我希望他能够尽快地重获自由。
莫言还表示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阅读多刘晓波的文艺批评作品,之后,就与刘晓波没有任何联系。他希望刘晓波尽快获得自由之后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对政治与社会体制的研究中。
莫言10月12日在山东高密举行的记者会上还就连日来舆论对他的批评回应说,他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项文学奖,没有政治含义;他还说,他认为毛泽东的某些有关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评论十分理性。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流亡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魏京生批评瑞典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魏京生说,莫言是个有文学才华的作家,但莫言的一些做法令人怀疑,譬如他应共产党的要求,与一些御用文人一切手抄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毛歌功颂德。
莫言今天在记者会上回应说:我相信许多批评我的人都我并没有阅读我的作品,如果他们看了的话,他们就会理解我的作品都是在高压下的创作,我的作品使我冒着巨大的风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2日报道:莫言得诺奖 中国厚此薄彼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荣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传媒突显他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此殊荣,并大肆报道,而中央电视台更罕有地在新闻联播中以快讯形式插播,情况与首位华人高行健2000年获得此奖相比,明显厚此薄彼;而曾猛烈批评诺贝尔基金会颁发奖项予高行健的中国作家协会,昨晚则高度赞扬基金会颁奖予莫言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中国媒体对两位华人获奖的前倨后恭,亦令人质疑中国处事评理仍以政治先行。
若以莫言获奖与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国人刘晓波相比,更予人情何以堪之叹。刘晓波2008年获奖时已因言获罪,现仍是阶下囚。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奖项予刘晓波时,更激怒中国政府,甚至影响外交往来。当莫言获奖消息公布后,有中国学者指出,寄望这可暂时缓和颁奖予刘晓波的诺奖委员会与中国政府的紧张关系,长期有可能标志着诺委会正视中国的转折。不过,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莫言获奖不会改善中国政府与诺奖委员会和挪威政府的关系,亦无助改善刘晓波的待遇,因为和平奖是由挪威的诺贝尔评审委员会颁发,与其他四个经济或科学方面的诺奖由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颁发不同。
中国传媒,尤其是中央官媒对事件的报道,往往是中国政府对相关事件的风向针,在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北京时间11日晚上七时公布莫言获颁文学奖后,新华社在6分钟后发出快讯,中央电视台则在10分钟后,罕有地在新闻联播中插播快讯,其后更访问了莫言,指出他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奖。
及至12日,中国不少媒体均以大篇幅报道莫言获奖,官方《人民日报》以整版文化版报道;位处开放前沿的广东的《南方都市报》以头版报道,并配以四版篇幅报道各方感言;繁华上海的《东方早报》亦毫不逊色;甚至远处边强的《西藏日报》亦在要闻版头条位置报道莫言获奖,有关处理与当年流亡海外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大异其趣。
中国媒体报道时,强调莫言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文学奖,完全没有提及首位华人作家高行健早于2000年时获此殊荣,圆了中国人追逐百年的华人诺贝尔文学奖梦想,不过,高行健获奖时已因作品前卫及反叛而不容于中国,转居巴黎,并入籍法国。而高行健当年获奖时,中国传媒当然亦没有加以报道。
官媒排场高处未算高
有关篇幅之多,虽然比高行健获奖时有天渊之别,但与首位中国籍人士获诺奖应有的调子仍有距离,时事评论员林和立解释,中共一直认为诺贝尔奖代表西方价值,而且有「歧视」中国之嫌,因为中国籍科学家从未获奖,故不想抬举它,免得人家质疑,为何准超级大国的成绩如此糟糕!
他续称,中共较注重理科的国际地位,假如有中国籍人士拿到物理或化学奖,估计「排场」会高很多。
此外, 更令人侧目的是,中国官方对诺奖评审委员会态度的转变。委员会当年颁发文学奖予高行健时,外交部曾指摘委员会把文学奖颁给在六四事件后退出中共的高行健,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新华社亦引述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作协」)负责人称﹕「诺贝尔文学奖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这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但在莫言获奖后,作协发稿恭贺,除赞扬莫言外,更指「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更向中新社表示,「为莫言感到由衷高兴,为中国文学自豪」;另一副主席何建明亦表示,莫言获奖「是诺贝尔评委会对中国作家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一种肯定。」
中国半官方的《环球时报》12日发表评论文章作出响应,指诺贝尔文学奖以往经常有政治化倾向,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获奖便令人联想到他的政治倾向;但中国本土的主流作家莫言获奖,驱散了中国人心中对诺贝尔奖挥之不去的政治纠缠,是真正的文学奖。
至于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中国政府猛烈抨击,评论认为,无论以前是中国看低诺贝尔非科学类奖项,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动做一次自我调整,今次颁奖给莫言,都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而中国崛起,亦令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社会拒绝,不是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接纳的机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2日援引法国报纸:中国网上对莫言获诺贝尔奖有喜有忧
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荣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法国左右两大报解放报和费加罗分别发表文章,解放报文化栏刊出莫言的大幅照片,解放报在“史诗般的诺贝尔”文章中介绍了莫言的重要作品,莫言是位多产作家,着有八十本书,其中十五部译成法文出版,解放报常驻北京记者格兰日罗的文章介绍了莫言的经历;费加罗把莫言称赞为“北京的怪物”,说莫言用其特有的文采记录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回声报今日照片就是莫言还有一张画得一目了然的莫言漫画。
世界报常驻北京记者布里斯及该报巴黎记者布龚,劳伦以及乐鲁在电子版及时记载了中国一些网络对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反应。世界报说,可以用鲜明的反差——狂欢与讽刺来概括中国网上反应。
中国官方最大的社交网站新浪网以官方集体口吻庆贺莫言获得这一文学奖,世界报的报道说,当中国官方各界都哀叹获奖无门之际,忽然高调庆祝一名真正的中国本土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官方着重强调本土特性,旨在与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区别开来,高行健旅居法国,并在获奖前三年获得法国籍。
至少有三百万网民在第一时间对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出反应,更多是对这一事件表示祝贺,搜狐网上一位网官写道,为了庆贺莫言得奖,他们开了一瓶三十年的威士忌酒,用肥鹅肝和西班牙熏火腿肉下酒。
一些网上留言谈及荣获和平奖的刘晓波。一位博客庆幸终于能够进入诺贝尔官网,但当试图进入2010年获和平奖的刘晓波以及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达赖喇嘛的专页时,网页却立即挂掉了,原来官方解禁只到莫言为止。
一博客的讽刺在新浪广为传播:莫言登台领奖,观众席掌声与评论声不断,莫言发言答谢,他说,我的中文名字就叫闭嘴莫言!观众立即鸦雀无声。另一博客回应说,下一次颁奖,我们要把诺贝尔文学奖发给一名北朝鲜作家!
▲美国之音(VOA)10月12日报道:日本看莫言获诺奖
东京 — 日本主要媒体星期五对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各种解读,在高度赞扬莫言作品的同时,也对他的官方背景提出质疑。
*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地位*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让看好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书迷连续两年期望落空,同时也让莫言一夜之间成为日本最受关注的中国人。
星期五,日本各主要大报都详尽地介绍了莫言获奖的理由以及他的代表作。
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见解称,莫言的作品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构筑出富于幻想的物语境界,他的功绩是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壁垒。藤井教授认为,中国还有许多仅次于莫言的作家,莫言的获奖将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文学作品。
旅日华人作家、翻译家兼高级编辑的唐亚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莫言获奖将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在世界,特别是在日本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读者。
他说:“日本人喜欢中国古代作品,中国的<三国演义>,孔子的<论语>,但是一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就觉得是社会主义,没有意思,读者非常少,包括莫言的书,实际上(读者)也非常少。”
*官方背景与政治立场*
中国官方星期四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莫言获奖的消息,这与以往达赖喇嘛、法藉华人作家高行健以及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分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时的反应大相径庭。
日本媒体普遍注意到前三者都是处在与中国现政权对立的立场,而莫言则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拥有官方背景,同时在政治问题上极少表态。
曾翻译莫言七部作品的日本佛教大学名誉教授吉田富夫对日本读卖新闻表示,他一直与莫言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他为莫言获奖感到高兴。同时他说,莫言常说政治是政治家的事,我一个农民不懂。在中日两国就钓鱼岛(日文名:尖阁列岛)问题的激烈交峰中,莫言也从未言及。
*石缝中生存的野草*
旅日华人作家唐亚明认为,生活在中国的人都会理解莫言的选择。他说:“好像非要反体制的人才能得奖,我对这个有想法。可以说,在石缝里长出来的草才是最茁壮、最强的。国内有这么多不自由的地方,这么多的压力和限制,他们有时不能放开写,但是它像石缝中钻出来的草,它更有文学性,非常隐晦的表达他想批判的,这样可以赢得处在同样处境的中国人的共鸣。”
瑞典诺贝尔文学院秘书长彼得。恩隆德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指出,莫言的作品道出中国不愉快的真实。日本的读卖新闻报道称,恩隆德星期四对读卖新闻等媒体说,莫言的作品直指普通中国人所面临的暴力、贫困、苦恼等生活的本质。
星期五,莫言作品<红高粱>日文版人气急剧上升,排在日本亚马逊网上购书排名榜第3名,已经出现脱销现像。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2日援引英媒:中共难摆脱诺奖得主铁窗阴影
英国《金融时报》网络版周五(12日)报道说,被监禁的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的一所公寓外有警卫把守,警卫对来访者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妻子刘霞的访客必须要办理特殊手续,即要求访客先给刘霞打电话,让她从附近的保安室接客人。
不过刘霞被禁止使用电话,中国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将她软禁在自己的家中。刘晓波的妻子并没有被审判,也没有被定罪,她的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似乎应该受到中国法律和宪法保护。
但是自从刘晓波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后,刘霞就在自己位于北京西部的家中被非法软禁。
刘霞所受的待遇以及其丈夫因为呼吁中国政治改革而在2009年被判处11年监禁,成为中国司法制度不健全和扭曲的象征。
当中共新领导人在11月接班掌上台的时候,他们必须决定中国希望建立何种司法制度,而且他们将如何处理被监禁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其妻子。
30年前中国没有基本的刑法,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计划经济也不需要商业方面的法律。中国的法律专家说,几十年来中国法律经历了规范化和专业化过程,出台了大量法律,但近年来,中国的司法努力开始开倒车。
中国司法倒退的一个证明就是今年出台了新规定,要求中国所有律师宣誓效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终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神圣事业。
另外一个令人沮丧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异见人士和人权活动分子受到越来越严厉的对待。近年来所有注入“六四”这样的敏感纪念日都会有许多被认为是政治麻烦制造者的人被逮捕和拘禁。
▲美国之音(VOA)10月12日分析报道:中国网络观察:“莫言”艺术与毒药
华盛顿 —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通常只是奖励“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优秀文学艺术创作,但该委员会在其上百年的历史中一般不投身参与这样的创作。
然而,不管该委员会是蓄意还是无意,是主动还是被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结果已经构成了毫无争议、独步世界的文学艺术创作。
*世界级的超级反讽*
假如说,文学艺术的最关键功用是引导作品鉴赏者由观赏作品进而反思自己的生存环境;假如说,现代文学或后现代文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或特长是反讽(irony),那么,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决定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可谓一举成就了反讽的世界级杰作或行为艺术。
通常是不得不憋在书斋里钻研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人,如今一下子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研究样本,可以让他们拿来向社会大众生灵活现地现蒸热卖,可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地宣讲本来可能是高深或枯燥的文学概念,让社会大众理解什么叫反讽,什么叫多重反讽:
文学的本质就是言说,以“莫言”(不要说话,闭口不言)为笔名从事文学创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反讽或行为艺术;将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则是将这种反讽推向全世界,使这种反讽平添一重或N重。
法国记者、作家和翻译家尼斯?阿勒星期五在法国大报《世界报》发表长篇文章,向法语世界的读者详细介绍莫言的文学成就,但其题目却是拿莫言的名字来说事:
Mo Yan : le Nobel pour “celui qui ne parle pas”
莫言:“不说话的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巴黎人报》在莫言获奖的消息传出之后,则发表长篇的获奖者介绍,其中如此简要解说了“莫言”的由来:
“他的本名是管谟业。莫言1955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大跃进’年代(1958 – 1961)经历了大饥荒。毛泽东发动的那场集体化运动导致两千万至五千万人死亡。在家乡山东,他少年时代是在‘文化革命’中失学和贫困中度过的。后来,他取了笔名‘莫言’,意思是‘不要说话’”。
美联社记者欧蕾珊(ALEXA OLESEN)则在她的长篇报道中这样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莫言”这个笔名:
“…他的笔名‘莫言’的意思是‘别说话’。在写他第一部小说的时候,他选取这个笔名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少说为妙,免得祸从口出”。
*“莫言”的现实意义*
莫言生于1955年。在他出生两年后,中国已故的领导人毛泽东使用所谓的“阳谋”发动所谓的“反右运动”。
毛泽东在1957年春天先是鼓励中国知识分子给执政党共产党提意见,要他们不要担心打击报复,并保证中共当局会虚心听取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一些知识分子提出意见之后,毛泽东又在当年夏天对提意见的人实行无情打击,导致至少50多万人及其家属受到长期迫害。这些人及其家属至今没有得到中共当局的任何赔偿或道歉。
跟千百万中国人一样,莫言显然对这种“祸从口出”的灾祸感到恐惧。他的笔名也由此而来。莫言的获奖,再次提醒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一个“杯具”(悲剧)的事实,这就是当今中国依然是过去的中国。
在“反右运动”期间,许多中国人只是因为重复、转述了当局所认定的“右派”人士的言论,便被当局也打成“右派”,得到旗鼓相当的残酷迫害。
在莫言获奖前的一个星期,中国千百万网民在热议一个互联网时代版的“祸从口出”案例:重庆的任建宇因转贴政府所不喜欢的微博被劳教。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导致许多中国网民将莫言和任建宇案件联系起来,并对中国当局和莫言提出了强烈的谴责:
“何三畏: 今下午庭审,被告重庆市劳教委,拿一件书有‘不自由,勿宁死’的文化衫,作为任建宇煽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证据。一年前,重庆市国保从任建宇寝室收缴了这个压箱底的‘物证’!”(新浪微博,下同)
“赵楚:莫言在获奖后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这是一句地地道道的谎话,生活在一个连获奖的赞扬评论都被勒令撤版的国家,面对他前任的获奖者或被驱离祖国,或在狱中的命运,面对微博上每天这么多删帖和注销账户,一个诺贝尔桂冠作家,要多无耻、多昧着良心才能说出这句话?”
(注:赵楚,评论家、网络作家;他这里所说的莫言的前任诺贝尔奖获奖者,显然一个是指至今不能返回西藏的藏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另一个是指至今依然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刘晓波博士。)
*诺奖委员会一盘大棋*
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和政治与文学的关系,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决定受到了中国众多网民的愤怒批评。许多批评者斥责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此举是向依然坚持打压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中共当局献媚。
但也有评论者认为,不可小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那些饱学之士的智慧或狡猾,那些老头子们很可能是在跟中共当局下一盘大棋(围棋),丢两个子,活一片子;表面是呈送一个无耻献媚的礼物,实际则是送上一个色泽光鲜的毒苹果。
持这种“阴谋论”观点的人的推理逻辑是: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笔名“莫言”的作家,实际上等于是向全世界彰显当今中国言论自由的缺乏;而获奖的莫言对中国的这种现状、对他的诺奖前辈刘晓波的境况无论是保持沉默,还是发出任何言论,都将是对中共当局的压力,都将使中共陷入难堪。
鉴于中国政治的不透明,中共当局对莫言获奖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来自中国的一些迹象已经显示,上述的“阴谋论”观点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中共当局目前看来已经陷入一种微妙的难堪境地。星期五,北京媒体人韩浩月通过新浪微博报告说:
“晚饭没吃,写了莫言获奖评论,发出后半小时得到编辑信息,整版被毙,只许报道不许评论,想对宣萱说,您真多虑了,莫言获奖是多为咱党争光的事儿啊,再说大伙谈的也是文学,好不容易忘了体制这茬,非得来个封嘴,丧事不让办,喜事也不让办啊?”
(注:“宣萱”显然是指中共负责管制媒体的机构,即中宣部之类的机构。)
来自中国的最新报道说,获奖之后的莫言已经发出一系列显然让中共当局不会感到特别愉快的言论,如,他希望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尽早获得释放;他认为很多批评者很可能根本没有读过他冒着很大风险写成的作品。
与此同时,众多的中国网民借着莫言获奖的机会,趁机提出中国当局依然在竭力隐瞒的有关刘晓波博士的话题:
“山东老驴:诺贝尔奖委员会两次把奖项授予不同色彩的中国公民,说明评委会是公平的,2010年授予失去自由的那位,也是恰如其分的。”
显然,“山东老驴”的意思是说,诺贝尔奖委员会下的中国棋是很大、很高明的一盘棋。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有一位精通中国文化、政治、历史的专家教授成员:瑞典汉学家马悦然(Goran Malmqvist)。
▲德国之声(DW)10月12日报道:莫言获奖触发新一轮政治与文学争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人们对文学与政治、作家及知识分子与专制政府的关系的讨论。
(德国之声中文网)身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莫言,广受诟病的行为之一,是应出版社邀请手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被认为是六十多年来中国文化艺术遭受政治压制和迫害的源头。
莫言抄写的段落包含这样的论断:“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中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或者认识不明确的呢?我看是有的。许多同志常常失掉了自己的正确的立场。”
中共文化官员周扬在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1960年,时任党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将此方向概括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革”时期大批作家和艺术家因为政治问题受到批评和迫害。
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
“文革”后期至八十年代初,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人为代表的“朦胧诗”运动,开启了文学对政治的反抗与背离的序幕。“星星画展”、电影《苦恋》等美术和电影寻找艺术新领域,并引发争议。1981年7月,邓小平发表讲话,提出文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指出,“有些人思想路线不对头,同党唱反调,作风不正派,但是有人很欣赏他们,热心发表他们的文章,这是不正确的”。
在这种政治定调之下,直接“唱反调”的文艺创作销声匿迹,但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带来的艺术创作激情,促成了“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余华、莫言、残雪、苏童、韩东、于坚、高行健等青年先锋作家异军突起,风靡一时。莫言以《球状闪电》、《透明和红萝卜》、《红高粱》等作品引人注目。1987年,导演张艺谋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获得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一时。莫言随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作家。
先锋艺术具有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反抗意识,并提出远离政治的“纯文学”追求。1989年“六四”镇压以后,政治高压之下万马齐喑,“纯文学”成为躲避现实政治的借口,作家变得怯懦和犬儒,让社会公众深感失望。九十年代中期,评论家王彬彬批评“中国作家过于聪明”,拒绝担当社会责任,并“以他们惊人的聪明,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大成功”。受到批评的作家王蒙反唇相讥,形成著名的“二王之争”。
2000年,流亡法国的异议作家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政府强烈抗议,认为这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政治操弄。其作品被禁止在中国出版。
思想界“炮轰”文学界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文学日渐商业化,早年的先锋作家转而为市场写作。2006年,在一场思想者的聚会上,傅国涌、崔卫平、丁东等学者对文学界发起攻击。他们认为,“当代主流文学是没有希望的”,作家当下社会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看法和判断。傅国涌说:“当代那些盛名显赫的作家,往往是玩弄文字游戏的高手,贾平凹、莫言、毕飞宇、王安忆等全是如此……除了文字和故事,一片虚无,说不好听的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丁东也对这些先锋作家提出批评,认为从他们的作品中读不到历史的使命感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没有”高贵的文学品质“。林贤治则认为这些作家素质很差,非常平庸。
先锋作家残雪辩驳说,远离政治的实验小说就是对政治干预文学的反叛,“我不愿意看到我自己好不容易伴随市场化而获得的那一点小小的自由又重新失去”。
专制政权下的作家良知
2008年刘晓波因为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而被捕,随后被判刑11年,至今仍在狱中。学者崔卫平对文化界人士进行电话访问,莫言表示不方便谈,再一次广受质疑。知名中国问题专家林培瑞接受采访时认为,“莫言的回答很显然是一种自我审查”。刘晓波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官方强烈抗议并攻击诺贝尔奖评委会。
2009年异议作家戴晴和贝岭出席法兰克福书展研讨会,莫言等中国作家代表退场抗议。莫言在此次书展的演讲,被认为极为圆滑地为中国政府进行辩护。2010年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莫言又为中国政府的审查制度进行辩护,他说审查制度下,作家学会了怎样写得更含蓄、更委婉,对他来说,这才符合美学原则。这使得遭受审查之害的广大读者和网民感到愤怒。
今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作家出版社约请100名中国作家手抄“讲话”,出版手迹,舆论哗然。参与抄写的作家叶兆言、周国平向公众道歉,但包括莫言在内的作家至今都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莫言获奖让作家与政治的关系这个话题从中国走向世界,欧美舆论都卷入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都对莫言获奖表示祝贺。曾遭无辜关押的中国作家冉云飞在微博中说,“多少位获诺奖的人,他们不准公开评论,甚至因此获刑。但莫言获奖了,他们就连篇累牍,开动国家宣传机器,来为其鼓与呼。这样的选择性失明,以及信息过滤是他们的一惯手段。信息过滤意味着对你思想和利益的拑制,这招他们屡试不爽,可是很多人从不思考这是为什么?”
今天,莫言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被关押的刘晓波早日获得他的自由。
▲自由亚洲电台(RFA)10月12日报道:韩媒关注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韩国传媒星期四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作家和作品,同时也介绍了一段莫言有关高句丽历史的发言。
韩国传媒对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不免地对韩国作家落榜表示了失落感。
报道说,韩国诗人高银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一直被列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近另一知名作家黄晳暎也被列入候选人,更高的期待,让韩国人有些更多的失落感。
不过,韩国方面到很详细地介绍了莫言本人、他的作品,以及中国各界对于这次获奖的褒贬,引人瞩目的是半官方通讯社韩联社报道的高句丽发言。
该报道说,莫言在2005年出席在首尔举行的国际文学论坛,在记者会上被问及高句丽文化的归属时,他表示“高句丽文化很明确的是韩国文化,我个人认为,若高句丽文化的争议被升级时,将会被记录为韩国文化。”
在该发言里,莫言曾一再强调是他个人的意见,也许当时他没有想到会在6年后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据韩国茶山文化财团理事长郭孝焕表示,该发言之后,莫言在中国国内受到很多批评。
韩国的报道指出,常被指责漠视社会体制问题,言行多偏袒中国共产党的莫言,正如他的笔名莫言一样,不表态,但不表示他没有意见,并以上述高句丽文化举例,认为莫言是正直,有信念的、难得的作家。
韩国传媒在介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借用张艺谋的《红高粱》,介绍说是《红高粱》的原创作家。
虽然莫言和余华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在韩国都有翻译,但是,《红高粱》似乎是在韩国介绍莫言最直接的作品。
▲香港明报10月13日报道:一场文学盛宴 被政治污染了
【明报专讯】内地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际间与台湾作家,一致认同与高度肯定,但是在内地,莫言却被卷入政治喧哗之中,一些人(包括部分异见作家),认为他无资格得到诺奖,使得一场文学盛宴,被政治污染了。莫言获奖,是中文写作在国际间公认最高水平评选中,得到肯定,全体中国人原本应该感到雀跃,但是因为政治而未能尽情欢庆,这是中国国情不正常的结果,使「文学的莫言」,不必要地被「政治的莫言」煎熬。莫言获奖值得祝贺和高兴的同时,也折射出使人惆怅的一面。
莫言获国际社会肯定
在内地备受政治困扰
莫言获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给他的评语是「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个评语,以中国人对文学的既有认知而言,算是崭新感受。据欧洲媒体报道,西方学者对莫言的文学成就,都给予高度评价,其中曾经把莫言作品翻译成英文的美国教授葛浩文,更把莫言的作品与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相提并论,表示他们的作品都很宏大、大胆,风格华丽、神奇、有力,而且传递了道德信息。台湾的知名作家、文化部长龙应台与其他多位作家,他们与莫言有长期交往,对他的文学造诣和成就,都推崇备至。
但是在内地,自从数周前西方博彩公司预测莫言是今年文学奖热门人选后,内地网上世界,围绕此一话题热切议论,演变成为意识形态之争,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发起抗议活动,呼吁向诺奖评审发电邮,表达不认同莫言获奖。评审结果公布后,有在港的内地传媒人与在美国的异见作家,都说莫言缺乏诺贝尔文学奖尊崇的人文理想精神,认为他「完全没有资格获奖」,自由派对莫言的评价,与外部世界显然不同。西方学者和台湾作家看到莫言在文学上的成就,自由派则从政治角度审视。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不认同莫言的人,较少从文学角度论证,主要是厌恶他的政治身分。
莫言担任副主席的中国作家协会,被认为是压制创作自由的组织。莫言能够晋身建制组织高层,与他的文学成就肯定有关,事实上,莫言获奖无数,文学成就早获肯定,以内地现今的体制,他当中国作协副主席,很难说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中国作协即使有政治职能,莫言有否压制创作自由,才是关键。目前,并无证据显示莫言做过这样的事。
另外,莫言透过作品对一些政策和现象的批判,已有公论,莫言也说他的批判「很凌厉和不留情面」;至于对政治的表态方式,莫言说过他「选择关在房间里用自己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有批判性的作品,或许就是他这句话的答案。莫言以他熟识的文学应对现实政治,在另一个层面启迪民智,看不到可以非议之处。
莫言以文学获奖,却被政治污染,归根究柢与中国的国情有关。这次莫言获奖,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正面报道,昨日,主管文宣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获奖表示祝贺。反观12年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中国当局大肆批评和否定,认为诺奖委员会违背了诺贝尔的遗嘱。莫言与高行健同样以中文写作,中国当局的处理截然不同,只因为高行健是异见作家,不容于当权者,高的获奖,被解读为诺奖委员会有政治考虑,目的要使中国尴尬。
更大的落差是两年前,刘晓波在囚期间获诺贝尔和平奖,中国当局勃然大怒,刘晓波当然无缘到挪威领奖,连他的妻子刘霞也不知所终,大概正「享受」维稳对待了。高行健、刘晓波与莫言同样得诺奖,不过,中国政府对待落差之大,相信是莫言今次获奖被赋予政治意涵的原因。不过,这个情,莫言可以做什么,昨日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表达期望刘晓波尽早获得自由,也算是一种表态了。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对待诺奖以政治挂帅,这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应有的情。莫言获奖所受到的批评,与其说是冲莫言而来,不如说是借此表达对中国政府的不满。中国政府历来以政治审视诺奖,人民受到感染,犯上同样的错误。所以,这次莫言获奖,若能使中国政府以平常心体待诺奖,抛弃阴谋论的既定思维制式,体认文学归文学,政治归政治,则中国与国际接轨,才会有更坚实基础。
文学归文学 政治归政治
体认人文精神与国际接轨
另外,莫言立足生活的土地、孕育出满溢人文情怀的作品,反思人性,批判时弊,被认为是反映中国人最内在诚恳的真诚,若诺奖委员会的评审准则是普世价值的反映,则期望莫言之成功,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与国际接轨不能只依赖经济和资本,还要靠人文精神。这个世界,并非只有政治,还有文学和文学少不了的人性,能够看到和做到这一点,中国才会是一个正常国家,也才可以在正常情下对应国际社会。
▲德国之声(DW)10月12日援引德意志电台:莫言是叙述者,非批评家
在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 作家、汉学家史谛曼接受德意志电台采访, 谈论中国国内对莫言获奖的反应,以及莫言究竟是忠于政府还是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作家。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家莫言是首位来自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著名的成功作家,他的许多著作被翻译成德语,《红高粱家族》一书甚至被改编为电影。但外界对其批评不断,认为莫言并未与中国体制保持适当距离。对于莫言获奖一事,无论是在中国或德国都出现认同赞赏以及挖苦嘲讽的声浪。网络上更有批评者认为,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文学领域中的最高奖项授予一个与忠于共产党政府的作家,是对人类的一次痛击。
对此,德意志电台访问汉学家兼作家史谛曼(Tilman Spengler),针对中国国内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反应,以及莫言究竟是忠于政府或是勇于批判社会的作家做出了讨论。
回顾2009年,中国是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莫言也随着官方代表团赴德国,当时书展上的一场骚动便曾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在一场书展的文学研讨会上,当两名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作家戴晴和贝岭准备发言时,莫言和中国官方代表团成员纷纷起身离席,异议人士因此对莫言的行为做出严厉抨击。
史谛曼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道:“那是相当不愉快的两天。当时共有两场研讨会,人么稍微有一种感觉,好像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包括莫言-的身后站着的几名高层党代表,正拿着炙热的长柄叉在驱使他们前进。第二天的会议情况稍有好转,人们开始谈论文学。而我们可以更广泛的谈论如何处理与在中国的人权故事有关的主题。莫言当时曾试图在中国作家协会…….还有那些……不属于作家协会的人们之间扮演调解的角色。后来的情形如何我并不清楚,但当天晚上中国作家协会受邀出席活动时,气氛变得……相对的有趣和轻松。”
沉默的作家?
莫言本人被认为是沉默、安静而且孤僻的作家,而瑞士出版商莱特斯(Lucien Leitess)曾形容,莫言是个谦虚、不浮夸的人,而且与政治议题保持适当距离。但史谛曼的观点却有所不同。他表示,莫言并非真正沉默之人,他喜欢讲述农村故事以及周遭的逸闻,虽然鲜少触及尖锐敏感的政治议题,但也不尽然如此。
“他的一些作品也曾经面临审查,其中部分已经出版,部分还未发表。他在这些作品中触及了共产党不喜欢的敏感议题,如一胎化政策。这是客气的说法,事实上,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强制堕胎。莫言选了一个果决的角度,因为他本身来自山东的农村,这对他而言当然是一个重要议题。”
莫言在2009年出版的作品《蛙》中描绘了中国的一胎化政策,一名乡村医生挣扎在对政策的服从以及生命的价值之间。史谛曼引述美国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称,莫言就像在一条极为狭窄的绳索上跳舞。他认为,批评莫言忠于中国政府的说法有待商榷,而且并不公平:
“外界似乎有点忽略,这个人是一名作家。他主要从事的是写作,他的作品代表或盘踞了中国近代文学的一部分,这点很重要。称这是国家的宣传手段,完全是荒谬的说法。”
社会批评家或训练有素的猴子?
在被问到是否将莫言视为社会批评家时,史谛曼表示:“我只能说,他是一名小说家,对于社会某个领域所发生的事情观察细腻。他不是那种登高疾呼反对共产党的人,我们也没有听过他谈论另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刘晓波。在六四事件、中共镇压在北京天安门的学生和工人运动后,他也不是站在异议人士的行列中。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如果硬要将他形容成一只被作为国家宣传之用、训练有素的猴子,这是很愚蠢的做法。”
诺贝尔委员会评论莫言的小说成功融合“民间故事”与“魔幻现实主义”。部分受众认为,这可能是莫言规避审查制度的做法。对此,史谛曼认为,从政治角度看,确实是如此。但同样身为作家的史谛曼也表示,自己也并不希望终身将尖锐、苦涩的社会批判融入文学作品中。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3日援引纽约时报:莫言踏入中国政治雷区
纽约时报星期五报道,中国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其诺奖伙伴的自由呼吁。报道说,在其创作生涯中许多时候一直竭力避免与中共发生冲突的莫言,星期五呼吁释放被以煽颠罪判刑11年、现被监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这使莫言“步入了政治雷区”。
星期五在山东省他的家乡举行的记者会上被问到对两年前获诺贝尔和平奖、目前仍被监禁的刘晓波的问题时说:“我对他后来的很多的活动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我现在希望他能够尽早地获得自由,尽早地能够健康的获得他的自由,然后……我觉得他完全可以研究他的政治,研究他的社会体制。”
纽约时报说,“即使莫言有关刘晓波的评论是无害甚至完全没有对抗意味的——因为他暗示了他对刘晓波支持民主的文章并没有兴趣——但他的言论可能会激怒因瑞典文学院决定给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狂喜的中国领导人。北京认为刘晓波是罪犯,授予他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一直被北京视为是干涉中国内政。”
时报说,尽管大批中国记者出席了记者会,但莫言的这段评论并没有出现在官方媒体上。不过他的评论很快在推特上广为流传,震动了中国的知识界,他们中许多人一直批评莫言与中共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他担任中国政府操纵的作家协会副主席。
报道说,异议艺术家艾未未一天前批评莫言与当局合作、拒绝为后迫害的作家仗义执言,但现在他说他受到莫言评论的鼓舞。经常与审查制度作斗争的著名作家慕容雪村认为,莫言已经感受到了他新获得的诺贝尔奖给他的注入的精神,“也许所有的荣耀使他更有勇气和敢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3日援引法国报纸:莫言获奖:瑞典文学院一举两得
2012年的诺贝尔奖仍然是法国各全国性大报周六特别关注的话题。和平奖让危机中的欧盟欣喜之余,再现其融合建设中的困局;文学奖让世界发现了中国作家莫言,也让世界看到了这项荣誉在今日中国引发的种种争议。在诺贝尔奖之外,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首次非洲之行以及他的法非关系新政策、美国总统大选等等也是法国媒体周六重点报道的内容。
欧盟面对诺贝尔奖的喜与忧
关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2012年和平奖颁发给欧洲联盟的选择,《费加罗报》认为,将和平奖颁发给欧盟既是一种奖励,也是一种鼓励。该报指出,如果没有罗马条约和欧洲建设奠基者的积极推动,难以想象当时被战火摧毁的欧洲会是怎样。文章认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评奖委员会表彰的是一项给欧洲大陆带来长久和平的建设努力。《解放报》的报道则欣喜之中有些失落,头版标题写着:欧洲没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奖。该报认为,评奖委员会出乎众人意料地将和平奖颁发给欧洲,奖励的是一个如今被经济危机动摇了的理想,而经济危机正威胁它的未来。《今日法国报》侧重报道了这个奖项在舆论中引发的不解与批评。
中国诺奖得主的不同命运
又一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解放报》驻京记者发表文章―“在中国,获奖者命运不同。”文章对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对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支持感到意外。写到,在获奖的次日,莫言奇迹般地打破了禁忌,表示,希望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判处11年监禁的刘晓波尽早获得自由。但《解放报》记者也注意到,莫言并没有抛弃他一贯的谨慎。关于莫言本人,这篇文章特别提到了“顺从”。指出,莫言是共产党员,一直拒绝在刘晓波问题上表态,在许多其他问题上也是如此。他被认为是顺从政权,因此而在过去经常在中国微博上受到网友嘲笑。多名知名异见人士周四都对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的选择十分愤怒。被看作是中国民主运动之父的流亡异议人士魏京生在华盛顿指责莫言从没有向中国的异议作家表达过支持,同时,他也指责莫言参与了今年5月百余名文人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这份在1942年发表的讲话成为后来几十年间,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受迫害的意识形态基础。《解放报》记者认为,莫言周五在记者会上并没有能自圆其说。异议艺术家艾未未直截了当地说,将诺奖颁发给莫言是对人性文学的侮辱。人权活动人士胡佳认为,莫言对刘晓波姗姗来迟的支持是一种赎罪。他说,诺贝尔奖改变了莫言。享有盛誉的诺贝尔奖给予那些获奖者一种可以辨别是非的道义上的尊严。《解放报》文章指出,莫言的“希望”肯定让当局感到难堪,更何况当局对莫言获奖一片赞扬。
《解放报》驻京记者同时指出,刘晓波令当局犹如芒刺在身,努力想说服刘晓波流亡美国。文章引述英国BBC广播公司的消息说,为了向刘晓波施加压力,当局加强了对他的妻子刘霞的监控措施。最近两年,在没有任何法律框架的情况下,刘霞一直被软禁在北京家中。
莫言获奖:瑞典文学院一举两得
《世界报》在文学副刊发表长篇文章介绍莫言,利用它的笔名的含义,称诺贝尔奖,奖励了一个“不说话的人”,但文章认为,他是中国整整一代作家的代表。文章写到,尽管中文文学曾在2000年随高行健获奖而获得诺奖殊荣,但是,高行健流亡海外,又被看作是不与当局合拍,更不用说他还加入了法国籍,因此,他获得的诺奖让一些人心有不甘。将今年的诺奖颁发给莫言,瑞典文学院既迎来一位文学大家,也找到了一个政治上可以被接受的妥协。透过莫言,诺奖也是在向1949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作家致敬。从贾平凹,到余华,从苏童,到阎连科,这一代作家将中国的当代文学推向了世界文坛。
▲德国之声(DW)10月13日援引德媒:“莫言的文学不是妥协”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写作和沉默”的评论文章,分析了莫言和他的作品与中国特殊政治环境的关系:
“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决定对于中国和那里的当权者来说是件好事。与12年前第一个获得这一文学界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高行健不同,莫言并没有流亡国外。正相反,莫言不仅生活在中国,而且他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角色,他在他的小说里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了批判,但又始终没有越出被允许的意识形态框架。就是说,莫言指出了共产党政权的错误和滥用权力,却没有(对制度)提出质疑。……
“对中国官方来说,宣布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时机再好不过了。本周日(10月14日)在西方最知名的政府批评人士之一廖亦武将获颁德国书业和平奖。他为自己以反对派身份的写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年铁窗生涯、家庭破裂、逃离家乡流亡德国。现在,廖亦武原本极富象征性的获奖的意义被削弱了一部份,因为整个世界正在关注他的同行莫言。’莫言’是一个笔名,中文意思是’不说话’.是的,莫言在写作,但他并没有直接用文字指出中国的弊端。”
《法兰克福汇报》文艺副刊的一篇评论则介绍了中国文化界对莫言获奖的矛盾态度:有人将此看作值得骄傲的荣誉,也有人批评莫言对政权妥协的态度,认为这使他无法独立地发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声音。文章写道,莫言本人也承认自己作为官方作协的成员,接受了文学审查的界限,
“然而不能因此就认为他是一个’御用文人’.他更多地是创造了一种万花筒式的写作手法,其层次多变、滑稽、荒蛮和近乎有伤风化的表现形态让任何审查层面会抓狂。莫言的文学不是带有官员意识的不痛不痒的妥协,而是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极为有力的揭露,而这种揭露是以教条和观点为目标的正统审查机器无法扫描到的。”
《新苏黎世报》的评论文章指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用意让人难以捉摸,足以引起不同的解读:
“或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委会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们把花落中国的第一个文学奖授予了一位在中国国内知名度很高也颇受尊重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的作家。当高行健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同时由于他流亡后长期生活在法国,也没有被中国人认同为他们中间的一个。因此当时,与诺贝尔奖相连的政治考虑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奏效。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4日援引法媒:莫言:1989年后不再相信共产党
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法国舆论的高度关注,法国八九大街网站创始人之一,法国解放报前驻京记者哈斯基曾经多次向法国读者介绍莫言的新作,并且亲自采访过莫言,哈斯基本月12日就莫言获奖发表文章标题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曾经吃碳灰的作家。
文章开门见山的写道,中国终于获得了一个可以张扬的诺贝尔奖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在称呼莫言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时显然是有意遗忘目前依然被关在狱中的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十二年前 ,另一位法籍华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哈斯基当时还是解放报驻北京记者,中国媒体没有任何祝贺的声音,原因是高行健流亡法国多年,他的作品在中国长期被禁 , 而今天的莫言则不同,他的作品,除了《丰乳肥臀》2001年刚出版时曾经遭禁之外,其余的作品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 莫言本人还是中国官方组织,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
作者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 ,是一个头脑自由,下笔自由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如此的丰富独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2004年时,哈斯基曾经走访了莫言 ,因为他当时难于理解莫言这样的一名作家居然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还居住在一套发给军队退役军人的居所内 .莫言在访谈中平静地表示,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五十年代,大跃进,大饥荒的年代曾经因饥饿难忍而吞食炭灰,这段经历还为以后的短篇小说集《铁孩子》提供了素材 ,莫言说,是中国军队救了他, 是军队教他学会了写作,也是在军队的文艺团里他逐渐学会了欣赏艺术。作者评论说,这对法国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
莫言是在军队开始写作并且发表的,莫言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他依然是共产党党员,尽管他对中国共产党已经失去了信心,当记者询问是从何时开始对共产党失去信心时,莫言回答说,从1989年开始,也就是说,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莫言表示,他之所以继续保留着共产党党员证,因为他不想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哈斯基表示,他当时的采访都录了音。
哈斯基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同时也十分忠于这个将他救出贫困,并培养成大作家的国家,尽管他在作品中也不断地对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给予尖锐的批评。莫言在作品中经常辛辣地讽刺中国官场的官僚作风, 贪污腐败以及裙带关系,那些批评莫言的人们往往谴责莫言只攻击地方官僚,而从不攻击中央政府, 批评他依然保留中国农民的传统封建思想,那就是皇帝是好皇帝,问题出在奸臣身上。
批评莫言的人们还谴责他不仅从未发表任何捍卫遭迫害的中国异议人士的言论, 而且还总是站在政府的一边,例如2009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 莫言就曾经因抗议德国邀请中国异见作家与会而退出书展,也同样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国内许多异议人士都批评诺贝尔奖评委将文学奖颁发给莫言,哈斯基评论说,我们或许应该等待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仪式上将发表什么样的演讲再做定论 .
莫言的最佳作品之一《酒国》出版于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不久,作品描写的是共产党官员如何吞食烧烤婴儿的故事,作品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莫言最近出版的小说《蛙》,更是对中国政府推行的独身子女政策的一大辛辣的讽刺 .
莫言作品的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同某些拉美作家的风格颇为相近,法国文学界也将莫言同法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作家拉伯雷相提并论。要理解今天的中国, 理解这个经济增长令人目眩的国家中的那些被飞速的车轮无情的碾压的普通中国百姓,就必须阅读莫言的作品。
作者最后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使外界能够更加近距离的倾听莫言这一来自中国的另一种声音,这一声音不同于依然被关在监狱中的刘晓波的呐喊声,他来自位于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套。
▲德国之声(DW)10月14日援引德媒: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中国崩溃
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掩盖了台湾更加实惠的消息以及中国大陆面临崩溃的危机。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如预期,颁给了中国的“乡土作家”莫言。台湾《苹果日报》发表文章称,相对于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时已然锒铛入狱的刘晓波,莫言是生活于中国土地,却依旧可通行无阻的诺贝尔极品人物。正当中国崛起,且有些躁动不安之际,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自然有着安抚用心,并期中国的精神文明可以和其经济成就与时俱进。
文章认为,一如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期间,既曾颁给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让俄共当局暴跳如雷;也基于“以艺术家力量,铺陈俄罗斯人民面貌”,颁给史诗巨作《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肖洛霍夫被视为“体制内文人”;同样的,对中共政权和现行体制鲜少意见的莫言,亦属“体制内文人”,诺贝尔文学奖还是透露出政治精算。
莫言的获奖,让人想到中国另外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刘晓波的妻子刘霞被监禁的状况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英国《金融时报》网络版在报道中认为,刘霞所受的待遇以及其丈夫因为呼吁中国政治改革而在2009年被判处11年监禁,成为中国司法制度不健全和扭曲的象征。当中共新领导人在11月接班掌上台的时候,他们必须决定中国希望建立何种司法制度,以及如何处理被监禁的诺贝尔奖得主及其妻子。中国的法律专家说,几十年来中国法律经历了规范化和专业化过程,出台了大量法律,但近年来,中国的司法努力开始开倒车。中国司法倒退的一个证明就是今年出台了新规定,要求中国所有律师宣誓效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终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神圣事业。报道指出,另外一个令人沮丧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异见人士和人权活动分子受到越来越严厉的对待。
莫言的获奖,让人想到中国另外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
北京能否接受“共和主义”?
台湾的好消息更加实惠。美国政府正式宣布,自11月1日开始,允许台湾民众享有“赴美90天免签证”的待遇。台湾《工商时报》对此发表社论说,这件事其实已充分反映出,在两岸关系领域中,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事情,真有一条很大的“活路”,此即“民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事项方面,大陆比较不会反对,两岸双方也相对容易协调,使台湾拥有不小的回旋空间。
社论认为,由此可见,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之事,若要取得大陆方面的协调(至少大陆不阻挡),必须把握住“民众利益导向”的路线。台湾将来还要推动多项参与国际社会的举措,也大都要取得大陆方面的协调,方能达致目标。而取得大陆协调的最好办法,就是“凸显民众利益色彩”。越和民众利益切身相关的,大陆方面越不便反对。
谢长廷的中国行与马总统第二任的总目标,都希望和中方建构一个稳定和平的机制。台湾《苹果日报》发表文章,讨论两岸和平如何达成。文章引用学者的分析认为,当台湾在国际上被普遍认知为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只要认定台湾正在叛离,违反中国的《反国家分裂法》而予以入侵,国际上和联合国即很难为台湾伸张正义。既然中、台双方都有认同歧异与政治结构的抵触,阻碍了两岸的稳定和平,那就共同追求一种“超越小群体之上的整体共善”和“保护人民个人的利益与权利”两组都可被两岸接受的政治价值,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共和主义”。这是台湾无分蓝绿都期待的境界,但要北京接受恐怕很难,只有从全方位努力说服中国各阶层认同共和主义的共同价值观,才可能据此获得稳定和平的基础。
莫言的获奖,让人想到中国另外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
中共靠新浪微博了解民意?
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接受法新社访问时指出,中国大陆由上至下的政治制度,在日益茁壮的中产阶级压力下,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崩溃”。福山表示:“中国这个国家,一直有很严重的资讯问题,中国皇帝搞不清楚草根阶级发生甚么事”,“因为他们没有自由的媒体,没有地方选举,无法确切判断人民在想甚么。”福山说,孤立的中共领导阶层弥补资讯不足的方法,是从很多大陆人使用的新浪微博等微网志平台搜集和监控民意。但正是这些微网志“助长了全国意识,在共产党政权管制的媒体环境下,全国意识是不存在的”。他指出,缺乏真正法治,且没有向当权者究责的机制,也让中国容易出现他所谓的“坏皇帝”问题。他说,“直到现在,他们的领导阶层一直是由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人组成,他们不希望见到文革重来。但一旦他们都去世,没办法保证不会再出现另一个毛泽东。”福山认为,中共觉得必须除掉薄熙来的理由之一,是他拥有领袖魅力,他正在发展的民粹主义基础,可能摧毁整个制度。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4日采访报道: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人自然联想刘晓波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事件却在中国国内外引发不同凡响。因莫言具有的官方色彩,中国官方没有禁止莫言获奖的消息在宣布得奖者名字时第一时间在中国各种媒体流传,官方人士也公开表示庆贺,这与12年前另一名中国人高行健同样获诺贝尔文学奖,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及1989年西藏宗教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被封杀的处置明显不同。中国官方还强调这是第一位本土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随着莫言获奖,中国抱怨诺贝尔奖歧视中国的历史结束。今日欧洲专题节目围绕莫言获奖采访法国著名汉学家,时事评论家候志明。
首先您认为莫言获奖在中国或中文世界很轰动,在欧美是不是也造成很大的反响呢,也就是说莫言作为中国作家在欧美是否有名气呢 ?
欧美一些人很喜欢看从中文翻译的小说,但应当承认大部分人还是不了解莫言是谁。但是记得30多年前这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一些日本著名作家的姓名。对中国作家就不一样,了解莫言的人还是不多,是极少数,最多占百分之一二三。所以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对推动中国文学有非常大的好处。
再说莫言的小说,可能有十几本翻成了法语在这里出版。莫言的小说还被翻成了英文,德文,挪威文或瑞典文。这也对推介莫言的作品很有帮助。
您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件大事,可是对这一奖项为什么会有差异很大,立场对立的反响呢 ?
莫言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也是件好事。当然如何选择一个作家,喜欢这个作家,不喜欢另一个作家那是个人的事情。但在中国,看一个作家,常常用政治标准。而作家也有政治选择。莫言选择了不参加。他的名字莫言也就是这个意思。即我不参加,我不说话。当然这是他的选择。中国的对他批评也就是多指他在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没有发表意见。而且他没有回答崔卫平的提问,因此至今仍然受到批评。
我个人对此也是很有意见。莫言当时起码应当表示对刘晓波的态度,对刘晓波坐牢表达同情。但这些都是他个人的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标准经常受到议论,这一次的颁奖决定为什么受到政治质疑呢 ?
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的制度是不正常的。如果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一个作家就应当是自由的,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因为不自由,一个作家就应当选择或者写拥护共产党,或者写批评共产党。我认为,文学所处在的环境不正常,文学也就会变得不正常。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选择都会引起议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挪威两年前颁和平奖给刘晓波得罪了中国,那瑞典颁文学奖给莫言就讨好了中国政府。因为莫言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作家,从来没有批评过共产党,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民主人士的圈子,也没有支持过刘晓波。给莫言文学奖,肯定会让中国政府高兴。诺贝尔奖可能会有这个想法。但如果颁奖给莫言在中国引发议论,我认为其实是一件好事。中国人就会因此反省,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那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也应当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可能很多人会这样思考。如果莫言获奖有这样的效应,那就是件好事情。
莫言的作品其实既写当下一些社会普通现实也更多写过去历史,也获得不少其它奖,那他为什么还会引起争议呢 ?中国文学界有很多作品出版,一些受欢迎的作品经常是历史题材,但直接写深刻政治与社会问题以及由专制制度造成人的悲剧的作品则很艰难,莫言这样得奖了,对中国文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
我觉得一个奖选这个人或选那个人,就意味着选择与放弃,选择的同时是放弃别的人。选择莫言,当然就是放弃余华或廖亦武,他们在西方也受到欢迎。但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反正不能选很多人,但我觉得选择莫言还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为什么呢,因为莫言很有创造性,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创新,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构思与创新。不仅有中国人想不到的创新,也有西方人或日本人非洲人都没想到的事情。莫言的创新不得了,在这方面为认为他是真正的文学家。而一个文学家就应当有独特的创造,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像他的小说丰乳肥臀,一是书名很好,二是内容也是很少见,一个人,他一辈子都不长大,有奇奇怪怪的想法,而且用他自己的眼光来看中国50年的历史,这就很有创造性。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颁奖给莫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您认为,莫言获奖有助于改善诺贝尔奖颁发国家瑞典与挪威同中国队关系呢 ?
应该是这样但同时也不应该是,为什么呢,如果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应当改善了同上述两个国家的关系。但如果从挪威人和瑞典额的角度讲,就不应当有什么改变,因为诺贝尔评奖是独立的。它不是国家的。诺贝尔奖可以在任何国家,可以在瑞士,可以在美国。可以在刚果。跟本国政府毫无关系,不应当影响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但中国不这么看,这就是又一个不正常的地方。
这一次的颁奖决定受到质疑,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不正常。如果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一个作家就应当是自由的,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因为不自由,一个作家就强迫自己选择或者写拥护共产党,或者写批评共产党。我认为,文学所处在的环境不正常,文学也就会变得不正常。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选择都会引起议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挪威两年前颁和平奖给刘晓波得罪了中国,那瑞典颁文学奖给莫言就讨好了中国政府。因为莫言一直都是循规蹈矩的作家,从来没有批评过共产党,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民主人士的圈子,也没有支持过刘晓波。给莫言文学奖,肯定会让中国政府高兴。诺贝尔奖可能会有这个想法。但如果颁奖给莫言在中国引发议论,我认为其实是一件好事。中国人就会因此反省,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那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奖也应当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可能很多人会这样思考。如果莫言获奖有这样的效应,那就是一件好事情。
▲《华尔街日报》10月15日报道:莫言答记者问凸显微妙困境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天之后,中国作家莫言说,他希望中国的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目前在狱中服刑的刘晓波能尽快获得自由。
莫言在周五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发表了上述言论。这番话凸显了莫言面临的困境。有人批评说,莫言是体制内人士,与中国当局关系过于亲密,因此不配获得诺贝尔奖。这番话还显示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北京方面为莫言突破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庆祝,同时却继续无视遭到关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周五在例行记者会时说,我们对莫言先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他说,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优秀中国文学的魅力。
莫言和刘晓波是仅有的两位在获诺贝尔奖时仍为中国公民的华人。
由于牵头发布一份民主宣言,刘晓波于2009年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刑11年,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中国政府说,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把这一奖项授予刘晓波是对诺贝尔奖的亵渎。
根据通讯社的报道,在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莫言应记者要求对刘晓波的事情发表评论,报道援引莫言的话说,我希望刘晓波能尽快获得自由。
莫言愿意公开谈论刘晓波,这一举动反击了其他一些作家和人权活动人士对莫言的批评,他们认为这位曾以其隐晦的煽动性而出名的小说家最近与政府关系过于密切。人权活动人士说,这还意味着,中国政府利用莫言获奖提升自身软实力可能需要谨慎行事。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亚洲问题高级研究员林伟(Nicholas Bequelin)说,莫言毫无疑问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是政府的傀儡。他的小说展示得很清楚,他不是为中国社会现状欢呼的人。他补充说,莫言愿意谈论刘晓波,这将会让中国政府更加难以掩盖其关押一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事实。
异见艺术家艾未未上周四曾强烈抨击莫言不配获得诺贝尔奖,但当他听说莫言对刘晓波表示同情后,他转变了态度。艾未未说,我想欢迎莫言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如果诺奖能让人鼓起这样的勇气,我希望更多的中国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
北京一直在积极宣传莫言的获奖,希望将其描绘成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的反映。上周五,在莫言回答记者提问时就刘晓波发表评论后不久,新华社刊发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函中国作家协会的部分内容,李长春在信中祝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
信中说: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中国当局鼓励对莫言获奖的庆祝,同时尽可能压制对刘晓波的讨论。当局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上周五在新浪(Sina Corp.)微博上明显地表现出来。当时,由于诺贝尔奖官方网站被屏蔽,用户无法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有关莫言获奖的原始新闻稿的链接。
一些新浪微博用户上周五下午发布了莫言对刘晓波的评论,不过审查人员很快就将这些内容删除了。
尽管莫言愿意讨论刘晓波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但人权观察的林伟说,他认为莫言的评论并非公开表示支持刘晓波。他和艾未未都说,他们认为莫言的评论不太可能对刘晓波案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林伟说:这确实使政府受到了一定的牵制,因为这事看起来不好看,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影响政府目前在刘晓波案上的立场。他还说,在政府看来,和能够宣传中国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相比,这只是一个小代价。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6日报道:龙应台:莫言获奖不应考虑政治因素
台湾首任文化部长龙应台于周一(10月15日)接受BBC中文网独家专访,回答了有关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等提问。
龙应台回答BBC中文总监李文的提问时说,看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事,不应该有太多的政治考虑。
虽然表示,自己并非生活在中国,许多细节并不清楚,但是龙应台认为是否是个好作家,“不是过问政治立场”。
尊重作家
龙应台说,而且单从文字文学上来看,莫言并不是个所谓的“红色作家”。
龙应台强调,对权力的抗议有很多种,有的是“细水长流”、有的则是“风风火火”。
龙应台呼吁“最宽大的空间”和“最宽容的文化”,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是同个模式、同种选择。
在回答此一问题时,龙应台以没有点出姓名的方式说,中国有三个诺贝尔奖得主,“一个关在门里”、“一个关在门外”。
她形容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是“站在高梁土地上的作家”,称中国可以趁此机会让莫言担任中国的文化大使,也把门打开,让“门里的可以出去”、“门外的可以进来”,让这三个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都可以“自由行走在中国的泥土上”。
龙应台说,莫言未来也许有更多的责任扛负在肩头上,但是外界也应该尊重莫言个人的选择。
再度出马
这次也是着有《野火集》、《大江大海1949》等批判性质作品的龙应台,一生第二次出任官职。
上次是担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的龙应台说,她之所以同意出任文化部长,是因为自己已经60岁,虽然当官辛苦,但是“晚一点就什么都不可能了”,“是人生最后一次”,所以作出了如此的选择。
龙应台也以强调的语气回答有关第二次出任官职的提问,表示她是为了“尽一份心力”,她形容权力和写作相比是“太小了”。
龙应台还说,她对权力没有兴趣,她形容在台湾当官是“官不聊生”,“权力没什么值得迷恋的”。
文化空间
在阐释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上,龙应台说“铺红地毯、吊水晶灯这样地看表演”是“太窄义”的文化。
她认为收音机或者是电视能播放什么样的节目、书店里面能够贩卖什么样的书籍,都是文化,而一个环境培养出来的特质,就是文化。
龙应台说,政府在文化上是扮演着“搭台”的角色,而不是“表演者”,政府部门不能也不应该主导文化,政府部门要作的是为文化创作者解决困难。
在被问到,台湾是否有意以文化空间来争取外交空间的时候,龙应台解释说,台湾推广文化的原意本来就不是利用文化来达到政治目的。
龙应台说,推广文化让更多人知道台湾的文化才是重点,至于对外交空间会产生什么影响则是附带可能产生的结果。
她表示,台湾展现“软实力”,要着重的是“软”的方面,台湾的文化特点就是“软”、例如到地方政府机关大楼,没有人挡驾,就是一种柔软、温柔。
网路时代
虽然是新上任不到半年的文化部长,但是龙应台对微博之类的社群网站并不陌生,她向李文表示,虽然先前曾经出现以她为名的微博,但是都是假冒的。
龙应台说,她有意未来开设“潜水微博”,了解一下对岸网民和年轻人的想法。
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龙应台认为,十分需要彼此的互信、不要签署虚假的协议。
龙应台还表示,担任文化部长的任期内,访问中国的机会非常小,只有在“受到尊重”、“适当的身份”才会到中国访问。
在回答一名有意为中国民主作出努力的网友提问时,龙应台呼吁网友以“开阔的心、深度的观察,来看台湾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因为台湾往民主发展的道路、一路上跌跌撞撞,但是却具有中国发展、最能够参考的价值。
●部分自由派人士认为莫言是专制制度维护者,反对其获奖
▲《参与》网站10月12日报道:中国民间人士反对莫言被授予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致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公开信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对此,我们中国民间人士抗议,这将亵渎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以及诺贝尔先生的声誉。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76年,参加中共的解放军。1979年秋开始在解放军总参谋部担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直到1997年才从解放军退役。2006年,莫言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委员。2011年,莫言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
2009年9月,因为中国异议作家戴晴、贝岭、徐星等异议作家出席法兰克福书展,莫言与中国官员一起宣布退出书展。
2010年3月,莫言接受美国《时代杂志》专访时,否认审查制度会对文学创作带来负面影响。他说审查制度下,作家学会了怎样写得更含蓄、更委婉。对他来说,这才符合美学原则。他认为那些正面描写现代社会问题的作品大都不值一顾。
2009年12月,中国异议作家刘晓波因发起《零八宪章》和坚持独立写作,竟被判处11年重刑。这引起中国民间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慨。崔卫平教授打电话给莫言,问他对刘晓波获刑的看法。莫言说:“不太了解情况,不想谈。”
2011年11月,莫言曾为被称为“小毛泽东”的薄熙来背书,写了一首《打油诗赠重庆文友》的诗作:“唱红打黑声势隆,举国翘首望重庆。白蛛吐丝真网虫,黑马窜稀假愤青。为文蔑视左右党,当官珍惜前后名。中流砥柱君子格,丹崖如火照嘉陵。”
2012年4月,莫言在接受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访问时说,言论审查有利于创作。
2012年5月,莫言与王蒙、贺敬之、铁凝等100位中国作家抄写了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莫言在获奖之后依然表示:“我至今认为,我抄了,我不后悔。”毛泽东的讲话是中共当局七十年来扼杀创作自由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的讲话直接导致了对异见作家王实味的残杀,一九四九年之后,成为政治迫害的思想来源。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曾经是中共的解放军军官,曾赞美中共对文艺的政治审查,曾退出法兰克福书展,曾拒绝谈论刘晓波、甚至参与抄写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还是中共党员、是直接扼杀中国作家创作自由机构的负责人的莫言,并没有坚守作为一个作家的良知底线。如中国网友所言,莫言得奖,“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可能会遭遇自从评奖的112年以来之超级大笑话,即第一位面对采访不敢诚实地说出自己国家早已有人获诺贝尔奖并公布其名字的事实。”
我们认为,仅以文学本身而论,莫言的文学成就有限,他的语言粗糙、浮华、冗长,远非一流作家的洗练、简洁、传神,他对当代汉语并没有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他的小说创作手法照搬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本土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并未水乳交融。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与价值立场,并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倡导的理想主义的趋向。
不仅如此,在莫言最得意的最近作品《蛙》中也并没有真正触及人性。这部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小说并没有达到多高的高度,相反,倒是巧妙地赞美了中共的计划生育制度。
在“文学脱离政治”这样一个并不靠谱的借口之下,将本来备受尊敬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这样一个身上充满红色基因、赞美的中共体制、摒弃良知、道德冷漠的作家,这是对中国民间社会的侮辱,对人权和自由价值的背离和对勇气和良知的诅咒。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应该知道,
1989年10月7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授予达赖198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中共当局称:“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决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达赖,这是对达赖和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活动的公然支持,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此,我们表示极大遗憾和愤慨。”
2010年当中国著名异议作家、《零八宪章》起草人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中共当局表示强烈抗议,认定“诺贝尔和平奖是西方给刘晓波的政治‘犒赏’”。中共当局称:“挪威诺委会这个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需要的决定,将诺贝尔和平奖沦为西方一些势力的政治工具,严重损害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公信力,也玷污了诺贝尔先生的荣誉。”
2000年10月12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0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说:“看来,诺贝尔文学奖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这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 ”
实际上,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这才真正损害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公信力,才真正玷污了诺贝尔先生的荣誉。将值得世人尊敬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这样一位与极权主义一起作恶的奴才,我们甚至不得不怀疑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是否与中共当局存在私下交易。
因此,我们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强烈谴责与抗议,我们同时要求取消授予莫言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2日
注:
如果您支持这封公开信并愿意签名,请发送邮件到:fanduimoyan@gmail.com。
签名人:
古川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北风 香港 媒体从业者
夏业良 北京 学者
余 杰 美国 作家
孙宝强 悉尼 流亡作家、六四受难者
陈永苗 北京 后改革学者
张 林 安徽 维权人士
苏雨桐 德国 记者
郭保罗 美国 网络评论家
蒲文昕 北京 媒体从业者
Pedro SHI 澳洲 教师
海蓝娜 美国 中国留学生
陈新浩 悉尼 六四难者家属
杨敏敏 悉尼 专职导游
倪海青 悉尼 专职导游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13日报道:廖亦武批评莫言是“国家诗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继续引起争议,目前流亡德国的中国作家,异议人士廖亦武强烈批评诺奖委员会将本年度文学奖颁发给莫言,他在接受德国镜报采访时指出,莫言是一个“国家诗人”,在必要的时候,他非常会见机行事。
廖亦武表示说,听到这个消息,我惊讶得目瞪口呆,莫言是一个“国家诗人”,在必要的时候,他非常会见机行事。廖亦武说,莫言获奖后,他在中国的朋友都问他西方是不是把莫言看作是中国体制的延续和扩张。
法新社指出,今年57岁的莫言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作品被认为是寻根文学,他的大部分作品以他生长的家乡为依托,以历史现实主义的手法,为人们讲述了动荡曲折的故事。
莫言被认为是亲政府的中国体制内作家,其他中国作家曾经批评莫言从不支持异议人士。
廖亦武去年获得德国图书贸易和平奖,这一奖项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廖亦武曾经写过“中国底层访谈录”采访很多最底层的民众。中国当局曾经对他发出警告,为了躲避中共的封杀,廖亦武逃往德国避难。
▲美国之音(VOA)10月14日报道:中国民间人士联署公开信抗议莫言获诺奖
华盛顿 — 包括学者、作家、媒体人、民主和维权人士在内的几十位中国海内外民间人士,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后,在网上联署公开信,抗议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亵渎”诺贝尔文学奖。
由古川、北风、夏业良和余杰等人签署的公开信批评评审委员会说,该机构把备受尊敬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作为中共党员和官方作协副主席的“莫言这样一个身上充满红色基因、赞美中共体制、摒弃良知、道德冷漠的作家,这是对中国民间社会的侮辱,对人权和自由价值的背离和对勇气和良知的诅咒”。
不过,台湾民运资深人士、美国亚洲民主基金会创办人洪哲胜在接到联署信后在网上回应说,莫言没有像郭沫若那样维护专政,他的作品把人民的悲惨无奈写得相当真实。
洪哲胜说,当年,他不敢或因故没有反对中共迫害刘晓波,但是,莫言得奖后很快就两度公开宣称,希望刘晓波早日获得自由,刘晓波可以研究他的政治和体制改革。洪哲胜表示,即使莫言以前果真是个政治坏人,而他现在的言论表明他有了转变,转变成挺刘晓波、挺人权、反政治迫害。
另外,国际笔会星期六发表声明,支持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呼吁释放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声明说,国际笔会及世界各地的笔会加入莫言的这一呼吁,要求立即释放刘晓波和他的妻子(刘霞),并继续利用每一次机会这样做,直至他们都获得自由。
●更多团体和民主派人士对莫言获奖的反应
▲中新社10月12日报道:香港公开大学祝贺莫言获诺奖:是中国文坛之光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电 香港公开大学12日恭贺该校荣誉文学博士、内地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
公开大学校长梁智仁教授赞扬莫言博士成就非凡,获得殊荣实至名归,是中国文坛之光。
生于山东一个农民家庭的莫言,童年因文革而辍学,但并没有放弃写作。凭着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他先后著作逾百部长篇、中篇及短篇小说,著名作品有《红高梁家族》、《酒国》、《檀香刑》、《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等,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
莫言于2005年接受公开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亲临该校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作者、译者、评论家”论坛,分享对当代文学的看法,内容精湛,观点独到,令大学师生获益良多。
▲美国之音(VOA)10月12日报道:台湾对莫言得奖之反应
台北 — 我们来看看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台湾方面的反应。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听到这个消息后,对台湾媒体表示感到十分高兴。不过也有台湾学者对有官方背景的莫言得奖感到意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和莫言是好友的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对台湾媒体开心地表示,太棒了。龙应台说,一个中国土地里长出来的人民文学家,今天也被世界所拥抱,意义非凡。她认为,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也可以让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做普世价值,这个普世价值除了政治外,还有文学,以及文学不可少的人性的真诚。龙应台说,她在读莫言小说时,感叹不如他。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文作家是高行健,但是他已定居欧洲,成为法国公民。龙应台说: “高行健作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所应该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是被一个防火墙彻底挡住了。我们看到一个就站在他的泥土上,被他的高粱田所拥抱的这么一个人得奖多好。”
针对批评人士认为莫言官方色彩浓厚,台湾媒体援引龙应台的话说,任何人得奖都有争议,而莫言生活在一个这么多约束的环境里,有的人是选择用愤怒,有的人是选择用抗议,有的人用沉默,她觉得莫言是用幽默去跟他那一个社会相处的人,大家应该用更宽容的角度看待。
另外一位台湾作家,也是莫言好友的张大春对台湾媒体说,莫言实至名归,早该得奖了。 不过自由时报援引政治大学台文所教授陈芳明的话说,他对莫言得奖感到意外。他表示,诺贝尔文学奖近几年来,时常把奖颁给反抗主流的作家,但是莫言接近主流,他写农民,但是对权力却没有批判,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好孩子。
星期五,在台北最大连锁书店“诚品书店”总店,书店已经特别为莫言设置一个小型专区,上面印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不过虽然设了专区,由于莫言的著作在台湾并没有大量出版,书店几十万本藏书中,莫言的作品中文版只剩下一本,中篇小说《藏宝图》,台湾出版莫言作品最多的麦田出版社表示,决定要再版几本莫言的畅销小说,包括《生死疲劳》、《蛙》、《檀香刑》等。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梅家玲对美国之音表示,对于有一天台湾作家是否也能赢得诺贝尔奖,她乐观期盼,但是角逐诺贝尔时常要是长篇小说,台湾文学出版近几年在这方面才有所好转,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设立了专案,鼓励作家撰写长篇小说。她说,“很明显我看到比较有多一些作家从事长篇小说的写作,好比骆以军的‘西夏旅馆’,就是在这个专案的补助下出来的作品,而且一出来就赢得香港的红楼梦文学大奖。所以我觉得作家写作是需要被鼓励的。”
梅家玲表示,希望政府或民间机构对真正的专业作家有所支持,让他们能专心地,用力地进行创作。她说,相信台湾作家未来的写作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美国之音(VOA)10月12日报道:香港文学界对莫言得奖现分歧
香港 — 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有人欢呼,有人异议。这种分歧不但发生在网络上的层面,香港文艺界的人士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文学层面的分歧*
有文艺界人士认为莫言应该获奖,当之无愧,但也有行内人士认为莫言还不够获奖资格。
香港文化评论家马家辉认为莫言获奖实至名归,形容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文笔“百看不腻”。他说,莫言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情况,具有批判性,又教读者深思,他的洞察力一点也不低于第一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高行健。
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曾经在香港大学工作,她对莫言得奖的消息表现兴奋。她认为跟高行健的作品相比,读者可以更容易地进入莫言的文学世界。她还说,希望莫言这次得奖可以使得中国领导人认识到文学和人性真情的普世价值。
不过,也有一些香港作家不认同担任评审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莫言的决定。香港作家廖伟棠对港媒表示,莫言的文学意味跟其他的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差不多,不过莫言未能彰显该奖项所追求的理想主义,因此不能支持评审员的决定。
*政治上的批评*
更多人关注是在政治层面上的非议。这位身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作家莫言得奖后,得到大陆媒体很多正面和大边幅的报道,不少报章把消息放在头版,相比往日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高行健和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得奖后的报道相差甚远。
香港《苹果日报》时事评论员李平表示,莫言曾经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退场抗议中国异见作家出席活动,虽然他不是拍大陆政府马屁的作家,但是也守不住不歌功颂德的底线。李平又批评大陆对中国籍诺贝尔奖得奖者持双重标准。
在这个世纪里,中国文学作品的国际地位渐渐提高,海外有更多读者开始注意到中国各类型的文艺作品。
香港新世界出版人鲍朴对美国之音说,世界注意到中国作家是迟早的问题,而这跟中国作品是不是翻译成外文很有关系。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慢慢提高,越来越多中国作品会被翻译成外文。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13日报道:人权组织赞扬莫言冀刘晓波获释言论
美国一些促请中国当局释放刘晓波的人权组织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莫言有关刘晓波的言论表示“赞扬”。
莫言稍早时在山东接受访问时说,他希望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波能尽快获得自由。
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对莫言的言论表示“非常高兴”。
法新社引述公民力量称,作为农民的儿子,莫言是一名深切关怀中国基层社会受苦人士的作家,而任何熟悉莫言作品的人士都可以从中清楚看到这种情操。
公民力量并表示,希望莫言可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表获奖演说时为刘晓波和他的妻子刘霞发声。
美国另一人权组织“现在自由”的创办人根泽对法新社表示,莫言盼望刘晓波获得自由的言论是“勇敢的呼吁”。
“现在自由”组织为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担任其国际法律顾问。
对比
外界认为,中国官方媒体对待莫言获奖较两年前刘晓泳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时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中方对两者为何持不同态度时回应称,莫言是最近一届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文学造诣有目共赌。
洪磊表示,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两年前的决定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司法主权,中国理所当然坚决反对。
他还说,挪威应为中挪两国的关系恢复和发展作出努力。
同样身为作家的刘晓波由于发起组织《零八宪章》于2009年被判监禁11年。
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此前抨击莫言获奖是对人性和文学的侮辱,而流亡美国的中国异见人士魏京生也批评诺奖评委会把今年的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
▲独立中文笔会网站10月13日报道:国际笔会发表声明支持莫言呼吁释放刘晓波
(独立中文笔会2012年10月13日讯)国际笔会昨天发表声明,支持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呼吁释放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新闻稿全翻译如下。
引言:“为践行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之权利,当尽到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我的所作所为无罪。”——刘晓波
今天,我们记起评论家、作家、社会活动家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自其2009年被捕以来一直被关押在中国的监狱里,正在服11年的刑期。他被捕之时正呼吁在中国和平的政治改革、更多的人权和多党民主制。2010年10月8日,他以其为言论自由与人权长期坚持非暴力抗争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因他被关押在狱中无法领奖,在2010年12月于奥斯陆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他被一把空椅子所代表。他的妻子刘霞在诺奖公布以后被置于严格的软禁之中。两年后,她仍在北京家中被隔离,但未对她提出任何指控。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呼吁刘晓波“尽快健康地”获得自由。国际笔会及世界各地的笔会加入莫言的这一呼吁,要求立即释放刘晓波和他的妻子,并继续在每一次机会这样做,直至他们都获得自由。刘晓波是独立中文笔会前会长和创会成员之一。
▲独立中文笔会10月13日发表关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声明
瑞典文学院继2000年首次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给法籍中文作家高行健先生后,今年再次颁奖给中文作家莫言先生。独立中文笔会在此祝贺莫言先生作为首位居住中国的作家荣获这项国际文学界的最高荣誉,继本会前会长、荣誉会长刘晓波先生荣获2010年和平奖后成为拥有诺奖殊荣的第二位中国公民。另据报道,莫言先生获奖后在家乡举行的记者会上,期望被判刑11年的刘晓波先生能尽早重获自由。本会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期望莫言先生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暨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与国际笔会全体会员一起,继续秉承笔会维护言论自由的宗旨和传统,更加关注中国言论和写作自由现状,尤其是关注刘晓波等因言获罪而遭受压制以至系狱服刑的中国作家同行,促使他们尽早恢复自由。
独立中文笔会作为文学团体,一向注意到莫言先生对中文文学的长期贡献,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正如瑞典文学院颁奖公告所表彰“以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题材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短、中、长篇小说,以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蛙》等闻名海内外,获得港、台及各国多种文学奖项。莫言先生的小说重在讲述中国专制社会中普通小人物的不幸生活、遭遇和抗争的故事,在中国当代专制的高压下,具有其独特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莫言先生将其它各国专制下发展起来的反专制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段融入专制中国的文学传统而得以成功,并获得国内外最高荣誉,成为继1965年前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肖洛霍夫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位共产党官方作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文学造诣的突出,显然是得以荣获诺奖的主要考虑。
独立中文笔会作为作家人权团体,另一方面也遗憾地注意到,莫言先生长期以来忽视了笔会维护作家言论自由的宗旨,其作品的现实主义倾向和官方作家政治人格的矛盾冲突之大,在获得诺奖殊荣后而因此引起的广泛争议,也格外引人注目。莫言先生近年来在国际访问尤其是在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和今年论坛书展的言行颇引人非议,今年参与官方组织的百名作家、文艺家抄写祸害中国文坛达七十年之久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有失笔会会员身份而令人不值。因此,本会也在此提请莫言先生注意这些缺失,以真正无愧于诺贝尔先生遗嘱中所希望的“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的殊荣。
同时,独立中文笔会希望莫言先生及支持其获奖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能记得古人的一句名言:“国家不幸诗家幸”,并呼吁大家关注以下基本事实:中国目前仍然并非具有真正言论、写作和出版自由的国度,中国当局多年来执行的新闻和出版审查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公民言论自由,严重损害了作家创作自由,使大量有才华的作家失去了人身自由、创作环境尤其是中国大陆发表作品的机会。根据笔会的资料,至今仍有30余位中国作家和新闻工作者因言获罪被关押在狱,此外还有大量作家因作品遭受不同程度的人权侵犯,他们中的独立中文笔会会员和荣誉会员就有:正在服11年刑的文评家、政论家、诗人刘晓波和因他获诺贝尔和平奖遭软禁与外界失去联系近两年的妻子、诗人刘霞,在坐牢9年获释后不久前主要因一首诗歌又被判7年徒刑的作家朱虞夫,坐牢10年后又被判刑12年的小说家、诗人杨天水,正在服10年刑的记者、诗人师涛,正在服10年刑的维吾尔小说家、诗人亚辛,服刑15年后至今仍遭软禁下落不明的蒙人作家哈达,因作品遭毒打酷刑而在年初被迫出走美国的北京作家余杰,去年被迫流亡德国的四川作家、诗人廖亦武,前不久被拘留后取保候审的北京作家焦国标,被禁止入境中国的旅英小说家马建和旅德诗人贝岭等。
独立中文笔会也在此呼吁中国当局认清世界文明潮流,积极融入普世价值和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流,立即恢复刘霞女士的人身自由,立即无条件释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先生,释放笔会会员师涛、杨天水、朱虞夫等所有因言获罪被关押者;同时也希望莫言先生和中国各笔会中心会员,和我们一起在弘扬中文文学的同时维护中国宪法规定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等基本人权。
国际笔会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权组织和国际性文学组织,致力推进世界各地作家间的友谊和理性合作,为言论自由奋斗,代表世界文学的良知。独立中文笔会是国际笔会的145个分会之一,抗议中国当局对作家和新闻工作者的监禁、骚扰、监控,致力于结束中国对互联网的监控和对自由写作的种种限制。关于笔会致力于保护作家和维护言论自由及有关刘晓波先生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http://www.chinesepen.org Patrick Poon
▲德国之声(DW)10月14日报道:独立中文笔会欢迎莫言呼吁释放刘晓波
独立中文笔会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有关希望刘晓波早日获释的表态欢迎。周五,莫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希望同是诺贝尔奖得主的仍在狱中的异见作家刘晓波早日获得自由。由中国“体制外”作家和流亡作家组成的独立中文笔会周六在其网页上发表声明,对莫言这一声援刘晓波的做法表示欢迎。刘晓波是独立中文笔会名誉主席。但声明同时称,笔会“遗憾地注意到”,莫言长期以来并不认同独立笔会捍卫作家言论自由的目标。声明称,莫言的现实主义作品风格和他作为一名官方作家的政治人格之间的矛盾导致对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巨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