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调动起观众的“仇恨”情绪,为阶级战争积累心理能量准备必要的心理资源。
1942年5月,中共文化界只会记得这一时间有一个延安文艺座谈会,但有多少人会记得日本军队在这一时间对太行山的五月扫荡?会纪念这次扫荡中牺牲的中共高级将领左权及其他牺牲的官兵?
我们看一则回忆: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多重兵,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残酷的“五月扫荡”。左权同志(他当时是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就是在日本鬼子包围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华北局机关,他指挥总直机关突围的时候不幸牺牲的。那年秋季以后才算是缓和下来。(亲历太行整风原太行区左权县委书记杨蕴玉访谈)
日本人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扫荡,毛泽东的延安中央并不介意,没有任何反击,也没有任何抗议,更没有任何文艺表现,或发动文艺工作者写作战歌,激发军民抗战热情,这一切都没有。有什么呢?有延安整风,有提升共产党员修养的训导,当然还有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时,中国的国家任务应该是抵抗外敌侵略,但毛泽东却能探讨文艺问题,革命文风问题,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毛泽东心中,并没有国家敌人,而是视日本、国民政府与共产党为三国,在三国时代,毛泽东如何联合、如何规避战争,保全自己并最终获得胜利,是第一要义,文艺要有政治使命,要成为一种武器。
白毛女还泄漏了中共延安时代另一个秘密:中共无意于法治民间社会,或和解民间冲突,而是激发民间仇恨,撕裂人民,利用民间旧有的仇富心态,让普通农民与地主成为阶级斗争的双方。时隔45年,王震同志还在首都文坛的一次会上讲道:“毛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革命文艺开始大普及。”“马健翎的《血泪仇》、《穷人恨》是新秦腔,剧情十分感人,我曾看过多遍。欢迎国民党被俘官兵参加我军时,曾给他们演过这些剧目,连这些被俘官兵都看得泣不成声,边看边高呼: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看完《血泪仇》后,我还特意给作者写信表示祝贺。”
19岁就在延安扮演喜儿的王昆和成功地扮演了恶霸黄世仁的陈强以及参与作曲的着名音乐家刘炽,曾一同在延安杨家岭深情地回忆说:《白毛女》第一场就在这当时落成不久的中央礼堂上演,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都看了戏。演出很成功,观众反响非常强烈。随着剧情推进,连毛主席都不住地擦眼泪,观众哭成了一片。194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传达了中央领导的三条观感:“第一,这个戏非常合时宜;第二,艺术上很成功;第三,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歌剧《白毛女》与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情缘:作者:忽培元)
作家丁玲在一篇文章中回忆歌剧《白毛女》演出盛况时说:“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屋顶上是人,墙头上是人,树杈上是人,草垛上是人。凄凉的情节,悲壮的音乐激动着全场的观众,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呜咽,一团一团的怒火压在胸间。”
我们根据所有当时媒体人、文艺人的回忆,都可以看出,并不是农村地主的真实邪恶,使农民们愤怒,而是由于延安文艺工作者创作了黄世仁的邪恶形象,造成人民群众对地主的仇恨,虚拟的黄世仁,虚拟的仇恨,变成了真实的仇恨,继而转化成打击地主的行动、力量。
据当时媒体报道,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30多场,场场爆满,这还是在抗日战争没有胜利之时,而抗战胜利后,《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成为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的最生动的教材。一些村子在看了《白毛女》演出后,很快发动群众展开了反霸斗争。一些知识分子也撰文叙述《白毛女》对自己阶级感情变化所起的重要影响。有的部队看了演出后,战士们纷纷要求为杨白劳、喜儿报仇,掀起了杀敌立功的热潮。“为白毛女报仇”一度成为部队杀敌立功的口号之一。
白毛女演出团队,完全是一支精神部队,不仅在革命根据地演出,还能到国统区演出,因此有许多人扮演过喜儿,一位名叫孟于的女演员回忆,联大文工团1946年7月到张家口怀来一带演出,有一次演到杨白劳自杀,喜儿长跪不起,台下一片哭声,最后演到斗地主之时,更是群情激昂,观众向台上扔石头土块,扮演黄世仁的演员陈强眼睛就被打肿过,甚至还有战士看到愤怒时,端枪要冲杀黄世仁的扮演者,幸好被及时制止。
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自己的“文化阴谋”或文化战略,延安文艺人与官方媒体公开承认,歌剧《白毛女》之所以在广大群众中反响强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观众的“仇恨”情绪,为阶级战争积累心理能量准备必要的心理资源,使受其感染的观众群起而“复仇”。
党报如此总结:1945年上半年,抗日战争已接近胜利,在这紧要关头,要夺取执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最后胜利,对于中共这样一个相对弱小的非执政党而言,如何正义而有效的动员和组织占人口总数80%的贫苦农民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力量成为关键。于是,中共继续发挥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将下层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作为团结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歌剧《白毛女》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白毛女这戏,不仅是反映出农民的遭难和解放,更重要的是指示出解放的道路,──中国人民由自己的斗争经验所认识的真理:在无产阶级和它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就保证了反动派的旧中国不能不灭亡,人民的新中国不能不胜利。’……它指着胜利的道路,号召我们前进。”公盾:谈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改编,《人民日报》,1967年6月11日。)
中共太弱小了,所以要激发仇恨,分裂人民,让地主与人民成为不同的阶级,通过斗争、革命,来改朝换代,以地主为代价,获得民心,诱惑农民为土地而战,为复仇而战。
农民看过白毛女后,对地主产生了仇恨,那么,人们要问的是,如果没有艺术的激发,农民对地主并没有如此深仇大恨,更不会要对地主阶级进行打击或消灭。
历史确实是人民创造的,当人民被洗脑,当人民被制造的仇恨蒙上了双眼,历史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最终,整个农民阶级,甚至整个中国,都要因此蒙耻、蒙难。从地主那儿夺来的不义之地不义之财,还会被公权力剥夺,农民不仅会永失地权,还会永失人权。今天我们看到的农民苦难的种子,都在秋收起义、井冈山上、长征路上、延安窑洞培育、种植,现在人们吃的,都是那时种下的苦果。
又一次文艺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还会出现白毛女这样政治经典作品么?还会激发人民对某一阶级的仇恨,并进而引发一场革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