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出现了习近平关心西湖情侣长椅的新闻。
十一长假,带给整个大陆人的是新闻信息的空窗期。所有加班的报纸都在搪塞这个一年一度的鸡肋时间,信息规模骤降,信息品质杂驳.然后,就出现了习近平关心西湖情侣长椅的新闻,说是在他的关怀下,情侣们终於坐上了具有私密感的露天长凳。
而在同个时期,内蒙古开会协商要解决腾格尔沙漠的污染问题——这个问题被环保组织盯了几年,当地一直否认,习近平近期给予了关注,这个问题因此就“复活”了,竟然惹来要解决的苗头.从关怀西湖的长凳到督促万里之外的沙漠污染,习近平看起来“很忙”。
这样的新闻放在一起对比,给人的印象是:这个国家的大小事务,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决定的。或者说,本应负有责任的部门只有在执政党党魁施加压力后,才能动起来做事情,在此之前,“问题”并不存在。这些本是要突出元首伟大形象的宣传事业,饱含了反讽.
在西湖长凳与习近平之间建立因果关系,这类手法在朝鲜是很常见的。在后者那里,金正恩又去肉联厂视察了、去查看游泳池了、去视察新建成的公园了……总之,金家对“人民”的生活细节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没有元首的关注落实,这些细节就不存在。
就在媒体深情诉说元首的满腔爱意时,那边爆出料来:30多个省份的政府拖欠民众款项,这些拖欠大至农民工的工资,小到干部吃饭后打下的“白条”,数额加起来惊人,数以亿计。可这条新闻的报道口径是“要加大反腐力度”,等於又将荣誉踢给了制造问题的人。
相较於西湖长椅的新闻,这一条涉及到民众与政府更严峻关系的新闻少有人关注,即使关注了,也是在“慈父负责解决”的立场下展开的。这样的强烈对比,姑且不论新闻品质如何,结果都是一个:“慈父”习大大除了好就是好,他代表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慈父”焦虑地为国民操劳,除了他之外再无其他人的空间,包括那些政府成员、包括那些号称所谓中道奋进的社会力量。偌大一个国家,号称有13亿人的呢?民众消失了,“人民”与“群众”崛起,但是也仅仅崛起在“领袖”的赐福之下,没有“慈父”,没有一切。
这就是十一期间新闻枯竭期呈现的真相。这个真相在丰富的信息背景下,也许难以得到如此直白的阐释,但是等到信息如潮退去,就很刺眼地暴露在堂皇的媒体列表上。一边是对遥远的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一边却是对慈父的俯首称颂,这么怪异的一体两面,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