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执政党召开文艺座谈会来指导文艺工作的方向,正是这个时代荒谬性的体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与会者集中了目前中国文艺界的精英。有中共党魁亲自指点文艺工作的方向是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亲自做出的示范,沿袭下来也变成了一把手特殊地位的标志.既然是约定俗成之事,本来也不值得讨论,不过与会者中有一名争议性的人物——周小平,周小平因在网络上发表忠党爱国言论并卖力批判普世价值而出名,其言论中的一些硬伤——比如养殖带鱼——是网络上的笑柄。翻看网络上各个阵营对周小平参加文艺座谈会的评论,几乎都是不满.有人评论说周小平遭人厌恶不是因为其五毛立场,而是侮辱了读者的智商。
尽管我同意周小平的文章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但相比起那些表明上遵从普世价值,又在关键问题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文章,我倒觉得周小平这样一眼能看出不对的作者危害性更小。而且,他的出现正好表现了这个社会的荒谬,按照他成名作《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说法,他自己确实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由执政党召开文艺座谈会来指导文艺工作的方向,正是这个时代荒谬性的体现.一个执政党党魁召集文艺工作者参加的会,一个权力命令文艺工作者自我审查“为谁服务”的会,谁能比周小平更有资格参加。然而翻翻微博上的评论,对文艺座谈会的评论不在其本身的荒谬,都是指责周小平没有资格参会,不但左派持这种观点,不少以自由派面目示人也是如此。他们显然把这个会看得很神圣、很庄严。
从现实的角度说,参会确有巨大的好处。周小平参会之后已经变成一个碰不得的人。方舟子写了一篇批评周小平的文章,结果在国内的自媒体账号被关闭了,这样既恐怖又滑稽的事昭示着面圣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除了现实的好处之外,认为周小平不配参会的理由还包括:周小平的知识水平不行,周小平的知识水平不行又会给召见他的人抹黑;会议应该请有改革立场的人的参加,才能体现改革的诚意。吴稼祥还在微博上说请周小平参会并不是习近平自己的意思,而是有人故意给他下套、抹黑。显然在这些人不但预设了会议的诚意,而且还预设了会议的立场,周小平的参会打破了他们的这些预设,这里面的矛盾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矛头都对准了周小平。
周小平参会与批评者对会议定位确有矛盾,这种矛盾非常容易解释,那就是批评者对会议的定位不对。这些批评者都在把自己视为体制的同路人,才会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感受,周小平正是动了这些人的奶酪。然而体制与什么人同路主动权在体制,不在这些批评者。周小平参会好比一面镜子,反倒照出了批评者的自我定位,无论批评者平时怎样把自由、民主、法治挂在嘴上,其内心还是渴望从体制分一杯羹。把一个权力扭曲文艺的会议看的如此庄严神圣,并因此感慨谁该去谁不该去的人,应该怎么评价他们呢?应该是晋身乏术而又希图悻进之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