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齐奥塞斯库当上罗共中央总书记,之后数年一直碌碌无为。1970年6月他和老婆爱丽娜访问中国和北韩。东方的那两个伟大领袖气魄非凡的社会工程让这个巴尔干小官僚著实开了眼界,而爱丽娜也从江青的地位和派头中得到了启发。

齐氏回国后,从七月份开始,罗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并传达文件,开始了一些罗共干部自己声称的”迷你”型文革。

这个”文革”也从文化战线开始,原罗共中央主管文化的书记伊利埃斯库被认为跟不上领袖的战略部署首先被解职,爱丽娜就像江青一样,第一次以文化领导人的身份亮相,推行一系列新政策。

新政策的重点在加强宣传鼓动工作,教育和新闻要进一步置于中央的集中控制下,大力发展群众容易理解和喜闻乐见的通俗革命文艺,特别是戏剧、露天演出和革命的节庆以及大规模的游行集会。

“迷你”文革的另一个和中国的文革相似的政策是:齐奥塞斯库把工人和农民的代表派进所有的剧院和出版社,让泥腿子和大老粗领导上层建筑。

远东之行给齐氏的另一个启发是乌托邦。毛泽东说要让工农商学兵合为一体的公社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齐奥塞斯库的改进型是大型农工联合体,目标是消灭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差别,办法是把工厂和集体农庄合并,把农民自己的住房推平,让农民都住到合用厨卫设备的水泥楼房里,彻底消除传统的一家一户的乡村生活。

齐氏1971年访问平壤时对这个城市巨大的建筑和整齐划一的街道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他萌发了成为自己国家建筑师的念头。1977年罗马尼亚发生了地震,借口震后重建,他下令大规模拆毁传统建筑,尤其是拜占庭式的教堂和贵族宅院,修建起千篇一律的火柴合式的楼房,把古色古香的窄小街道都修成宽阔的大马路。

对巨大建筑物的偏好还使齐氏早就孕育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念头:把首都所有党政机构都集中在一所房子里,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这个建筑也叫”人民大会堂”。1978年工程开始,一个叫天王星的区里所有的古迹和建筑被铲平。同时他下令就这座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的设计展开招标,结果一个25岁的敢想敢干的女设计师中标,她的宏大方案中最吸引人的一点是这个”人民大会堂”的正面有200米长,100米高,下面是一条纪念碑式的马路,路名叫做”社会主义胜利大道”。

齐奥塞斯库的心血来潮和异想天开使得罗马尼亚人菜篮子里的货色越来越少,1981年面包开始实行配给,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为了号召罗马尼亚人少吃,齐氏夫妇自1985年开始倡导”科学”的饮食法,替他们的人民算出每年需要的食品定量,精确到鸡蛋要114个半,土豆45.5公斤。

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崇拜和毛泽东相比也毫不逊色,”喀尔巴仟山的天才”、”光明之源”、”思想的多瑙河”、”智慧和魅力的宝库”等等就是当时报刊在提到伟大领袖时的标准用语。罗马尼亚人甚至已经习惯于不提领袖夫妻的名字,而是用指的”他”和”她”。

家族政治传统是罗马尼亚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齐氏自己是总书记和总统,老婆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即政治局)委员,第一付总理,儿子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中部大城市锡比乌党委书记。齐氏的一个叫伊利的哥哥是国防部付部长,另一个叫安都塔的哥哥是中将,内务部头头。爱丽娜的几个兄弟中地位最高的是佩却斯库,官拜付总理,其它好几个都当了部长或进了中央委员会。

罗马尼亚的秘密警察系统是东欧最严密的,为了防止反政府宣传,个人打字机都要在警察局登记,在文具店买纸张时数量略多也要登记,店员会定期到家中查看派什么用处。

在这种严密的控制下罗马尼亚知识分子中既没有哈维尔也没有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工人中更没有瓦文萨。这种没有人敢公开站出来对独裁者说不的假象迷惑了齐奥塞斯库和他的家族,使得他踌躇满志地一再对苏联东欧的改革说不。

齐氏虽然出身微贱,但也象苏联和其它东欧领导人那样继承了旧贵族打猎的习惯和派头。齐氏家族在喀尔巴仟山有大片围起来的猎场,有专人照料,用奶酪、鱼、鲜肉和胡萝卜来喂养熊,还从奥地利进口了野山羊,从阿拉斯加运来北极熊。当齐氏出猎时,天上有轻型飞机和直升机,地上有越野车队,场面壮观。

1989年九月,就在罗马尼亚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时,齐氏还照样出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个月后,他们夫妇仓皇出逃,成了全国人民围捕的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