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tin Shi-Kupfer
德国之声:今天(2014.09.23)乌鲁木齐中级人民法院因分裂国家罪宣判伊力哈木·土赫提无期徒刑。对这一结果,您事先有预期吗?
Kristin Shi-Kupfer:这是一项很重的判决。人民法院使用了量刑的极限。在个别情况下,”分裂国家罪”可获死刑。但一般情况下最高判无期。这是一次很重的判刑。
伊力哈木是一名相当知名的维族学者。现在他被重判,这会对新疆情势的发展产生后果吗?
这一重判是向所有温和力量发出的信号,即对维族知识分子同汉族知识分子自发组织讨论解决新疆问题并阻止那里产生暴力的尝试说”不”。我想,这一判决后,人们有理由担心,新疆维族地区会发生新的抗议活动,变得更为对峙,因此可能发生更多的袭击和暴力事件。
伊力哈木案庭审(2014.09.17)
中国政府不知道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我想,中国政府不会不知道以上发展趋势。伊力哈木主张实施温和的新疆政策。他一直在发出警告,不要实施对维族人的歧视和边缘化政策,不要让他们总是感到其文化和宗教自由受到限制,认为这样将导致极端化,并促使一些人走向更为极端的宗教派系。伊力哈木拥有强大的关系网,他也同汉族知识分子、民权活动人士等有很多沟通。他自己曾声称,同中共各级领导、政界人士都有交往,而这一点是中央政府所不能容忍的。相似的例子比如刘晓波案,他当年也是试图建立联盟,其对象包括温和的中国领导层成员以及中国其他民权人士。
他只是扮演了试图建立联盟的角色而因此被重判?
这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是,在中国政府看来,新疆非常复杂:那里有重要的油田,因此牵涉能源利益;某种程度说是各类国际冲突的火药桶,并同中亚各国以及俄罗斯有联系;那里出现了同极端伊斯兰运动有联系的组织,这也是人们的担心所在。不过,对伊力哈木的重判是发出的明显信号,即中国政府将在新疆继续执行高压政策,以确保它们眼中的稳定,而不是失去稳定。
在新疆或其他地区发生恐怖袭击案时,中国政府总是指出它们的恐怖主义背景以及外国势力的影响。
中国政府的担心,即新疆乃至中国越来越多地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并不是全无道理。比如,”伊斯兰国家”公布的一份地图很早便显示出新疆是他们攻占的目标,他们还宣布,因为中国对穆斯林的迫害,中国也是他们袭击的目标之一。中国国家媒体曾报道,在伊拉克被俘的”伊斯兰国家”成员显示出维族人的脸型。因此,以上担心有一定道理,即在新疆存在相互联系的组织,中国可能在今后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目标。但另一方面,中国境内发生的一些暴力袭击事件,并没有证据证明其恐怖主义背景。因此,当暴力恐怖袭击发生后,虽然它们针对平民残暴至极,但都必须谨慎观察,看它们究竟是否有恐怖袭击的动机、有国外恐怖势力的支持,或者它们是一些被社会边缘化后悲观至极的复仇行动。
新疆喀什
新近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同以往相比发生了变化:过去,袭击的目标多半是国家机构,比如公安派出所。现在的袭击对象直接成了平民。这是新疆事态发展的“新动向“吗?如果是,怎样进行解释?
这两种袭击都存在。针对国家机构的袭击其实还在继续。不过,的确袭击平民是让人很不安的发展动向。两种解释:一是因极度悲观导致报复。他们是维族被迫害的对象,或者是被怀疑和打压对象,也有些因私人原因,利用这种形式表达其愤懑、忧虑和恐惧。第二种解释是,当地极端伊斯兰教派组织,也许在国际恐怖组织的支持下,要传播恐怖气氛,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恐怖袭击。
您认为新疆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政府在以下两方面应有所作为。有意思的是,这两方面都在不久前召开的新疆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到。习近平提到要”做好宗教工作”,但是怎么做是一个问题。我认为,不可以将教徒整体上当成罪犯,不能将宗教问题简化成极端伊斯兰以及同恐怖主义的关联。宗教行为应该得到保护并变得更为自由。应该告别维族进入国家机关,以及大学生、未成人进行宗教仪式(比如做礼拜,封斋)的限制,也不要像新疆一些城市禁止留胡子和戴面纱的人上公交车。这将是对以穆斯林为特征的维族人在核心宗教文化事务上的认可。另一方面李克强提到就业以及教育问题。这里中国政府也在作出努力。但是,比如新疆政府2013公布的数据显示,招聘国家官员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招聘位置由维族人得到,这说明在公共领域里,许多位置对维族人是关闭大门的。在公共领域、国企等实施的比例制,看来基本没有发挥很好的效果。要提高维族青年学汉语的吸引力,让他们在劳动市场上有可能得到报酬较高的工作,获得立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