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先生曾说,在追求真知时,宁愿要聪明尖刻的敌人,也不要糊涂和气的朋友,只有前者才能让你完善自己,而后者的作用是麻醉你。作为社会整体,何尝不是如此?牛虻式的叮咬有助机体保持活力。学者贺卫方就是这个社会的一只牛虻,常读他文章的人可能早已体会到他对中国法制进步的影响力,他表达意见的方式在我看来,现在其实已经相当温和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一些人把他看成“出格”的批评者。
不少图省事、讲效率的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总是想到让他闭嘴。还好贺卫方继续在发言,不然的话,下面这段对中国的形象极为正面的评价就不存在了。
贺卫方几天前赴德参加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和波恩汉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奥运年大型系列活动“相遇中国”,在接受德国媒体访问谈到中国的言论自由时,他说:“我个人的例子表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中国现行政府制度的一个巨大进步。退回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许多人被打成右派,被判处徒刑,他们说的话远远没有我的言论激烈。我很系统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没有任何对我的压制。我在北大可以自由地讲课,没有任何人跟我说你能够讲什么,不能讲什么。有个别报纸现在还不大敢发表我的文章,但还有很多报纸很愿意发表我的文章。我有一个博客,经常触及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以前还经常被删掉,但最近也不删了。我能感受到社会正在朝向好的方面的变化。”
批评家的这种赞美才有意义,我想,许多德国人听到贺卫方这样说,对中国的印象会更好。当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比如,消音所有的批评,像贺卫方这样的批评者,不让他上课、媒体不许用他的文章、屏蔽其博客,然后对德国人说,你看,全是赞美与同意的声音,证明人民很满意,所以中国是个了不起的国家。说实话,这种活你干得汗流浃背,别人也不信。接下来的日子里,千万别丢了贺卫方的面子,不要他的话音未落,博客又开始删了。
正因为贺卫方先生认为自己有了批评的自由,所以他的赞美才更加可信。到了中国人普遍接受且实践这句话时,那时候的中国更会让全世界发自内心地尊重。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批评家,但是我们在私下谈话时,处境与批评家是一样的,你总是要批评或被批评,总是会碰到与你观点完全不同的人,这时候,你得充分尊重对方,而不是扣帽子、脱离事实与逻辑喊口号。比如近来声势惊人的抵制家乐福事件,不少人认为这种抵制合理性欠缺,受害的只是自己的同胞。激情中的这种理性思维是很重要的,可是有被淹没的趋势,在我的博客上,支持抵制的人甚至留下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安静地抵制,家乐福也许无辜,但必须有一个突破口,通过这些企业,进而给法国政府压力,不是更合适吗?”这是激情即将失控的危险信号,似乎只要是表达“爱国情绪”,牺牲无辜也是绝对正确的选项。这种“爱国情绪”若无批评的制衡,不能带来一丝一毫的赞美。
(作者系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