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自从成为世界各国异军突起的新媒体以来,互联网引起的利弊争论很多。但有一点是争论各方的共识,这就是随着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出现,舆论的多样性增加了。
中国新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头一次出访,首站选择俄罗斯,然后再到非洲。习近平出访的成效如何,成就如何,无疑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话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兴旺发展,中国公众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的评论的多样性也大大增加了。
*赞美与嘴杂*
对中国外交的评论是实行言论管制的中国最后开放的领域之一。例如,先前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对其人民、对在柬埔寨的华侨大肆屠杀,或朝鲜金家政权闭关锁国、倒行逆施祸害朝鲜人民的行为,至今依然是中国官方主要媒体的禁忌话题。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官方的禁忌正在被网民的言论冲破。
同理,官方媒体对这次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的出访照例是大力突出报道和一片歌颂赞美。但官方媒体的这种歌颂赞美显然多半是自产自销,自拉自唱。而在中国当局尚未能完全控制的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关心政治用户云集的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中国公众发出了与官方媒体的歌颂赞美之声截然不同的声音。
例如,中国官媒主要报纸通过安排头版的大幅照片和大篇报道,突出宣传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国际大事。与此同时,有微博用户将同一天的中国官方主要报纸和俄罗斯主要报纸并列展示出来,显示一方面中国报纸头版对习近平访俄大力宣传,另一方面俄罗斯报纸头版则对习的到访悄无声息。
官方媒体宣传中俄友谊源远流长,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俄罗斯召开。与此同时,中国网民则对官方的这种宣传嗤之以鼻,讽刺挖苦,甚至强烈抨击。有网民调侃说,”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这段历史不能细想。“还有的网民则破罐子破摔,干脆说中共当年勾结外国势力,颠覆推翻中国合法政府,是里通外国颠覆国家政权的老手。
*鞋子与夫人*
习近平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说,间接地为中共政权拒绝进行中国公众所强烈要求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做辩护,表示中共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认可。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的这番话在中国互联网上受到了普遍的揶揄和反驳。其中一个典型的揶揄反驳,把中共长期以来坚持一党专制的所谓“四项基本原则”和习近平最新的“鞋子合脚论”糅合在一起: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尺寸号码不变;坚持鞋布红色不变;坚持两只左鞋不变;坚持一个品牌不变。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一百年不动摇。”
中国网民、中国公众对习近平和官方对习近平的宣传的反感和异议,也体现在对陪同习近平出访的习夫人彭丽媛的直接或间接的评论上。中国官方媒体这次明显地给作为国家元首夫人的彭丽媛更多的报道,与以往报道国家元首偕同夫人出访的报道做法显著不同。
官方对彭丽媛的微妙宣传,招致中国公众微妙的反应和评论。在官方媒体突出展示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的同时,中国微博上四处流传台湾总统马英九的夫人乘坐公共汽车的照片,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夫人开小酒馆自食其力的报道。中国网民对马英九和安倍晋三的夫人高声表示赞美,进而间接或直接抨击中共领导人及其亲属高高在上,骑在中国人民头上。
*对劳教制度说再见?*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中国公众通过互联网对习近平首次作为国家元首出访的评论,多是集中于从中国外交看中国的内政或内部政治。与此同时,世界媒体的视角显然也跟中国公众大同小异。
在习近平从俄罗斯启程前往非洲访问之际,法国著名国际问题杂志《青年非洲》发表分析报道,题目是:
Chine : Xi Jinping résolu à dire adieu au goulag ?
中国:习近平决心要对劳教制度说再见了吗?
中国政府用以肆意剥夺公民自由的劳教制度可谓作恶多端,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都臭名昭著。法国《青年非洲》杂志在报道中提到最近的一个激起公愤的例子是湖南永州女子唐慧的11岁幼女被警察强奸,唐慧上访要求惩罚犯罪分子,中国当局先把她抓起来劳教,然后再驳回唐慧就当局的不当剥夺人身自由提出的国家赔偿的要求。
在习近平上台之初,中国一度传说习近平政权有意废除臭名昭著的劳教制度。但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有关官员的最新说法是,要对劳教制度进行的是“改革”而不是许多人所期望的废除。
这使许多中国律师和人权活动家担心,劳教制度一直是中国当局惩治政府批评者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而本来就没有多少真心要实行政治改革的习近平当局恐怕不容易放弃这样的工具。
“习近平决心要对劳教制度说再见了吗?”法国《青年非洲》杂志提出的这个问题依然是世界之谜。
*中俄关系一言难尽*
在上述那篇有关习近平政治改革意愿的分析报道的题目中,法国《青年非洲》杂志用了一个俄语词”古拉格”(goulag)来表示中国的肆意践踏人权的劳教制度,从而不动声色、又画龙点睛地点出了中俄之间践踏人权的政治制度的传承关系。
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语言词汇一部分的“古拉格”一词来源于俄语,是苏联共产党政权通过任意逮捕、强迫劳动来惩罚异议人士的一个机构的简称。“古拉格”因苏联异议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古拉格群岛》一书而扬名全世界,受到全世界的谴责。中共政权的劳教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劳改制度是仿照苏共政权的“古拉格”制度建立的。
在许多中国公众和世界主流媒体看来,中俄之间的这种不光彩的政治关系至今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中国的践踏人权的政治司法制度并没有随着中国跟当年的苏联交恶而消亡,而是延续至今。在法国主要报纸《费加罗报》驻北京记者阿尔诺·德拉格朗日看来,中俄两国至今还是在坏的方面一唱一和,配合紧密。
在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之际,德拉格朗日发表报道,以谐谑调侃的语气描述了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
“毫无疑问,普京喜欢姿态。中国新的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就是访问俄罗斯。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个星期之后,习近平星期五访问了莫斯科,用他的话说就是访问‘一个邻居,一个朋友。’ ”
“要说中俄两国是邻居,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在过去,这两个相邻的大国有严重的摩擦。如今,边境纠纷平息了,但相互猜忌依然存在。例如,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人担忧,他们的大片地区会成为中国人的殖民地。”
“要说中俄两国是朋友,这也是很显然,只要看看两国在联合国步调一致的投票和经济关系的紧密就可以了。但要说俄罗斯是中国的朋友,那也是充满狐疑的朋友,俄罗斯是以谨慎小心和实用主义跟中国打交道的。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常常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意见相似。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两国坚决抵制对阿萨德政权作出强烈谴责。在面对美国和欧洲联盟的时候,中俄两国这种同谋关系给北京提供了力量。”
*在非洲大手笔*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给中国公众带来的不是幸福感的增加,而是强烈的失望感甚至是愤恨。在这种大气候之下,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一个询问中国公众“你幸福吗?”的特别节目成为全中国的笑料。
中国公众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之后感到不满甚至愤怒,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经济发展的好处,除了被当权者大量私吞、导致一个小官都可以动辄贪污上千万、上亿元人民币之外,还因为中国公众认为政府通过横征暴敛得来的纳税人的血汗钱被浪费在公款吃喝、拨款用于镇压民众等事情上。中国公众还抱怨当局打肿脸充胖子,到国际上四处撒钱,给当权者脸上贴金。
中国公众近来表示特别不满的是,在中国许多地区、许多人还处于赤贫状态之际,当局动辄把成亿美元的钱撒出去给朝鲜,给非洲国家。
中国公众发出的这种强烈的抱怨,中国当局听到了吗?
日本共同社3月25日从南非德班发出的报道显示,习近平当局或中国外交部或中国官方媒体对中国公众的这种不满不是没听进去,就是听到了但并不在乎:
“访问坦桑尼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该国最大的都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说,表示要履行三年内援助非洲20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鲜明地表明了重视非洲的姿态。中国官方媒体说,‘中国为非洲的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习近平强调说,‘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也不能脱离非洲。’他在努力消除日本外交消息来源所说的‘中国露骨地(在非洲)争夺资源’的负面形象。”
*试图安抚非洲国家*
中国近年来将眼光转向非洲,在非洲大力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贸易,招致许多非洲人抱怨中国的做法跟过去的殖民主义者如出一辙,甚至犹有过之。
在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之际,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发出的分析报道,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的非洲之行:
“中国的新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3月25日)试图让非洲国家放心,中国政府将注意他们的抱怨,这就是中国公司毫不留情的竞争正在窒息非洲国家发展自己的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努力。为了消除这种担忧,习近平许诺将向非洲提供援助、奖学金和技术转让。”
中国新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头一次出访,首站选择俄罗斯,然后再到非洲。习近平出访的成效如何,成就如何,无疑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话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兴旺发展,中国公众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的评论的多样性也大大增加了。
*赞美与嘴杂*
对中国外交的评论是实行言论管制的中国最后开放的领域之一。例如,先前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对其人民、对在柬埔寨的华侨大肆屠杀,或朝鲜金家政权闭关锁国、倒行逆施祸害朝鲜人民的行为,至今依然是中国官方主要媒体的禁忌话题。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官方的禁忌正在被网民的言论冲破。
同理,官方媒体对这次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元首的出访照例是大力突出报道和一片歌颂赞美。但官方媒体的这种歌颂赞美显然多半是自产自销,自拉自唱。而在中国当局尚未能完全控制的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关心政治用户云集的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中国公众发出了与官方媒体的歌颂赞美之声截然不同的声音。
例如,中国官媒主要报纸通过安排头版的大幅照片和大篇报道,突出宣传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国际大事。与此同时,有微博用户将同一天的中国官方主要报纸和俄罗斯主要报纸并列展示出来,显示一方面中国报纸头版对习近平访俄大力宣传,另一方面俄罗斯报纸头版则对习的到访悄无声息。
官方媒体宣传中俄友谊源远流长,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俄罗斯召开。与此同时,中国网民则对官方的这种宣传嗤之以鼻,讽刺挖苦,甚至强烈抨击。有网民调侃说,”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这段历史不能细想。“还有的网民则破罐子破摔,干脆说中共当年勾结外国势力,颠覆推翻中国合法政府,是里通外国颠覆国家政权的老手。
*鞋子与夫人*
习近平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说,间接地为中共政权拒绝进行中国公众所强烈要求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做辩护,表示中共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认可。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的这番话在中国互联网上受到了普遍的揶揄和反驳。其中一个典型的揶揄反驳,把中共长期以来坚持一党专制的所谓“四项基本原则”和习近平最新的“鞋子合脚论”糅合在一起: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尺寸号码不变;坚持鞋布红色不变;坚持两只左鞋不变;坚持一个品牌不变。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要一百年不动摇。”
中国网民、中国公众对习近平和官方对习近平的宣传的反感和异议,也体现在对陪同习近平出访的习夫人彭丽媛的直接或间接的评论上。中国官方媒体这次明显地给作为国家元首夫人的彭丽媛更多的报道,与以往报道国家元首偕同夫人出访的报道做法显著不同。
官方对彭丽媛的微妙宣传,招致中国公众微妙的反应和评论。在官方媒体突出展示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的同时,中国微博上四处流传台湾总统马英九的夫人乘坐公共汽车的照片,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夫人开小酒馆自食其力的报道。中国网民对马英九和安倍晋三的夫人高声表示赞美,进而间接或直接抨击中共领导人及其亲属高高在上,骑在中国人民头上。
*对劳教制度说再见?*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中国公众通过互联网对习近平首次作为国家元首出访的评论,多是集中于从中国外交看中国的内政或内部政治。与此同时,世界媒体的视角显然也跟中国公众大同小异。
在习近平从俄罗斯启程前往非洲访问之际,法国著名国际问题杂志《青年非洲》发表分析报道,题目是:
Chine : Xi Jinping résolu à dire adieu au goulag ?
中国:习近平决心要对劳教制度说再见了吗?
中国政府用以肆意剥夺公民自由的劳教制度可谓作恶多端,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都臭名昭著。法国《青年非洲》杂志在报道中提到最近的一个激起公愤的例子是湖南永州女子唐慧的11岁幼女被警察强奸,唐慧上访要求惩罚犯罪分子,中国当局先把她抓起来劳教,然后再驳回唐慧就当局的不当剥夺人身自由提出的国家赔偿的要求。
在习近平上台之初,中国一度传说习近平政权有意废除臭名昭著的劳教制度。但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有关官员的最新说法是,要对劳教制度进行的是“改革”而不是许多人所期望的废除。
这使许多中国律师和人权活动家担心,劳教制度一直是中国当局惩治政府批评者的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而本来就没有多少真心要实行政治改革的习近平当局恐怕不容易放弃这样的工具。
“习近平决心要对劳教制度说再见了吗?”法国《青年非洲》杂志提出的这个问题依然是世界之谜。
*中俄关系一言难尽*
在上述那篇有关习近平政治改革意愿的分析报道的题目中,法国《青年非洲》杂志用了一个俄语词”古拉格”(goulag)来表示中国的肆意践踏人权的劳教制度,从而不动声色、又画龙点睛地点出了中俄之间践踏人权的政治制度的传承关系。
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语言词汇一部分的“古拉格”一词来源于俄语,是苏联共产党政权通过任意逮捕、强迫劳动来惩罚异议人士的一个机构的简称。“古拉格”因苏联异议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古拉格群岛》一书而扬名全世界,受到全世界的谴责。中共政权的劳教制度和与之相关的劳改制度是仿照苏共政权的“古拉格”制度建立的。
在许多中国公众和世界主流媒体看来,中俄之间的这种不光彩的政治关系至今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中国的践踏人权的政治司法制度并没有随着中国跟当年的苏联交恶而消亡,而是延续至今。在法国主要报纸《费加罗报》驻北京记者阿尔诺·德拉格朗日看来,中俄两国至今还是在坏的方面一唱一和,配合紧密。
在习近平访问莫斯科之际,德拉格朗日发表报道,以谐谑调侃的语气描述了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
“毫无疑问,普京喜欢姿态。中国新的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就是访问俄罗斯。在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个星期之后,习近平星期五访问了莫斯科,用他的话说就是访问‘一个邻居,一个朋友。’ ”
“要说中俄两国是邻居,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在过去,这两个相邻的大国有严重的摩擦。如今,边境纠纷平息了,但相互猜忌依然存在。例如,西伯利亚地区的俄罗斯人担忧,他们的大片地区会成为中国人的殖民地。”
“要说中俄两国是朋友,这也是很显然,只要看看两国在联合国步调一致的投票和经济关系的紧密就可以了。但要说俄罗斯是中国的朋友,那也是充满狐疑的朋友,俄罗斯是以谨慎小心和实用主义跟中国打交道的。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常常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意见相似。例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两国坚决抵制对阿萨德政权作出强烈谴责。在面对美国和欧洲联盟的时候,中俄两国这种同谋关系给北京提供了力量。”
*在非洲大手笔*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给中国公众带来的不是幸福感的增加,而是强烈的失望感甚至是愤恨。在这种大气候之下,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一个询问中国公众“你幸福吗?”的特别节目成为全中国的笑料。
中国公众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之后感到不满甚至愤怒,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经济发展的好处,除了被当权者大量私吞、导致一个小官都可以动辄贪污上千万、上亿元人民币之外,还因为中国公众认为政府通过横征暴敛得来的纳税人的血汗钱被浪费在公款吃喝、拨款用于镇压民众等事情上。中国公众还抱怨当局打肿脸充胖子,到国际上四处撒钱,给当权者脸上贴金。
中国公众近来表示特别不满的是,在中国许多地区、许多人还处于赤贫状态之际,当局动辄把成亿美元的钱撒出去给朝鲜,给非洲国家。
中国公众发出的这种强烈的抱怨,中国当局听到了吗?
日本共同社3月25日从南非德班发出的报道显示,习近平当局或中国外交部或中国官方媒体对中国公众的这种不满不是没听进去,就是听到了但并不在乎:
“访问坦桑尼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该国最大的都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说,表示要履行三年内援助非洲200亿美元的融资协议。”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鲜明地表明了重视非洲的姿态。中国官方媒体说,‘中国为非洲的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习近平强调说,‘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也不能脱离非洲。’他在努力消除日本外交消息来源所说的‘中国露骨地(在非洲)争夺资源’的负面形象。”
*试图安抚非洲国家*
中国近年来将眼光转向非洲,在非洲大力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贸易,招致许多非洲人抱怨中国的做法跟过去的殖民主义者如出一辙,甚至犹有过之。
在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之际,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发出的分析报道,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的非洲之行:
“中国的新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3月25日)试图让非洲国家放心,中国政府将注意他们的抱怨,这就是中国公司毫不留情的竞争正在窒息非洲国家发展自己的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努力。为了消除这种担忧,习近平许诺将向非洲提供援助、奖学金和技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