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转型与制度变革”征文
按语:
《告别神话》登《民主中国》网书籍栏以来,尚受读者关注。由于篇幅较大(65万余字),且内容广泛,因此将此书内容作一提纲式的介绍,以方便读者阅读。
应克复
序论:辛亥百年祭
1、1949——帝制复辟 1949年中共在大陆建立的政权,实践证明是毛泽东王朝帝制复辟。这个政权称之为“帝制复辟”,其实还未全然揭示其实质。它因袭两千余年皇权专制的衣钵,更注入了“共产、极权”的重要元素,称为“共产极权制度”更符合实际情形。在毛式共产极权统治下,人民惨遭三轮劫难。第一轮劫难是暴力土改,是共产化,是反右派,是大跃进、大饥荒、大死亡。第二轮劫难是“文革”十年浩劫。第三轮劫难是“毛二世”邓小平为维护极权体制,扼杀自由,镇压民主,导致中国成为权贵特权阶级的乐园,百姓则无权、无产,在极权统治下挣扎。
2、191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端,也是现代史的开端。关于“辛亥革命失败”一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
3、百年中国的两条路线 百年中国(1911—2011)存在两条对立的发展路线:一条是西化路线,倡导民主共和;一条是反西化的俄化路线,推行专制极权。1949年之后,俄化、毛化路线主宰中国,实行顶级的专制统治。
4、“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倡导“民主与科学”的“西化”运动;其后期逐渐为“十月革命”(应是“十月事变”)的“俄化”思潮所转向,特别是俄共在中国建立中共(1920)之后,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引到了俄化、马列化、左倾化的非普世的岔道;自1949年之后,成为主旋律,酿成中华民族惨痛的悲剧。可是,在大半个世纪中,中国人却把这种文化转向,误认是走上了一条光明、幸福的康庄大道。
5、 红色殖民地的建立 俄共在中国建立中共,是革命输出,是在中国建立红色殖民地。
6、 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中国现代史开端,是不恰当的。
7、 对蒋介石“清党”、“攘外必须安内”与“专制独裁”的新诠释。
8、中共的民主攻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发动了一场民主攻势,乃是一种策略:一是为了向国民党要自由、要民主,以壮大中共的力量;二是为了彰显中共的民主形象,以笼络人心,决不是为了在中国推行民主。如同毛泽东自己所说,民主“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中共立国后实行独裁统治,把民主抛到九霄云外,乃是顺理成章,并非背弃初衷。
9、边区的“毛化”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整人运动,是“毛化”运动,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是反民主、反科学的恐怖运动,决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0、新民主主义政治是新专制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专制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专制主义文化。
第一辑 告别马克思主义
11、马克思关于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无私有制的共产社会是未经实践证明的所谓“科学”理论。以后一些国家实践中一一破产的命运,证明是一种错误的理论。
12、马克思自由观剖析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人学论、自由论、国家论。它同自由主义的人学论,自由论和国家论,存在着对应性的差别。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简述普遍地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思想,恩格斯也将其表彰为“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可惜,马克思对自由问题的论述及其简单,除《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外,没见到再有比较详细的阐述。更为重要的是,透过马克思的简述,同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自由观存在着莫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可小视。第一,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是现实的自由;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是未来彼岸世界的自由,要获得这种自由,必须经过暴力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自由主义的自由是国家存在条件下去争取自由;马克思的自由是“国家消亡”之后的自由(因为有国家就不可能有自由),因而以“联合体”取代“国家”概念。但“国家消亡”的思想是一个伪命题。第三,自由主义的自由是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则是“一切人”的自由(这个“一切人”,只能是集体、国家、国家联合体等),个人自由应服从“一切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现实中是虚无,其结果只能沦为奴役。
13、“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缺失 ﴾1﴿ 专政的主体——阶级专政,在现实中是一种“虚幻”。共产党以无产阶级的代表自称,乘虚而入,驾驭专政。﴾2﴿ 专政的客体——各类剥削分子以及在政治运动中不断产生的阶级敌人——的无法理性。﴾3﴿ 多数人(少数人)对少数人(多数人)的专政,都违背宪政民主的原则。﴾4﴿ 无产阶级专政是临时的革命措施还是长期的制度安排,无有明确。
14、“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走向 ﴾1﴿ 国家权力机构是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因而是胜利者的专利。﴾2﴿ “无产阶级专政”在实施中必然是“党专政”、“寡头专政”和“个人专政”。﴾3﴿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的想象是“善”(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现实上演的是“恶”。
15、无与资的斗争,西方国家在制度内调节,在中国人为制造,铸成大错 阶级斗争“扩大化”是错误的。阶级斗争“不扩大化”也是错误的。阶级斗争“不扩大化”就是马克思所设定的近代西方工业社会资和无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剥夺资本,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假说终究没有被西方各国的历史所证实,说明这个理论不是正确的理论。毛泽东将马克思这个理论搬到远比西方国家落后的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国家强力为后盾,消灭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更是大错。至八十年代初的后毛时代,不得不恢复私人资本与市场经济,经济才有了新的发展。
16、公有制经济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公有制名义上为全体人民所有,实际上,人民与公有资产相分离。因此,公有制经营过程中,所有者缺位。国家有关机构及其所派任的官员代理经营公有资产,成了国有资产的主宰者,对国有资产拥有占有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活动中的决策权,但不承担亏损责任,权与责不对称。因此,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低效益,便是这类企业的必然命运。官有制专政——这是东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
17、与私有制相比,公有制有着更多的弊病 ﴾1﴿ 公有制是特权者的天堂,官僚们的乐园。他们以改革为名,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瓜分企业利润,成为千亿万家财的暴富者。﴾2﴿ 官有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对国民进行超经济剥削,使民众沦为贫困者。 ﴾3﴿ 公有制下危机频发。1958年“大跃进”遭之生产力的严重破坏;1959—1961年粮食严重匮乏遭之人口死亡达四千余万之巨;文革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4﴿ 公有制下的浪费更是私有制所望尘莫及。长官意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GDP为纲,政绩工程挂帅,做表面文章,追求眼前效益;“三公”消费失控,任意挥霍民脂民膏…… 公有制的根本弊病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错位。人类史表明,社会民众是经济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可在公有制下,政府垄断经济命脉,成了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经营者和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分配者,而社会民众成了政府这个主宰物的依附者和旁观者,他们失去了生产活动的自主权和追求财富的梦想,因而使社会经济活动失去了内在动力。公有制是违背人性的制度。它退出一统天下的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1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重建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由主体转变为补充,私有制由补充转变为主体。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基础;动摇了这个基础人类文明立即衰退。
19、所有制发展公式之错误 教科书将所有制的历史发展归结为以下公式: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人类自古以来一直是公、私两制共生、共存、功能互补,由非均衡向动态均衡地双线演进,立足于各种社会形态。私有制与公有制,都是不可消灭的。认为1956年的对资改造太早了,似乎延迟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消灭私有制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错误 错误之一,将工人的体力劳动视为价值的唯一源泉。虽然马克思在世时也看到,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而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劳动时间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但马克思没有因此修正他的价值论。因为这样一来,将完全改变马克思经济学的体系,也不符合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错误之二,物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创造价值。这一理论至少不能解释物力资本投资者获取利润的正当性,因而作出“不劳而获”的解释;投资者无权获取相应的回报,谁还愿意成为投资者?错误之三,否认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生产力是价值的重要源泉。自然生产力在创造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为马克思所忽视,因而认为人类在生产中利用土地等自然要素是“无偿”的;是“不需要代价”的。这种观点对于在两块自然条件不同的土地上付出相同的劳动,为什么其收获会出现差别的事实,陷入了无法解释的困境。自然生产力在使用中也像人在生产劳动中消耗脑力和体力一样,也会消耗,因此必须修复、补偿。保护自然生产力是保护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方面。
21、生产力价值论 科学说明创造价值的理论是“生产力价值论”。生产力价值论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是由投入生产的各生产要素所聚合而形成的合力,即生产力所创造的。这一理论正确地说明了:﴾1﴿ 商品价值的形成;﴾2﴿ 商品价值的分配;﴾3﴿ 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要素的变化。以人的体力和简单的劳动工具为生产要素的时期,人类处于前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时期;以脑力、科技和智能工具作生产要素的时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期;﴾4﴿ 对资本剥削劳动作出新界说。马克思的界定大大夸大了资本剥削,缘于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22、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制约 人类的智力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人口和消费的膨胀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可是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生产、消费与资源之间就会发生尖锐的矛盾。2010年霍金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就是出于这种计算。人类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正在使人类自身快速地走向毁灭。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显然没有考虑到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对GDP的无限追求,已使生态和环境陷入困境。人类紧迫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经济和消费的增长,使这些增长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使人类永久生存,文明生存。
23、资本家的历史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家作出了否定性的评价,在毛泽东统治时期视之为一切罪恶的载体。生产力价值论则认为,资本家是社会化生产的推动者和投资者,市场风险的承担者,是生产要素的配置者,生产活动的组织者,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又是市场的开拓者和推进者。由此可见,资本家是现代化生产的主导者,是现代生产力的代表,是创立资本主义文明的第一功臣。否定资本家,消灭资产阶级,就是消灭现代生产力的代表,社会的进步必然出现断裂和倒退。
资本家是积累资本的专家。资本家的人文特质是开拓与创新,勤奋与节俭,是诚信、奉献与敬业。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说,他们是为了事业而生存,而不是为了生存才经营事业。认识资本家,我们才能认识资本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时代在文化、经济、政治、道德方面的巨大成就。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把资本主义当作人类进步之首恶,铸成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大错,致使几代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陷入深深的误解。
24、国企与民企之差别 国有企业与民间企业除属公属私上的差别外,还存在:﴾1﴿ 功能差别。在正常情况下,国企应当是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除追求经济效益外,还追求社会效益,除追求微观效益外,更关注宏观效益,除实现眼前效益外,还应着眼于未来效益。总之,国企的功能是多元的。民间企业的功能是单一的,即利润。由于他们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客观上为国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机制差别。企业的机制受到企业财产制度深深的制约。国企管理者权与责的脱节,使此类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约束力量,缺乏风险与竞争意识,往往投入高,产出低,浪费严重,利润多为内部人所瓜分。民间企业产权明晰,经营者责、权统一,自主灵活,自负盈亏,具有天然的激励与约束力量,国企那些不可救药的弊端在此一一匿迹。﴾3﴿ 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差别。国企依附政府,国企就是官企,是官府意志的工具,忽视市场或驾驭市场之上。民企以市场为导向,不过,目前中国的民企尚受制于政府管束,自由发展颇受掣肘。
25、两种社会主义 整个20世纪东方式专制社会主义对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主义采取傲慢、敌对的态度。世纪之末,两种社会主义的命运,历史做出了公正的裁决。﴾1﴿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到达彼岸;前提是宪政民主业已确立的国家。﴾2﴿ 资本主义民主制不可摧毁。﴾3﴿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废除。
2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重建理想社会的理论,创立于19世纪。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文明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社会福利、推进社会公平的政治派别,于20世纪流行于西欧等地。两者一胜一败,已记载于20世纪的史册。
(未完待续)
序论:辛亥百年祭
1、1949——帝制复辟 1949年中共在大陆建立的政权,实践证明是毛泽东王朝帝制复辟。这个政权称之为“帝制复辟”,其实还未全然揭示其实质。它因袭两千余年皇权专制的衣钵,更注入了“共产、极权”的重要元素,称为“共产极权制度”更符合实际情形。在毛式共产极权统治下,人民惨遭三轮劫难。第一轮劫难是暴力土改,是共产化,是反右派,是大跃进、大饥荒、大死亡。第二轮劫难是“文革”十年浩劫。第三轮劫难是“毛二世”邓小平为维护极权体制,扼杀自由,镇压民主,导致中国成为权贵特权阶级的乐园,百姓则无权、无产,在极权统治下挣扎。
2、191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端,也是现代史的开端。关于“辛亥革命失败”一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
3、百年中国的两条路线 百年中国(1911—2011)存在两条对立的发展路线:一条是西化路线,倡导民主共和;一条是反西化的俄化路线,推行专制极权。1949年之后,俄化、毛化路线主宰中国,实行顶级的专制统治。
4、“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倡导“民主与科学”的“西化”运动;其后期逐渐为“十月革命”(应是“十月事变”)的“俄化”思潮所转向,特别是俄共在中国建立中共(1920)之后,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引到了俄化、马列化、左倾化的非普世的岔道;自1949年之后,成为主旋律,酿成中华民族惨痛的悲剧。可是,在大半个世纪中,中国人却把这种文化转向,误认是走上了一条光明、幸福的康庄大道。
5、 红色殖民地的建立 俄共在中国建立中共,是革命输出,是在中国建立红色殖民地。
6、 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为中国现代史开端,是不恰当的。
7、 对蒋介石“清党”、“攘外必须安内”与“专制独裁”的新诠释。
8、中共的民主攻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发动了一场民主攻势,乃是一种策略:一是为了向国民党要自由、要民主,以壮大中共的力量;二是为了彰显中共的民主形象,以笼络人心,决不是为了在中国推行民主。如同毛泽东自己所说,民主“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中共立国后实行独裁统治,把民主抛到九霄云外,乃是顺理成章,并非背弃初衷。
9、边区的“毛化”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整人运动,是“毛化”运动,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是反民主、反科学的恐怖运动,决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0、新民主主义政治是新专制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新专制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新专制主义文化。
第一辑 告别马克思主义
11、马克思关于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无私有制的共产社会是未经实践证明的所谓“科学”理论。以后一些国家实践中一一破产的命运,证明是一种错误的理论。
12、马克思自由观剖析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人学论、自由论、国家论。它同自由主义的人学论,自由论和国家论,存在着对应性的差别。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简述普遍地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思想,恩格斯也将其表彰为“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可惜,马克思对自由问题的论述及其简单,除《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外,没见到再有比较详细的阐述。更为重要的是,透过马克思的简述,同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自由观存在着莫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可小视。第一,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是现实的自由;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是未来彼岸世界的自由,要获得这种自由,必须经过暴力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自由主义的自由是国家存在条件下去争取自由;马克思的自由是“国家消亡”之后的自由(因为有国家就不可能有自由),因而以“联合体”取代“国家”概念。但“国家消亡”的思想是一个伪命题。第三,自由主义的自由是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则是“一切人”的自由(这个“一切人”,只能是集体、国家、国家联合体等),个人自由应服从“一切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现实中是虚无,其结果只能沦为奴役。
13、“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缺失 ﴾1﴿ 专政的主体——阶级专政,在现实中是一种“虚幻”。共产党以无产阶级的代表自称,乘虚而入,驾驭专政。﴾2﴿ 专政的客体——各类剥削分子以及在政治运动中不断产生的阶级敌人——的无法理性。﴾3﴿ 多数人(少数人)对少数人(多数人)的专政,都违背宪政民主的原则。﴾4﴿ 无产阶级专政是临时的革命措施还是长期的制度安排,无有明确。
14、“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走向 ﴾1﴿ 国家权力机构是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因而是胜利者的专利。﴾2﴿ “无产阶级专政”在实施中必然是“党专政”、“寡头专政”和“个人专政”。﴾3﴿ “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的想象是“善”(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解放全人类),现实上演的是“恶”。
15、无与资的斗争,西方国家在制度内调节,在中国人为制造,铸成大错 阶级斗争“扩大化”是错误的。阶级斗争“不扩大化”也是错误的。阶级斗争“不扩大化”就是马克思所设定的近代西方工业社会资和无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剥夺资本,消灭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假说终究没有被西方各国的历史所证实,说明这个理论不是正确的理论。毛泽东将马克思这个理论搬到远比西方国家落后的中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国家强力为后盾,消灭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更是大错。至八十年代初的后毛时代,不得不恢复私人资本与市场经济,经济才有了新的发展。
16、公有制经济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公有制名义上为全体人民所有,实际上,人民与公有资产相分离。因此,公有制经营过程中,所有者缺位。国家有关机构及其所派任的官员代理经营公有资产,成了国有资产的主宰者,对国有资产拥有占有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活动中的决策权,但不承担亏损责任,权与责不对称。因此,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低效益,便是这类企业的必然命运。官有制专政——这是东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
17、与私有制相比,公有制有着更多的弊病 ﴾1﴿ 公有制是特权者的天堂,官僚们的乐园。他们以改革为名,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瓜分企业利润,成为千亿万家财的暴富者。﴾2﴿ 官有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对国民进行超经济剥削,使民众沦为贫困者。 ﴾3﴿ 公有制下危机频发。1958年“大跃进”遭之生产力的严重破坏;1959—1961年粮食严重匮乏遭之人口死亡达四千余万之巨;文革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4﴿ 公有制下的浪费更是私有制所望尘莫及。长官意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高指标,浮夸风,瞎指挥;GDP为纲,政绩工程挂帅,做表面文章,追求眼前效益;“三公”消费失控,任意挥霍民脂民膏…… 公有制的根本弊病在于经济活动的主体错位。人类史表明,社会民众是经济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可在公有制下,政府垄断经济命脉,成了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经营者和社会财富与资源的分配者,而社会民众成了政府这个主宰物的依附者和旁观者,他们失去了生产活动的自主权和追求财富的梦想,因而使社会经济活动失去了内在动力。公有制是违背人性的制度。它退出一统天下的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1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重建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由主体转变为补充,私有制由补充转变为主体。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基础;动摇了这个基础人类文明立即衰退。
19、所有制发展公式之错误 教科书将所有制的历史发展归结为以下公式: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这个公式是错误的。人类自古以来一直是公、私两制共生、共存、功能互补,由非均衡向动态均衡地双线演进,立足于各种社会形态。私有制与公有制,都是不可消灭的。认为1956年的对资改造太早了,似乎延迟几年、几十年,就可以消灭私有制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2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错误 错误之一,将工人的体力劳动视为价值的唯一源泉。虽然马克思在世时也看到,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而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劳动时间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财富的尺度。但马克思没有因此修正他的价值论。因为这样一来,将完全改变马克思经济学的体系,也不符合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衷。错误之二,物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创造价值。这一理论至少不能解释物力资本投资者获取利润的正当性,因而作出“不劳而获”的解释;投资者无权获取相应的回报,谁还愿意成为投资者?错误之三,否认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生产力是价值的重要源泉。自然生产力在创造价值中的重要作用为马克思所忽视,因而认为人类在生产中利用土地等自然要素是“无偿”的;是“不需要代价”的。这种观点对于在两块自然条件不同的土地上付出相同的劳动,为什么其收获会出现差别的事实,陷入了无法解释的困境。自然生产力在使用中也像人在生产劳动中消耗脑力和体力一样,也会消耗,因此必须修复、补偿。保护自然生产力是保护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方面。
21、生产力价值论 科学说明创造价值的理论是“生产力价值论”。生产力价值论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是由投入生产的各生产要素所聚合而形成的合力,即生产力所创造的。这一理论正确地说明了:﴾1﴿ 商品价值的形成;﴾2﴿ 商品价值的分配;﴾3﴿ 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要素的变化。以人的体力和简单的劳动工具为生产要素的时期,人类处于前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时期;以脑力、科技和智能工具作生产要素的时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期;﴾4﴿ 对资本剥削劳动作出新界说。马克思的界定大大夸大了资本剥削,缘于劳动价值论的错误。
22、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发展的制约 人类的智力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人口和消费的膨胀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可是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生产、消费与资源之间就会发生尖锐的矛盾。2010年霍金预言: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就是出于这种计算。人类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正在使人类自身快速地走向毁灭。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显然没有考虑到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对GDP的无限追求,已使生态和环境陷入困境。人类紧迫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经济和消费的增长,使这些增长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使人类永久生存,文明生存。
23、资本家的历史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家作出了否定性的评价,在毛泽东统治时期视之为一切罪恶的载体。生产力价值论则认为,资本家是社会化生产的推动者和投资者,市场风险的承担者,是生产要素的配置者,生产活动的组织者,生产经营的管理者,又是市场的开拓者和推进者。由此可见,资本家是现代化生产的主导者,是现代生产力的代表,是创立资本主义文明的第一功臣。否定资本家,消灭资产阶级,就是消灭现代生产力的代表,社会的进步必然出现断裂和倒退。
资本家是积累资本的专家。资本家的人文特质是开拓与创新,勤奋与节俭,是诚信、奉献与敬业。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说,他们是为了事业而生存,而不是为了生存才经营事业。认识资本家,我们才能认识资本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时代在文化、经济、政治、道德方面的巨大成就。从马克思到毛泽东,把资本主义当作人类进步之首恶,铸成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大错,致使几代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陷入深深的误解。
24、国企与民企之差别 国有企业与民间企业除属公属私上的差别外,还存在:﴾1﴿ 功能差别。在正常情况下,国企应当是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除追求经济效益外,还追求社会效益,除追求微观效益外,更关注宏观效益,除实现眼前效益外,还应着眼于未来效益。总之,国企的功能是多元的。民间企业的功能是单一的,即利润。由于他们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客观上为国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机制差别。企业的机制受到企业财产制度深深的制约。国企管理者权与责的脱节,使此类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约束力量,缺乏风险与竞争意识,往往投入高,产出低,浪费严重,利润多为内部人所瓜分。民间企业产权明晰,经营者责、权统一,自主灵活,自负盈亏,具有天然的激励与约束力量,国企那些不可救药的弊端在此一一匿迹。﴾3﴿ 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差别。国企依附政府,国企就是官企,是官府意志的工具,忽视市场或驾驭市场之上。民企以市场为导向,不过,目前中国的民企尚受制于政府管束,自由发展颇受掣肘。
25、两种社会主义 整个20世纪东方式专制社会主义对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主义采取傲慢、敌对的态度。世纪之末,两种社会主义的命运,历史做出了公正的裁决。﴾1﴿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到达彼岸;前提是宪政民主业已确立的国家。﴾2﴿ 资本主义民主制不可摧毁。﴾3﴿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废除。
2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重建理想社会的理论,创立于19世纪。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文明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社会福利、推进社会公平的政治派别,于20世纪流行于西欧等地。两者一胜一败,已记载于20世纪的史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