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严重违反普遍人权的犯罪行为(民主中国资料图片)
 
 
1976年经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国民极度贫困,经济频临全面崩溃,这与人口无关,完全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带来的灾难。这个道理谁都应该明白,毋庸置疑。

 

共产党不仅要领导一切,还要具体管控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生孩子生多少,本来就是家庭和个人权利,是天经地义的权利,但党却要剥夺这种基本权利,造成了30多年的人权危机。

 

评论家长平在德国之声写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行的严厉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严重违反普遍人权的犯罪行为。无以数计的妇女和家庭被剥夺生育权,被强迫堕胎、上环、结扎,违逆者遭到抓捕、监禁和酷刑,而且公然实行恐怖主义连坐政策,如同四处可见的计生标语所宣示的那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无以数计的婴孩尤其是女婴被流产、杀戮和扔弃,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待婴孩最惨重的人道灾难之一。

 

计划生育是为维护党的专制统治服务的。党一胎政策遭遇老龄化、养老金制度、男女比例失调、人口红利不再等等,这些都会造成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最终会威胁党的统治地位。所以放开二胎,中共都是从本身利益考虑。但党从来都是伟大光荣正确。计划生育带来的罪恶,共产党不愿意承担历史责任,担任也不会承认“错误”。

 

五中全会引起注意的就是放开二胎,因为这并不仅仅是计划生育问题,是中国的政治问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9日报道: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放开全面二胎应对老龄化

 

今天(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闭幕,会后新华社公报中,引起最大反响的政策变动是宣布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官方新华社称,此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经济政策方面,此次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社会政策方面,中共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程序性的议程方面,此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此次全会最重要的改变当属人口政策。

 

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名义下,此次全会对中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强制一胎化政策提出较大程度的修正,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此次五中全会之前,《第一财经日报》独家报道称,一份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战略报告已经上递到决策层,该报告提出了立即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的建议,当时外界预期这项改变可能会小步慢走,此次直接纳入中共中央全会公告,令人意外。

 

长期的残酷的强制一胎化政策,不仅严重侵犯人权,也导致中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严重扭曲,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

 

2004年,多位人口学家联名上书中央建议调整生育政策,结果等来的却是“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30年不动摇”。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志刚感叹官方“对低生育率的认识过程太慢了”,“总以为生育率低是因为漏报,一直不被认真对待,一搁就搁了二十年。”

 

对此次新政,人口经济学者梁建章认为,与单独二孩相比,放开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 .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放开全面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

 

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一般来说,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这是因为,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并且现代人抚养孩子的成本比较高,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钱和精力,最终对生二胎望而却步。

 

一年半前开始推行的“单独二孩”政策受到冷遇,卫计委数据显示,至2015年5月底,全国145万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139万对办理手续。这与官方此前预估的数百万对申请人数相去甚远。

 

梁建章认为,现在中国公众生育二胎的意愿仍在下降,即使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近几年中国的生育率不到1.4.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并且未来十年中国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开始锐减,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全面放开生育后新生婴儿的大幅反弹,而是即使放开,年出生人数还是雪崩式坍塌。

 

梁建章认为,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经超过20年,由此造成的年轻人口亏缺将会长期拖累中国的养老体系。要从根本上缓解老龄化问题,还是要把生育率提高到更替水平附近,最终维持年轻人口数量的基本稳定。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志刚并不乐观,“欧洲、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大力鼓励生育也没能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提升比抑制难度更大,这需要整个社会关心妇女、儿童、生育,这有好多事要做,光调整政策恐怕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29日报道:中国实施二孩政策 美促北京废生育限制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取消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改为全面允许生两个孩子,美国对此举表示欢迎。

 

白宫发言人厄内斯特表示,中国政府放宽生育政策是积极的一步,但美方认为,自由生育是普世人权,希望中方有朝一日全面取消生育限制。

 

他说,美国将继续在世界各地努力,旨在废除强制性生育政策,其中包括强迫堕胎和绝育。

 

国际特赦组织表示,中国只是放宽生育政策是不够的,因为妇女仍可能面临当局强制避孕,甚至强制堕胎。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并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官方媒体发表的公告非常简短,同时还表示,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捷玉对BBC中文网表示,中国官方的这一宣布是意料中事。

 

但她也认为,一胎政策取消得有点晚了,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官方已经开放本身均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可以生第二胎,但只有5%至10%的人这样做。因此,她质疑现在才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取得的实际成效会有多大。

 

刘捷玉还补充说,新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人口,因为近年来农村人口已经实际上不受一胎政策的限制,故此新政策的影响范围也相对有限。

 

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大国空巢》一书作者易富贤在接受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表示,有关的宣布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因为这标志着已经实行了30多年的恶政将退出历史舞台。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政府迈出的步伐还不够,还应该全面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德国之声(DW)10月29日报道: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终结 中国全面放开二胎

 

本周四,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公报,确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称: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早在1982年,计划生育就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而近年来,随着“单独二胎”等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已经逐步松动。

 

一些官方的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多年处于低生育率水平;之前的“单独二胎”政策,影响面也并不大,只是允许少部分城市人群生育第二胎。

 

之前一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媒体表示,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当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我国人口恐怕要达到17亿至18亿。”

 

近期,已经有诸多中国内外媒体猜测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全面放开二胎。党报《人民日报》本周二(10月27日)则发文称“计生政策被废止?你想多了!”

 

▲德国之声(DW)10月29日报道:全面放开二胎:你要生吗?

 

俗话说,兄弟姊妹是青春时的密友,老年时的知音。未来,中国的小朋友终于可以不再孤单成长了:中国政府本周宣布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不过有专家指出,中国不见得会因此出现一波生育高潮。而这个政策也遭到网民的纷纷吐槽。

 

(德国之声中文网)“前一段’单独二孩’放开后,我身边太多生二胎的了。本来一个小孩子太孤单,一直没有这个政策。放开以后,我身边,符合政策的,年龄不是太大的,条件还好的都生了。全国现在都放开了,这挺好的。”来自江苏的刘洁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这样表示。之前“单独二孩”政策推行后,她生了第二个孩子。

 

独生子女政策将成历史, 二胎时代即将到来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中国在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后,不仅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萎缩的现象也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今年7月,人口问题专家黄文政在腾讯新闻访谈中说,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但年出生人口仅占世界12%.这还是中国生育高峰期。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原来多子多福的文化现在转为一种不生的文化:“许多人崇尚二人世界双倍收入,尽享人生,丁克家庭,过完就死。”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代独生子女,许多人格和心理都有一定的问题,中国变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去年,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1,今年可能1.1都到不了。学术上叫TFR,可以把它理解为生育速度,生育水平。照着这个低生育率发展,我们一代人之后,人口就变成7个亿,再过一代人3.5亿,这么一个大国,再过一代人只有1.75亿,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人口颓势难改

 

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前,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所谓“单独二孩”的政策。它的含义是,父母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但这个政策贯彻一年多后的今天,据《南华早报》的报道,效果不甚理想,截至今年7月末,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比例仅为13%.有许多家庭表示,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养不起,所以不敢再要第二胎。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一出,新浪就发表了一篇名为“12道题测一测你是否有能力养二胎”的文章。

 

刘洁表示,选择生二胎的那些夫妻,除了年龄合适,还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人带,第二经济条件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才会生。”

 

周孝正认为,现在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不见得会刺激人口的迅速增长:“前几年单独放了也没有那么多人生,现在城里绝大多数适龄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想生,前几年就可以生,原来没生,现在全放了,对于城市人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全面开放二胎的消息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有网民幽默的表示:“今晚是建国以来男士最累的一晚,各位都早点打烊吧,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洗洗睡吧!上半年为国接盘;下半年为国生娃!”

 

“@春季的雪山”表示:“不需要摇号吗?”

 

“@Arrow0713”表示:“这让刚罚钱的人哭晕在厕所。”

 

网民“颜c橙子”表示:“就是,想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生不生是我的事,很讨厌生个孩子还被管着的感觉!”

 

网民“乐遥503” 说:“今日头条,放开二胎!只能呵呵,作为双独家庭,放下我们对养育孩子的艰辛的恐惧不谈,也且不论经济压力,我只是问自己,难道再生一个和我一起呼吸雾霾鼻炎咳嗽?吃着转基因的食品安危难测?接受功利化的教育扭曲心灵?进行不公平的社会竞争听天由命?现在觉得,生一个都后悔,这真的与孩子无关………”

 

网名为“得了黑色素瘤的孕妈”说:“不久的将来,城市农村将遍地是这样的标语: 1.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2.经济搞上去,人口跟上来。 3.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4.该生不生,后悔一生。该养不养,老无所养。 5.生男生女都一样,不然儿子没对象。 6.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种树。”

 

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了三十几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人们充分看到了它的弊端:“最近这个政策终于改了,这是好事,我们叫它与时俱进,但是我估计,该生的早生了,没生的还是不生,以后的方向,政府会鼓励,不是生两个的问题,必须鼓励生三个,我想,中国今后应该是这个趋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29日报道:废除独生子女政策是否为时已晚

 

中共当局宣布废除实施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这个即将未富先老的国度,这一不人道的政策是否废除得太晚?除了它给几代人造成的心灵创伤难以磨灭,着眼点在于实用主义的这一新政策是否能挽救中国大幅度的人口滑坡,是否能让一个即将提前来临的老人社会扭转趋势?是否能给这个社会注入活力,重新走上经济增长的道路,这一切都无法肯定。

 

人伦创伤

 

废除独子政策,大约是这次中共五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但也毫不惊奇。独生子女政策在人道层面造成的灾难广为外界所知:强迫未经允许怀孕的妇女堕胎,怀孕晚期的妇女一经发现强迫堕胎,强迫带避孕环,强迫做节育手术。主管计划生育的基层干部常常带着由警察和民兵组成的小分队到农村去巡查,有些怀孕农村妇女逃跑,被捉回来后立即做节育手术。由于人口基数大,手术量巨大,许多地方不顾卫生和医疗条件,草草完成上面下令完成的计划生育指标,给不少妇女带来终生的残疾。

 

在城镇,如果超生,就会失去工作,或者被罚以巨款。一个几千年重视多子女,有养儿养老传统的国家,一下子被废除了许多社会层面的经脉。独生子稀罕,没有兄弟姐妹,人人娇惯,养成一代“小皇帝”;孩子长大结婚,两个独生子,头上四个老人。老人社会,无人能支撑退休金的社会。本来,重视抚养老人是这个社会的传统,但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感到负担沉重。这一切只能归咎于独生子女政策。在这种强迫政策下,自然有不顾一切想多生孩子的家庭,他们或者有能力付出罚款,或者逃走,成为“超生游击队”。根据一些非官方的估计,在中国,这一类“黑孩子”也要高达几千万。另外,少数民族家庭不限生育,在乡村,允许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家庭有二胎。根据2007年的一份研究,大约37%的家庭不施行独生子女政策。

 

从1982到1992,每年堕胎超过一千万,在高峰期的1983年和1991年,每年堕胎超过一千四百万。

 

男多女少性别失调

 

当局宣传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少生了四亿人,由此导致中国经济飞跃发展。但是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选择性别和杀女婴,造成男婴严重的多于女婴,几代人长成后,男子比女子多出数千万,光棍社会。根据中国公布的数据,在2014年,男孩与女孩之比为116比100,几份官方研究指出,大约3000万“男光棍”将难以找到配偶。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于七零年代末期,以避免人口严重膨胀。人口膨胀源自毛泽东的“人多好办事”,盲目鼓励多生,当时一家七口八口的比比皆是。七十年代末,中国希望摆脱毛时代的绝对平均主义的贫穷社会,开始厉行计划生育政策,从毛的放纵鼓励倒邓时代开始的独生政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012年,中国劳工人口年龄首次下降,意味着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将要成为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中共当局迟疑再三,2013年时曾经决定灵活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夫妻一方凡父母本身是独生子女的有权怀第二胎。现在,中共当局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宣布所有夫妻有权生育两个孩子,以此来与一个迅速老化的社会对抗。

 

废除独生子女政策的经济效应

 

然而,多数专家的看法是,要想抵消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和对经济产生的严重负面效应,这一新政策并不足够而且来得太晚。一些中国专家认为,这一决定不会对一个正在变老的社会带来冲击,改变趋势,但可以改变许多年轻家庭的特征。

 

人口老化。根据官方统计,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去年下降了370万,减至9亿1580万。2014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2亿1200万,占人口总数15.5%.根据联合国评估,到2050年,30%的中国人超过六十岁。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值20%.而目前一位适龄生育妇女只生1.4个孩子的比例也远远低于人口更新的底线2.1.

 

废除独生子女政策不见得会出现生孩子的高潮。当局2013年决定松动计划生育政策后,在大城市,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决定不生第二胎。他们的理由是生活费用昂贵教育孩子的费用更昂贵。当然城市化、生活方式改变,女性大量参与工作都是理由。一月份中国媒体曾报道,在北京市,只有三万个家庭申请生二胎,占可生育二胎家庭总数的6.7%.在全中国,去年五月的一个数据显示,只有145万个家庭申请生育第二胎。中国2014年在联合国提供的数据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份报告预估,到2050年,中国大约有3亿个家庭处于父亲-母亲-独生子女这一模式。研究预估,在同一时期,大约1100万家庭丧失独生子女,致使众多老人无依无靠。现在,许多年轻父母,无兄弟无姐妹,必须独自承担双方父母。

 

在经济层面,许多经济专家认为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也不可能改变经济放缓的势头。专家认为,当局要想刺激人口增长,至少要用15年时间才会显出效果。而根据联合国的报告,从2015到2030,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减少9%,但是退休制度远远不能应付将要来临的问题,各方面的社会负担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

 

▲德国之声(DW)10月29日发表长平观察:“二孩”政策有多美妙?

 

中国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时评人长平认为,这一并非基于人权理念的政策改变,是习近平时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人的家庭形态又被党计划了一次: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称,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熟悉中国政策走势的人来说,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它是习近平时代最重要的政策变化之一,将会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持续的影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实行的严厉计划生育政策,是一种严重违反普遍人权的犯罪行为。无以数计的妇女和家庭被剥夺生育权,被强迫堕胎、上环、结扎,违逆者遭到抓捕、监禁和酷刑,而且公然实行恐怖主义连坐政策,如同四处可见的计生标语所宣示的那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无以数计的婴孩尤其是女婴被流产、杀戮和扔弃,是人类有史以来对待婴孩最惨重的人道灾难之一。

 

即便从当局声称的控制人口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失败的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言人毛群安日前宣称,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加里·贝克尔此前撰文认为,这种计算没有考虑到1978年改革开放对于降低生育率的作用。算上这个因素的话,“这项政策完全是多余的,而且弊端远远多过贡献”。

 

贝克尔认为计划生育是有“贡献”的,但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他也没有计算另外的因素,那就是假如当局将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力、财力和宣传用于教育,特别是提高乡村妇女文化水平,促进性别平等,这些微弱的贡献可能会变成负数。

 

计划生育政策唯一的正值“副产品”,是让有幸降生的女孩受到了比上辈更好的对待。和男孩一样,整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心血花费在女孩身上,尤其是不惜代价的教育投资,让新一代女孩具有了更多独立思考和自主生活的能力。但是,这一政策无意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歧视女性的传统,导致日渐觉醒的妇女权利与专制控制之间的紧张关系。

 

并非基于人权理念的政策改变

 

呼吁放开生育的舆论已经存在了若干年,此番政策变化可谓水到渠成,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意,大快人心。但是,这并不是基于现代人权观念的政策改变,而是历代帝王休养生息的政治控制。习近平上台以后,废除了臭名昭彰的劳教制度,但是其政策红利很快被更多的人权打压和黑监狱完全抵销。抓捕异议人士和人权律师,严控网络,强压舆论,以反腐为名的权力清洗,以及经济的滑坡,使得社会矛盾空前激烈。

 

习近平新的意识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夫唱妇随、子孝孙贤是其倡导的传统价值,放开二孩政策将是这个价值最大的体现,也使得接受这些价值宣传的广大民众能感觉到“党的政策温暖人心”,习近平的 “大大”形象得以巩固和提升。

 

舆论认为,在此政策之下,被计划生育政策扭曲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将得以纠正,几乎用尽的人口红利又将大放异彩,因此它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正如贝克尔所论述的,更多的改革开放可能带来更低的生育率。要想保持人口红利,需要更保守的政治和文化政策,让所谓传统家庭价值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这与现代人权理念背道而驰。

 

计划生育的唯一正面效应,即女性地位改善,也面临威胁。在没有其他政策配套的提前下,二孩政策可能意味着女性生育压力增大、家庭负担增加。当“一儿一女”被认为是理想家庭结构时,男孩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势所必然。

 

性别歧视是更广泛的权力压迫的一部分,它和其他所谓“传统价值”一起,维护着专制政权的延续。

 

通过对传统计划生育标语图片的PS修改,很多网民表达了对于权力操控生育权的看穿和反感:“怀上了,生下来,就是不能流出来”、“一人拒绝多生,全村人工受精”、“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中国结束独生子女时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北京——中国共产党周四结束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国家领导人宣布,所有已婚夫妇将被允许生两个孩子,以扭转劳动力迅速老龄化的问题。

 

这是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为期四天的全体会议结束之后宣布的,会议在北京西郊一个守卫森严的宾馆举行,委员们在会上批准了明年开始的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计划。

 

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会议公报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用“二孩”政策取代独生子女政策的决定是五中全会宣布的为数不多的实质性变化。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更全面的概要可能会在未来几天中发布,完整的文件明年才会出台。

 

会议公报表示,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更绿色、更公平的经济增长,向更多的人提供社会安全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消除贫困,改善民众获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机会。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公报说。“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放宽了独生子女政策的一些限制,共产党在2013年的一次会议上批准了允许一对夫妇生第二个孩子,如果夫妻双方之一是独生子女的话。但是,许多符合条件的夫妇放弃了这个机会,没有要二孩,原因是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养育子女的费用太高、压力太大。

 

温吞的经济指标、对官方数据的怀疑深化,加上股市动荡,所有这些都在今年夏天增加了投资者的恐慌。五中全会是恐慌发生之后为习近平提供的一个重新树立其经济议程权威的平台。

 

据本月初公布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9%。虽然这个数字与经济发达国家的相比很强劲,但这是中国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增长率。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经济情况其实比这还糟糕。

 

经济增长暗淡的消息已经引发了人们对政府能力的怀疑,人们怀疑政府是否能够在保持足够的增长率,从而防止造成大量失业,防止由于投资减少、债务上升而导致金融动荡或危险的社会动荡的同时,转化经济增长的模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能从依赖重工业和高投资,转向更大的服务行业和更多地靠消费者带动的模式。但是,最近的经济数据增添了人们对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实现这种模式转化的疑虑。

 

五中全会对这种疑虑未直接言明但仍很明确的回答是,不必担心,领导层有作出大胆变革的意愿,比如为了支持经济增长,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

 

对五中全会决定的最初公众反应并不很强烈,许多北京市民当被问及是否会抓紧机会生第二个孩子时,都表示不太愿意或干脆没有兴趣。不过,也有些人表示高兴。

 

“真的吗?能在手机上给我看下这个新闻吗?”北京一家经营技术产品的小商店老板孙兵(音译)问道,他今年34岁,他身边的儿子2岁。

 

“这是好事,我非常支持,”他说。“我希望在两年后要第二个孩子。当然,要养他们不便宜。”

 

但是,许多接受采访的人都表示不愿意生二孩。

 

“我生第一个孩子前,我很希望政府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36岁员工陈枫(音译)说。

 

“生了女儿后,我改变了想法,”她说。“照顾一个小孩儿要很大的精力,要保证孩子有个好的未来。所以,我和老公决定不生二胎。”

 

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人口政策的转变来得太迟了,不可能在未来十年里帮助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穆光宗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虽然政策放宽了,但养育子女的成本和困难可能会阻止许多符合条件的夫妇生第二个孩子。

 

“中国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很大,所以我不觉得很多父母会采取行动,”他说。“中国的生育率低,人口在很快地老龄化,所以从政策角度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中国未来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此时放开也是一个对策。但事实是很多父母没有抚养更多孩子的经济条件。”

 

截至今年5月,已有约145万对夫妇根据2013年底宣布放宽的政策申请生二孩,但这只占符合条件夫妇的约12%,令人口学家和决策者失望,他们曾希望政策的改变能为减缓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更多的东西。如今,党的领导人采取了更有力的行动,显然是希望一个婴儿潮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同时鼓励人们更多地消费。

 

中国人口在去年年底已达到13.7亿,其中10%的人在65岁或65岁以上,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十年中将迅速上升,如果人口增长减速的话。

 

独生子女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邓小平等领导人认为,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威胁到经济增长。独生子女的限制主要针对城市,在农村,许多家庭仍有两个或更多的孩子。政府也允许少数民族不受政策的限制。

 

在执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年代里,官员对违反规定的夫妇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对他们处以高额罚款,有时甚至强迫孕妇堕胎,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30日报道:BBC记者博客: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转向未必能解决问题

 

凱瑞(Carrie Gracie

 

BBC中国总编辑

 

自1979年中国推行一孩政策后,中国政府掌控人民最私密的个人资料、操纵他们的生育决定。

 

中国政府发放及扣押准生证、监察妇女的月经周期及强制堕胎。

 

由于负责计育生育官员的晋升与他们能否降低生育有关,官员会强迫已怀孕多月的妇女堕胎,甚至强制绝育。

 

农村家庭深受中国传统影响,父母希望得到儿子,在年迈时可以靠儿子照顾,所以中国一孩政策对女孩尤其不利。女孩被父母遗弃、女婴被杀害等例子随处可见。当超声波及其他技术变得普及时,父母得知腹中胎儿是女孩时,就会进行堕胎,以求得子。

 

虽然政策称为“独生子女政策”,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实要复杂得多。农村人口及少数民族可以生育多些孩子。

 

虽然民众有时对政策过度执行感到不满、或者对家庭的影响感到悲伤,不过很多中国人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他们认为中国人口太多,个人为国家牺牲理所当然。

 

不过当想到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无数悲剧,不同脸孔及故事在我的脑海出现。

 

我认识一些小男孩,他们存活于世上──只因为产前超声波的结果显示他们是男的。

 

我认识一些家庭,家中的小女孩无缘无故地死亡;我认识一些女性,她们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办公室(计生办)官员,即将临盆时躲避山林中,令到她们终身受妇科问题所困;我认识一些家庭,超生罚款成为财政重担。

 

那对于过去三十多年出生的中国孩子,独生子女政策有什么影响?

 

父母、祖父母耗尽心力照顾这些孩子,而这些孩子亦背负父母、祖父母的各种期望。他们长大后,也要独力承担照顾长辈的责任。 没有万能药?

 

中国指计划生育制止了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出生,释放女性劳动力、鼓励储蓄,从而制造中国的经济奇迹。

 

不过,批评者说,无论政府是否推行独生子女政策,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生育率会自然下降。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亦有出现人口下降的趋势。

 

中国现时面对的问题刚好相反──中国人口正急剧老化,而且劳动人口下降。

 

中国可能未变富就先变老。更坏的,照顾老龄人口的重担,将令中国未能达至中等收入水平。

 

不过,如果低生育率是因经济诱因,而不是生育政策导致的,中国政府就算放宽一孩政策,看来对解决问题无补于事。

 

中国现时已成为都市社会。当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养育孩子的成本是考虑重点。而且,中国大部分家庭中,父母都需要工作。

 

生多一个孩子等于成本上升、储蓄下降。暂时可见,中国不少父母不会作出如此选择。

 

过去两年,政府容许本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再生一孩,人数大概是1000万人。不过,少于100万人申请生多一个孩子。

 

在最富裕的城市,父母兴趣更低。在上海,计生办最近预计九成介乎生育年龄的女性可以申请多生一个孩子,不过最后只有5%的女性申请。

 

中国政府终于宣布放宽独生子女政策,不过讽刺的是,中国政府发现放宽政策已经不再有影响力。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独生子女时代结束 北京市民怎么说

 

北京—刚刚闭幕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中国的父母从比可以生两个孩子,以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并刺激中国经济。美国之音VOA卫视记者东方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民众,询问他们对这项重大决策的看法。

 

中共实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结束,很多接受采访的民众表示欢迎,认为这项政策结束得太晚、太迟,对现有的独生子女太不公平。也有受访者表示,即便是现在国家政策允许生两个孩子,但是考虑到养孩子的成本,二胎根本生不起。

 

坑了现有的独生子女

 

海归学生奇女士说:“我觉得我是支持的。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兄弟姐妹,是一件挺孤独的事。就是觉得有点坑我们这代,因为就我们是独生子女。”

 

林先生说:“我觉得(二胎政策)应该一开始就是开放的,不应该在之前制定什么计划生育政策。这对人权保护的不是很好。”不过林先生表示他本人“一个孩子都想不生。”

 

二胎成本太高

 

市民王女士对二胎政策并不看好,“我觉得我可能不是太支持吧,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会生二胎。因为生二胎成本太高了。”

 

莫女士也对二胎成本高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生小孩成本还蛮大的。我希望孩子受到的教育资源能够比较充分一点。”

 

从英国回来的中国留学生奇女士说:“我觉得控制生育权是很不合理的。生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权力。但是你生活在这个国家,既然你不是游戏的制定者,你就去遵守它。我是这样一个人,我没有权利去改变这个规则,我为了好好活下来,就会选择去遵守这个规则。”

 

当记者问到,让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的政策,是否能够刺激经济。退休职工刘先生说:“我并不认为是这样。”刘先生认为,人口太多肯定会导致资源的匮乏。

 

市民王女士担心有些人生了二胎,对以后(孩子)就学就业都比较困难。

 

生育是谁的权利?

 

也有市民感慨,生孩子应该是自己的决定,不应收到其他因素的限制。“我觉得生育权真的是个人的事情。生孩子都是自己去做决定的,不应该收到其他政治因素的限制。”莫女士说。

 

当记者问到,有人担心将来国家会不会制定一项政策,一对夫妇必须生两个孩子,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或者不生孩子的丁克族,要受到处罚。遇到这样的政策你们怎么办?

 

一对年轻情侣这样回答:“我觉得这样的政策是不会实施的。”“我也觉得够呛,俄罗斯倒有可能。”

 

海归留学生奇女士说:“那真的生不出来的人怎么办?像我这样的人,连男朋友都没有,怎么生呀?总不能随便给我安一个老公吧!”

 

记者提醒这位留学生说:“当年的前苏联真的发生过情况,由组织分配一个老公,让你生孩子。”

 

奇女士笑着回答道,“那我可能再次出国念书什么的,就不回来了。”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从公民权利的角度考虑到生育权问题,认为国家和政党根本就不该介入这个本来应该由中国公民和家庭做决定的领域。

 

▲纽约时报10月30日报道:允许生二胎,中国人有何感想?

 

北京——中国共产党做出历史性的决定,放宽了对已婚夫妇可以生育几个孩子的限制,将持续数十年之久的“一胎制”改为“二胎制”。周四晚上,这个消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潮水般的讨论。

 

在数以万计的评论中,一些人宣布当晚就会开始尝试怀上第二胎,另外一些人则表示,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再要小孩了——生养小孩太昂贵。

 

官方新闻媒体宣布新政策后的数小时里,“全面放开二胎”是微博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中共中央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为期四天的会议之后,于本周四晚上宣布了这个政策。

 

在微博上,一个叫“李婉小钰”用户自称是“幸福快乐的宝妈”,她写道:“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胎,估计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些时日,但是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前还在担心二孩会罚款20万+的麻麻们现在可以放心备二胎啦!”

 

在一个“想生二胎的高龄产妇”微信群里,很多女性都为新政策出台而欢呼。微信是一个消息应用,在中国非常普及。

 

“我觉得这个政策太好了!”群成员“莫儿”写道,她和丈夫都不是独生子女,此前没有资格生二胎。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放宽,允许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二胎。

 

“不再多说了,”43岁的群成员“猫妈西瓜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在微信群里对大家说。“你们今晚就开始为怀孕做准备吧。提前一个月前做准备,宝宝和妈妈会更健康。”

 

另外一些人则更为谨慎。微博用户“大额头茜茜君”写道:“关于二胎,虽然离我还有点远,但是我是不会生的,现在很多家庭一个娃都养不起了,养两个不被拖死?不如一个好好培养。”

 

也有人提到,一些独生子女因疾病或意外去世后,他们的父母年纪太大,已经不能再生育一个孩子了。近年来,随着这些人的困境见诸媒体,并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独特的父母群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情。

 

微博用户“晓侃的”写道:“二胎政策来了,还能赶上生育末班车的喜大普奔啦。可是过了生育年龄的失独家庭怎么办?”

 

名为“Y是像风一样的女子”的微博用户写道:“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让50年代、60年代拥护政策,最后变成失独家庭的人情以何堪?”

 

其他人指出,国家并未放开对公民应该生几个孩子的限制,只是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两个。

 

微博用户“信仰的天空”评论说:“生一个是你们说了算,放开二胎也是你们说了算。现在人口老龄化,失独家庭剧增,劳动力锐减……这些全面爆发的社会危机难道就没有人站出来负责?我们这是解放了吗?我们这是亡国灭种!”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人口学家:二胎政策深远意义胜过短期经济影响

 

华盛顿—中国官方星期四(10月29日)发布的废除独生子女政策的消息成了当天令人意想不到的头条新闻。当局在中共重大会议闭幕日发布的这个消息,显示当局已经承认施行35年的人口控制导致的迅速老龄化,已经成为增长业已减缓的中国经济背负的一个沉重负担。相当多的分析并不看好放宽后的二胎政策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形成影响。但另一方面,当局迈出这一步,在一些人口问题学者看起来,意义要比其短期经济影响深远的多。

 

官媒新华社周四发布的这条简短声明并没有对新政策作进一步说明。外界普遍认为,官方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抛出这样的声明,反映出中共领导层对于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表现出越来越深的忧虑。

 

近年来,人口学者一直在警告中国经济将面临人口结构带来的威胁,并呼吁中国当局全面放开对生育的限制,以减缓人口老龄化步伐,解决性别比例失调,以及可能威胁经济增长的潜在劳力短缺危机。

 

废除了独生子女制度,但是计划生育制度仍然存在。人权团体批评中国当局仍在践踏人权,但在一些研究中国人口的学者看来,这个步子虽然迈得并不彻底,但会带来深远影响。

 

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研究员的易富贤曾在其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著述《大国空巢》一书中,直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走入了歧途。他说,一胎化政策的终止,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伦常和人道等形成广泛的影响。

 

易富贤说:“因为人的意义是很全面的,从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人道主义,以及人伦体系的构建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讲,放开二胎的话,中国的失独家庭数字就会大大地减少;中国的性别比就会大大地恢复正常,中国的光棍问题就会大为减少;并且对于今后的老龄化会有影响,老人会老有所养了,能够给家庭带来幸福,令家庭有一些亲情,对人性会有些关怀。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改善。”

 

他甚至认为,二胎政策会形成一个婴儿潮,进而拉高消费,刺激就业,未来甚至会影响到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易富贤把当局似有顾虑的真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折衷举动称作是掉了个头。他希望看到今后不久,当局会完全废除自1980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并非每个人都认同易富贤关于二胎政策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看法。英国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当日的中国经济分析中称,废除一胎化政策不会对中国的增长前景产生大的影响。

 

凯投宏观的中国经济研究员刘畅说:“中国的人口在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在下降。我们对此并无异议。我们的不同看法是,这个政策不会提高生育率。即便有,也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该机构的看法是,从现在算起,最少也要15年才能看到这项政策实施后出生的人进入劳动市场,而另一方面看起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年轻夫妇并不想多要孩子,因为养育子女的经济负担太重。

 

凯投宏观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速面临的拖累并非来自短缺的劳动力,而是生产效率提高的步伐缓慢。

 

关注中国人口问题和长期批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易富贤也承认,如果只是放开二胎的话,对于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社会没有什么影响。

 

易富贤所希望看到的,是未来可能的人口政策。他说:“比如说,你现在放开二胎化,以后还会继续废除计划生育,然后再出台一些鼓励生育政策。如果一系列政策能够配套的话,它还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放开二胎的话,它的意义不大。 那样依然是计划生育,仍然是将人口当成是负担的一种旧的政策的延续。”

 

但是, 他也看到当局在废除计划生育方面仍然存在政治阻力。易富贤说,这个政策30年造成了一系列的后果,但如果立即废除,可能导致政治上的动荡。比如说,习近平现在废了这个政策,那么曾经将人口视为负担,将抓计划生育当作功劳的领导们就有问题了。

 

他说这个政策是个很重大的博弈:一方面有人口学家的误导;一方面中国的一票否决制绑架了整个官僚体系。所以,他认为习近平能够放开二胎已经是很伟大的一步,当然希望他能再进一步。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人权人士及美国政府表态:二胎政策仍不够

 

华盛顿—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星期四(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同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然而,美国政府方面以及人权人士认为这并不够。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一胎政策一直以来备受国际关注。为执行该政策,妇女被强制避孕甚至堕胎,还有很多女婴因受到有“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被家人抛弃,因此西方国家和人权组织长期对这一政策持批判态度。

 

独生子女政策近年来不断放松,一些省份的农村允许生女孩的家庭生二胎。2013年时中国政府允许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生育两个孩子。现在的“全面二胎”新政策是一次大的人口政策调整。长期宣传独生子女政策的中国媒体如今以“生娃你做主”、“减缓老龄化”来报道二胎政策将带来的好处。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及一些人权人士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表示二胎政策并不够,呼吁中国全面废除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星期四表示,政策的改变是中国采取的积极措施,但是美国期待中国完全废除生育限制的那一天。

 

一直关注中国人权,包括强制堕胎问题的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星期四发表声明说,二胎政策没有根本改变强制性人口控制政策。

 

“女权无疆界”(Women‘s Rights Without Frontiers)主席瑞洁(Reggie Littlejohn)也表示,二胎政策没有停止强制性的人口控制和对女孩的性别灭绝。她说,这种强制人口控制需要停止,而不仅是作出调整。

 

瑞洁对美国之音说:“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我认为中国是因为人口老龄化而被迫转向二胎政策;但从人权的角度,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无关紧要,因为问题是强制堕胎是酷刑的一种,而二胎政策并没有结束这个问题。”

 

从中国山东农村逃到美国的盲人法律活动人士陈光诚在中国时曾经调查、揭露临沂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野蛮行为。

 

他对美国之音说:“我觉得,他们现在仅仅是把一胎化政策变成了二胎化政策,那么实际上呢,这个对于中国的老龄化也好,对于社会造成的问题也好,在短时间内实际上是不会有太多的帮助。真正起到效果,我估计也要到50年以后了。”

 

总部在伦敦的人权组织国际特赦(Amnesty International)星期四发表声明称,尽管中国当局宣布要改变一胎政策,中国女性仍将面临强制避孕和堕胎等风险。国际特赦的中国问题研究员倪伟平(William Nee)说:“国家无权规定人们要生多少个孩子。”

 

▲德国之声(DW)10月30日报道:“好事,晚了”——难抹去的辛酸与伤痛

 

中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全面放开二胎,结束30余年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这让一些人拍手叫好,却也触及了另外一些人辛酸的往事和内心抚不平的伤痛。

 

(德国之声中文网)“政策好是好,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晚了30年”,黄女士不无惆怅地说。如今花甲之年的她在生育年龄正赶上独生子女政策实施最严格的时代,她表示,虽然当年很想要第二个小孩,但为此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夫妻双方开除公职,孩子恐怕也没法上户口,真正能豁出去的人有几个?”

 

在黄女士身边,在生完第一胎后意外怀孕而不得不堕胎的女性不在少数,其中一些甚至是被单位计生部门逼着、拉着去的医院。

 

计生政策下的血与泪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首富王健林在评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时,只简单说了四个字——“好事,晚了”。这位“国民岳父”(其子王思聪有“国民老公”的戏称)似乎对于只生了一个儿子,也感到遗憾。

 

另外一些人则为了这第二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网上流传着很多其他关于计生的血泪故事:被打毒针强行引产、为躲计生迁户农村……这些都与卫生计生委口中“计生工作的伟大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在令人捧腹的表演背后,讲述了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一对夫妇为了不被强制计生,而不得不四处流浪。

 

“谁来为一切买单?”

 

中国卫生计生委员会周五(10月30日)表示,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简化生育二胎的程序。

 

卫计委还称,目前有9000万对夫妇符合新政策,预计到2050年,15-59岁作为劳动力的青壮年人口将增加3000万,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扭转政策的背后原因:经济发展、劳动市场的需要。然而对于很多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感觉到的是个体的无力感。一名网友写道:“感觉有种被政府利用完抛弃的感觉……上有多老,下有群小,被压死的一代。”

 

北京的马女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她为生二胎曾经前往美国待产,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从一名职业女性转为一名全职妈妈。如今政策变了,这一切周折似乎不那么必要了,然而在当初,谁能预见未来呢?

 

一位网民写道,生儿育女分明是一种基本权利,却被国家政策制约。“能生的时候政策不让你生,政策允许你生的时候已无能为力,怪谁呢,谁来为这一切买单?”

 

“奇葩的一代”

 

网上有人将80后称为“奇葩的一代”:“出生时突然变独生了,没有兄弟姐妹打架都没人帮忙;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时得自谋职业;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挣钱后发现根本买不起房;不仅碰上延迟退休还有二孩政策,照顾四个老人,养两个孩子,最后再帮两个孩子带四个孙子。”

 

此言虽然夸张,其间却有真意。当今中国的青年一代,肩头压力山大。

 

因此,很多年轻的小两口对于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只有苦笑。很多人在网上抱怨道:一个(孩子)都养不起。

 

据新浪网在二孩政策宣布当日的调查显示,在4.5万名参与网友中,有38%表示不会生二胎,有33%表示会,其余29%表示“看情况”。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专家:老龄化并不可怕 重点在幸福指数

 

华盛顿—周四(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这是继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以来的进一步调整。有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社会老龄化日渐严重,正是全面放开二胎的最好时机。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工业与高度城镇化的时代,即便完全取消计划生育政策也很难大幅度推动人口增长。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其中城市人口全国总和生育率为0.88210.换句话说,在城市人口中,一对夫妇只生育0.88个孩子。中国的人口规模正在以44%的速率指数级递减。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说,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再不放开二胎的话,人口就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年社会问题会更加严重,新生一代的劳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会显示出来。”北京大军智库主任仲大军说。

 

即使放开二胎 城里人也不愿意生了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也认为现在是放开二胎政策的适当时机,但他补充说,最好是直接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因为即使完全取消计划生育,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也不愿意生两胎以上。

 

他说,“因为农村里面早就放开二胎了,城市里面根本不想生二胎。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像这次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城乡要完善大病保险这样的制度等等……过去生小孩的作用是急功近利的,是为了养老,是为了生病了有人照料,像这种作用就大大的削弱了,人们就不大愿意生小孩了。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同时由于城镇化,孩子的抚养成本变得非常高。目前中国规定产假为98天,休假结束后,女性还要承担为婴儿哺乳的任务,为此不得不放弃提高专业技能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可能会失去潜在的晋升机会或收入。除了生育,在城市中抚养孩子的成本更是逐年增高。据不精确估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工作,要花费至少100万人民币。

 

胡星斗认为,中国人过去讲究“养儿防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小孩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投资品”。而现在由于城市比农村有更完善的社保体系,人们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不必再通过生孩子的方式投资了。

 

一胎制对中国社会有过功劳

 

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认为其违反1968年《德黑兰宣言》提出的“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以及196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社会进步及发展宣言》。而中国国内对一胎制的批评主要针对其造成的人口老少比失衡和性别比例失调。

 

然而,仲大军和胡星斗都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对减轻中国社会资源负担功不可没。胡星斗还表示,中国某些地区出现的强制堕胎现象是政策执行的问题,而非政策本身。

 

仲大军说,“我认为计划生育这四十年来,中国减少了三四亿新增人口,我想这对中国的环境资源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减负。即使现在出现了老年社会的话,这也是大约以两代人的牺牲来换取未来中国人更大的、宽松的生存空间。”

 

胡星斗举西欧和日本的例子谈到,中国没必要担心人口增速过缓导致的老龄化问题。

 

“不能一切都是为GDP,而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民的幸福,还是应该少生,而不应该多生。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保持GDP快速增长,都有老龄化的状况。像日本、欧洲都有老龄化就非常严重,比中国严重得多,但是人家很富裕,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这就足够了。”他说。

 

他还建议说,中国希望解决老龄化问题或许可以效仿美国,开放国门,吸收全世界的年轻人到中国发展。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10月30日报道:“二孩政策”大家都向钱看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取消实施30多年的“一孩政策”,并通过“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此网民反应热烈,但更多人关心的是钱的问题,不但要考虑家庭经济能否负担多一个小孩,炒股票的更关心有那些板块因这个新政策而受惠,有证券商更迫不及待介绍未来投资的新机会。

 

纽约时报在一篇特稿中指出,很多本来有意多生一胎的家庭,特别是大城市的家庭,都因为养小孩的费用高昂而意兴阑珊。报道引述一对月入接近4000美元的北京夫妇表示,他们两人目前的小孩光是念幼稚园的学费每个月就要1400元人民币,另外游泳班每小时100元人民币。这对姓倪的夫妇说,现在光是小孩的教育费,就占了全家开支的15%,“我们真的希望有第二个孩子,但一切都太昂贵了”。

 

报道还说,有些没有老人家帮忙带小孩的家庭,负担更为沉重,因为在北京等大城市,雇用一个保姆每个月就要235到475美元不等,要视乎保姆的教育水平。

 

网民对此当然也有话说,网民“大额头茜茜君”在微博说:“关于二胎,虽然离我还有点远,但是我是不会生的,现在很多家庭一个娃都养不起了,养两个不被拖死?不如一个好好培养。这个话题以前在大学宿舍某个卧谈会上讨论过,人干嘛活的那么累。 ”

 

“大头让鱼飞一会儿”附和说:“对头,二胎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要的,一般家庭只会生活质量下降,更应该注重民生这一块,想想怎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是正道。 ”

 

对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而言,二孩政策也是个来之不易的商机以及投资机会。民生证券认为,在新生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各消费行业将受到需求支撑。从消费角度看,新生儿的大幅增长将扩大居民消费,依据年龄增长,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等支出将陆续增加,相关行业需求将相继提振。

 

至于最直接受惠的行业和板块,报道指出,投资机会的挖掘可围绕着新生婴儿的衣、食、住、用、行、娱、医七个方面来展开。母婴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标的有望直接受益于二胎放开带来的业务量增长,国内儿童用药紧缺,政策扶持有望落地,主营儿童药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与行业发展,二胎放开带来的新生儿数量增长可直接刺激奶粉需求,玩具行业、儿童服饰等等。

 

至于最令人莞尔的帖文,要算是网民“曹山石”的了,帖文说:“今晚五中全会二胎政策再次证明:党指挥枪!”至于他指的那种枪,大家应该都可以领会。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中国废除独生子女政策

 

中国废除了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目前将允许所有夫妻生育二胎。

 

中共高层本周在北京召开了一系列闭门会议,随后在星期四公布了这项方案。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二胎政策广受欢迎,却并不会帮助提高中国下滑的生育率和劳动力。

 

继2013年底中国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生育二胎以来,新的二胎政策可谓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的放松。

 

生育欲望降低

 

中国最早在19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控制其高居世界第一的国家人口。然而该措施的强硬执行,包括强制堕胎,长期以来都在其他国家引发争议。近来,计生措施也被认为是中国劳动力严重萎缩的一个原因。

 

姜全保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教授,他说:“全面放开二孩儿呢,在城里的年轻人可能生育二孩儿的积极性不是太高。在农村里面可能相对高一些。但是,农村有一大部分人即使不放开的话,他也是可以生二孩儿的。”

 

中国共有十九个农村省份已经实施了部分的二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头胎是女孩的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以解决中国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人口红利走到尽头

 

在有13.7亿人口的中国,去年年底的劳动力总数达到了10亿人,其中8亿人参加就业市场。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年初估计,在2020年之前,就业市场将每年减少155万人,在2020年和2030年之间,将每年减少790万人,而到了2030年和2050年期间,劳动力人口将每年减少835万人。

 

如此的劳动力锐减,预计将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输出国的角色画上句号。

 

姜全保说,“中国目前劳动力成本价格的上升,然后我们世界工厂地位可能跟这个有影响。因为劳动力价格一高,国际上的投资就转向其他国家。”

 

他还说,即使实施了新的二胎政策,也要等将近20年下一个婴儿潮才可能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更糟糕的是,由于房价上涨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农民工被迫退出就业市场的时间比人们预料的早。

 

更糟糕的是,由于房价上涨和中国严苛的户籍制度,目前农村劳动力被迫提前离开城市就业市场。

 

人民大学中国公共经济与管理中心的主任陶然说,这给中国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带来了更多障碍。

 

人民大学中国公共经济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陶然说,这一点为全国劳动力的充分利用造成更大的障碍。

 

他说,“如果土地和户籍改革能够推动,农民工进城,劳动力短缺也可以缓解很多,大概可以马上解决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10月30日报道:中国“80后”热议“二孩政策” 称“养不起”

 

面对中共刚宣布的“二孩政策”,中国民间的反应“不冷不热”。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关于是否生养“二孩”的讨论成为热点。

 

而作为受政策影响最大的中国“80后”,更是表达了“孤独”感和生“二孩”的压力。

 

“养不起”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1979年开始正式实施,中国“80后”父母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优生”和“少生”。

 

36年后,面对新政策的变化,“80后”们在中国社交平台上有“诉不尽的苦”。

 

微信用户“娜小妞”说:“自己出生的时候,突然就独苗了。没有兄弟姐妹,打架都没人帮忙。好不容易长大了,有鼓励多生孩子,要准备照顾四个老人,再养两个孩子,最后再帮两个孩子带四个孙子。可怜的80后。”

 

还有人感概“我们竟然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接着,80后门表达了自己的压力,称上有老,下有小,压力不小。对于有生育愿望的80后夫妇,他们面对的现状是,供养四位老人和育养两位小孩。

 

“乐乐子叶飘零”评论道:“一个孩子养着都费劲,再来一个,不得喝西北风去啊,啥都涨就工资不涨,啥都在放宽,孩子上学咋就不放宽,想上个公立学校想省点钱都难。” 网友“真情无价lc”说:“本人照顾一个孩子吃喝拉撒,读书接送忙的像狗一样,还二胎,反正跟俺不沾边。”

 

生孩送房?

 

中国的计划生育在实行了30多年后,终于放开。对于时间的早晚,有微信用户称:“放开二胎来不及,请求放开二房。”

 

微博网友“郭碗瓢盆儿”的调侃:“生二胎送房子我就生。”是面对中国城市高昂房价的无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政策放开的是“二孩”不是“二胎”。二孩指第二个孩子。女性生产一胎可以有多个孩子。比如双胞胎和三胞胎等。

 

还钱发补助?

 

计划生育实行期间,妇女有被强制避孕,甚至强制堕胎。幸存下来的小孩,有的还是被执行这项政策的机构—计划生育委员会罚了款。

 

微博网友“阿毛看电影”问:“不想生二胎的会不会被计生委抓住罚款并强制受孕?”

 

微信网友调侃称:“当年罚我爸妈的钱是不是可以还回来了?”

 

还有“80后”微信网友称80后应该得到补助。

 

而对于这项在中国存在了30多年的政策,微博用户“你的小舔甜”这样评论:“计划生育是历史必须,只是手段不敢苟同,但至少纠正了中国几千年来都无法纠正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才迎来女性这么自强自爱的今天, 避免让大多数女性沦为生育工具,逐渐实现社会文明,利大于弊,大方向是正确的。没有计生,人口泛滥,软硬件都跟不上,学都轮不到你上,你能知道什么是人权吗?”

 

▲美国之音(VOA)10月30日报道:中国允许生两孩 民众反应多级化

 

议论多时的中国二胎化政策终于出台,民众反应多极化。有人说,新政策出台太晚,四十年的一胎化导致的社会问题积重难返。还有人留恋一胎化政策时期的社会财富分配,当时还算平均,而如今养活孩子已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国民众以复杂的心态,迎来政府最终解除一胎化政策,允许生两个孩子。一胎化政策压在许多人身上的沉重负担看来将有所减轻。

 

一位男性居民说:“不开放(生二胎),一个年轻人要负担八个老人。”

 

一位妇女担心独生孩子的成长,认为生二胎会减轻负担:“如果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会孤独。长大后负担太大。如果孩子多,就能够分担。”

 

但是,中国媒体新浪网星期五对十五万人所作的民调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生二胎的打算。很多人甚至没有生育一个孩子的打算。

 

一位妇女对生一个孩子的那个时代生活相对比较便宜和轻松的情况有所留恋:“我们这一代就是困难。生一个不是很好吗?18岁离家上大学,上学也便宜,每年就交三千块钱,孩子住学校。”

 

为儿孙着想惯了的中国家长进退两难。报道援引中国百姓的话说,房子那么贵,谁敢养孩子,哪怕只是一个孩子?

 

一位妇女说,中国改革开放后,一胎化政策在农村其实“ 名存实亡”。现在当局放开允许生二胎,后果可能并不见得好。她说:“农村反正一般都没有限制生一胎。农村那边生四五个孩子的都有,所以我觉得生太多,其实不是很好。”

 

退休的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说:“受过较好教育和富裕的城市家庭,对生更多孩子非常犹豫。人口增长更多倾向在农村地区出现。因此问题是,如何鼓励那些年轻,受过良好教育和相对富裕的城市家庭生更多的孩子。”

 

中国政府解除一胎化政策,着眼的是社会老龄化以及劳动力缺乏的严峻社会经济问题。不过有评论认为,多生孩子并非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