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共對於血腥鎮壓西藏一事上企圖多方掩飾、卻被數位親眼目睹實情的觀光客一一揭露時,法國文學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謎底也被解開了。

     2008318日,我在報上讀到了這個消息:《擊落〈小王子〉作者,德飛行員抱憾》。

     法國文學名著《小王子》一書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集飛行員、作家、發明家等多重角色於一身。他因為這本言簡意賅的寓言故事,成為全球最受尊敬的作家之一。修伯里的貴族冒險家身分和著作,也使得他成為法國人最崇拜的英雄之一。

     修伯里于二次大戰戰火最熾熱時冒著生命危險執行飛行任務,但在1944年一次空照任務中失蹤。

     他失蹤63年的謎底終於解開了:一位在二戰期間擔任德國戰鬥機飛行員、現年88歲的霍斯特.李伯坦承,自己就是當年開槍擊落修伯里所架飛機的“兇手”,並為此抱憾終生。

     多年來修伯里的死因是一個謎。昨天得知這位作家的死因與多年前戰爭有著緊密關係的消息,我忍不住想起另一本文學巨著:《西線無戰事》。

     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於戰爭中多次負傷的德國作家雷馬克(原為一默默無聞的記者),透過筆下八名士兵生死與共的戰場生涯,細膩忠實地描繪了戰爭的毀滅性與殘酷。小說中描述,在民族主義“神聖責任”、“英雄氣概”和“祖國”這些愛國主義口號的灌輸下,高中生保羅.博伊默爾和同學們應徵入伍。他們把戰爭理想化,甚至賦予了一種浪漫的色彩。

     結果,這些投筆從戎的高中生,很快就發覺: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沒有精忠報國的萬丈豪情,每個士兵的生命就像狂風中的一抹微火,隨時都可能熄滅。青年人的理想主義,抵抗不住連天的炮火和野蠻的搏殺。他們所看見的只是鮮血、殘肢、碎肉、腦漿、毒氣,以及還活生生的戰友與同學一個個倒下。想要生存就必需冷酷地進行殺戮,而殺戮則毀滅了同樣渴望生存的其他生命。

     書中主角保羅面對被自己刺死的法國人說:“你跟我們一樣是窮苦人,你們的母親與我們的母親一樣在擔心受怕。我們都同樣怕死,也同樣會死去……”

     多年後,這樣的心情轉折也出現在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李伯身上。李伯戰時共擊落28架戰機。為了執行任務而將聖艾修伯里擊斃的他表示,當年若知道對方就是自己最欣賞的作家之一,絕對不會擊落那台敵機

     一場戰爭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在我的想法裡,同種族之間的殺戮比異族間的殺戮更加扭曲人性、不正常。

     望著電視上大批裝甲車進駐西藏以及多位藏人受傷倒地的畫面,我不禁想著:“那些武警心中可有保羅或者李伯的類似感受?雖然這狀況很不一樣,保羅與李伯擁有武器,與敵軍的立足點是平等的。但那些純樸弱勢的藏人們手無寸鐵來保護自己。我不禁猜想:是不是在“大中國”思想中,只要是為了顧全“神聖國土的完整”或“民族大義”,所有的殺戮都是可以被肯定的?儘管,藏族擁有自己極有特色的風俗、語言、文化?”

     臺灣的新聞也指出,中共在大陸境內封鎖了官方以外的所有消息,中國境內新聞內容所呈現給觀眾的訊息是:“西藏暴民示威暴動”。當中國民眾想使用網路搜尋此類訊息時,相關網站總是被封鎖。

     1898年出生的雷馬克,191611月從初等師範學校畢業就直接應徵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了,1927年下半年完成《西線無戰事》。1930年,美國環球影片公司把它改編推出同名的電影。影片很忠實地呈現出原著譴責帝國主義戰爭、與民族主義偽裝下的豪情等精神。正因如此,此片被德國納粹黨下令禁止放映。因此書而成名的雷馬克一直保持低調。可是納粹黨到最後還是找到他頭上來了。雷馬克不得不逃離德國。

     1933年希特勒上臺以後,雷馬克和其他幾位元文字中流露出對於人權議題的關懷、或者對一次大戰有反英雄主義態度的作品,都被扔入大火中。

     中共對於中國民眾無論是在基本人權上的殘酷剝奪,或訊息上的封鎖與無微不致的洗腦,皆讓人憤怒與唾棄。雷馬克的名言:『死者的遺囑不是要報仇,而是永遠不要再有』,讓我感觸很深。這句話所想要表達的雖然是雷馬克對於戰爭的感受,我卻覺得它更加可以用來喚醒世人對於中共這殘暴政權的認識和對於中國人權議題的重視。

     我們所看見的不應只是那眾多藏民的受傷喪命,也該進一步省思並重視受到太多鮮血淋漓之悲劇的中國漢人:大批被活活打殘甚至打死的上訪民眾;身心被百般淩虐的法輪功信徒;許多想替受到非人待遇的平凡百姓爭取一些些最基本權益,卻也使得自己幾乎失去所有的維權代表、那些被關在牢中、甚至已經喪失性命的人權作家,還有因為設備簡陋隨時可能發生意外並導致集體喪生的大批礦工….。台灣有許多厭惡中共政權的朋友,他們本質上的觀點與想法是正確的;只是在深受其害以後,也一併對大陸的苦難和殷切的求助感到冷漠、無動於衷。但我認為人們不該把所有這些善良無辜的一般人和中國政府畫上等號。

     中國有著不少人權律師及作家對此無法坐視不管、展現道德勇氣給予關懷而失去自由、甚至性命。這些朋友冒著自身的生命危險,不求回報地替苦難者與弱勢族群發聲。他們的慈悲善良使人動容。在中國本土有著許多有名的、或者不那麼有名的人權作家,署著本名(這極需要勇氣)為臺灣及西藏呼籲、呐喊,反對著中共蹂躪藏人、摧毀民主臺灣。他們是台灣人最好的朋友。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視。除此之外,中國走向民主化、文明化,其實對於每個人都有正面的影響。資料顯示:全球每年平均有四千多人因為中國所製造的食品或藥品而中毒。由此可見,在許多民生或環保的議題上,我們的確與中國息息相關。中共統治下的大陸,也是世界最潛在的危險。因此中國的改革問題,更需要大家給予重視與協助。

     電視畫面上播送著藏民的哭喊聲和他們中槍倒下的模樣,讓我聯想起真實中國裡那些多到不勝枚舉的鮮血淋漓事件,也想起聖艾修伯里與李伯的故事:『如果我知道駕駛這台戰鬥機的你,就是我最欣賞的作家之一,我就不會開槍射擊……』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有道德勇氣去譴責殘酷政權,扶助受害者,並從而促成有著實質意義的“世界和平”。也希望某些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能放棄專政尊重人權,讓天下人都能得平安、享幸福。 

(作者林欣薇是臺灣高雄的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