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日本,跟一些日本学者聊天,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到底中国有多少人不喜欢日本?中国人真的那么想打过来吗?我请他们放心,中国最不可能打的就是日本。原因我也给他们解释了,但他们最后来了一句:可是中国的《环球时报》好像已经把日本给打赢了。
说起《环球时报》,我想起我刚到达东京的那天晚上,许多香港朋友传来该报主编胡锡进在香港中大演讲的照片,周保松老师提鞋引而不发,这个震慑力太强了。胡锡进的文章我经常读,他在香港的演讲不用听我也知道会说些什么.胡锡进最让人瞩目的观点就是“複杂中国”。他认为中国太複杂,许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複杂所以不能轻举妄动。
我常常说,正是这个“複杂中国”,反而把中国简单化了。一句话,中国的事情要慢慢来。熟悉汉语语境的人都知道,“慢慢来”即等於“什么都不干”。在“複杂中国”的遮掩下,普通人就没有参与政治议程的必要,而且中国的政治议程也不能按照西方的路径走。所有中国当下发生的犹如天方夜谭般魔幻的现实,其发生原因也因为中国“複杂”。
可是,哪个国家不複杂呢。台湾因为“中国因素”(见《明报》拙文《台湾人怕什么?》),宪政体制遭遇重大危机.在此前,许多论者还以为台湾的民主体制可以抵抗“大中华”的“化骨绵掌”,可是反服贸让很多人认知到中国可以影响到台湾的宪政体制,香港更不必说.五十年不变的意思就是五十年什么都不做,封锁了政治演进的可能。这些都是複杂问题,但对在地的民众来说,却是迫在眉睫了。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形成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核心要素是权贵资本主义以政权博取经济利益,再出让部分经济利益博取政治利益,在外交与港台问题上至为明显.香港与台湾都遭遇了政治受限与价值挑战,两地都开始抗争,在香港是佔中,在台湾是反服贸.香港和台湾都对北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除了谈钱以外,是不是还可以谈一点别的?比如文化价值与政治秩序?当然台湾和香港的区别很大,兹不赘述。
从这两桩事情来看,複杂而有特色的中国,不管有多複杂,终究要开始面对“中国特色”能否持续的问题.很多人对此很悲观,认为北京手上的牌还很多。但我想,不论如何,牌再差,总要玩下去。赢不了,但不能输很多,是不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从“複杂中国”入手了。中国并不是铁板一块,那些看《环球时报》的人,就未必信《环球时报》。
我在北京遇到过一个计程车司机,他说,你们把服贸说得这么好,还有那么多人反对,他们是傻子吗?他们不傻。一定有什么他们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们要相信正常人对政治事务的基本判断。我问他平时通过什么看台湾新闻,他说是《环球时报》和央视的《海峡两岸》。我很震惊,同时替胡锡进主编感到担心。
这就是“複杂中国”的一个表徵。这位司机从官方的宣传纸上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虽然中国人组成的13亿的大市场成为北京对外的一种相当强大的“软实力”,但这个複杂的世界并不全是贸易对不对?还有比贸易更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政治演进.香港和台湾恰恰是能够在这些方面以小博大的,无需悲观,只要坚持前行。
此文原刊香港明报。最近三个月因为一些事情,荒於写稿,我会慢慢过渡到一个稳定出稿的状态,作为自媒体,只有一个人写稿,来更新一个微信公号,我深感力不从心。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