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本栏说到奥地利文学大师级人物托马斯.伯恩哈德,如何以矫枉过正的立场,用夸张和绝对的表达形式,来面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的陈规和习惯,因而引起很大争议的事情。其实,对于伯恩哈德来说,更令他成为争议人物的,是他对国家,尤其是自己的祖国,不遗余力的严厉批判。
奥地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38年就向德国投降,然后与纳粹合作迫害犹太人,这样的历史,在爱国的奥地利人的心中,当然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很多奥地利人不仅找出各种理由为祖国过去的历史辩护,而且试图通过沉默的方式让不光彩的历史逐渐随着时间淡漠下来。而伯恩哈德要做的,恰恰相反,就是不断地通过他的文学作品,通过他的言论,对历史上自己的祖国曾经扮演的角色进行严厉的批判。这样的态度当然引起很多爱国者的不满。争议表现得最激烈的,就是他最后一部戏剧《英雄广场》。
这部戏剧的主旨,就是谴责奥地利没有针对自己在“二战”中的作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因为戏剧中的言辞非常严苛,还没有上演就引起社会争议。有些民族主义的党派要把他轰出奥地利,取消他的公民资格,罪名就是不够爱国;也有人当面对他的生命安全进行威胁。当然,支持他的也大有人在。让这部戏剧未演先轰动。
结果,《英雄广场》在城堡剧院首演的那天,观众席上出现了旗帜鲜明的对立景象:很多人带着不同观点的旗帜,在演出过程中展示,表达自己的立场;这场演出,一下子被嘘声打断,一下子又被掌声打断,以至于两个半小时的戏剧,硬是因为不断被打断而延长到五个多小时。观众们边看变进行激烈的争论,整个剧院可以想像是如何的混乱。这应当是世界戏剧历史上很罕见的一场戏剧演出了。
然而到最后,戏剧本身的文学力量发挥了作用,反对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剧终的时候,掌声和喝彩长达20分钟,首演大获成功。这之后,《英雄广场》的演出几乎常常爆满,但是也一样每一场都争议激烈,以至于警察荷枪实弹在现场维持秩序。表面上看,这部在有些人看来是数典忘祖,离经叛道的戏剧,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但是一部戏剧,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作品更成功的吗?更重要的是,由于《英雄广场》引发的社会讨论,1991年,奥地利政府决定对“二战”中遭受迫害的犹太人予以补偿。这可以看作是对伯恩哈德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对国家的批判,尤其是《英雄广场》以引发的讨论的一种回应。还有哪部文学作品,能这样成功地与社会进步融合在一起的吗?
伯恩哈德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让人想起汉娜阿伦特。阿伦特是从另一个角度做着与伯恩哈德相同的事情,她自己是犹太人,但是对于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她不仅仅是同情和哀悼,也对犹太人的历史进行自我批判性质的反思,对部分犹太人在“二战”中的与纳粹合作的行为进行严厉谴责。她也同样引起很多犹太人的不满,也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人物。
在我看来,充满争议,本就是公共知识份子注定要面对的境况,因为他们要承担的历史责任,就是不断揭穿假象,揭示真实,不断进行批判,不断地把历史的伤口撕开,让人们无法忘记。那些只会为读者烹煮“心灵鸡汤”的作者,当然不会有争议,但是也丧失了知识份子应有的风骨。这样的风骨,就是敢于独自一人,坚持真理,哪怕需要对抗国家,对抗群众,也绝不放弃原则。
伯恩哈德,就是这样的知识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