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凯旋,南京大学教授
在凤凰卫视的辩论节目里,范美忠与批评者郭松民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郭松民当庭谩骂范是\”无耻\”、\”杂种\”,引起一些观众反感,事后郭声称自己虽然很失败,可并不后悔愤怒。就一般人的公德观点而言,对范美忠在地震后的逃跑言论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但有意思的是,在网易发起的这两人中你选谁做孩子老师的投票中,投范美忠的占了36%,投郭松民的只占15%,当然更多的人是两个都不选。
郭氏的失败在于他将辩论当成了批斗。在今天的社会,要指责范的言行失当,首先应当证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存在一致,如果一开口就说,必须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以成全公共利益,那就会让人生疑。因为过去的经验教训太多了,所以才有人说,只有那些牺牲的教师才有资格批评范。网上的投票说明,许多人还是看到,范美忠的言论是不妥的,尤其是他认为救人与自保的行为没有区别,但要像郭松民那样采用人身攻击,以不合道德的方式捍卫道德,同样甚至更加不适合当教师。
许多人不赞同郭松民,更是因为他对光亚学校校长的不文明态度。在对待这个事件上,范美忠所在学校校长卿光亚抱持的是一种宽容的心态。他认为,范美忠的言论是不对的,但这只能是帮助教育。在他看来,范在平时教学中是一个不错的老师,如果因为范的这次言论就开除他,那是因言治罪,他没有这个权力——当年许多右派也没有被开除公职呀。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和教养的人,这样的人既能坚持公众的道德观,也能理解权利对每个公民的含义。
在回答郭松民的质问时,卿光亚还说了一句,希望骂那些修楼修垮的人。这在群情激奋中无疑是一种冷静而理智的声音。
我们崇拜英雄,呼唤道德,这都是良好的愿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希望有更多的好人去牺牲。为了避免这种牺牲,让好人一生平安,我们更应当思考整个社会组织方面的缺陷。比如说,当我同一些外国学生谈及这次地震时,他们都会提到,在他们国家制定有关于防灾演习的法规,学校每年都必须组织若干次演习。而我们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却从来没有组织过这样的全社会防灾演习。如果我们平时就具有灾难意识,重视防灾教育,在真正的灾害来临时,也许我们就可以少一些牺牲。在这次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房屋没倒塌,2323名学生全部生还,北川陈家坝中学房屋虽然倒塌了,576名学生只死了11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桑枣中学、陈家坝中学在地震前都曾多次组织过应急演习,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疏散学生。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人类美德的稀缺性和有限性是一个偶然但却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是将我们的道德法则建立于其上的一个经验性的陈述,它排除那种完全无视个人权利的道德高标,同时也视善的追求是人类共同体生存的必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更多的网民们没有投范郭二人的票。他们会把票投给那些临危救人的教师们,更会把票投给那些具有灾难意识的校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