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大陆“两会”,开始前舆论总要进行预热。媒体上议论的方向,一是代表委员请不请假、报不报道、开不开会,二是提案有没有、认不认真、靠不靠谱。但社会上议论来议论去,又感到自己陷入逻辑悖论,或者不合国际惯例,所以议论的底气不足。

比如有政协委员甚至人大代表请假了,就有媒体抨击占着茅坑不位屎,辜负了人民委托。其实在美国、英国包括台湾地区,议员并不是每会必到,议员有事是可以请假的。英国下院有议员650名,而议员席总共只有437个,这意味着有200多个议员要么站着开会,要么可以“翘会”。议会的关键是投票,关键时刻来,就不辱使命了。全国人大一年只给代表一次投票机会,本身不符合各国惯例。
今年元月,在广东广东省东莞市两会的政协分组讨论环节,会场陷入一阵阵沉默,委员们全都心不在焉地把玩手上的佛珠、默默摆弄手机,或者一根接一根地开始抽烟。有记者问某企业家委员有没有什么提案,企业家委员爆发式地来了一句:“没有啊,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背后的情绪,已经呼之欲出。两会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代表委员最有发言权,呼喊“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的口号,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只不过是它的执行机关。除了立法、选举等权力外,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真正是“定国是”。宪法并未给予政协以国家机关的名份,但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载体,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但党的真实态度是“决不搞三权分立”。邓小平多次讲过:“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不搞三权分立,等于三权一家。如果真的是三权一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应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言九鼎。其实又不是,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东西,如果没有全国人大的表决,它照样是中国的权力意志,照样被贯彻执行下去。
中国政法到底是一种什么体制?不是全国人大拥有最高决策权,甚至也不是国务院拥有最高权力,而是“党领导一切”。则所谓的全国两会,虽然京城到处张灯结彩,几十万人出动弄得热热闹闹,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甚至连程序意义都很稀薄,“文革”时期,党说不开全国人大,马上就不开了,但“党的领导”照样正常运转。
如果我们跳脱形式和本本主义看两会,其实两会并没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每年3月的两会是瞎忙活,没有任何意义。大会开得热闹隆重,但党从本质上是否定它的,打开天窗说亮话,两会就是一种假模假式。充其量,两会不过是一种策略,现代以来,民主政治成了世界潮流,国家的大政方针要经过人民的同意,所以我们不能不走走过场。
现在党和国家将两会当作一项大事来抓,无非是表明,两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仪式,要办就把它办得像模像样。在中国古代,朝廷都懂得国家仪礼的重要性,先贤们编纂了《三礼》,一个复杂的仪式体系构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对于古代国家来说,当代意义的公共政治事务是没有的,国家所要做的,无非是搞一些祭天祭地祭宗庙、劝耕、登基、征伐之类的仪式,让人民看到国家政权的存在和王室威仪。那种神神鬼鬼的场面,一定是让普通人魂魄出窍,五体在地,从而对皇帝和国家服服帖帖。今天的两会,就是此类仪式的当代形式,具有告天祭地、追思祖宗、联欢狂欢、开工剪彩的复杂功能。
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者,自建政以来,它废除了所谓封建时代的一切吓仪礼,而在客观上,则以两会取而代之。虽然两会时开时辍,但毕竟算是坚持得较好的一种国家仪式了。每次开会,来自全国的代表委员五六千人,加上各种安保和后勤工作人员,往往有数十万人在“忙会”。期间发生的各种交际、吃喝、文艺招待会,想必是一场接一场,连着新闻记者都跟着吃香喝辣、观影赏戏,好不风光自在。这是一种“收服人心”的功能,而对于亿兆斯民来说,它主要起到一种“心理慑服”的作用。
虽然两会只是一种光怪陆离的仪式,跟跳神燔祭差不多的意思,但执政者办完这些仪式后,心理上还是跟办之前不一样了。他们感到自己被亿兆斯民接纳了、认同了,以为从此合法化了,每晚睡觉也会安稳一些。
至于代表委员请不请假、报不报道、开不开会,提案有没有、认不认真、靠不靠谱,其实都是伪命题。一个五六千人参加的大型仪式,多几个人少几个人到场,真的是一点不重要。如果有货真价实的投票,谁不来谁吃亏,相对地其他人得利,这对于中国及其人民并无损失。提不提案,道理是一样的。装模作样的提案无意义,过于认真地参政议政,党和政府还嫌你碍手碍脚。
出席这样的两会,表现好或坏,都不为错。只要代表委员不用暴力砸两会的场子,就是“100分”。这样一种政治制度,本身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