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转型与社会运动”征文)
信奉保守主义的英国纳斯比战役
不久前,伦敦海格特墓地的马克思墓不再接受免费参观者了,想见马克思得先缴4英镑门票费。此事引起了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抗议,成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的又一罪证,而全然不顾该墓地的管理者“海格特墓地的朋友们”是非盈利的民间组织这一事实。也许在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墓地,应该由政府出资维护以供人们免费参观,却忘了马克思是一心想推翻资本主义政府的。尽管如此,英国政府对马克思已经极尽宽容。19世纪中叶,当马克思相继被法国、比利时和德国驱逐出境时,是英国收留了他。再往前追溯到18世纪,当卢梭在欧洲到处被通缉以至于他感叹“全欧洲都在与我为敌”的时候,也是英国接纳了他(只是他后来由于跟休谟闹翻了,自己离开了英国)。为什么像卢梭与马克思这样的激进思想家能够安全地待在保守的英国?那是因为英国保守的是自由,而宽容是自由的应有之义与必然要求。今天的中国如果要学习英国道路,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这种宽容精神。
有的人可能要说了:就是嘛!我就是呼吁中国的反对派要宽容呀。但是,宽容首先应该是指统治者的宽容。简单地说,在一个宽容的国家,民众可以随便批评政府,而政府却不能生气。当代中国的统治者有这种雅量吗?究竟是因为反对派过于激进才导致政府的不宽容,还是由于政府的高压导致了反对派的激进化?中国显然属于后者。事实上,当代中国所谓的革命派大多数本来属于改革派、启蒙派,如果中共有一点点宽容精神,能够维护基本的言论自由,他们就不会变成反对派,更不会发展到提倡革命的地步。而真正宽容的政府是连革命言论都能宽容的,只要你没有付诸行动。不过,一个连革命言论都能宽容的国家,基本上也没有革命的必要了,比如19世纪的英国。
有些人认为:英国的现代化之所以那么早就取得成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保守,所谓欲速则不达。但在我看来,应该反过来说:英国之所以那么保守,是因为它长期遥遥领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13世纪大宪章开始一直到18世纪末美国建国为止,英国都是全世界最开明、在政治体制与法治方面最先进的国家,而在欧洲,它的这一优势持续到20世纪初。至于经济与军事实力方面,它在一战前也长期雄踞西方第一位。一个处处都领先的国家当然不需要盲目激进了,因此,英国有保守的充分理由。而其他国家大多缺乏保守的资格,当代中国也不例外。
当然,后发国家也不能一味激进。当后发国家建立了基本的宪政民主体制之后,就可以渐进改良了。中国的渐进改革之所以走入了死胡同,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制度前提。而想通过渐进改革来形成这样的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统治者下决心还权于民,但这就不是改革,而是统治者的自我革命了。
邓小平说过,“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那么,改革能完成革命的任务吗?这并非完全不可能。我们还是以英国为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下院议员实行自由选举,但它的实现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1711年的选举法案中对下院议员的候选资格规定了很高的财产限制,对选举权除了财产资格限制之外,还有教育程度、种族、性别、年龄等限制。因此在光荣革命后的一百年间,有选举权的人数只占成年人总数的3%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贵族,中、小资产阶级都没有选举权。从1832年开始到1970年的近140年中,英国进行了多次选举制度的改革,才最终实现了普选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选举制度。其中尤为重要的是1832年和1918年的选举改革。1832年改革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使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1884年的选举改革使公民权进一步扩大到郡的工人和农村工人。1918年的选举改革使近80%的男人有了选举权并且部分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增至2100万,占全国成年人总数的75%。1928年的选举改革才使年满21岁的男女都有了选举权。
表面上看,英国的民主化是通过渐进改革实现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光荣革命后已经基本形成了两党制的框架,而竞争性的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的核心,比普选更重要。因为竞争决定选举的真实程度,而普选只决定选举的广度。也就是说,政党之间的竞争决定民主的质,普选程度决定民主的量。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英国的很多改革堪称激进,不亚于一场革命。比如1832年改革,关于这次改革的意义,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事实上,英国的激进改革仍然在进行之中。1999年,英国通过法案,撤消了贵族们于上议院内世袭罔替的席位,仅保留若干席位给国务公署的署员们,以及另外92席由选举产生的贵族代表。这一次改革就使得600多名世袭贵族失去了上议院议员的资格。目前大多数上院议员是根据首相或政党领袖提名而任命的。2012年7月初,英国在副首相克莱格主导下再次提出了上议院改革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上议院议席将被削减至450个,其中80%为民选,任期15年,不可连任,其余则由独立委员会按功能组别委任。另外,上议院中英国大主教的议席也将从26席削减到12席,上议院仍称贵族院,但议员不会再有贵族头衔。虽然后来由于分歧较大,英国政府宣布放弃对上院选举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计划。但这一计划以后一定会再次提出,上院议员也实行民选将不可避免。除此之外,英国上院本来是最高上诉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但《2005年宪政革新法案》规定,将成立新的最高法院,接收上议院高等法官们的司法职责,延续了700多年的大法官制度彻底成为历史。2009年10月,英国最高法院正式成立。最高法院院长菲利普斯勋爵说,这是联合王国第一次实现清晰的三权分立,意义重大。由此可见,英国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保守,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没有什么是不能改的,甚至未来英国实行共和制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为一个早就被认为已经高度民主的国家,英国仍然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相比之下,中国的改革就令人欲哭无泪了。尽管官方一再宣称要进行政治改革,一些御用文人则吹嘘说中国已经在政治体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30多年来我们究竟改了什么?!80年代就提倡的党政分开现在不提了,90年代开始的乡镇干部直选试点已经停滞了,10多年前宣扬的党内民主也被遗忘了……善良的中国人民已经给了中共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改革,现在,人们的耐心终于快要耗尽了,革命已迫在眉睫。中共唯一体面下台的机会,就是向缅甸学习,主动放开竞选,允许多党竞争。这是避免暴力革命的唯一方法,也是中共重新赢得人们尊敬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