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習近平,六十六年來中共始終堅持一黨專政的統治,雖曾展開廣泛的經濟改革開放,但從未推動真正的政治改革開放。

 

  在中共的強力鎮壓下,中國民運與維運人士有的被中共逮捕關押,有的仍在大陸各地奮鬥,也有的流亡海外,但大多數的中國知識份子卻沉默無言。

 

  李慎之:一個良知良能的學人

 

  然而,一個年近八十高齡的中國高級知識份子卻於一九九九年對中共發出了震憾人心的忠言。

 

  李慎之,江蘇人,生於一九二三年,早在青年時代即已加入共產黨,並參加中共的革命運動。在北京燕京大學求學時期,他即十分活躍;在文革期間曾被打成「右派份子」,文革後獲得平反;他先後曾任周恩來及鄧小平的外交事務顧問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一九七九年他曾陪同鄧小平訪問美國。

 

  一九九九年,李慎之在海外發表了《風雨蒼黃五十年──國慶夜獨語》一文,立即引發國內外人士的強烈關注。

 

  鄧小平:無可饒恕的罪過

 

  在此一沉痛的長文中,李慎之針對鄧小平的歷史功過作了明確的評價:

 

  「鄧小平衝破毛澤東獨裁而確立改革開放的路線,確實有歷史性的功績。然而,他在十年前調動部隊鎮壓學生卻是無可饒恕的罪過。四十年來一直是中國老朋友的(日本)井上靖發來電報說:『鎮壓自己的人民的政府是不能稱為人民政府,開槍射殺赤手空拳的學生的軍隊是不能稱為人民的軍隊。』全球的譴責者還不能理解中國人民更深沉的痛苦:六四的坦克不但射殺了弄不清有多少老百姓的生命,同時還毀滅了剛剛破土而出的中國人民覺悟的嫩芽。歷來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中國知識份子從此幾乎銷聲匿跡。」

 

  李慎之同時指出,在六四後政治體制改革完全停頓,中共雖偶爾強調法治,但黨高於法律之上,司法又根本不能獨立,法治只是空談。

 

  在一九九九年大陸慶祝五十年國慶之時,李慎之指出中共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若不防止極端的民族主義而放任它發展,是十分危險的。他提出他內心難以壓抑的希望:

 

  ‧為六四大赦天下,憮恤受難者,以收拾全國人心,建立改革的新基礎,並提高中國的國際聲望。

 

  ‧拋棄搞個人崇拜的企圖。

 

  ‧重新提出「五四」的科學與民主的訴求。

 

  ‧肯定「和平演變」(或稱「和平進化」)之訴求。

 

  ‧認同漸進的改革,以維持穩定,但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因而特別強調:「以堅持改革求穩定,則穩定存;以停滯倒退求穩定,則穩定亡」。他也強調改革必須包括政治改革。

 

  對江澤民的沉痛忠言

 

  李慎之最具震憾人心的忠言卻是向當時中共的最高領袖江澤民發出:

 

  「既然鄧小平在一九九二年可以完全違反他自定的四項原則而說資本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而使中國經濟打開了一個新局面,為什麼你不能說資本主義可以搞議會民主,社會主義也可以搞議會民主,給中國的政治改革打開一個新局面呢?我注意到你現在也喜歡引用孫中山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問題在於要看清什麼是世界潮流:全球化是世界潮流,市場經濟是世界潮流,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提高人權是世界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鄧小平已經走出了決定性的兩步,再走兩三步,改革的大業應該可以基本完成了。不要害怕會失掉什麼,人民從來不會固守僵化的教條而只珍視切身的大利。只有大膽地改下去,你才能保住自己,而且也能保住鄧小平、毛澤東和共產黨。」

 

  李慎之的要求

 

  因此,李慎之要求江澤民順應世界潮流,開放報禁與黨禁,從經改走向政改及政治開放,以達到政治現代化的理想,完成前人所未能完成的歷史任務,繼鄧小平的「經改之父」而成為「政改之父」,奠定江的歷史地位。

 

  「順歷史者昌,逆歷史者亡」──這是李慎之對江澤民的最後忠言。

 

  李慎之展現不畏權勢、不懼批鬥的知識份子之風骨與良知;他宣示自己的理想,並提出震憾性的忠言。

 

  然而,如此理性並具有建設性的忠言在大陸竟被封殺,李慎之只能在海外發表──江澤民顯然未能接受李慎之逆耳的忠言。

 

  無疑地,在中共主政下,中國不可能進入政改的新世紀──李慎之的沉痛忠言不可能對中共發生任何作用。

 

  懷念李慎之

 

  李慎之已過世多年,他生前曾多次來美訪問,與海外華裔學人交流、對話。丘宏達教授(曾任《爭鳴》學人顧問委員會召集人,於二○一一年在美病逝)與我曾三次與李見面暢談。筆者對他的理想、理念與主張仍然記憶猶新。時至今日,我仍然深深懷念這位理想主義的知識份子。

 

  與其他反對、批判中共人士迥異,李慎之拒絕流亡海外,堅持返回大陸,繼續為中國的民主化奮鬥。

 

  但李慎之壯志未酬,含恨而終。