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眼 独立评论员
 
中美之间已从暗斗转向明争,北京便将中英关系大搞特搞,以图牵制美方。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英国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的这句名言,应用在国际政治关系上尤其贴切。
 
英国首相卡梅伦二零一三年会见到访的西藏流亡海外精神领袖达赖后,中英关系陷入谷底,中国国家领导人随后访欧时特别绕道不访英国,直至当年年底,卡梅伦访华后,双方关系始解冻。
 
去年四月,英国因中国遏制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及集会自由而将之列为「关注国家」,中方对此反应强烈,「鹰派」的驻英大使刘晓明更在总理李克强访英前夕高姿态指出,英国在欧洲排在德国和法国之后,同时暗示中国已不把英国当作欧洲最重要的国家。
 
时移世易,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却对英国展开「超级国事访问」,中英双方在各自的访问中都提到两国「黄金十年」,英国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友好的伙伴,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称,习总此行将达成一批重要的经贸协议,涉及金额之大,将超过历次领导人访英的成果。一时间,中英关系一改年多前的冰封三尺,改为水乳交融,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首先,今年三月十二日,作为美国重要盟国的英国,正式申请加入由北京主导的亚投行,申请加入亚投行的首个欧洲国家,此举促使德法等欧洲大国相继申请加入,客观上背离了美、日主导的杯葛亚投行的「行动纲领」,令中方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
 
其次,习近平上月底首次国事访问美国。临行前,党的喉舌人民日报还重申,习氏外交重要组成部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习近平此行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遗憾的是,美方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面寸步不让,习近平在美国国会演讲的打算又落空,同时习近平全程的光芒均被同时到访的教皇方济各所掩盖,加上习近平本身不像西方政客般能说会道,接受美媒采访也是书面访问,无从发挥个人魅力,美国媒体自然低调报道,令整个行程黯然失色。
 
此外,美方在习近平访美完结后不几天,在十月五日宣布历经五年磋商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正式达成初步协议,为中美关系火上加油。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十月十二日举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会,其主题即为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习近平在会上不避嫌疑地指出,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习近平说:「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事实上,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已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同意,扬言将在中方在南海填海造陆的十二海里范围内活动。美方视此举为理所当:中方填岛前美船舰既然可以在相关航道上畅行,为何在岛礁扩填后不得行驶?但中方却认为,美方此举明显是挑衅无疑,解放军「鹰派」将领更扬言以导弹「伺候」闯入相关海域的美舰美机。
 
由是观之,中国与美国之间,似乎已经从暗斗转向明争。际此要紧关头,英国却不惜冒着与其「大哥」美国在外交关系出现裂痕的风险,向北京抛眉弄眼、展示「善意」:将白金汉宫、唐宁街十号,甚至核设施向中方「尽情开放」。在北京眼中,既然明辨了「主要敌人」何在,何不顺水推舟,将中英关系大搞特搞,甚至高唱入云,以牵制美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